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代群穿生活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6 KB   上传时间:2021-10-20 19:17:49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第19章

  赵桂枝一脸遗憾的抱着坛子上了大伯家的院坝。

  她是很想立刻跟表哥八一八,吃瓜就需要同盟,不然多没意思呢?然而,这年头没有手机,搞得原本只需要动嘴的吃瓜都需要格外得体力了。她得专程跑一趟镇上,去陈家肉铺里寻人。

  “二郎媳妇又来看老太太了?”院坝里的大娘婶子热情的跟赵桂枝打招呼。

  其实,赵桂枝到现在为止还是没办法认全村子里的人。一方面是大坳子村有几十户人家,每家的人家都还不少,另一方面则是他们长得太没特点了。

  这年头的衣裳料子就那么几种,当然兴许镇上县里还有很多,但乡下地头全是粗布麻衣,颜色只有黑、灰和深蓝色。偶尔能从年轻人身上看到不太一样的料子,可上了年纪的人,那穿着那打扮,就批发似的。弄得赵桂枝到现在为止,也就认识比较常见的那几位。

  幸好,因为上辈子有个交际花的妈,她特别擅长应对这种场面。

  嘴角上扬、眼睛微眯,赵桂枝露出了特别标准的喜庆笑容,反正甭管认不认识,先把笑容挂上,然后乖巧点头:“是啊是啊,我来找奶奶。”

  没等赵桂枝解释完跑路,就听到江奶奶高声喊她:“桂枝你来,快过来!”

  今个儿的天气很不错,江奶奶搬了个竹椅坐在她那屋门口的檐下,既能挡风又不妨碍她晒太阳,手里还抓了个小篓子,里面搁着一把咸水花生。

  咸水花生倒不是赵桂枝做的,应该是大伯娘或者家里其他人帮她煮的。

  赵桂枝趁机甩开其他人,快步走到了江奶奶跟前。

  “来,吃花生。”江奶奶抓了几颗花生塞到赵桂枝手里。

  这可不得了了,虽然隔了大半个院子,但院坝那是完全敞开毫无遮拦的,先前那些吵吵闹闹说着话的大娘婶子们,一个两个的都瞪圆了眼睛,凑在一起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

  赵桂枝没注意那边的情况,先将手里的小坛子搁在了地上,这才接过了花生,剥开尝了尝,她道:“奶奶喜欢吃花生啊?我也会做花生小零嘴,回头做好了奶奶尝尝。”

  江奶奶顿时笑眯了眼,连声答应着:“好,好好!”

  又拿眼却瞧赵桂枝刚放在地上的小坛子,询问这是啥。

  是问了这是啥,但江奶奶的态度已经很明白了,只差没在脸上写着“快打开让我尝一口”。

  隔着坛子,泡椒春笋的气味并未散出来,可饶是如此,江奶奶还是对赵桂枝充满了信心。有先前那么多好吃的小零嘴打底,这次肯定也好吃。

  没想到,赵桂枝却道:“这次跟前头几次不太一样,先前是既能当解馋的小零嘴,又能充作下饭菜。可这次只能当下饭菜,当零嘴的话,怕是齁得慌。”

  “是啥啊?你到底做了啥啊?”江奶奶急了。

  见她真急了,赵桂枝忙安抚道:“奶奶忘了先前我拜托您帮我弄点儿春笋来?”

  “哦,笋子呐。”江奶奶突然就淡定了,舒舒服服的靠坐在椅背上,又摸了一颗花生剥开塞进嘴里,“笋子那玩意儿有啥吃头?桂枝你的手艺再好,那还能比红烧肉更好吃?”

  “是素红烧肉。”赵桂枝纠正道,“并不是用真的五花肉做的。”

  江奶奶才不管那么多,对她来说,好吃就成,至于到底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跟她有什么关系?

  她只在乎,什么时候才能再吃一顿。

  “您要是想吃,干脆我就在这里做一锅。正好,我也想答谢三堂哥帮着接送我们家虎头上村学。”赵桂枝是去大伯家的灶屋的,前后两顿席面呢,她做了不少菜,因此她清楚的知道灶屋里的佐料食材都是齐全的。

  最重要的是,江大伯是个大孝子,江奶奶在家里是说一不二的。

  “就这么办!”江奶奶一锤定音。

  只是这么一来,她对泡椒春笋更没兴趣了。

  赵桂枝也没在意,眼下天气还不算特别热,况且这还是她先做出来的一批,本着好吃的应该先给长辈尝尝的想法,她才急急的先送过来一小坛。等后面一批都入味了,她还得喊上几个堂侄儿帮着搬呢,一大坛子还挺重的。

  “那我先把这个放到灶屋去,再看看材料齐不齐。万一缺了啥,也好回家去拿。”

  跟江奶奶打过招呼后,赵桂枝就抱着小坛子进了灶屋。

  灶屋是在院坝的另一边,跟江奶奶的屋子隔了一整个院子。而院坝上,那群大娘婶子还未离开,一面搓着麻绳,一面闲聊着。

  大堂嫂也在其中,见赵桂枝走过来,她招了招手:“奶可真喜欢你,连吃食都愿意分给你。咱们家啊,除了几岁大的孩子外,谁也别想从奶奶手里要到吃的。”

  不光是这样,假如孩子长大了,那完了,也一样有的看没的吃了。

  赵桂枝这才知道,原来她已经被江奶奶列入了特别关注列表里。

  她笑了笑:“奶奶说她想吃我做的菜,我想着等下我提前做好了,到时候让大堂嫂端上桌?放在锅里温着的话,不会影响口感的。”

  回想起赵桂枝的手艺,大堂嫂也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忙点头:“你去啊,多做点儿啊,咱们家人多不怕吃不完放坏了。”

  多做点儿倒是没啥,可赵桂枝这不是还没学会怎么使用打火石吗?

  想想上辈子那么方便的打火机,赵桂枝就想问问那石头,你怎么就不能跟你孙砸学一学呢?

  ——你已经是成熟的打火石了,应该学着自己打火。

  前面的食材准备都没有任何问题,赵桂枝依旧卡在了点火上。

  “婶儿?”一个看起来只有五六岁大小的小姑娘走进了灶屋,“你是打不着火吗?”

  本能的,赵桂枝想让这孩子赶紧出去,像厨房这种地方,本来就不适合孩子进来,而灶屋的危险程度更是远超现代化的厨房。

  谁知,那小姑娘蹲下来在灶膛前扒拉了几下,很快就点着了火,并引燃了灶膛。

  赵桂枝:……

  噢,我承认我是小菜鸡。

  在小姑娘的帮助下,她终于可以做饭了。

  她过来时已经是上午时分了,折腾了这么久,也快到晌午了。因为没打算留在大伯家吃饭,她加快的动作,麻利的做起了素红烧肉。

  一大锅,特别大的一口大铁锅,全是满满的“红烧肉”。

  当然,这也是因为食材够的缘故。大伯家的条件显然要比赵桂枝他们家更好,除了应季的蔬菜瓜果外,还有不少豆制品、鱼,她还发现了一大块的烟熏腊肉。

  反正也是顺手的事儿,赵桂枝不光做了一锅子的“红烧肉”,还煮了一锅鱼汤。

  本来,那只是小小的一条鱼,还不到半斤重。被赵桂枝一插手,奶白色的鱼汤配上切成小块的嫩豆腐,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对了,你们中午吃啥?主食是啥?”赵桂枝低头询问一直在帮她看着火的小姑娘。

  “吃饼子。”那小姑娘指了指搁在墙脚的缸子。

  赵桂枝过去一看,才发现那是满满一水缸的干饼子。想起幼娘就很喜欢把干饼子贴着铁锅壁热一下,她也打算这么干。唯一的问题是,她不知道要贴多少。

  “你知道你们家一顿要吃多少饼子不?”她又问那小姑娘。

  小姑娘显然还不会数数,只冲着她摇了摇头。

  末了,赵桂枝又喊了大堂嫂过来。

  “溪娘你出去玩吧,娘来帮忙。”大堂嫂一进来就打发走了女儿,又看了眼赵桂枝做的菜,顿时惊为天人,“我的乖乖,你咋就那么能耐呢?桂枝啊,嫂子求你一个事儿!”

  赵桂枝:……

  完了,肯定又是为她大儿子介绍对象。

  “你得空了,也教教溪娘好不好?不求得了你的真传,就教她两三道菜,好叫她嫁个好人家。”

  赵桂枝:……

  那孩子才五六岁吧?比虎头也大不了多少吧?

  含含糊糊的点了点头,赵桂枝趁机跑路了,把灶屋留给了大堂嫂。

  待到吃午饭时,大伯家的人差点儿没为了最后一块“红烧肉”打起来,最终江奶奶做主,把最后一块连带汤汁都扒拉到了自己的碗里。

  江奶奶边吃边告诉家里人,这是赵桂枝为了答谢扁担爹帮着接送虎头的,叮嘱孙子要好好照顾两个小的,以后家里能不能隔三差五的改善下伙食,就看他的了。

  刚才就没抢到几块“红烧肉”的扁担爹:……

  中午吃得太好了,以至于到了吃晚饭时,大家还在惦记着中午的饭菜,然后对着一大锅的稀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家里条件再好,也不可能每顿饭都炒菜的。反正晚上这一顿,多半都是为了糊弄肚子的,只要半夜里不会因为饿肚子而睡不着就行了,吃啥压根就不重要。

  因此,看着眼前的杂粮稀粥,大家齐齐的叹气。

  ……早知道就留一半晚上吃了。

  “我的笋子!”江奶奶终于想起了被她遗忘了的泡椒春笋,毕竟那玩意儿才是赵桂枝今天上门的真正原因。

  想起之后,她就使唤儿媳妇去帮她盛一碟笋子来。

  大伯娘起身去了灶屋,本来就想给婆婆挑一些出来的,因为她自个儿也不爱吃那玩意儿。结果等她掀开盖子后,扑面而来一股子又酸又辣的气味,她口水都差点儿流出来,不是她不争气,而是这味儿太开胃了。

  临时把小碟子换成了大海碗,装了满满一碗的泡椒春笋,她小心翼翼的端着去了灶屋。

  江奶奶眼睛都直了。

  “你这是舀了半坛子吧?”她抢先挟了一筷子,尝过之后,就后悔上了,“你干啥要挟那么多出来?咋地放那儿碍你眼了?”

  大伯娘忙解释:“还有不少呢,起码还能再盛这样的三碗。”

  江奶奶一算,今晚吃一碗,明早吃一碗,明晚再吃一碗……

  两天就全吃光了!!

  “你个败家媳妇!”江奶奶好气啊,更气的是,儿孙们就很不给面子,见她已经挟了一筷子了,立马争先恐后的先挟为妙,几乎一瞬间,一大碗的泡椒春笋就去了一大半。

  江奶奶闭嘴了,她决定先吃完再收拾倒霉儿媳妇。

  第二天,吃过早饭,江奶奶先是在家里磨蹭了好半天,终于在半上午的时候,特别难得的出了门。

  她也没往旁的地方去,就是径直去了她三儿子家,一上院坝就看到了她另外一个倒霉儿媳妇。

  “娘你咋来了?”江母正在院坝上剁猪食呢,见婆婆过来,顿时瞪圆了眼睛,“这是干嘛来了?”

  “我上我儿子家来都不成?咋你不欢迎我这个老婆子啊?”江奶奶一面骂着一面拿眼飞快的扫视了一圈,然而家里好像只有江母一人。

  她凶巴巴的问:“人呢?家里其他人上哪儿去了?”

  江母一脸的莫名其妙:“老大媳妇在后院,幼娘去河边洗衣裳了。”

  “桂枝呢?我孙媳妇儿呢?”

  “娘你找她有事儿啊?她不是昨个儿才去找过你吗?”

  “我问你她上哪儿去了!”

  “出门了啊,她去镇上了。”江母擦了擦手,站起身好声好气的解释着,“她前个儿做了不少泡椒春笋,想叫她姨也尝尝,还有二郎三郎他们,还说要给大郎和他爹也送一些。她也不怕麻烦亲戚,昨个儿下午就往豆腐坊跑了一趟,今个儿天不亮,豆腐张就赶着牛车来接她去镇上了。”

  江奶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8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2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代群穿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