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好日子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白日坐梦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6 KB   上传时间:2021-11-10 19:29:45

  她爹妈在家中毫无地位,因此也不说话。

  至于老四家,李桂凤趁着其他人说话的功夫,偷拿了一块红薯藏进了兜里,以为没人发现。

  这个家还真是……和睦啊,张晓珠兴致勃勃地想。

  袁冬梅回屋的时候,看到张晓珠正往手上涂抹东西,“蛤蜊油是你买的吗?”

  “不是。”张晓珠又抠了一大块,仔仔细细把手心手背以及脸都抹了一遍,从张小茉那里借来的蛤蜊油早就用光了,这是她从商场专卖店里拿出来的面霜,但又不能光明正大的用,就装在蛤蜊油的贝壳里,也不怕露馅。

  “那就是借的?”袁冬梅有点担心。

  “不是,来抹点。”张晓珠把面霜抹在袁冬梅脸上,“揉一揉,你脸都吹裂了。”

  冬天风太利了,不涂点东西护着脸,早就吹的通红皲裂,一到晚上就火辣辣的疼,已婚妇女基本都习以为常,只有一些年轻未出嫁的姑娘会奢侈地买上一两盒蛤蜊油,抹在脸上保护皮肤。

  袁冬梅没用过蛤蜊油,也分辨不出来有什么差别,摸起来润润的,滑滑的,闻起来还带着一股幽幽的香味,她很喜欢,但是揉的时候胆战心惊的,“要是借的别人的,你可不能这么用,这也要一两毛,很贵的。”

  “放心吧,不是借的。”羊毛来自羊身上,就算她用光了,张小茉也不敢说什么,张晓珠把大贝壳塞进包里,就往床上滚,“妈,小姑以后就跟阿奶睡了吗?”

  “不知道。”袁冬梅抖了抖厚重的棉被,也脱鞋上/床,“以前她回来住几天都这样,妈那屋子大。”

  何止是大,几乎是他们这屋两倍了,就住了刘桂芳一个。

  张茵茵在糖厂住了这么些年,也不晓得能不能在家里住习惯,这个念头在张晓珠脑海里一闪而过,很快就被她抛在脑后,这是别人的事,她得好好想想自己的事。

  来这也有好些天了,她得找点出路才成。

11. 第 11 章 招工

  第十一章

  要想过上舒服点的日子,那肯定不能当农民,工人是现在最吃香的职业,没有之一,哪怕是动荡的十年里,贫下中农以及工人都是最安全的存在,农村里但凡有点文化水平的都跑到城里当工人,留下来的就都是文盲跟老农民,除了扛起锄头,似乎也没了别的法子。

  农村教育水平低下,张小珠虽然念到了小学四年级,但也只能做些基本的加减运算,认得二三百个常见的字,就算去应聘临时工人,希望也很渺茫,她失败了一次以后,就再也没去找过刘主任。

  可张晓珠可不是真的小学四年级水准,穿来之前,早已获得保送研究生的资格,当个工人绰绰有余,她拉起被子盖住脑袋,心里盘算着明天去找刘主任。

  要躲过刘桂芳是件难事,但有了张德才打掩护,这件事就变得容易许多。

  白沙大队不大,人也少,因此也没有妇女主任。

  隔壁大队的刘主任兼管白沙大队,两个村靠在一块,走过个石板桥就到了,并不算远,张晓珠找到刘主任的时候,她正被好几个年轻的女孩子围在一块,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她没有立马进去打扰她,站在门口听着。

  “真的没有了吗?刘主任,哪怕是个临时工也好啊。”

  “就算有,你们也做不了呀。”

  “是啥是啥?我能吃苦的!”

  “造船厂的电焊工你干吗?只要求小学毕业,不过那可累,刮风下雨三伏天,你都得在户外作业,没法子偷懒的,一般都招男工人,女的也不是不行,但没几个坚持下来的。”

  “没别的吗?”

  “电影放映员,初中毕业,你们有哪个念了初中?”

  三个女孩子垂头丧气地走出来,瞥了一眼张晓珠,其中一个问,“你也是来找工作的吗?”

  张晓珠点点头。

  “回去吧,没工作。”说完就离开了。

  张晓珠没急着进去,站在门口思考了一下,她前世念的是化工专业,就算当工人,也总得找个合适的厂子待着,才有提升空间,免得浪费专业知识,电焊工跟放映员,前者工资补贴肯定高,后者更轻松,但都不是她的心仪之选。

  总之,先进去问问看。

  “找工作?”刘主任的视线从报纸上移开,看到张晓珠,思索起来,“你以前是不是有来过?”

  附近两个大队到她这里找工作的年轻女孩太多了,她没法挨个记住,但有些印象深刻些,就比如眼前这个,又黑又瘦,浑身没有几两肉,眼睛却很大,好像整张脸只剩下眼睛,看得人心里一揪。

  张晓珠点头。

  “文化水平?”

  “小学四年级。”

  刘主任眉头皱的更紧了,挥了挥手,“这里没适合你的工作,你回去吧。”她低头看报纸,发现张晓珠没动,“你这孩子,真没适合你的,要是有早给了,就是临时工都要小学毕业的。”

  并不是说这个岗位有什么技术含量,需要多高水平的人来,而是粥多肉少,需要设置一道门槛,如果有关系,哪怕学历不够,也能把人塞进去。

  这个办公间不算大,总共就摆了两张桌子还有一个木柜子,刘主任单人单桌,上面只摆了一个搪瓷茶杯,用鲜红的字体写着“劳动最光荣”,另一张桌子乱糟糟的,算盘底下压了一堆册子,有摊开的,有合上的,看起来好些天没人打理过,算珠上落了一层薄灰。

  张晓珠走过去,发现算盘底下的册子日期截止到六天前,她心中一动,觉得事有蹊跷,“刘主任,会计病了吗?好像很多天没来了。”

  “是啊,估计要换人。”

  “出了什么事?”

  刘主任收了报纸,叹了口气,“可惜喽,前些天不是下了场雨,她赶回家收棉花,路上滑了一跤,肚里的娃没了,人也不大好了,我去县卫生所看过她,药都喂不进去,只能吊水,医生都没辙。”

  “希望人没事。”

  “谁说不是呢。”

  “那找谁来顶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好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