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荼蘼夫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02 KB   上传时间:2022-02-10 20:56:40

  也是关外土地多,一名戌边军,至少要耕种十亩地,收获上来的粮食,才足够自己一年所需。

  这要是能够种玉米,只用种三亩地,地里的出产就够一个成年汉子一年的嚼用了,玉米耐贫耐旱,在边关也能正常生长,算是最适合在边关种植的几种作物了。

  其实以前刘子真就找过玉米种子,当时边关士兵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粮草和军饷被良帝卡着,每天的训练强度那么大,却只有早上能够喝上一碗粥,吃上一个杂粮饼,晚上就只有一碗稀粥,很多人饿得连长枪都拎不起了,更别说上阵杀敌了。

  第二年开春,刘子真就撺掇着刘荣推行了屯田制,夏收过后,大家才算是稍微能够吃饱了。

  但是地里的出产实在是太虐了,士兵们种一亩地的小麦,连一石,就是六十斤的出息都没有。

  刘子真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就边关的这个情况,最适合的就是种玉米和小麦,然而他花了两年时间,也就只找到了一个棉花。

  天华国是个架空的世界,不在刘子真知道的历史线上,他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中美洲和南美洲,他暂时也没有能力造个大船出海寻找,只能放弃。

  然而让他心心念念的玉米,就这么简单的被辛家人送到他眼前。

  对于刘子真来说,这哪里是天上掉馅饼呀,这简直是天上掉金子。

  他整个人都被这个巨大的惊喜给砸晕了。

  刘子真足足花了半个时辰,整个人才从狂喜中缓过神来。

  平复好心情后,刘子真连忙让元年去后厨拔几根大鹅的翅膀毛。

  他要给辛家人写回信,这本子就这么大,要用毛笔写的话,一张纸也写不下几个字,用鹅毛笔写就更省地方了。

  事关重大,没有良帝的许可,刘子真自己是没办法离开昌都的,所以他只能在回信种仔细地说明了自己的安排,然后让元年带着回信的本子和一大堆他替辛家人采购好回礼去一趟常县。

  离开昌都的时候,元年的心里是很惶恐的,毕竟他上午才惹恼了公子,下午就被公子给派到常县去了。

  而且按照刘子真说的,元年还得留在常县,等辛家人地里种着的粮食收获过后,他才能离开常县。

  他这是被公子流放了吧?他这是妥妥地被流放了吧?

  ——就因为一碗可乐?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不过这庄子确实好,能以……

  再说辛勇, 原本他在悦来客栈吃过晚饭后,就想去找李和豫了。

  也是辛芷见天都快黑了了,古代人要没有急事,可不兴晚上上门拜访。

  反正他们这次下山又不急着回去, 在山下多待一天, 明天再去找李和豫也没关系。

  古代环境好, 飞尘都比现代要少很多, 宅子里几天没有住人了,桌椅板凳上也看不到什么灰尘。

  田冬秀摸了摸桌面, 确定手上没有灰尘后,一脸庆幸的说道:“的亏这个地方没有到处跑的汽车,屋里屋外灰尘都少了很多, 不然这么大个宅子,我们每次下山都得打扫一遍,人都得累趴了。”

  对此辛芷最有感触,她在学校里的宿舍就在步行街正面,旁边又是正在翻修的教师宿舍楼,宿舍的窗子必须二十四小时都关着,不然都不用了一天, 靠窗的书桌上就得积上薄薄一层灰。

  走了大半天的山路,辛芷早就累了,偏偏田冬秀养生, 明明她人都这么累了, 还跑到厨房去烧了一大锅热水, 招呼着辛芷和辛勇好好的泡过脚后,才放他们回房间休息。

  虽然穿过来才两个多月,但是这段时间辛芷用脚走的路确实已经超过以前一两年的总和了。

  惦记着明天还要去买庄子, 辛芷也没再看小说,上床就睡了。

  是的,虽然没有网络后,辛芷的手机癌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但是她下山的时候,还是把手机和充电宝都带在身上了的,虽然有外人在的时候她得把手机藏着,但是没到夜深人静,百无聊赖的时候,她还是习惯翻出手机里缓存的小说看几章打发打发时间。

  这才两个月,辛芷已经把手机里为数不多的几本小说二刷过了。

  第二天一早,辛勇照样天刚亮就起床去市场上买食材了。

  之前辛勇买了些大米和面粉,倒是不会饿着肚子,但是辛勇是个对生活水平有要求的人,早上决计不会只煮个白粥让大家将就着吃。

  现在穿越了,他空闲下来了,一天琢磨的也就是一家人一天三顿的吃食了,现在家里不缺银子,就更没有将就着吃的道理。

  然而辛勇忽略了一个问题,在现代男人拎着菜篮子出门买菜很正常,但是现在是在天华国,他一个大男人,拎着一个菜篮子,如同妇人一样站在菜摊前挑挑拣拣,那就场景就有些稀奇了。

  不过辛勇这样不是第一次出门买菜了,路人或好奇或诧异的眼神,他已经见怪不怪了,他丝毫不在意旁人的眼光,蹲在地上买了好几节足有成年男子胳膊般粗的莲藕。

  还别说,这莲藕在天华国估计也还算是个新奇的东西,因为这还是辛勇第一次在集市上见到莲藕,之前的几次他都没有见到。

  买藕的老爷子十分利落的把辛勇选好的莲藕放在称盘上过称:“三斤半,我这藕三十五文一斤,三斤半就是一百二十二文,您给一百二十文就行。”

  不得不说,辛勇买东西很爽快,就比如是这藕吧,他看着品质很好,也没问摊主价格,选好就让摊主过称了。

  难得在天华国见到一样自己熟悉的东西,辛勇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就和买藕的老爷子聊了两句。

  这老爷子家就住在常县旁边的一个小村子里,他这藕确实稀罕,用他的话说,在整个常县,这藕他还是独一家。

  也是见辛勇出手大方,三十五文钱一斤的藕说买就买了,也没开口还个价,老爷子才愿意和他多说两句。

  这藕常县是没有人种的,这玩意儿一直只在南方种植,常县属于天华国的西南地区,气候虽然没有北方那么干旱,但也没有南方那么湿润温暖。

  这个世界交通不发达,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自己生活的村镇,藕这个东西,在常县,别说是吃了,好多人之前连见都没有见过。

  老爷子的大儿子前些年跟着商队去了南方,在客栈里第一次吃到了藕夹,当时就动了心思,回程的时候就买了一百多斤鲜莲藕,准备试着自己种。

  这玩意味道不错,在常县又是个新奇的东西,要真能够种出来,那指定比种粮食挣钱。

  然而老爷子的儿子根本不是种地的料子,一百多斤鲜莲藕,等运回常县的时候,已经烂掉了一大半。

  的亏是老爷子是个种田的好手,摸索着种活了两颗莲藕,经过这两年的繁殖,如今老爷子家里已经有了一小块藕田。

  今天还是老爷子第一次来县里买藕,也是辛勇运气后,赶上了。

  一听这藕这么难得,辛勇又没忍住多买了一些,准备回头送给李和豫和林远志,让他们也尝尝鲜,等去东山村的时候,还能顺便给林老爹带点。

  辛勇一下子就买下了二十几斤藕,可把老爷子给高兴坏了,主动给他抹掉了零头。

  有了藕,辛勇就计划着再买几斤排骨,莲藕排骨汤,仔细想想,也有一段时间没有喝了。

  最后辛勇在集市上转了半个多小时,才采购齐了他们今天的食材。

  等辛家人吃完早饭,已经是早上八点钟了,惦记着要买庄子,辛勇他们直接去了牙行。

  一听他们的来意,牙行的掌柜脸上的笑容都更加热情了几分。

  这可是来买庄子的,这要是成了,光是佣金,那就是一大笔!

  还别说,常县这么大,倒真是有两家要买庄子。

  一个是辛家的老熟人了,状元巷那宅子的原主人,在常县下面的潞村有一个庄子要卖,那庄子很大,有三百多亩田地,且大多都是上等田地,二十三户佃农,对方卖得急,价格上也主动让步了,只要三千两银子,就能买下一个有三百六十多亩地的庄子。

  按照牙行掌柜的说话,只要辛家人愿意,他现在就能找买主去县衙过户,掌柜的笑着说道:“也是你们过来的时候好,买主昨天才来问过,他生意周转上出了问题,急着出手,你们要诚心买,这价格上我还能再给你谈一谈,说不定还能再少一点。”

  掌柜的话里的煽动之意十分的明显,辛家人也没有上他的当,田冬秀伸手理了理自己的袖口,不紧不慢的说道:“不急,不是说有两个庄子?你再给我们介绍介绍另一个庄子的情况。”

  另个一庄子的没有第一个庄子大,满打满算也才一百亩地,主人也是位富商,不过这位富商不在常县和丰昌县发展,而是在南方发展,一大家子人已经有好几年都没有回来过了,庄子全靠一名老仆照看着,去年老仆去世了,这么小个庄子,富商也懒得在安排人照顾了,索性就想把庄子卖出去,既能得到银子,又省事。

  听完掌柜的介绍后,田冬秀心里已经有了决断,家里要种的东西多,又不缺银子,要买肯定是要买那个大一点的庄子,不过三千两银子的价格,还是有些贵了,就拿东山村来说,一亩上等的好田,也就只值十三、四两银子,他们得去实地考察一下,看这庄子到底值不值得这么多银子。

  辛家人的要求确实很合理,掌柜的也没推脱,当即让小厮去套马车,顺便再去请请富商,看他有没有时间跟着一起去,毕竟庄子上的情况,还是要富商自己要更加了解一些。

  小厮很快就和那位富商一起回来了,富商之前就见过辛芷,这会儿见到熟人,他也愣了愣。

  上次见到这位富商,他是卖掉了自己宅子,这次见到他,他是要买掉自己的庄子,可见上次卖宅子的钱并没有让他东山再起。

  估计是心情不好,富商坐上马车后,神色就恹恹的,也是,这都要买地了,心情能好就怪了,富商兴致不高,辛家人也没太吵闹,一行人坐着马车出了城门。

  潞村在常县的西面,和东山村属于背道而驰的两个方向。

  潞村离县城比东山村要略远一些,马车出了城门后,足足走了两个小时,才走到的地方。

  这庄子确实不错,占了整个潞村一大半的面积,而且也确实如掌柜的说得一样,三百多亩地,有两百多亩上等田地,只有一百亩略差一点的是中等和次等田。

  三千两的价格,富商虽然算不上低价甩卖,但是这个价格,确实低于他买时的价格。

  最让辛勇满意的,是庄子里还有一个池塘,以后正好用来养虾养鱼。

  辛家人都很满意这个庄子,稍微聚在一起商量了一番后,就决定买下这个庄子了。

  然而陈曼的算盘确实落空了,这富商看起来都已经这么惨了,田冬秀根本没好意思再开口讨价还价。

  不过这庄子确实好,能以三千两的价格买下,他们确实不亏。

  毕竟光是那两百多亩上等田地,价值就差不多快够三千两了,更别提还有一百多亩次等田了。

  牙行的掌柜也说了,喜欢这庄子的人也不少,只是富商要买家一次结清现银,其他人一下子都拿不出三千两银子,有的人还在跟他们磨,想以更低的价格买下这个庄子,有些人是回去想办法凑银子了。

  见辛家人这么痛快,连价都没还,就愿意以三千两的价格买下自己的庄子,富商垮了一路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了笑容。

  牙行的掌柜的做惯了这些生意,买卖双方说好后,就直接回县里签订了契书,然后双方一起去县衙登记。

  立好契书后,辛勇当着县丞的面数了三千两的银票给富商,富商也把地契交给了辛勇,至此,这单交易就算是做成了。

第63章 第六十三章、 “我大侄女还会自己做香……

  牙行掌柜做成了这一单生意, 从县衙出来之后,那脸上的笑就一直没有下去过,还一脸热情的要攒个饭局,请辛家人和富商一起去酒楼搓一顿。

  富商刚卖掉了庄子, 急着去钱庄兑银子给铺子里的伙计结月钱, 虽然他有心想要结交辛勇, 但是眼下时机不对, 他只干笑着说了一句回头再约,然后就像被火燎了屁股一样跑了。

  辛勇他们还得再抽空回去把给李和豫准备的东西带上, 再来找他一趟,也没心思和牙行的掌柜去吃饭,和他客气了几句后就转身离开了。

  看着辛家人的背影, 牙行的掌柜心里暗自惋惜。

  真是可惜了,原本他看这辛家人出手大方,一看就是不缺银子的主,可是这家的小姐的老太太,身边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还想和他们再做单生意,卖几个小丫头给他们呢, 如今倒是因为他的一时犹豫给错过了。

  不过光是今天卖掉的这个庄子,就够牙行的掌柜吃上大半年了,错过了一单小生意, 倒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回到家里后, 田冬秀连忙从怀里掏出庄子的地契。

  这地契也是写在素娟上的, 只要不沾水,好好的保存,放个几十、上百年都不会坏。

  田冬秀小心翼翼的摸了摸地契, 喃喃道:“不是?我们这就有地了,还是三百多亩地?”

  “我心里怎么这么没有真实感呢?就这么薄薄的一块布,也没个产权证,我这心里总是放心不下呀。”

  买庄子的这三千两银子,可是辛家人穿越后花得最大的一笔银子,之前辛芷她们在布庄、首饰铺子那么一通挥霍,最后都只花了几百两银子。

  现在这一下子就花掉了三千多两银子,只换了一块薄薄的丝绢,丝绢上的字田冬秀也是一个都不认识,心里总是有些忐忑的。

  以前家里就只有几亩地,都还有个土地证呢,田冬秀已经习惯了现代各种各样的证书了,现在她面前就这么一块丝绢,总觉得不是很正规。

  田冬秀的反应不算奇怪,虽然他们已经穿越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她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山上,现在还没能做到入乡随俗,且得再花上一点时间慢慢习惯呢

  这次去县衙,辛芷和田冬秀就没有跟着他去了,主要是这次单纯的就是给李和豫送点东西,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辛勇一个人就能搞定,根本用不着辛芷跟着。

  辛芷和田冬秀在县城里又不认识几个人,在家里干坐着也没有意思,最后还是辛芷想着,抽空也把东西给林远志家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3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