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荼蘼夫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02 KB   上传时间:2022-02-10 20:56:40

  然而刘氏她们不知道的是,自从她们这几天到家里来打麻将之后,她现在每一天做的事情已经比之前多了很多了。

  几个人聚在一起打麻将,这大半天的时间,总不能就一直枯坐着打麻将吧,得泡茶吧,得准备水果零嘴,花生虽然没有,点心铺子有瓜子买,虽然不是五香的,但是这咸香口的煮瓜子味道也不错。

  最妙的是不用花钱,每天刘氏过来的时候都会带些瓜子、糖块、点心什么的。

  这瓜子吃多了就得喝茶,这几天辛芷是每天都要烧两锅开水,更别说等她们走了之后她还要清扫地上的瓜子壳。

  想她一身体年纪才十四、五岁的妙龄少女,每天上午□□点就得被抓壮丁,坐在桌子前面凑数打麻将,坐着打了大半天的麻将后,她腰疼的都快断了,还得拖着酸疼的身体打扫战场,她这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哦。

  田冬秀和郑清芬一样,本来麻将瘾就大,自从家里开了农家乐后,她已经好久没有痛痛快快的打过一次麻将了,刘氏和田氏就更不用说了,她们刚学会打麻将,正是兴致最高的时候。

  ——人菜瘾又大,说的就是她们两个,那简直是每天不打到天黑不想回家。

  只是可怜辛芷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下,每天都是不情不愿的被田冬秀硬按在椅子上凑人头的。

  被翠香抢去‘放风’时间的辛芷一脸悲愤的砌着麻将,在心里暗自盘算着:要不自己还是先回山上躲躲风头吧,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啊!

  她还这么年轻,还不想就这样成为哪里都不突出——就腰椎间盘最突出的可怜人啊!

第67章 第六十七章、 这也是辛芷第一次尝试制……

  李和豫的到来, 直接就解放了辛芷的身体。

  自从洪灾发生后,李和豫就连轴转着忙活了将近两个月,安抚灾民,调度粮食, 维护灾民们的情绪, 如今补调的赈灾银子已经在路上, 老百姓们又刚领过一次粮食, 大家的情绪都不错,他倒也不用时刻都在县衙呆着了。

  原本李和豫只是站在刘氏身后看着她们打麻将的, 两圈看下来后,他也从中觉出了趣味,神色间就不由得显出了一丝跃跃欲试的兴奋感。

  辛芷准确的捕捉到了李和豫的心理活动, 忙不迭的起身让位。

  连着打了几天的麻将,辛芷早就已经腻味了,主要是刘氏她们打麻将就是为了打发时间,考虑到田氏的情况,定下的赌注都不大,辛辛苦苦一天下来,能赢的彩头就那么几十文钱, 着实没有什么意思。

  所以的初学者,在最开始接触麻将的时候,那瘾头都特别大, 李和豫也不能免俗, 他一直陪田冬秀他们打到天黑, 在辛勇的再三挽留下吃过晚饭后,就算他再舍不得走也该走了。

  临走的时候,李和豫偷偷找到辛勇, 询问起了这麻将牌的价格。

  辛家的麻将牌就是最普通的那种麻将牌,树脂材质,摸起来倒是光润滑溜,只用外观就把李和豫他们这种古代人给唬住了。

  李和豫想着辛家的祖上是去过海外的,这麻将牌应该也是从海外带回来的,这麻将牌的材质实在是特殊,质感看起来和玉石差不多,拿到手上的分量却比玉石轻了不少。

  这麻将确实好玩,李和豫刚得到趣味,就想买一副麻将牌回去自己在家里攒局玩,不然每次都要跑到辛家来玩,总归没有那么方便。

  李和豫现在手里倒是有点银钱,不过这麻将牌看起来也是价格不菲,所以他找辛勇问价格的时候,心里也是有点没底的。

  不过现在李和豫的家底已经比以前厚多了,他想着要实在不行的花,大不了再卖掉两瓶酒,总之这麻将牌,只要辛勇想卖,那他就势在必得。

  辛勇怎么也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单生意在等着自己,麻将牌嘛,家里倒是还有十来副,卖一副给李和豫倒也不算什么。

  大家都这么熟了,李和豫要价也没有要太狠。

  这一瓶酒就能卖一千多两银子,麻将牌一副有满满当当一箱子呢,卖个三千两也算是个良心价了吧。

  那酒喝两口就没有,这麻将牌摔不烂,磕不坏的,用个几十年都不成问题,李和豫真要买上一副麻将牌回去,随随便便都能玩到他的孙子出生。

  三千两的价格虽然不便宜,但也在李和豫的承受范围之内。

  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这麻将李和豫就直接要了。

  不过今天这麻将李和豫可拿不走,辛家这次下山就只带了一副麻将,李和豫要拿走了田冬秀就没得玩了,所以这麻将得等辛家人回山上的时候,才能让他拿走。

  对此李和豫也没有不乐意,毕竟这麻将留在辛家,也是刘氏和田冬秀她们玩,性质怎么着都一样。

  自那天后,田冬秀她们再在家里打麻将的时候,辛芷说什么都不愿意来了,最后刘氏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让翠香顶上。

  翠香作为一个丫鬟,每个月的月钱就那么一、二两银子,刘氏也不忍心赢她这点银子,所以每次翠香输掉的彩头都是她帮着给的,倒是没让她自己掏半点银钱。

  田冬秀上了年纪,正是该好好享受生活的时候,她现在每天都能在家里打麻将,倒是不急着回山上。

  辛芷在县里呆着就有点没趣味了,常县作为丰昌县最大的县城,其实也就那么几条街,她逛两天就逛完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买了不少之后,她对逛街买买买的兴趣也降了下来。

  这段时间唯一没有闲着的就是辛勇了,他每天不但要买菜做饭,还得往庄子上跑,之前辛家人商量过后,想着的是庄子上就只种油菜和小麦,但是这小麦和油菜都挑地。

  然而辛勇去庄子上实地探查过后,发现庄子上还有三十几亩坡地和山地,那土质肯定种油菜和小麦肯定没什么出产,要种豆子又有些浪费。

  辛勇回家之后再一盘算,最后觉得把那三十几亩地里都种上大蒜。

  他们在东山村附近种着那么多辣椒呢,等辣椒成熟之后,少说也能收上几千上万斤辣椒上来。

  那么多辣椒,光晒干辣椒也不行,到时候怎么的也得再做点辣椒酱卖,这做辣椒酱它得用大蒜,需要的量还不少。

  常县的菜农虽然也种大蒜,但是种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到时候辛勇想要一次性买齐那么多大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索性就自己种,反正那三十几亩地都是边边角角的下等地,种其他粮食没什么出产,用来种大蒜说不定还划算一些。

  等辛勇把庄子上的事情安排好了后,林大山到县城里来了。

  林大山一进城去林远志家里了,他虽然知道辛家在县里买了宅子,但是却不知道地方,只能让林远志带路。

  林大山找辛勇就那么一件事情,地里的玉米苗和辣椒苗都长得差不多了,林老爹让他来找辛勇商量,看是不是该移苗了。

  考虑到现在天气还热,幼苗不容易成活,辛勇还特意多等了两天,等到苗子都已经长壮实了之后,才决定开始移栽。

  这夏天移栽苗子也是有讲究了,至少不能在中午太阳最大的时候移栽,那时候日头正大,苗子从地里□□后,用不了半天就得晒蔫。

  所以大家都是在每天傍晚在地里把苗子□□运回家,然后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把苗子种到地里。

  给大家分苗的时候,辛勇也是再三叮嘱了,这些幼苗都能金贵,让大家轻着点拿,这幼苗的折损数量尽量少一些,故意糟蹋幼苗这种事情,那是绝对不能发生的,一旦被他发现有谁恶意毁坏幼苗,那肯定是要赔钱的。

  不过就算大家已经小心小心再小心了,在这大夏天移栽幼苗,那自然会有些苗子种到地里后缓不过来。

  只用了五天,东山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就已经都把苗子给种上了,地多的那几户人家,也花钱请了人帮着栽种幼苗。

  毕竟租地得银子这种好事情,也只有东山村和东山村附近的几个村子有,其他地太远没能租出去的人家,伺弄完自家地里的那点活后,就在到处找事做。

  今年倒霉遇上了洪灾,大家都知道今天的冬天比前些年要难捱一些,趁着现在还早,大家都想多存一点银钱过冬。

  县里需要人手的地方就那么多,灾民却这么多,自然就有很多人找不到活计做,那几家富户雇人帮着种地,一天只用给二十文钱。

  这要是在以前,请一个能下力的青壮年,一天怎么也得花四十文,现在是直接砍了个对半,就这样,还有很多人求着想要干这份活呢。

  玉米苗和辣椒苗都种到地里后,辛勇又花了两天的时间观察,最后几个村种下去的幼苗大约只有一成的折损率,这一成的折损还几乎都是天气太热,那些苗子种到地里后还没来得及扎根,就被太阳给晒干了。

  平心而论,这个结果已经很是不错了,原本辛勇心里预期的折算率是在两成,最后只有一成,他已经很满意了。

  剩下的南瓜苗和冬瓜苗就不用辛勇盯着了,这两样东西都好养,只要种下去的时候浇够水,几乎就能成活下来,也犯不着他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苗子全部都种到地里后,辛勇在县城里买了一大堆食材,然后去东山村好好的整治了两桌饭菜,请林老爹一家和林远志一家吃了一顿便饭,主要是为了感谢他们这段时间费心费力的照顾地里的幼苗。

  这顿饭吃过之后,辛勇他们就得回上山了。

  说起来他们这次在山下已经待了半个月的时间了,比他们最开始预想中的还要久。

  回去的头一天,田冬秀痛痛快快让刘氏把麻将牌带走了,三千两银子的银票李和豫早就给辛勇了,只不过现在他才真正的把货拿到手。

  刘氏走后田氏还有些可惜呢,她跟着田冬秀打了这么久的麻将,早就上|瘾了,现在田冬秀要回山上了,也不知道刘氏打麻将的时候会不会邀请她,毕竟她和刘氏一个是普通妇人,一个是官太太,在辛家人出现之前,她连刘氏的面都见不到。

  对此田冬秀也没有办法,因为她总不能一直待在县城,总归是要回山上了。

  这次回山上,辛家人也没少买东西,新鲜的肉类是少不了的,除此之外,辛勇还提前找木匠订了一架犁,在天华国,家了养了牛的人家里都有这东西,条件一般的就用木头打造,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就把犁头换成铁犁头。

  铁犁头比木犁头更锋利,能够更快的破开泥块,犁地的时候更省力。辛勇买的自然是带铁犁头的犁。

  除了农具外,箩筐、背篓,各式各样的坛坛罐罐也是少不了的。

  这次回去后,不但地里的红薯该挖了,就连辛芷之前泡着的纸浆也能用了,为此她还专门去布庄买了一匹小孔眼的细纱布。

  到时候把细纱布的两头都夹在木条上,就能直接在池子里抄纸浆了。

  这也是辛芷第一次尝试制纸,成品到底如何她也不知道,只希望能够成功吧!

第68章 第六十八章、 “小曼不是肠胃不舒服,……

  辛勇他们早早地就出了城, 这次带的东西没有前几次多,所以他们顺顺当当的赶在中午回到了家。

  现在的天是真的热,走了一上午的山里,辛芷一到家就蹲到电扇前面了。

  她这是走得快脱力, 得先吹着电扇缓一下, 她想着等自己体力稍微恢复一点后, 就回房间里开着空调咸鱼躺着。

  在山下待了半个多月, 辛芷现在最想念的就是自己房间里的空调。

  也不知道郑清芬有没有在冰箱里冻西瓜,这种时候要是能够来上半个冰西瓜, 那才真叫美滋滋。

  和一到家就恨不得瘫在椅子上的辛芷不同,年纪最大田冬秀绝对称得上是老当益壮,走了半天的山路, 除了喘气声稍微粗一点外,那是半点不适都看不出来。

  辛勇他们突然回来,陈曼她们也没有准备,已经做好的午饭只有两人份。

  辛勇走了半天的路,也累得不想再动手做饭了,见他靠在椅子上,有气无力的样子, 陈曼从椅子上起身就要往厨房去。

  “我随便做点吃的,你们将就吃。”

  陈曼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厨艺和丈夫那是没法比, 比一般人的厨艺还要略差一些。

  辛勇走了这么久的路, 人也有些乏, 闻言也没说什么,正想摆手说他们随便吃两口就行了。

  这原本也是很寻常的事情,然而现在陈曼情况特殊, 所以还不等辛勇开口,郑清芬就连忙伸手拦下了女儿:“你现在不是闻不得油烟味吗,瞎折腾什么,你坐着,我去弄饭。”

  经过这大半个月的观察,陈曼已经确定了,自己确实是有了。

  这事听起来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她现在嗜睡,浑身的乏力,闻不得油烟味,害口也越来越严重,就这种种迹象,和她以前怀辛芷的时候一模一样,确实是怀上了。

  可能是年纪大了,陈曼这次的妊娠反应比头一次严重得多,这几天她每日最多只能喝点清粥,吃点水果,其余的食物别说入口了,光闻着就想吐。

  郑清芬心疼女儿,抢着要做饭,辛勇听丈母娘这么说了,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妻子的脸色确实太苍白了一些。

  辛芷更是一脸紧张的问道:“怎么了?还是肠胃不舒服吗?不行我们下山找个大夫瞧一瞧吧。”

  之前他们下山的时候,陈曼就是因为肠胃不舒服没跟着他们去,因为这都是老毛病了,辛芷她们也多想,想着陈曼留在上山休息,再吃点药应该就没事了,怎么现在都大半个月了?人还难受着了?

  田冬秀也连忙说道:“小芷说得对,咱们还是去找个大夫看看,不管是什么病,最忌讳的就是拖,拖着拖着,这小病都的拖成大病。”

  田冬秀这话虽然说得不中听,但是理却是这个理。

  穿越之后,辛家人最怕的就是家里人身边,这古代缺医少药的,连个小小的感冒都能病死人,自己的小命就那么一条,可得惜着点。

  辛勇也是个心疼老婆的人,闻言想都没想,就要起身去收拾下山要带的东西。

  “我们得赶紧走,下山还得走那么远的路,抓紧一点的话,天黑的时候我们应该能走到东山村。”

  陈曼一把拉住丈夫,一脸无奈的说道:“唉,你说你这个人,怎么说风就是雨的,我肠胃没事,不用下山。”

  自己怀上了这件事情,陈曼还真没想好该怎么告诉大家,不过依照现在的这个样子,她要是不说的话,估计会被丈夫和女儿硬拉下山看大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3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