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炮灰家庭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金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6 KB   上传时间:2022-03-04 20:12:29

  程晓燕看着堆满仓库的桃子罐头,心里十分庆幸大家的手脚够快。不然,等桃子这边没加工完,那边地里的活儿又要干起来,真是要浪费很多桃子了。

  把工厂仓库大门一锁,程晓燕带着斗笠跟着下地。

  当然,大家也不会让她拿上镰刀割稻谷的。只是她会在边上帮忙捆绑割下来的稻子。等一捆又一捆的稻子堆得很多的时候。林二哥就会开拖拉机过来,把这些稻子统一带到大队部前的空地上。

  那一块地,农忙时候就是整个大队的晒场。

  大队分了十几个壮年劳力在这边,帮忙把稻子从杆子上捻下来。捻下来的谷子会有老人家用耙子耙到一起晾晒。

  剩下的稻杆会堆在一起,到时候每一家分一部分,作为家里的燃料使用。

  程晓燕就这样在地里帮忙绑稻子,提前十一点左右就要回家给一家人做饭。

  这农忙时候的饭菜做得既精细又有营养,以肉菜为主,中间夹杂着爽口的青菜。大热天的,程晓燕也怕大家太热没胃口。还专门熬了一锅海带绿豆糖水。

  等林家人下工回来后,大家坐在一起,脸上的表情虽然带着疲劳,但是精神状态格外地好。

  “哎哟,这是遇上什么好事了吗?”程晓燕把饭盆抬了出来,看到院子里,大家一边洗脸一手,一边高兴地聊着天。

  林大嫂爽朗地笑道:“上午不是才收了点地吗?结果,会计跑过来说,今天上午收的谷子都铺满半个晒场了。”

  程晓燕一听,也跟着笑了起来。

  去年同一个时间,这谷子可铺了三分之一不到的晒场。今年能铺到这么多地方,说明产量真的提高了。

  大家都没搞懂为什么今年的产量这么高,只能归功于老天爷赏饭。不过,程晓燕却是知道,这是幸运珠的功劳。

  热热闹闹的秋收持续了整整一个星期,所有的谷子这才晒干入库。整个秋收时间,天气晴朗,日照充足。看着一筐又一筐金色的稻谷被过称后入库,大家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

  秋收过后,就是交公粮的日子了。

  今年的公粮,不用特意等林启生放假。林二哥第二天一大早,就带上几个小伙子一起直接往公社去了。

  而大队剩下的女人们,则是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做牛车去公社购物的日子。

  今年程晓燕仍然跟着牛车一起出去。刚好,这一趟牛车居然遇上了王彩凤。

  对比起去年,今年的王彩凤变得十分低调。应该说,自从汪花红骗大队人的钱被大队长退回去后,这一家人都开始夹紧尾巴过日子。

  即使后来刘大名被市里公开表扬,也没让这一家人抖起来。

  刘大名按照自己说的那样,伤好后就回到大队当个庄稼汉。这人是真的喜欢种地,每天泡在地里,脸上虽然晒得红彤彤的,但是看着精神气就跟在皮鞋厂干活的时候不一样。

  程晓燕觉得,这人以后肯定能在地里做出名堂的。

  而汪花红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在大队安分地上工下工。只是,再没有人愿意搭理她了。

  王彩凤的境况可能好一点,大家虽然不喜欢她,倒是不至于去为难她一个小媳妇。

  “彩凤,你这上公社是去干嘛呢?”

  王彩凤一改之前的低调,脸上的笑容止也止不住:“我啊!嘿嘿……”

  说了没两个字,就捂着嘴巴偷笑。这样的神色,更是引得人更加好奇。

  牛车上问她话的大娘,又问了一句。

  接着,王彩凤这才笑眯眯地说道:“我这是上公社医院看看咧。”说着,用手摸了摸肚子。

  这一下,牛车上的都是些结了婚的人,谁还不知道她的意思了。

  “哦……恭喜你啊……这下大名可是有儿子了。你嫁过来都一年多了,我寻思着你肚子也该有动静了。”

  接下来,牛车上的话题就围绕着孩子来展开。

  不过,大家都小心翼翼地避开了程晓燕,生怕她不高兴。

  程晓燕看着这样的气氛,心里十分好笑。

  她也是嫁过来一年多,肚子还没有动静的。不过,这是因为他们计划过完年,等公社这边的房子找到后,直接搬到公社来住。到时候,再怀孩子,离医院也近的多。安全方面比在大队好不知道多少倍。

  说来,等过两年,市场开放的消息就会放出来。到时候,才是真正好日子的到来了。

  说到市场开放,程晓燕就想起那高考开放的事情。不知道这会儿,高考开放的方案是不是已经通过了。

  等到十月份的时候,红星大队已经进入农闲时候。

  忽然,大队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

  一则关于开放高考的消息直接让整个红星大队又炸了起来。严格来说,是红星大队家里有孩子上高中的,加上知青点的人一起炸了起来。

  高考啊!决定他们命运的高考。居然,真的开放了。

  知青们今天并没有安排工作,大家都挤在知青点里面无所事事。

  当兹拉兹拉的大喇叭发出这样一则通知,所有的知青,眼睛都不自觉地流出了泪水。

  没有人知道,他们盼着回城盼了有多久。但是,工作岗位以及家里条件等等限制,他们只能留在这个地方。

  现在,高考重开了,重开了……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考试,重新回到自己千思万想的城里。这怎么能不让他们高兴激动。

  知青们顾不上其他,大家穿上鞋子,你喊我我喊你,一起往大队部跑去。

  他们,要跟大队长再次确认一下,刚刚不是在做梦。高考重开是真的,他们真的可以参加高考。

第74章 恢复高考

  关于高考重开这个消息,大队长是昨天去公社开会的时候接收到消息的。经过整个大队部进行了讨论,过后决定直接在大喇叭公布这个好消息。

  高考可以说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途径也不为过,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些农村的孩子来说,更是一条通往更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自从大喇叭公布这个消息后,大队干部们就坐在办公室里面,等待过来询问的村民跟知青们。

  是的,知青们。

  大队干部知道,这些知青虽然已经习惯了在红星大队干活劳动,但是这些孩子从十几岁就来到他们这个贫瘠的小山村。即使再怎么习惯这里的生活,但是他们的心里总是有一块地方放着他们从小长大的城市。现在有机会让他们回到自己梦中的地方,这些知青肯定会欣喜若狂的。

  知青们一个接着一个奔奔跑到大队部的时候,已经有些家里有孩子正在上初中或者高中的村民跑过来询问情况。

  这些村民虽然对高考很陌生,但是都知道通过高考可以上大学,上完大学之后就可以成为国家干部。这肯定是比工厂的工人、地里的农民要更好的一个未来,所以大家都跑过来问一问。大队长这边热心地给大家解答问题,当看到知青们过来的时候,只是对他们笑了笑。直接点头说了句:“这是真的。”

  以洪心美为代表的知青看到大队长那副肯定的样子,不由地当场嚎啕大哭起来。

  “是真的,是真的,我们真的可以回城了,是真的……”

  周围本来问着大队长问题的村民们被知青这一哭给吓了一大跳,等大家反应过来的时候,都不由伸手拍了拍这些哭得像个孩子的知青。对他们来说,这些在大队生活了几年的知青,还是小孩子。

  “别哭了,别哭了,你们可以回城了,别哭了,别哭了……”

  大队这边热热闹闹地回答着各种各样问的问题,而林家这里也是十分之的热闹。

  今天,是林启生放假的日子。整个林家只有他跟程晓燕是高中毕业生。所以,当大喇叭宣布高考重开这一个重磅消息的时候。全家人就都坐到了一起。用询问的眼光看着这小夫妻俩。

  林大嫂是个藏不住话的,直接拉住程晓燕的手就问道:“晓燕。刚刚大喇叭说高考重开了。你跟启生是高中生,你们去考考大学呀,考完大学出来做个国家干部多好啊!”

  林大嫂的话音刚落,所有林家人的目光都热切地看过来。

  程晓燕微笑着跟林启生一起摇摇头。

  其实高考会重开这个消息,他们早在结婚的那一天晚上,通过那个梦就知道了。但是,这一年多以来,夫妻俩经过多次讨论过后,一致决定不去凑这个热闹。

  第一、当然就是他们也不能100%确定自己考一次就能考上大学。毕竟已经离开学校一年多了,他们的生活又安稳,又有很多后路,所以他们缺乏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第二、就是他们手上已经有拥有一大笔资金。只等市场开放后,就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反正所有的工作都是工作,他们都不太愿意进入国家机关单位被束缚住。他们喜欢看书,以后再去进修一下也是可以的。未来有很多不同的道路选择。高考只是其中一条路。

  林家人听完他们夫妻的话后,虽然满脸可惜,但是也尊重他们的想法。

  就这样,整个红星大队的话题都转到了认真学习,考上大学这个话题上来。家里有孩子的开始敦促孩子好好的学习。以后上初中,上高中考大学。家里没孩子的开始热闹地猜想谁家的孩子现在成绩好,以后肯定能上大学的。

  程晓燕看着整个大队陷入了学习的风潮,心里面既觉得十分安慰,又觉得挺可爱的。

  不过现在她的工作不是考大学,而是怎么把大队这几千咸水罐头卖出去。这罐头经过一段时间的腌制过后,已经可以正常的销售了。之前是农忙时节,担心公社那边没有什么人逛。所以,她还没出去跑销售的事情。

  现在附近所有的大队都把公粮交了,大家都闲了下来,手里有大队分的钱跟票。那么这些人肯定会上公社去购买东西,添置年货。

  这次的销售虽然糖厂没有答应代售,但是帮着给他们红星罐头厂跟公社供销社搭上线。今天她主要带着样品过来,跟供销社主任这边确认一下代售的价格以及数量。

  清水公社,这里是最为热闹的话题,也是关于高考重开的事情。整个大街小巷话题都离不开高考。而整个公社现在最多人跑去的地方就是书店。整个书店挤满的人,大家都在拼命的抢购关于高考类的书籍。

  程晓燕带着大队的会计以及工厂一个小媳妇,三个人坐着林二哥开的拖拉机到达供销社后,顾不上去看看公社的热闹。带着样品,直接跑到了供销社主任的办公室。

  这会儿,供销社的李主任已经在办公室等着他们。

  这位李主任就是供销社负责进货的主任,也是陆盼盼的亲舅舅。

  因为双方之间是通过糖厂牵线搭桥认识的,所以一见面,程晓燕就热情地跟对方说起话来。

  “李主任,谢谢帮忙。这次我带过来我们工厂最新生产的水果罐头。”

  李主任笑呵呵地招呼着他们四人喝茶,接了句:“我听盼盼说过,你们红星大队做出来的桃子罐头特别好吃。而且还跟糖厂产的那种不一样,是咸口味的。现在终于有机会见识见识了。”

  程晓燕笑着把带过来的罐头开了两瓶,招呼着李主任跟他身后的一个职工一起过来尝尝。

  这咸味水果罐头,吃得就是个新意。毕竟,在这时候,本地供销社售卖的全都是糖水口味的,咸味的暂时还没出现过。而且,这桃子经过了幸运珠的滋养,味道可比去年做出来的那一批好吃不知道多少倍。

  果然,李主任本来就带着好奇的心情,夹了块桃肉放进口中。结果,一入口,那桃子特有的清香味立刻让他的眼睛不自觉眯了眯。实在是桃香浓郁的很。这还跟直接吃新鲜桃子不一样。

  新鲜桃子水分充足,口感爽脆,但是桃子的味道没有那么浓郁。而这经过玻璃罐长达一个月的封闭,加上盐分把桃肉纤维进行了改变。这桃肉罐头的味道跟口感立刻就上了一个台阶。而且,因为是咸味的关系,味蕾会不自觉地分泌唾液。吃了一块还想吃上第二块。

  李主任本来只是听外甥女夸过几次这咸味桃子。当时还觉得有点诧异。

  毕竟这时候,糖可是比盐要精贵不少。自然,这糖生产出来的食品也是比盐生产出来的食品要受欢迎不少的。

  没想到,这咸水口味的桃肉,比他预想中的要好吃那么多。

  不自觉一个人把一罐罐头都吃完,李主任有点不好意思地放下只剩盐水的罐头瓶子。

  “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程同志。说真的,当第一次听说了你们大队的要生产这个咸味的水果罐头,我还真的有点担心会不受欢迎。但是,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这咸口味的桃子罐头,绝对会有人喜欢。”

  程晓燕对自家产品那是信心满满的。听到李主任的话,心里高兴得不得了。但是面上还是谦虚地说道:“这东西好是好。不过我们厂毕竟刚刚起步,在周边的大队还没有名气。所以,销售这一块就要麻烦供销社这边行个方便了。”

  这时候的供销社是直接从工厂这里进货,然后上柜台摆卖的。不过,这上多少货,摆哪个地方的柜台。这些个弯弯绕绕还是得靠供销社的人。所以,程晓燕这样说,也是想让供销社这边考虑一下,重点推推他们工厂的罐头。

  李主任摆摆手:“这一点你不用担心。光是你们这罐头的味道就是这个。”

  李主任伸出右手大拇指,示意味道十分好。

  程晓燕:“谢谢李主任的夸奖。我们这边也会努力,生产出更多质量好,味道好的产品的。”

  双方就进货数量跟价格交谈了好久,等确认了具体细节后,一分购销合同也写了出来。签订好合同后,程晓燕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2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炮灰家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