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_分节阅读_第164节
小说作者:大鹅踏雪泥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6 KB   上传时间:2022-03-09 20:34:47

  另一边,大娃米宝跟着丰谷出门。

  丰谷不太擅长和人打交道,即便面对的是同龄人,他也有些内向。

  于是这会儿他就埋头直走,出门后拐个弯,只需走两三步,就到了宋家。

  大娃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小时候的记忆了,可看着这间没改变多少的房子,他脑袋中竟然出现了几个片段。

  比如说看到墙角的那块巨大石头,他脑袋中就浮现出他坐在石头上,而奶奶站在一旁给他喂饭的场景。

  还有房间木头门上的几道痕迹,那是姐姐用可以画的石头画出来的。

  窗台子上的五个小石头,是小妹捡的。

  他还隐隐约约记得小妹跑到河边捡石头,捡得满身都是水,回来后就被爹娘按着双双打了一顿。

  丰谷站在一旁,有些局促不安。他想走开,可奶奶又是让他跟着他们一块儿玩。

  米宝看到他有些紧张,于是笑笑问:“丰谷你十四岁是不?那比我们小一岁。”

  丰谷点点头。

  “你还在读书没?”

  丰谷又点点头。他奶说人就得读书,只有靠读书才能走出这个村子,走出这一重重的大山。

  “读多少了呢?”大娃突然问。

  丰谷依旧没啥表情,僵硬站着道:“读初一。”

  米宝好奇:“村里有中学吗?”

  丰谷摇摇头:“没有,小学都没有。公社有小学,中学都在县城。”

  他难得说出这么一大长串的话。

  米宝两人点点头,心想那他从读书时可能就得寄宿,这么远的距离不可能每天走路去。

  确实是,丰谷打从小学便寄宿。等去年上中学,他娘让他到她那里住时也给拒绝了,依旧是住到学校去。

  米宝正引导着他说话时,宋禾和小妹也推门走了进来。

  姑姑估摸着是想问李婶子逃荒路上那些事儿,还有爹娘去世前的一些事儿。

  她们怕宋禾两姐妹听了伤心,干脆把两人都支了出来。

  宋禾细细看了一眼这座房子。

  房子没人住破败得很快,即使有李婶子勤勤打理,可房子依旧给人一种萧条的感觉。

  这让宋禾想起一种说法,说是老房子也是有生命的。有人住着就有人气,没人住着便会破败得很快。

  明明院子里和房间里都挺干净的,可房子就给人感觉着像是迟暮老人一般。

  她脑袋中记忆最多,印象最深的还是荷花过生日的时候,一家子人坐在饭桌上对着她笑。

  又是红烧肉,又是蒸鸡蛋,即使是大娃闹着想吃,奶奶都不肯让他先吃,必须得等荷花动口了其他人才能吃。

  这是荷花记忆里最美好的事情。

  她受一家人爱护,活得无忧无虑。

  宋禾轻轻叹声气,从房间内出来,拐到房子的后方。

  房子后头是菜地,菜地上已经长满野草,不过现在野草枯了,在地上积了厚厚一层。

  再后头,就是一座山。

  小妹也跟到了宋禾身边,看着山蠢蠢欲动,忍不住看了宋禾一眼。

  宋禾无语:“去吧,这种季节山上哪还有什么东西?”

  小妹自从住到县城后,就很喜欢往山上跑。可县城周围可没啥山,她就每次去公社,或者回李家村时爱往山上去。

  原因是去年她跟着钱老师浅学了一点生物的内容,便开始对生物感兴趣了。

  小妹嘻嘻笑,她跑过去后大娃和米宝也跟了过去。丰谷原地犹豫一会儿,想到奶奶的话,最终还是跟在他们后头。

  大冷天的宋禾没跟着他们一块去,照样在房间里转悠。

  等她转悠到荷花生前所住的房间时,不禁被墙角下的一个小瓶子吸引了目光。

  “哎?”

  宋禾突然蹲下身,脑袋中迅速回忆出这个瓶子的作用。

  这个小瓶子其实就是装水的瓶子,平时荷花装水喝的。

  而且这瓶子竟然还是隔壁的小兴叔烧出来的,当时他听老童生提了几次烧瓷技术,还真就给烧出来了。

  主要是这个地方烧制汝瓷所需要的资源极为丰富,老童生说的各种土,恰巧红棉县附近或多或少都有。宋家庄找不到的原料,小兴叔就去其他地方找。

  前边许多次都烧得烂,没一个是好的。

  可断断续续烧了大半年后,他还真就烧出了完整的瓷器!

  只是村里当时的队长真不是个好的,连村民们上山多砍两根柴都不许,说是山上一草一木都不准拿。

  像小兴哥这么把山坡挖出一个坑来,更是被他批评教育,不准小兴哥往后再去挖土。

  这个队长因为当得不称职,还有些贪污的原因,所以被抓了。他被抓了后媳妇在村里待不下去,只好带着孩子跑回娘家。

  前两年老父母也已经去世,几个兄弟把父母埋了后照样在村子里夹着尾巴做人。

  宋禾回想往事,有那么一瞬间愣了。

  紧接着,又拿起这个瓷器细细观察。

  “娘嘞,这该是汝瓷……吧?!”

  宋禾拿着瓶子恍恍惚惚,她看过从前的报纸,知道汝瓷是53年那会儿才开始说要恢复生产的。只是宋禾又依稀记得,这得持续30年。通过三十年的研究与实验,汝瓷这才全面恢复生产。

  她为啥能把汝瓷记得这么清楚,还得感谢她那个爱好收藏汝瓷的爸爸。

  宋禾老妈爱玉,老爸就爱瓷。

  亲朋好友都说了,两人实在绝配。

  她老妈每几年就得收藏一两块好玉,她老爸也是。不过除了收藏瓷器外,她老爸每年还都得飞到首都去故宫看瓷器。

  尤其是故宫的宋代汝瓷天青釉弦纹樽,这是他的心头好,做梦都想拥有他。

  要不是有刑法牢牢盯着,宋禾真觉得他能干出把这玩意儿抱回家的事儿。

  宋禾得益于老爸长久的熏陶,对瓷器,特别是汝瓷,自然很有了解。

  至少到达工艺步骤能背的地步。

  当然了,脑袋记得步骤,上手却全废。

  她老爸也是如此。

  有一年,她老爸就说带着全家人去旅游。结果就把他们带到了烧制汝瓷的地方去,宋禾和老爸跟着老师傅做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在最后一天,在老师傅的指点帮助(上手帮忙)下,终于烧制出一个勉强能认得出来是瓶子的汝瓷。

  汝瓷十窑九不成,所以当时宋禾还挺高兴的,那段时期作文素材全是“跟着爸爸去做汝瓷”。

  立意是坚持不懈的作文,也用自己烧汝瓷的例子。

  立意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作文,依旧用烧汝瓷的例子。

  立意亲情的作文,还是用这个例子。

  最后差点没把语文老师看吐,把宋禾叫到办公室中去,隐晦地指出她这个问题。

  因为老爸带她去烧汝瓷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记忆,所以迄今为止,宋禾居然能把主要步骤记得紧紧的,虽然细节的地方全忘了。

  正当她拿着瓶子站起身,想往屋子后头的山上走去时,就听到“姐姐”“姐姐”的声音。

  小妹几人肯定是钻到林子里头去了,瞧这额头上的头发已经有点湿,都一缕一缕的。

  宋禾赶忙道:“别跑别跑,小心滑倒!啥事儿啊这么急?”

  小妹手上拿着一个如水晶一般,却又比水晶更加灰白一点的石头。

  她惊喜道:“这是白云石!”

  小妹手上的白云石形状很好,看着比一般白云石通透干净。

  宋禾接过来看了两眼,就听小妹不经意感慨道:“我瞧着那里还有白云土,山上环境和咱们河西公社的山真不一样。”

  “大娃几人呢?”宋禾问道。

  小妹拿着白云石好好把玩,随意指了指山的方向:“他们还在山上呢。”

  宋禾立刻就道:“那我也去看看。”

  说着,匆匆朝着大娃几人的方向跑了过去。

  小妹“哎”的一声,也赶忙跟了上去。

  山上此时湿漉漉的,大娃几个不晓得从哪里搞个弹弓来,此刻正一个劲儿地打麻雀呢。

  大娃放下弹弓:“姐姐你咋来了?”

  宋禾拄着根棍子往上爬:“我来瞧瞧这儿的土。刚刚小妹说这里有白云土,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粘土。”

  大娃没听懂,米宝却瞬间反应过来。

  他忍不住惊讶道:“有白云土又有黏土,那这里可真是个烧陶瓷的好地方!”

  宋禾点点头:“可不是吗?”

  犹豫几秒,把家里发现一个瓶子,这瓶子还是丰谷他爸烧出来的事儿给说了。

  一直沉默寡言的丰谷听到宋禾的话突然抬头,眼睛中满是好奇,是对他爸爸的好奇。

  宋禾心头一软,把荷花记忆力关于小兴哥的事儿都给说了出来。

  比如说,小兴哥性格也比较内向,常常喜欢自己一个人坐在角落捣鼓泥土。

  还说了小兴哥山上下套子特别有一手,时常带着他们附近的几个小孩跑到山脚下玩。

  又说了小兴哥特别喜欢学习,常常去找老童生借书看,即使老童生一次都没理过他。

  这些事迹经过宋禾的嘴巴后,多少有一定程度的美化。

  可是在丰谷听来,他爸就是这么一个话少勤奋又好学的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7页  当前第1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2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