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_分节阅读_第419节
小说作者:番茄菜菜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7 MB   上传时间:2022-04-04 20:26:36

  “之前我来金城大学,这里还光秃秃的,春秋时节咱们这起风沙的时候,学生们恨不得拿衣服罩着脸走,现在看学校倒是好些了。”

  学校占地面积大,有些地方没顾得搞绿化,便是先种了些庄稼。

  这会儿正是玉米成熟的时候,学校食堂那边正安排人掰玉米刚才问了句,说是打算明天做排骨玉米。

  长缨还被食堂的大师傅塞了好几个玉米棒子,“这些有点老,拿萝卜擦一擦,熬粥喝香得很。”

  长缨都被说馋了,反正家里有个能做饭的大厨,她也就没再客气。

  这会儿抱着几个玉米棒,跟在领导身边,“有省里的大力支持,咱们金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阎副省长听到这话瞥了长缨一眼,这是个会说话的,一向都会对症下药,省里两个大领导的毛都被她顺了下来。

  他过来也只是传达省里的意思,倒是没必要跟人较真。

  “金城大学没什么底蕴,但好好发展也还来得及,有什么需要就跟省里说。”

  长缨笑着答应,“是,回头有什么问题积极与省里商量着来。”

  场面话谁不会说呢?

  人家都说到这份上了,省里这边也不好再做什么要求。

  回去的路上,周昌平絮叨起来,“省里头难得大方,真是不容易,阎副省长一贯瞧不上咱们这穷乡僻壤的,难得这次肯过来开会。”

  长缨有些奇怪,“看不上?”

  “是啊,说起来他跟您还是老乡呢。”

  长缨听到这话笑了起来,“这样啊,不过没闹到面前不用管他。”

  当年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十里洋场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什么谁还不知道?

  有什么好骄傲的。

  周昌平笑了下,“他多少有些不如意,早些年觉得是梁……”想到梁秋明之前被查早就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再称呼主任似乎不太合适。周昌平改口说道:“上面压着郁郁不得志,后来省里头变动,他可能觉得自己能升上去。”

  但人算不如天算啊,中央直接调派代建平过来担任一把手,别说是一把手,阎副省长连二把手都不是。

  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转正的希望渺茫。

  但这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整天摆着一张臭脸给谁看呢。

  周昌平还有些埋怨呢。

  长缨笑了起来,“我哥哥家有两个孩子,大的那个名字还是我起的,叫长宜。当初立川说长城长缨长宜都是长字辈的,不像是两代人倒像是兄妹。不过我觉得这名字还挺好。风物长宜放眼量,还挺有内涵。”

  周昌平熟读诗词,自然晓得前面那句。

  牢骚太盛防肠断。

  这是在吐槽那位阎副省长呢。

  他也得自省才是。

  ……

  长缨下午和县里的干部们开完会回办公室,门口已经有人等着了。

  宣传部长程海亮神色不佳,搞的跟在长缨身边还打算再讨论一下的下面县区干部有些不敢进去了。

  “你们先去喝口水休息下,我处理点咱们再谈。”

  眼看着又到了秋忙时节,下面县里这次主动了许多,会上讨论还不算完,会后还要再争取一番。

  长缨觉得自己今天又得加班。

  不过眼下还得处理下程部长这边的事情,“怎么,已经查出来了?”

  程海亮没好气,“不是什么间谍,家里还有个双胞胎的哥哥,当初考上大学的是哥哥,弟弟是个没出息的,一直都在家里游手好闲。哥哥毕业后安排到市里工作,谁知道还没来单位报道喝酒竟然把自己给喝死了,这家人觉得浪费这么一个岗位不好,就让弟弟来顶岗。”

  和长缨猜测的还真差不多,但还是有些奇怪,“怎么喝酒喝死的?”

  这话说起来就带着点味道了,程海亮清了清嗓子,“说是喝酒喝多了,去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掉进茅坑淹死了。”

  长缨:“……”这种死法,有点难受。

  “死了人就想着冒名顶替?”长缨还是觉得这件事可以慎重些,“这家人胆子还挺大,你说掉茅坑淹死了,他是农村户口?”

  “是。”程海亮做宣传出身,很快就意识到长缨怀疑的内容,他倒是也有所怀疑,但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总觉得就算弟弟为了工作害了哥哥,这家里的父母呢?

  他们也能同意?

  “那我再去查查吧。”

  “是咱们金城本地的吗?”

  “不是,隔壁乐宁市的,不过这种事情性质很恶劣,那边会配合咱们调查,应该问题不大。”

  长缨点头,“那成,辛苦你去查查看,既然发现猫腻就把这事情给查清楚,也算对咱们自己有个交代。”

  双胞胎李代桃僵,这家人胆子大得很,长缨觉得小心去调查下总归是好的,万一真的有内情呢。

  程海亮离开前还特意把在隔壁喝茶等着的几个人喊了过来。

  长缨继续开小会,主要还是涉及到下面公社的种植养殖事业。

  市里头领导说了要统一安排,县里头在这个要求范围内小幅度的调整。

  今年年景好,夏粮丰收,各个公社的副业生产经营也都红红火火,乡下的日子过得好了些,城里的工人也都涨了工资,整体来说都在进步,县里头不免会多些想法。

  “畜牧养殖生产规模可以增加一下,你们县里头也可以做几个副食品厂,需要做哪些工作可以来市里取经嘛。不过在办厂之前还是得跟市里头做一下备案。”

  现在经济还没彻底放开,虽说金城市范围内的粮票基本上已经取消,但是放眼全国还都属于计划经济统筹下。

  副食品厂的产品销路还是得市里头想法子先研究确定下来。

  有备无患总归是好的。

  长缨管事有点细,下面几个县又怕回头理解错了,得到指示后又紧接着问了起来,把生产经营的方向,甚至大概的规模、产量都大致确定下来,几个县里来的干部这才离开。

  当然,这也只是确定个大概方向而已。

  回头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县里头把这项目方案做出来,再商量该如何落实。

  九月下旬,如今太阳逐渐往南回归线那边移动,天都黑得早了些。

  长缨离开这边大院时,下意识地往食堂那边去。

  走到食堂门口又想起来娄越在家,中午的时候杨秘书就把那些老玉米送到家中去,晚上她可以喝到新鲜的玉米碴子粥。

  长缨笑着摇头,调转方向往家属院那边去。

  家属院里正热闹着,大大小小的孩子正在跳绳打乒乓球,玩得不亦乐乎。

  长缨看着球台两侧的小朋友,下意识地跟着比划了两下。

  “怎么不过去玩两把?”

  长缨看着跟自己说话的人笑道:“我不太会玩,过去也是在那里捡球,就别打扰孩子们的兴致了。”

  汪老师听到这话笑了起来,“是吗?不过多玩玩也就会了,这也不麻烦,回头实在不行喊娄师长过来,让他捡球。”

  娄越的乒乓球不太好,长缨觉得手残就别为难手残了。

  跟汪老师闲聊着她上楼去,刚开门就察觉到家里气氛有些奇怪。

  原本每天列队出来欢迎自己的大黄和乌云踏雪今天没出现。

  “大黄?小雪?娄团长,咱们家那俩毛孩子哪去了?”

  长缨喊了两声没人应,她换了鞋往里去,“娄团长你又耍什么花招呢?该不会是……”

  映入眼帘的人让长缨脸上笑容缓缓消失。

  “妈,你怎么来了?”

  薛红梅憔悴许多,仿佛被抽干了血肉似的皮包骨头,一张脸格外刻薄,便是那眼神都冷冷的瘆人。

  仿佛要兴师问罪。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第323章 真假

  难怪娄越没吭声。

  长缨不会跟娄越说章秋凝的不是, 同样的道理即便是她再怎么抱怨傅国胜和薛红梅,娄越也只是当树洞,不会说太多。

  两人在这方面十分有默契。

  非要再分析一番, 准确点来说娄越相对倒霉些,毕竟章秋凝自恃身份也不会胡搅蛮缠, 可是傅国胜和薛红梅就又不一样了。

  长缨打了声招呼没再说什么,她去厨房拿水喝。

  娄越正在里面熬粥。

  老玉米散发着一阵阵香味,让长缨眼睛都亮了几分。

  “你里面放了什么?”

  “放了一小块地瓜, 农业学院那边新弄出来的品种,说是里面的筋少,好吃。

  “那回头咱们烤地瓜吃。”

  娄越从善如流,“她好像情绪不太好, 你小心点。”

  尽管有些长辈的确没有半点长辈的模样,但也不能做得太过了。

  长缨低声问道:“骂你了?”

  “那倒没有。”他被喊出去领人, 没想到过来的竟然是薛红梅。

  实际上除了客客气气打声招呼喊了句妈外,娄越也就端了杯水, 瞧着薛红梅也没动。

  “无事不登三宝殿。”长缨可不觉得薛红梅是过来跟自己上演母慈女孝的戏码,她们彼此都没这个兴趣。

  大老远的过来,找茬的呗。

  至于到底是找哪方面的麻烦, 她大概心里有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2页  当前第4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9/4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年代文里搞扶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