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番茄菜菜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7 MB   上传时间:2022-04-04 20:26:36

  不假思索的,长缨拿出了随身带着的折叠刀。

  她经常四处走动的人,这次徐立川还在上海没回来,没有保镖保护,长缨最近出门都会带着一把小折叠刀用来防身。

  毕竟之前出过女知青被人糟蹋的事情。

  在牛眼上动刀子,这举动吓坏了村里人。

  偏生长缨动作极快,他们想要阻拦都来不及。

  红的血,白色的脓液都淌了出来。

  原本还在地上摩擦的老黄牛安静了些。

  “帮我把它脑袋转过来。”

  村里人听她吩咐听惯了,也顾不得什么,连忙把牛给翻过来。

  长缨如法炮制,在另一个结了翳的牛眼上来了两刀,“去弄点清水,另外再去弄点生理……弄点盐巴过来。”

  徐立川回来的时候,就看到长缨在那边照顾村里的老黄牛。

  “刚才疯了,长缨划拉了两刀,好像没事了。”

  清水冲洗眼,再用盐水消杀,一番处理老黄牛好像没了事。

  “红眼病吗?”

  这个词还是徐立川刚从上海那边学到的,夏季是红眼病高发季,所以一定要做好卫生清洁工作。

  在上海待了两个月,徐立川学得十分扎实,也顾不得回家休息,连忙过去查看情况。

  好在老黄牛没什么事。

  拿着毛巾在牛眼那里擦了擦,小心弄掉挂在那里的一层薄薄的膜,徐立川冲着长缨笑了下,“没事了,别担心,过会儿我去牛棚那里检查下,看要不要给它换个地方住。”

  各种病症都源于细菌、病毒,从居住环境来改善是最稳妥的办法。

  “让你去学如何加工制造奶粉,怎么学成了个兽医回来了?”

  面对长缨的调侃,徐立川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你说的要讲干净卫生嘛,鸡鸭猪牛羊也一样。”

  这话长缨是说过,只不过是跟村里人说的——

  饭前便后勤洗手,干净卫生少生病。

  人是这个道理,牲口也一样。

  老黄牛的发疯给长缨敲响了警钟,正好趁着徐立川回来,她带着从上海学成归来的徐立川在公社里四处跑,检查各个村的牲畜饲养情况。

  这一趟跑下来,问题还真不少——

  饲养棚阴潮不通风是最常见的情况。

  当初弄这些猪圈羊圈时,长缨十分上心,哪知道这才过了多久,就开始懈怠了。

  徐立川有些生气,养猪养羊又不是给长缨养的,至于这么明里一套暗地里一套吗?

  他正想着该怎么说这件事,就听到长缨开口,“秀华婶,咱们人住在那阴暗潮湿的小屋子里都会不舒服,这些牲口家畜也一样,人心情不好干活没力气,这牲畜住的不舒服也会心情不好,老母鸡不想下蛋,牛羊不长肉。”

  长缨拿出那小本子来,“你看你这喂的饲料越来越多,可它这长得越来越慢,我没说错吧?”

  负责这边牲口棚的王秀华脸上有些不好意思,“我家里头最近事多,没怎么顾上这边。”

  “家里头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村委跟大队跟公社说嘛,不要一个人扛着。你这两边跑忙不过来,没出事还好,这要是出了事那最后累的还不是自己?这样好了,我留下立川和小郑帮你把这边收拾下。”

  长缨没法子说重话。

  这要是在大湾村,重话说也就说了,毕竟她是生产队的一把手,管着两个村,村里人不会说什么。

  可这不是在他们生产队。

  虽说主管着公社的商贸一事,但话不能说重了。

  当然,能和风细雨把工作做好,那最好不过。

  留下立川和郑雯雯在这边帮忙收拾,长缨又去李家洼村。

  最后一个村子,跑完这个她暂时能够消停下。

  李家洼村这边就一个小型的养鸡场,还养了几头牛。

  对村里人来说,牛是性价比非常高的劳动力。

  这边照顾的很好,负责看管养鸡场和牛棚的是两个瘦小个头的女知青方新语和段佳佳。

  “一开始是小高姐管这个,后来她不是被调去照顾奶牛了嘛,就交代我和佳佳来照顾这些牛和鸡,我们都是按照她给我的章程来养的。”

  李家洼村的人口稍微少点,八十多户人家不到四百人。

  养鸡场这边一开始从一百只鸡崽到现在五百只鸡,养在打铁社焊造的四层养鸡笼棚里,不管是喂养还是捡拾鸡蛋,都很方便。

  “我们俩最大的活其实是每天给村里人派鸡蛋。”

  每天鸡下了蛋,要村里头一个人头一颗蛋的派送,偶尔鸡蛋有多余,那可以攒两天,哪天下的蛋不够,那就用前些天的鸡蛋补上。

  “每个星期清一次,剩余的鸡蛋卖给村里人,买鸡蛋最多的还是在加工厂干活的人。”

  毕竟相对于村里其他人,加工厂工作的村民口袋里稍微宽绰一些。

  方新语继续说道:“卖出去的鸡蛋我们单独记账,这是账本。”

  长缨倒是没客气,拿过来扫了几眼,“这也是高明月给你们出的主意?”

  “这倒不是,我跟佳佳想的,不过找小高姐拿了下主意,我俩没这胆子。”

  这事最后是高明月和村长去商量的,方新语和段佳佳两人就负责喂鸡捡蛋外带着打草喂牛。

  俩人身体不是那么强壮,不像男知青那样能去加工厂做零部件加工,做这个工作正合适。

  怎么都比下地干活强。

  “都挺好的,辛苦你们了。”

  方新语听到这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应该的,我们都是知青嘛。”

  一开始来到这里是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但事情已经成了定局,也只好接受现实。

  没能耐回城那就只好待着在这里熬日子,实在熬不住了就找个条件好点的乡下人结婚。

  好在她们还没走到这一步。

  “长缨,我能问你个事吗?”

  长缨看着神色雀跃的年轻姑娘笑了起来,“你说。”

  “我想跟你打听下,徐立川家里是不是没别人呀?”

  立川?

  “他爹娘死得早,因为成分的问题一直都怕连累人没成家,好像还没处对象,怎么,你瞧上立川了?”

  “没有没有。”方新语指了指正在那里剁草料的段佳佳,“是佳佳跟我念叨了好几次,她好像喜欢徐立川。”

  喜欢。

  年轻人的感情有的热烈而奔放,有的则是羞涩内敛。

  段佳佳显然倾向于后者。

  长缨思考了下,“那要不我回头问问立川的意思,安排他俩私底下见个面?”

  方新语捂嘴笑,“你安排了佳佳也不会去,她就跟我说的时候都不好意思,是有贼心没贼胆。”

  这个形容让长缨乐呵起来,“那就不私底下见面了,明天我让立川过来一趟,能不能成的也得看两个人的想法,是吧?”

  “行,我先替佳佳谢谢你。”

  长缨把账本还了回去,“我在一趟加工厂那边,你们先忙。”

  李家洼村的加工厂是在打铁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之前长缨安排人去市里的机械厂学习,回来后李家洼村这边村委会正式成立了加工厂。

  经营模式有些类似于大湾村的女红社,加工厂从机械厂那边拿原材料进行零部件加工,赚点辛苦钱。

  虽说赚钱不算特别多,但有了这么一项收入对李家洼村的村民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事。

  慢慢来嘛。

  长缨过去的时候,这边正在检修机床。

  “之前从咱们公社的农信社贷款买的,好在每个月要还的钱不多,剩下的钱拿出来七成给大家分红,剩下的三成先攒着,准备回头再购置个车床。”

  一个车床不够用的,还得再买个,另外村里还想把相关的工具也要配置下,这样能加工的零件更多,品质也更好一些。

  加工厂这边的负责人李同纪原是打铁社的小铁匠,和长缨说着三年规划五年计划,惹得其他人笑了起来。

  “别听他胡说,整天就知道做计划,干脆改名叫李计划得了。”

  李同纪瞪了同乡一眼,试图在长缨这里找到些许支持,“长缨你觉得怎么样?”

  “挺好的,有目标就有发展的动力,大家不要小看计划嘛。我就问一句,如果你想给家里添置一台电视机,那么你是不是得想法子攒够钱弄够工业票呢?怎么攒钱怎么弄够工业票,这是不是得做个规划,总不能单纯的碰运气吧?”

  长缨的例子让加工厂的人陷入沉思,好一会儿纷纷点头,“那长缨你给出个主意呗,俺不想买电视机,想买自行车,得做啥样的计划?”

  作者有话要说:

  牛发疯这个例子是我小时候从老人家那里听到的啦

  老人上了年纪就喜欢说过去的事情,就一遍又一遍的那种,想记不住都难

第55章 教育

  一辆自行车差不多四十张工业券。

  工业券是工厂工人才发的东西, 而这个工厂可不是李洼村的加工厂,大湾村的造纸坊这种集体小作坊,正儿八经的国营厂才发这些东西。

  “工业券的话我可以帮你问一下, 但是应该凑不齐,你也得自己想点法子, 去县城的黑市上问问看,那边有不少工人晃悠,另外还可以问问咱们合作的市机械厂的工人, 跟他们换。”

  长缨有心帮李同纪树立权威,“你可以找李计划帮忙嘛,他经常去市机械厂那边送货,跟那边的工人也熟悉些。”

  “其实也没有那么熟悉。”

  李同纪显然没领悟到长缨的想法, 这让长缨哭笑不得,“你熟悉一两个人就成, 我教你个招,市里的工人同志们也缺物质, 你可以用蛋奶肉跟他们换工业券,一换一个准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2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4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年代文里搞扶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