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们这狗血的一家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穆幕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54 KB   上传时间:2022-05-17 20:32:09

  “多谢寨主,那我也不跟你客气,我就收下了。”沈清鸾见大哥点头没有丝毫犹豫的伸手接过令牌。

  “不谢,你愿意收下就好。”唐寨主显然很高兴,正好小二过来问可不可以上菜,就招呼着上菜。

  内地难得一见的海鲜摆了好几盘,另外的一些也都是南方的名菜,陆陆续续摆了一桌子,虽然总体口味偏向清淡,但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兄妹三人都不是挑食的人,吃的不错。

  一顿饭也圆满结束。

  除了脸色一直不太好的周珉,不过连他妻子唐寨主似乎都不怎么在乎他的脸色,沈家兄妹就更加不在乎了。

  回去的路上沈华还在暗搓搓猜测,这个看上去像是抱大腿躺赢吃软饭的前辈,和他的妻子之间是不是有啥不得不说的故事。

  结果回到客栈就从管事的嘴里收获了玉龙寨唐寨主的八卦。

  玉龙寨现任寨主唐双双,上任寨主的独生女儿,别看现在的寨主威武霸气,年少的时候也曾做过不少惊世骇俗的事情,比如跟着路过的外族人私奔,比如后来闹翻了回来继承了玉龙寨,还让人把男人绑了回来。

  “玉龙寨都不怎么待见这位姑爷,不过他毕竟是玉龙寨大小姐和小少爷的爹,唐寨主虽然不重视他但也没有虐待他,很多人说大概是唐寨主放不下当初年少轻狂的自己。”管事说的啧啧有声,沈风是若有所思,沈华和沈清鸾则是纯天然吃瓜群众。

  回去了沈华还在感概:“果然初恋难忘,这样也挺好,管初恋怎么样,喜欢就摆在身边养着。”说着还不忘竖起大拇指,“果然富婆姐姐永远滴神!”

  在唐寨主心里他现在这个丈夫本身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是年少的执念,就像年少时倾慕的偶像突然塌房了,但这不妨碍自己曾经的感情是真挚的,管他塌不塌房,要是有能耐把偶像绑在身边养着,谁不乐意?

  与其说是丈夫,更像是不择手段弄到手里后发现不是宝物,但花了心思的就搁着吧,也不好扔。

  沈清鸾赞同的点头:“脸好看。”

  “对,得亏这个周珉有一副好相貌,不然估计富婆姐姐也不会想着再捡回来了。”沈华觉得妹妹发现了华点,仔细回忆了一番,这个姓周当真是一个美男子,就是现在看着年纪大一些也同样容貌出众。

  “小白脸。”沈清鸾想了想,“大哥好看。”说完很用力点头,惹得正在想事情的沈风低笑了一声,并收获一个来自大哥的爱的摸头。

  “确实年轻时应该是一副小白脸的长相。”沈华也伸出手跟着摸摸妹妹的脑袋,“和大哥自然是不好比的,估摸着年轻的时候应该和咱爹差不多吧,别看咱爹现在一脸粗糙,仔细看五官还是非常精致的,估摸着年少的时候还是个嫩生生的漂亮小公子。”

  “……没注意。”沈清鸾被两个哥哥揉地晃来晃去,也不耽误表达自己对沈爹的不重视。

  “咳咳咳。”沈风清了清喉咙,引起弟弟妹妹的注意,“你们有没有觉得唐寨主的女儿有些面善?”

  沈华和沈清鸾同时一愣,两人同时皱眉回想,半响后摇了摇头。

  一来是他们并没有盯着人家小姑娘仔细看,甚至沈清鸾一个人的脸没有仔细看,二来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五官还没有完全张开,脸上还画着妆容,妆容还这么浓,能看出来才奇怪吧。

  “大哥觉得她像谁?”沈华好奇的问,“是不是上辈子的谁?”

  “……想不起来,就是第一眼感觉有些面善,不过也可能是错觉。”沈风自然也没有盯着人家小姑娘看,只是拐过去的一眼,有哪一个瞬间似乎有些眼熟,但真要他说像谁也说不出来,“应该是错觉。”他对自己的记忆力还是很自信的,既然对不上那就是看错了,或者纯粹是巧合。

  “行吧。”沈华一脸兴趣缺缺的准备回房睡觉了,人都走到门口了突然想到什么双眼一亮,转过头又进门对着沈风道,“大哥你说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上辈子这场疯马车祸也发生了,但是没有人救唐寨主母女,所以她们母女可能出事了,然后这个周珉就上位成了主事?”

  沈清鸾听到自家二哥的话也跟着转了回来,很自然地坐到了小茶炉边上拿出一把瓜子开始嗑。

  “我刚才就在想这件事情。”沈风点头,“最大的可能就是唐寨主死了或者重伤不能主事,小寨主年幼也可能受了伤。”

  “后宫干政啊!”沈华忍不住鼓掌,“挟天子以令诸侯,好手段,这样就说得通了。”

  “旧朝皇室血脉。”沈清鸾吧嗒磕了一个瓜子,扔出主要焦点。

  如果没有这个皇室血脉,造的哪门子反?好好的谁跟你造反?

  “这确实是个问题。”沈风想起周珉一顿饭都细心照看的儿子周冬,都是唐寨主的孩子,“说不通。”

  玉龙寨也好,周珉也好,似乎都和旧朝皇室扯不上关系,更何况旧朝皇室死的死伤的伤,旧朝末帝自己就是捡漏上位的,可想而知皇室血脉正统这个说法有多离谱,难道是旧朝末帝之前的皇室血脉?

  “算了,这些都不重要,若是我们猜测的不错,那么玉龙寨的反叛就不会再起了。”沈风沉吟了一下,找出了纸笔,“我让你们大嫂关注一下这个周珉,若是一切都是意外和巧合那自然无碍,若是处心积虑的圈套,那就留不得了。”

  沈风的意思是怕前日街上的疯马不是意外。

  “真可怕,我以后一定要做个有良心的小白脸。”沈华拍了拍胸口,脑中已经上演了几百集凤凰男与富婆姐姐的恩怨情仇。

  沈清鸾点点头。

  沈风……沈风把嗑瓜子的弟弟妹妹赶出了他自己的房间。

  七日之后沈家兄妹终于回到了家,而此时已经腊月二十七了,谢家麒麟儿谢砚订亲的消息也终于传到了京都,在京都沸沸扬扬传了几天之后,终于有人把消息悄悄透给了三公主。

  三公主当然不信,双眼发红的跑去问自己的母妃吉淑妃,吉淑妃也是刚刚听说,正好晚上皇帝过来吉淑妃就对着皇帝泪眼朦胧的哭诉:“陛下,这谢家何曾将您的话放在心上,京都凡是有耳朵的人都知道,您想让谢家尚公主,结果转头谢砚就订亲了,我儿金枝玉叶莫不是还会辱没了他谢家麒麟儿?”

  “爱妃莫哭,这事儿朕也是才听说,正让人去查,若是谢家无理朕自然要他们付出代价。”只是再是付代价也不能让谢家怎么样,毕竟他又没有下明旨,“你也不要多想,朕本来就更看好韩家,他们家的小子一直长在京都,什么性子我们更清楚,不是更好吗?”

  “……陛下说的是。”什么更好?韩家看着是不错,说起来也是旧朝传承下来的世家大族,但真正发达就是这二十年的时间,哪里比得上谢家这种几百年的顶级世家。

  世家大族和世家大族之间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吉淑妃憋屈的厉害,但还不能说,家里已经警告过她好几次了,只能装出一副笑脸,仿佛真的被皇帝说服了。

  皇帝安抚好了吉淑妃,用了晚饭,心里也不舒坦,不想对着吉淑妃一张不懂掩饰的愁眉苦脸,说了几句就走了,转道进了新进宫的年轻小妃子宫里。

  本来就憋屈的吉淑妃再听这个消息更是气得发抖,但那又能怎么样呢?

  做了皇帝的女人,就拦不住也不能拦着皇帝宠幸其他女人。

  她倒是想闹,但她每次闹腾陛下就要好几日不理她,家里也颇多怨言。

  而且这后宫每过几年就会进一茬嫩生生的小姑娘,她们这些老人只会越来越老,而新人永远都有更新的人。

  她就是要闹,也闹不过来。

  和年轻有活力的妃子闹腾了一晚,皇帝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更别说武将出身本来就身强体壮,人七十岁老将还能领兵作战,更别说他才六十,依旧龙精虎猛。

  皇帝早上的心情还算不错,尽管谢家的事情确实让他有些恼怒。

  “陛下,按您的吩咐昨日连夜差人去查了谢家的事情,今早宫门刚开,消息就送进来了。”大总管在皇帝身边轻声说道。

  “哦?怎么说。”皇帝整了整袖口,走在前面,到了该上朝的时候了。

  “徐统领说,谢家订的这门亲事是为了报恩。”大总管心里是不信的。

  “报恩?”皇帝也不太信。

  “等早朝过后你让徐寿等着给我详细说说。”皇帝吩咐完就大步向前,大总管立刻对着边上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让人去通知徐统领。

  年关将至,除了关注北方可能会出现的大雪灾害,朝堂里主要的焦点就是太子一派和三皇子一派互殴,没什么新意,皇帝一般都是各打一顿然后各扶一把。

  等到热热闹闹的早朝结束了,皇帝见了徐寿。

  徐寿把查到的事情一一回禀,但时间有限实在查不到具体。

  反正就是谢家的那位大名士被沈家救了,然后出于报恩,谢家就和沈家订下了婚约,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不知好歹。”皇帝冷哼一声,“罢了,既然谢家是为了报恩,那朕也不能强拆了人家知恩图报的美谈。”皇帝只能这样说,难不成还大大咧咧说,人谢家看不上他的公主?

  皇室不要面子的吗?

  气抖冷!

  皇帝肯定是不怎么待见谢家的,但是人家借口完美,台阶给的也不错,在不能撕破脸的情况下皇帝也只能暂且按耐下来,这事儿就到此为止了。

  吉淑妃母女气得要死,皇后和太子却是喜气洋洋:“你看看谢家多狠,情愿娶个村姑也不愿意跟着你三弟掺合,也就你父皇的那个心肝宝贝母子三个,还觉得自己炙手可热烈火烹油,真真是一家子的蠢货。”

  相比吉淑妃皇后可拎得清多了,也是因为她端庄大气,是个明白人,所以当初明明两家地位相当,陛下也更喜爱吉淑妃,最后却立了她当皇后。

  俗话说得好,爹熊熊一个,娘蠢蠢一窝,脑子糊涂的吉淑妃怎么可能生得出聪明的儿子。

  要知道陛下的原配就是个能帮着他运筹帷幄的厉害女人,看看人家长公主多受陛下和朝臣喜欢,要不是长公主的女儿芳华郡主和太子差着辈分,她都想把人聘进来当太子妃,可惜了。

  不过长公主的夫家小姑也还算可以,最重要的是和长公主搭上关系。

  只要长公主在,她儿子的太子之位就稳稳当当的,也就那母子三人看不清楚一天到晚上蹿下跳,看着腻歪。

  “母后小心隔墙有耳。”太子倒是看着沉稳,只是整个人有些阴郁,“既然无事我就先回去了。”

  “回吧。”皇后点头,还不忘叮嘱一句,“少进别人的屋,你父皇是个什么性子你知道,你的长子若不是从太子妃的肚子里爬出来,还不如没有。”

  “儿臣明白。”父皇越是敬重怀念逝去的原配嫡出就越是注重正统和规矩。

  原配嫡出四个字是他们母子的依仗,也同样是他们母子的不甘。

第四十八章

  去年过年的时候小闺女还傻兮兮要容氏帮着洗澡换衣服, 家里家外都是她一个张罗,虽然丈夫和两个儿子都能做事情,但总没有女子那么细心。

  今年大着肚子容氏反而万事不操心了, 家里家外杨嫂和刘嫂都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每次看到杨嫂安排家里的事情, 再询问她的时候,容氏也要忍不住感概命运,当真是神奇。

  这兜兜转转的, 曾经给她培养的内宅大管事, 最后又回到了她身边。

  沈家院子前棚子放下一半,院子里亮堂又挡风,厨房的两张桌子被搬了出来并排放在院子里, 沈清鸾拿着剪刀站在一边裁红纸, 沈风沈华一左一右站在桌子的两边, 一个写对联,一个写大大小小的福字和横幅。

  堂屋里堆满了山下人家拿来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一些农户家里自己产出的农家物产,手里紧巴一点的送来的就是各种冬菜,腌菜,菜干,稍好一点的送一上鸡蛋红糖, 家中相对富裕的送的腊肉,咸鱼, 还有活的老母鸡。

  这些东西大半是过来沈家启蒙的孩子家里送的年节礼,还有小半是村里人拿过来请沈家兄弟俩给写春联的。

  给的也不多, 一副春联两三个鸡蛋, 几把菜, 还有自己做的豆腐,二合面馒头,一兜炒豆子都可以,沈家也不挑,也有带了红纸过来了,拿了对联剩下的红纸就给留下了。

  不过虽然看着一个人给的不多,但是连着两三天除了饭时都有人过来,人多的时候还在院子里排起了队。

  收到的东西也就堆了起来。

  往年沈家供着两个读书郎,小闺女还要吃药,日子不算苦但确实也不富裕,村里人送的东西让沈家不但可以好好过一个年,开春青黄不接的时候也能补贴一点。

  但今年不同了,家里最大的开销没有了,反而还有不少进项,他们自己就置办了不少年货,村里人送的东西就变得太多了,并且很多像是馒头包子这种,哪怕是冬日里放的时间长了也不好。

  等到二十九的下午一家人合计了一下,决定吧东西理一理然后舍出去,谢谢老天让小闺女清醒过来,也为容氏肚子里还没有出生的双胞胎祈福。

  当然这种事情最先惠及的肯定是清凉镇附近的村民,赶着时间理了东西还放了不少对联福字,用马车直接拉到了镇长家里。

  镇长自己就在和两个儿子盘点东西,每年过冬那些孤寡老弱病中的人家,镇长都要去送一些东西,也没有多少,就是一个心意,这附近就那么几个姓氏,随便扯扯大家都是亲戚。

  镇长送这些东西一来是做一些功德,二来也是给自己刷政绩,三来嘛也是收买人心。

  每年镇长送温暖的时候还有镇上的商家富户掺一脚,倒也不是别的,就是要一个好名声,修桥铺路弄不起,过年了舍出去几袋子粗粮就能让自家在周边十里八乡赚个好名声,有啥不好的。

  沈家这一马车的东西来得正好,虽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都是实在的,能让人吃饱的,红薯豆子粗粮还有做好的馒头包子,镇长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也不让过来送东西的沈天赐和车夫回去,就拉着一起照着自己拟的名单去送东西。

  做了好事就要留名,让人知道感谢,心里嘴里念叨着,明年才会有更多的人效仿。

  杨嫂和刘嫂之后又理出来一堆,打算等主家回来再拉出去。

  这一车也是已经商量好的,也不送到别处,就送到落霞城北边十里处的一座寺庙里。

  这座寺庙一年都要布施好几次,落霞城里不少富户贵人不愿意自己麻烦设粥摊送东西,就直接把东西送到寺庙里,在送上一些香火钱,寺里的和尚就会帮着在城里城外布施,每一次布施还会抄经供奉,这些经书后面还有布施的人家名字。

  这些经书会随着布施送出去,也把这些名字一起散布出去,很得城里富户贵人的心意。

  沈家东西都整理好了,结果镇长家的孙子跑来说人被镇长拉着一起走了,那怎么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2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1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们这狗血的一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