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军营做大锅饭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山花对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5 KB   上传时间:2022-06-25 13:08:20

  “娘,一会儿饭后你去割点肉回来,再买些鸡蛋。”苗兰看着张翠玉。

  张翠玉心情好,脸上的笑就没下去过。

  她笑着扒拉了一口饭:“很该买些肉啊蛋的,刘大人和陶大人他们对咱们一家这么好,咱们不能不知恩图报,炸几个素丸子像什么话,怎么也得放点肉和蛋。”

  中午饭一人两碗稀饭,就着一大盆凉拌野菜,几下便吃完了。

  苗兰抹抹嘴,端着空碗和空盆去厨房,苗薇也拿着碗筷跟上去。

  “大姐,我来洗碗吧。”苗薇卷起袖子,主动揽下洗碗的活儿。

  苗兰笑道:“行,你来洗吧,我洗萝卜。”

  两姐妹在厨房做着事,说着话。

  冬日暖阳斜斜地照进屋里,拖出光影,苗兰半边身体笼在光影下。

  苗薇看她一眼,笑着道:“大姐,你看起来像是在发光。”

  苗兰刚洗完萝卜,甩了甩手上的水,在她脸上摸了一把:“我不仅发光还发热。”

  “啊,大姐你好坏呀!”苗薇被激得直往后躲。

  屋外,苗青带着初五在堆雪人。

  听到厨房内苗兰和苗薇的笑声,苗青扬声喊道:“大姐,二姐,你们忙完了,我们一起打雪仗。”

  苗薇道:“谁有空跟你个小屁孩打雪仗,我和大姐都忙着呢。”

  苗兰把洗好的萝卜摆在案板上,取下小刀削萝卜皮。

  苗薇洗完了碗筷,和她一起削萝卜皮。

  “大姐。”苗薇突然问道,“你说像卫大帅那样的人,他会娶什么样的女子。”

  苗兰看她一眼,笑道:“娶对他有利的。”

  书中女主崔时月,出身清河崔氏,是百年名门望族。按照剧情的走向,这时候,卫临和崔时月已经认识了,且互相有了好感。

  崔家见卫临势头正盛,有意把崔时月嫁给卫临,而卫临为了巩固势力,也有意娶崔时月。

  苗薇继续追问:“卫大帅自身已经很有能力了,也需要联姻吗?”

  苗兰已经削完两个萝卜了,正在削第三个。

  她头也不抬地回道:“卫临是要夺争天下的人,手下养着大一帮人,那些为他打天下的人,无论是谋士还是将士,都是要吃要喝的,他要喂饱那些人的嘴,就需要大量的银钱。他要娶妻,不光是喜欢,能为他带来利益更好,要么能为他提供粮饷,要么能为他引荐谋士,亦或是为他招募悍将。”

  而崔家,兴旺三百多年的大家族,是河东首屈一指的门阀大族,无论是人脉还是银钱,都能帮助到卫临。

  崔时月又是崔家嫡女,是河东第一美人,才名动天下。

  别说卫临,苗兰心想,她都愿意娶。

  苗薇听完撇撇嘴:“果然,那些话本里写的情情爱爱都是骗人的。什么将军和农家女,状元郎不要相府千金,偏要娶花魁女子,都是骗人的。”

  苗兰笑了笑,没再多说。

  削完皮,她将萝卜切成细丝。五根萝卜,切了大半盆萝卜丝。

  苗薇在她切萝卜时,便默默走了出去。

  没一会儿,张翠玉便回来了,她手里提着半斤猪肉,拎着半篓子鸡蛋。

  “没法活儿了,半斤猪肉就要五十钱,一斤鸡蛋十五个,要八十钱。这谁吃得起啊?”

  苗兰听了也觉得肉痛,没办法,为了长久的利益,忍了。

  她劝道:“娘,没事,年后我们食肆开起来,这些小钱都会挣回来的。刘大人给我们免去两年的租子,那可是不少钱呢。咱们在城南松果坊租的土坯房一月都要二百钱,更何况城东的丰禾坊,那可是青砖瓦房,两层小楼,一月下来少租子少说要三贯钱。”

  一贯钱是一千文钱,三贯钱也就是三千钱。

  苗兰在心底对比了下,相当于两百块一个月的城中村和三千块一个月的精装套房,前者是城郊的村子,后者是市中心的黄金地段。

  那能一样吗?

  张翠玉听了点下头:“你说的在理,娘就是嘴上唠叨两句,花就花了。”

  她把鸡蛋小心地放进碗柜,猪肉搁到大碗里。

  苗兰抓了把粗盐用手搓几下碾碎,均匀地撒进萝卜丝里,抓拌几下放在一旁腌制。

  张翠玉问道:“需要娘帮你做啥?”

  “娘,你把火升起来,我一会儿得用热锅烙一下猪皮。”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章,马上来,我今天拼了!明天一万!感谢在2022-02-10 19:20:03~2022-02-11 23:13: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秋日私语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章 相遇(捉虫)

  张翠玉坐在灶膛前烧火,苗兰把猪皮上显眼的猪毛用镊子拔掉,待锅热了后,将猪皮朝下贴在滚烫的锅上。

  猪皮烙得焦黄飘香时,她往锅里加入两瓢水,用热水把猪肉洗干净。

  然后连皮带肉,一块剁碎,放上葱姜蒜和少许酱油调味,接着便打鸡蛋。

  十五个鸡蛋,她打了八个,这时候的鸡蛋都很小,八个也就相当于现代四五个的量。

  蛋液搅拌均匀,锅里放油,烧到七八成热时,她将蛋液倒进锅里,瞬间鸡蛋涨了起来,接着撒入一把事先切好的野蒜。

  野蒜炒鸡蛋,贼香!

  她快速翻炒,顷刻间,满屋都是炒鸡蛋的香味,因为放了野蒜,更是弥漫着一股诱人的似葱非葱似蒜非蒜的奇香味。

  张翠玉接连吞了几下口水,只觉牙根都馋得发痒。

  苗兰把炒鸡蛋盛出来,夹了一筷子喂给张翠玉:“娘,尝一尝,野蒜炒鸡蛋,香!”

  “我不吃,留着做丸子的。”话虽如此,她却忍不住吞咽。

  “尝一口,就一口而已。”

  张翠玉吃了,嘴唇上泛着一点油光。她舔舔唇,意犹未尽。

  苗兰道:“娘,我们再熬一熬,等明年食肆开起来,我们日子就好过了。其实现在也不是吃不起肉和蛋,只是咱们没有进账,身上得留些钱才稳妥。”

  “娘岂会不明白这个理,就算你想吃,娘还不同意呢。等挣了钱,你们想吃啥就吃啥。”

  萝卜丝已腌出了水,苗兰把水挤出来,又淘洗了一遍,再用纱布挤干,把调好的料倒进去,抓匀。

  接下来她把萝卜丝分成两份,一份猪肉萝卜丸子,一份鸡蛋萝卜丸子。

  除了萝卜丝,她还切了一些绿油油的荠菜点缀颜色。

  锅里油烧热后,苗兰将丸子一个个丢进去,炸至金黄捞出来沥油,炸完第一遍,又复炸一次。

  半个时辰后,两种丸子都炸好了,整个厨房都充满了丸子的香味。

  苗兰将两种口味的丸子,分成了六份,每一份里都有萝卜肉丸子和萝卜鸡蛋丸子。

  岷州府衙,除了刺史,也就是岷州最大的官刘煜,下面是陶典与陆无机,再下面又有三位参军,分别是司户参军、司田参军、司兵参军。

  因为处在乱世,像司功、司仓等就没设立。

  三个参军,每个参军都身兼多职。

  杨照业是司户参军,苗兰与他最熟,另外两位,司田和司兵,她只打过两个照面,话都没说过一句。

  即便如此,也不能厚此薄彼,三位参军,每个都得送。

  装好萝卜丸子,苗兰和张翠玉便出门去府衙。

  母女俩将东西给了陶典,由他送给其他人。

  杨照业带着她们去城东丰禾坊看铺子。

  张翠玉是个热情爽朗又厚道的人,跟谁都聊得来,一路上一直和杨照业说话,时不时感谢几句。

  杨照业道:“张大娘不必客气,为你们好,也是为我们好,互利的事。”

  铺子就在城东门的街边,离城门口不远,大堂很宽敞,后院除了厨房和柴房,还有三间屋子,楼上有两间屋子,比后院的三间都要宽敞。

  苗兰粗粗打量了眼,大堂内至少能放下十张桌子,而且是四四方方的大桌。

  她感觉很好,这要是自己租,估计得四五贯钱。

  “杨大人,这间铺子,平日里对外租,要收多少租子呀?”

  杨照业笑了笑:“苗姑娘不用担心租子,刘大人说了,两年内不收你们一文钱。”

  苗兰笑道:“我随口问问,就是想知道这样的地段,要多少钱才租得下来。”

  “一月五贯钱。”

  苗兰听一个月五贯钱,也就是五千钱,她表面淡定,心里却倒抽了口气。

  要命,相当于五千块钱一个月。

  看完铺子,苗兰和张翠玉在城里四处转了转。

  白天没有宵禁,可以四处走动,可以从这个坊市到那个坊市。然而酉时之后,就不能再乱逛了,只能在自己住的坊内走动,不可以出坊城的门。

  这里的坊,类似于唐朝长安城内的各个坊,由四四方方的院墙围着,像一座独立的小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坊门。坊内有民宅,有各种买卖铺子,杂七杂八的买卖都有。

  卯时开坊门,酉时关坊门。

  除了年节,平日里都是有宵禁的。

  比如大年三十的晚上,正月十五,或者乞巧节,这样的日子是没有宵禁的,那一天允许城中的百姓出来游玩,各个坊之间可以互相串门。

  苗兰拉着张翠玉在城东的几个坊之间转了一圈,从成衣铺子转到首饰铺子,又从胭脂铺子转到糕点铺子,甚至连铁匠铺子都去看了眼,再将每个铺子的价格对比了一番。

  果然,逛街是女人的天性,无论什么时候都一样。

  一开始张翠玉还不愿意,然而被苗兰拉着逛了两条街后,越逛越有兴致,即便什么都不买,光看一看也高兴。

  倒是苗兰,走到后面只能看不能买,甚至摸都不敢摸,她便没了兴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0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1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军营做大锅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