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咸鱼女配只想开饭堂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球球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39 KB   上传时间:2022-07-23 12:57:33

  陈岩睡了整整一下午,大约是酉正才醒来。用过饭后, 他倒是想要再看看书,被陈苗苗收走了书本,只跟他说笑了一会儿,就放他再去睡了。陈岩开始说不困,谁知脑袋一沾上枕头, 就又睡熟了。

  不过一更工夫,石榴他们回来, 陈苗苗立刻问他们如何。因为考试的缘故,陈苗苗专门让人将餐盒送去了每个学子的院舍, 还一直备着些东西,以防止有人中途饿了要吃。黄老先生还来饭堂问了陈岩的情况,陈苗苗倒是忘了这茬,决定明早送完陈岩后, 亲自去说一声。

  次日就是第二场, 晴空书院的学子们被马车送到了考场外后,陈苗苗派人一人发了一个。众人也没了之前的兴奋,都抓紧时间互相检查下随身物品, 还把食篮也都查了一遍, 没有问题就进去了。

  若说第一场的时候其他学子遭受到的是美食的暴击, 第二场开始那就是持续性的暴击。第一日晌午是包了卤肉、千张、鸡柳、土豆丝和蔬菜还淋了酱的卤肉卷,晚间就是切成一块块的口味各异的寿司,切成块根本不用查。第二日早上更过分了,还有那种外皮晶莹透明一眼就能望到里头内馅儿的糕点,这种必然能过检查。而第二日晌午,那方便面又重出江湖了。这回更是过分,居然还有葱爆羊肉味、虾蟹味的!你们咋不整个鲍鱼海参味儿呢!

  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瞧见晴空书院学子们拿出的层出不穷的美食,第二场一出来,有些家境比较好的学子就给家里说了。晚间,于夫子就差人来告诉了陈苗苗,让她自己斟酌。这本也是当初开发大礼包的时候说好了的,书院只是负责买,陈苗苗可自行决定是否卖给其他人。

  陈苗苗早就打定了主意,全部暂时谢绝了,理由是现成的:口味不一,恐有不便。这话一说,来问的人也打起了退堂鼓:毕竟这考试,最怕的就是脾胃不和,要是吃坏了肚子,这几年工夫可就白瞎了。不过陈苗苗趁机打了波广告,告诉他们后头食肆会专门开个窗口卖方便面,过后可买些回去尝尝,京城隔段时间也会开店,到时候可直接在京城买。

  这倒是好!众人心满意足地回去了。若是真的吃着不错,到时候京城有,就可以给学子们买了。更让大家满意的是这位掌柜的态度,在京城买这方便面,不就预示着去京城参加会试吗!这可是好兆头。

  在第三场后,其他学子真的闻到鲍鱼香后,已经十分习惯了,在心里默默念叨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但也没说,都是一样的考生,要别人吃着好的我啃干馒头啊。

  天越来越冷,最后一天晚上居然要燃炭盆了。好在有热汤面吃着,吃完手暖脚暖,盖上披风,暖暖和和地睡一觉,明早起来收尾便是。

  最后一日出场的时候,竟还落了雨珠。学子们一个个也不再硬撑,就连陈岩都面色发白摇摇欲坠了。陈苗苗看着他喝汤的模样,心中感慨:不过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啊。

  然而就是这个孩子,居然考了府里的第二。第一不是别人,正是顾明轩。苏重山第三。前二十里头,只有一个不是晴空书院的人。赵时休那回书画比试后就仿佛脱胎换骨,郑立询一向用功,都考中了。

  之前欺负苏重山后头被才华折服的任穗这回都吊了个车尾,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差点儿就真的冲出去在雨里狂奔上演真实版的范进中举,好在被江楚冷着脸在门口一拦,他才清醒了一点儿。

  瞧见江楚,众人齐齐问好。江楚略点了下头,目光扫过里头的张松,没想到他也考上了。他收回目光,径直走向山长。山长就让众学子先回去了。

  回到院舍里,众人兴高采烈地分享自己做的文章。顾明轩回房去更了衣,再走到院中,瞧见众人都在说,唯独没见陈岩,便问了一句。

  赵时休仍旧是扇不离手,闻言嘿嘿一笑:“这小子,想着在六礼走完前考中呢。不过换了是我,我也想给这么好的姐姐争这口气。”

  顾明轩一怔,这才想起陈苗苗已然定亲了。他心中微弱的火苗燃成了灰烬,却成了一捧沃土,埋下了一颗祝福的种子。

  得知结果的时候,陈苗苗那叫一个开心,凌云食肆当天所有菜品便宜一半。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折扣,众人纷纷来捧场。买方便面的家丁小厮们一打听,才知道是掌柜的弟弟中了举,怪道这回弄了那么多食物,原是为了弟弟。众学子家中听闻也安心了许多,这掌柜为弟弟赶考而做的食物,总不能害自己弟弟吧。一时之间,姐弟情深狠狠刷了一波美名。

  晴空书院一共参考了八十人,考中了五十个,这样的成绩十分惊人。但实际看看书院里这回参试的学子,入学都是精挑细选,或是江楚专程让人去请来的。这些人哪怕不来书院读,也有七八成几率考中,这样看来,中这么多着实很正常。

  但是,这是晴空书院第一回 亮相,可以说是稳稳立住了。据闻圣上听闻乡试张榜后,首先就问了临城的情况,得知这个结果后,龙颜大悦,临城从上到下都被夸赞了一番,还赐了一块匾过来。

  临城众人与有荣焉,一片喜气洋洋。这样的花团锦簇,带来了喜悦,但是也给书院带来了新的压力:这会试,那可必须要考好啊!

  “什么?”陈苗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山长您是说,书院出钱,请我一并跟着学子们去一趟京城?”

  山长捋着须点头:“正是。五十人一道赶考,这衣食住行,处处都要精心。尤其是这吃食,南北口味本就有差异,年年都有人因着不服气候习惯而病倒,还有人因此送命,我实在是有些担心。”

  本来陈苗苗也在犹豫,陈岩进京赶考,她要不要寻个理由也跟着一起。谁知,她还没想到法子,瞌睡就遇到了枕头。这会儿不似后世,交通便利,此时许多人就只在自己所住的地方待过,骤然去京城,兴许真是扛不住。

  陈苗苗心中已应了七八分,但并没未说明,反倒问:“那,书院是打算何时动身,除夕之后?”

  山长放下捋须的手:“如今已经是十月中旬。若是这江上结冰,还需要绕道而行。所以,最好十月下旬就动身。”

  那岂不是还有几天时间了?陈苗苗这下是着实要好好考虑下了。

  饭堂的事情,赵大厨和林婶两个人都可以支应起来,赵大厨的弟子和新来的账房可以看着小卖部。凌云食肆平日里暂且关门,只在休沐的时候开便是。其余的,好像还真的没有什么需要绊住的事,只除了一件事……

  这日晚间江楚一过来,就瞧见陈苗苗双眸亮晶晶地给自己端上了一盅鸡汤。汤中漂浮着菌菇和豆腐块。他舀起一片菌菇,轻轻一咬,却没有菌菇独有的清新味道,反倒是一股浓浓的海鲜味。

  他一怔,仔细看了看那“菌菇”:“这不是菌菇,是什么?”

  “鲍,鳆鱼。”陈苗苗坐了下来,托腮作势叹了口气,“果然君子远庖厨,这山珍和海味相隔十万八千里,都能弄混。容与会不会跟你一样,上京遇到不认识的食物,不小心把骨头吃了都不一定。”

  江楚不动声色地又夹了一块:“黄老先生说是要一道,也回京城去看看。”

  ……她怎么没听说这个?陈苗苗一顿,眼珠滴溜溜地一转,凑近他:“对了,年底的话,你是不是要回京述职?”

  江楚慢条斯理将那块鲍鱼吃完,这才道:“外调三年才需回京述职。”瞧见她暗下去的目光,他心底暗暗好笑:“不过,学政不在其列。这回的恩科情况,我得回京禀报。”

  “真的?“陈苗苗开心地搂住他的胳膊,正要开口,忽然眼睛一眯,“该不会,让我去京城的事,是你向山长提议的?”

  江楚握住了她的手:“这倒真不是。毕竟山高路远,赶路着实辛苦。只是……这回圣上寄予厚望,晴空书院,输不起这一遭。”

  “行吧。”陈苗苗仰起小脸,“看在你们平日里对我诸多照顾的份上,那我就帮你们这一回吧。“

  江楚瞧见她明媚的双眼,眼中染上了些许笑意:“那我就代他们多谢陈掌柜了。”

  “好说好说!”陈苗苗嘿嘿一笑,“这回过去,正好去瞧瞧店面。”

  十月二十五,一群人浩浩荡荡动身了。谢维夫妇领了谢雨霁跟他们一道,说是趁着还能走得动,带谢雨霁走走看看。陈苗苗心知他们一不放心陈岩,二不放心还在京城的陈家老太太那边会为难自己,心中着实感激。

  由于动身早,江河都未结冰,他们平安渡河。山长请了两个镖局的镖师,加上江楚的手下,也没人赶惹。

  于夫子领着几位夫子专程送考,加之又有黄老先生和谢维的指点,慢慢走着,学子们看到听到许多,对于社稷百姓有了更深的认识,竟有一种游学的感觉。

  作者有话说:

  好热好热好热!但是在空调房待久了又晕!

第104章 京城

  他们这样慢慢走着, 一个月后,终于抵达了京城。

  若说洛城是百年的老城,满目都是沧桑厚重的历史感, 临城就是一个尚在少年的新城,各处都还在发展。那么京城就有如一位服下不老仙丹的神仙,历经百年仍拥有如新的繁华。

  皇城伫立于京城的北面, 分内城和外城。内城就是皇宫包括皇家的园林别院。而外城紧邻内城的那一圈,都是达官贵人们所住, 其他区域就是百姓们所居了。

  他们从南城门而进。这条主街比临城主街宽了一倍多。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在两侧,中间还能容下两辆马车并排走,实在是十分宽敞。而且路中间和两侧还有凹槽,那应该就是排水管道了。

  一路行来,两旁的店铺就没有一层的, 至少都是两层。各式各样的招牌招旗随风飘扬。在街头巷口处,还有摆摊的推车的, 各种各样的生意都有人光顾,好不热闹。

  陈苗苗他们只是乘着马车经过。但经过之处, 看到人门身上的衣裳,也比临城和洛城的要好上许多,也不乏一些年轻的公子姑娘。反正这一路偶然停下,陈苗苗都听见有人喊某大人某少爷。兴许, 这就是传说中的一个招牌掉下来都能砸到三个官老爷吧。

  绕过主街, 其他的街倒没有那么多人,但每条街都修整得整整齐齐,颇有些意味。比如卖文房四宝的文玩街, 那就是古色古香的。而穿过布衣巷的时候, 这里的店铺都装饰得十分精美, 就连出来揽客的小二身上,都穿着崭新的细棉布。

  这样的京城,物价肯定不会低。陈苗苗正想着,马车停了下来。陈岩他们学子们的住处到了。

  住处早早就找好了。前朝一位富商修了一座别院,说是别院,其实也在外城里头,就在江楚说的东城。大华建立之后,这里就收归朝廷了。因着这里比较清净,距离会试的考场也不远,房间也多,便专门改成了进京赶考学子们的落脚地,朝廷统一定价,比外头水涨船高的客栈价是优惠多了。晴空书院是最早来的,占了一小半房间。

  这里只有学子们和随行的书童能住,夫子和其他家属是不能住的。所幸谢维有一位好友在外任职,他家的宅子空着,宅子到学子们的住处走路也就一盏茶工夫。他们上京途中正好路过那好友就任的地方。闻此情况,那好友立刻派人回来张罗,让谢维夫妇、黄老先生夫妇他们都住下了。

  宅子是三进的,黄老先生夫妇住了第二进,谢维夫妇住了第三进,陈苗苗和谢雨霁住在了第三进的东西厢房。至于第一进正房,就是几位夫子住下了。

  厨房就在第二进的旁边,陈苗苗还未安顿就去瞧了。厨房十分宽阔,日常做饭尽够了。她出来,那宅子原本的厨子顾厨子笑着上来问好,又问陈苗苗想用什么,只管吩咐便是。

  面对如此热情的厨娘,陈苗苗微微笑了一下,没说吃,也没说不吃,只是谢过,借口自己先去归置便离开了。他们只是借住,并没打算就直接使唤原来的下人。她决定先去请教下谢维,至于自己带来的那些东西,就没让往厨房里放,而是让马车运去了学子们所住的别院。

  陈苗苗带来了杜源和赵大厨的另外两个弟子,他们暂时落脚在一进旁的抱夏里。这三个都是做方便面的熟手,既是要开店,那么货源起码得要保证,必须得要熟手来教学徒。想起谢维说明日就可以去看铺子了,陈苗苗心中蠢蠢欲动,恨不得马上就去,但也只能按捺下心思,先去解决学子们的晚饭问题。

  这一路实在是有些劳累。陈苗苗也没有心思多做花样儿,便给他们做了五花肉焖面。学子们这一路上都吃的客栈,虽说不至于吃不饱,但着实不太习惯那些味道,如今吃到熟悉的手艺,众人把汤汁都扫光了。

  回去的时候,正是掌灯时分。京城没有设宵禁,哪怕天气已经比较凉了,街上到处挂起了灯,亮如白昼,人头攒动,十分热闹。瞧见这样的烟火气,陈苗苗也感觉到疲惫似乎散了不少,陈苗苗索性没乘马车,打算一路逛过去。

  她刚要让人把马车赶回去,就看到卖棉花的店。陈苗苗忙叫人停了下来。京城本就比临城冷,而且他们还要在此处过冬。虽然带了些铺盖被褥,可绝对过不了冬。陈苗苗按着人头,买了几床现成的棉被,再加上陈岩的份,差不多装满了一车。她让杜源领路先送了回去,自己反倒是拐进了一家糕点店。既然来了,那就尝尝这京城的口味吧。

  豌豆黄十分细腻,但是条头糕就比较一般了,麻花倒是不错。陈苗苗问石榴,石榴尝完以后,十分诚恳地道:“不如姑娘的手艺。”

  正好小二出来送客,闻言看了过来。陈苗苗忙拉着石榴溜了,出来后,她开心地拍了拍石榴的手:“这实话,也得看地方说。我们人生地不熟的,万一被打了就不好了。“

  石榴瞪大了眼睛:“这京城还能随意打人的吗?”

  “……”好像说过头了。陈苗苗摸摸鼻尖,迈步往前走去:“倒也不一定如此明目张胆,不过这里到处都是些贵人,我们做生意的,和气最重要,万不可在外头如此夸赞了。”

  石榴点头,跟上陈苗苗:“以后我一定只在自家店里夸。”

  陈苗苗扑哧一笑:石榴跟着她到临城逛了一圈,这性子倒真是活泼了不少。

  正常走的话,只有一盏茶的路程,回去却走了两刻钟。回去的时候,陈苗苗他们正好碰上了于夫子几人,见各自手上都大包小包,不由都笑了。看来众人都是一样的心思,不想在宅子里多添麻烦。

  虽然时间并不早了,但看见地龙烧了起来,陈苗苗仍旧是坚持着洗了个澡。这一路上,她彻底感受了一盘什么叫风尘仆仆。城里还好,走在城外的黄泥道上,马蹄溅起的尘土比人还高,就算是车窗紧闭,也感觉满嘴里都是土味。这会儿,总算是可以好好地沐浴了。

  陈苗苗刚回来,石榴就捧着一个盒子过来,说是于夫子他们感谢陈苗苗买的棉被送过来的谢礼。陈苗苗打开一看,见里头是一套精美的茶具,心知这是文人的雅意,便让石榴就用这个了。

  干了发后,陈苗苗躺了下来。床很大,比她在临城的卧房还要大还要精美,帐子也是崭新的远山含黛,而鼻尖是新鲜棉花的味道,明日又不需要赶路,照理来说,应该是很容易睡着。可是,陈苗苗虽然身体很疲倦了,但躺了好一会儿,居然还精神着。

  自己这个认床的毛病,还真是从现代到古代,都跟上她了啊。陈苗苗也不再强求马上入睡,而是琢磨起了即将开的店里的事情。想着想着,她又想起谢维说明日辰末要去拜见陈老太太的事,这样想着想着,她的意识终于模糊了起来。

  虽然睡得晚,但第二日不过卯初就醒来了,外头还是黑漆漆的一片。看来自己果然是社畜的命啊,朝食才上了多久,她居然都有了生物钟了。陈苗苗认命地起身,梳洗起来。说好了要管学子们的一日三餐,如今虽然不用赶上课时分,也不能太晚不是。

  杜源他们早早就等在了门口,瞧见陈苗苗和石榴出来,这才让人开门。门刚打开,陈苗苗顶头就瞧见了门口停着的马车。

  熟悉的朱轮马车,熟悉的赶车人穆天,里头的人掀开车帘露出熟悉的面容。杜源几人忙借口要去集市先走了。石榴扶着陈苗苗上了马车后,就在穆天旁边坐下了。

  陈苗苗一进马车,手就被江楚握住了。他拉着她坐下,虽然握着的手温热着,他还是一脸关切:“昨儿个冷不冷?睡得好不好?”

  陈苗苗笑着摇头:“昨儿个买了新棉被,十分暖和。其他都挺好的。”

  江楚看她的脸色尚可,也放下心来:“他们这会儿又不上课,也不急着用朝食,何不多睡会儿。”

  “等会儿要去见祖母他们,怕来不及。明日就不这么早了。”陈苗苗反握住他的手,“你还说我,你还不是这么早。你睡得怎么样?是不是要上朝了。”

  江楚将她揽在怀里:“我回自己家,还能有人委屈了我不成?上朝还早,把你送过去再去也来得及。”他顿了顿:“家里还有许多锦缎和皮毛,明日我就让穆天他们送过来。都是祖母那会儿张罗的,我也没瞧过,你们拾掇拾掇,能用的就做点儿冬装吧。”

  听了这话,陈苗苗心中也一酸,回抱住他的腰身,轻轻点了点头。

  两个人依偎着,好像没说两句就到了。陈苗苗知道他还有正事,轻啄了下他的唇角便下了车,临走还往他怀里塞了个油纸包。他拆开一看,却见到是京城名字号的糕点,嘴角微微上扬:“走吧。”

  学子客栈这边根本还没人住,所以厨房尽着陈苗苗他们用。她过来时,就见他们水也烧上了,米也下锅了,面也开始和了,不禁点点头。订下了早上和晌午的菜单,她又让石榴晌午留下,和赵大厨的小弟子领头张罗晌午饭。

  辰末,陈苗苗回去更了衣又重新梳妆了一遍,这才和陈岩跟着谢维夫妇一并乘马车去了陈家。

  一年未见,在看到陈老太太的时候,陈苗苗忽然觉得,她老了许多。

第105章 搞定

  不过感慨就那么一瞬, 陈苗苗可没忘记面前这位老太太的心到底有多偏,和陈岩行完礼后,听见陈老太太让他们坐下, 就乖巧地坐在一边,低眉顺目的,打算尽量少说话。

  不知是因为有谢维夫妇在, 还是因为有出息的孙子在,反正陈老太太今日瞧着倒是挺开心的, 眉间的皱纹都松了些。

  上茶后,谢维笑着道:“本来昨日就该上门来拜访老太太,只是昨儿个到的时候天晚了,一路风尘,不好叨扰, 故而今日才登门,请老太太见谅。”

  陈老太太扶住拐杖笑道:“你们本就为恩科而来, 正事要紧。他们父母去了,本该我看顾着他们姐弟, 但是我这精神又不济,这一年,多亏了你照看他们姐弟,该是我道谢呢。”说着, 她真个要起来。

  旁边的赵玲珑连忙扶住了她。谢维夫妇忙起身表示不可, 陈苗苗和陈岩也跟着站起来。两人同步起身后,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笑意, 不约而同地低头继续装乖。

  一番客套后, 众人终于又坐了下来。陈老太太和谢维夫妇闲话了一阵, 其他人都没开口。

  陈苗苗不是没有感觉到赵玲珑投向自己的视线,但她并没有打算跟她来个姐妹情深。尤其是当有人通报说陈三老爷和秦语明过来后,陈苗苗更是打定主意不跟他们有任何接触。

  听见秦语明来,陈老太太脸上的笑容加深了,笑道:“这孩子今科也要下场,待考完后,他和我这侄孙女的喜酒,谢先生可一定要来啊。”

  谢维笑道:“老夫人相邀,在下自当领命。说到此,三丫头的亲事,我瞧着那人家实在不错,便做主先应下了。不知老夫人可收到书信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咸鱼女配只想开饭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