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咸鱼女配只想开饭堂_分节阅读_第6节
小说作者:球球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39 KB   上传时间:2022-07-23 12:57:33

第14章 蛋肉堡

  此时已经入冬,临城临水,湿度不小,在外头风干要等很久。为了快速试验出最佳比例的水泥,陈苗苗是在厨房里铺了几块木板在上面浇筑的,还让管洒扫的王婆子暂时放下其他事情,专管烧炉子烘干水泥。

  虽然陈苗苗大概记得一些配比,但毕竟只是听说,第一次试验的几个硬度都不行。陈苗苗不断修改,总算在进入腊月的时候,找到了相对比较好的两种配方。不过硬度够了,防水还要再测试。陈苗苗先让人在店铺的后面砌起了一个小水泥棚,棚子里夯了两个烤炉。

  搭好没两天,临城就下了一场大雪,两天才停。扫开雪后,裹成熊的陈苗苗不顾寒冷,忙过来查看。水泥棚还好好的,里头一点儿也没漏,烤炉也好端端的。倒是店铺原先的库房被压塌了一个角。

  试验算是初步成功了。但是这会儿天寒地冻的,土都冻得硬邦邦的,也不好挖。陈苗苗让林伯带人将店铺和家里的宅子一一检查了一遍,木梁有坏的立刻更换,而砖瓦之间,全部用水泥敷了一遍。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反正修整过之后,陈苗苗觉得房子里暖和了许多。

  卫生间的改造很重要,但是赚钱更重要。将泥水活交给林伯后,陈苗苗就琢磨着先做一批生意。

  虽然书院还没修好,但是这不是还有做活的工匠们吗?陈苗苗修整铺子时好几次都瞧见晌午有人来送饭,还有人挎着篮子来兜售的。她一打听,果然是不包饭的,许多人天不亮就出来了,直到天擦黑才回去。大冬天的,早上带的馒头又冷又硬,咯牙得很。

  陈苗苗观察了两天之后,第三天临近午时的时候,一个简易的推车就摆在了书院门口。

  车的左边是一个很大的甑子,一打开,浓郁的白米饭香就飘了出来。做活的许多人本就没吃饭,闻见这香味,纷纷看了过来。

  见周围环境打量,石榴有些不惯但仍旧鼓起勇气开口道:“姑娘,我来吧。”

  陈苗苗看她煞白的小脸,笑道:“你前日被烫的伤还未好,今日我来吧。不过你得努力,往后可要看你了。”

  姑娘总是那么贴心。石榴郑重点头:“姑娘,我一定好好学,你就不用那么累了。”

  傻丫头,她离开陈家起,就没打算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连三叔都还在自己做生意呢。再说,做美食对她就是一种乐趣,能赚钱更是开心,她拨旺了炉子里本来就燃着的炭,并在上安好一面扁平的锅。

  等锅烧热的同时,陈苗苗飞快地从几只碗里面舀了两勺肉末碎、一勺白菜碎、一勺胡萝卜碎,再加入一勺鸡蛋液、一勺调好的红薯粉糊,撒入葱、蒜、盐和白胡椒粉,调和拌匀。锅正好烧热,陈苗苗用毛刷沾油在锅上刷了一层,然后将调好的菜肉馅倒在了锅上。

  碰到油的那一刻,滋哇一声,肉和蛋混合的香气霎时腾起,霸道地四散开来。运送东西的人,做活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目光牢牢盯着陈苗苗这头。

  陈苗苗拿着平铲轻巧地在肉馅边缘整了整,就变成了一个圆饼。陈苗苗没有闲着,又拿起了一只碗,夹了些土豆丝,同样放了蛋液和红薯粉糊,最后撒上了些盐和调料,调好之后也同样倒在锅上开煎。

  菜肉馅的香味越发浓郁起来,她轻巧地用平铲一翻,那肉饼听话地翻了一面,露出了好看的金黄色。土豆饼也同样被轻巧地翻了一面。陈苗苗用平铲轻轻一压肉饼表面,那回弹力砰地轻弹开平铲。在肉饼上洒上几粒芝麻,菜肉饼就好了。

  陈苗苗重新拿出一个木头圆模子,这个是有底的。铺了一层纱布在模子里,舀出饭放入模子,按紧压平,最后一扯那纱布,圆圆的一枚米饭饼就做好了。这时土豆饼也好了。

  最下面一层米饭饼,接着放上一层肉饼,再抹上陈苗苗自制的酱料再盖上一层土豆饼,最上面再一层米饭饼。陈苗苗动作轻巧地用一张油纸包住边缘,递给旁边看了许多次仍旧目瞪口呆的石榴:“喏。”

  石榴欣喜地接了过来。虽然有四层,但是除了米饭饼稍微厚一点之外,为了方便煎熟,里面的两层并不厚,一口下去正好。虽然这几日试吃过很多次了,但石榴依旧充满期待地咬了一口。唔,肥瘦相间的肉馅不柴不油,蔬菜还保持着嫩脆的口感,土豆饼外层焦脆内层绵软,酱汁中微微的辣意中带着些微的甜酸,让她瞬间胃口大开。太好吃了,这搭配比前两日吃到的又更上了一层楼。

  陈苗苗十分淡然地又调了一个肉馅饼和一个土豆丝饼,抽空:“怎么样?”

  石榴想起这几日姑娘训练自己说的话,忙咽下了嘴里的东西:“太好吃了,这么好吃的蛋肉堡,今天真的只要五文钱吗?”

  嗯?只要五文钱?热腾腾的,有肉有蛋还有菜?围观群众们都竖起了耳朵。

  陈苗苗拿起一块木牌插在摊前:“不对,是一枚米饼一文钱,肉饼两文钱,土豆饼一文钱,单独的菜饼一文钱,加肉两文钱,加蛋一文钱。除了米饼必须要两枚外,其余的随意选择。开业前三日,免费送一枚土豆饼。”

  流利的话语加上浓郁的香味,还有不断翻卷变微黄的煎饼,全方位地冲击着围观人群的观念。随着下工的锣声响起,离摊位最近的一个壮汉放下了扛着的木板:“老板,我要一个这个姑娘吃的这种。”

  陈苗苗刚煎的那两个饼正好,问明他没什么忌口后,动作麻利地将米汉堡递给了他。顿时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那壮汉。而陈苗苗像是根本不在意,又重新投入了新的煎饼制作中。

  壮汉给了四文钱,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本以为米做的,应该会比较松散。孰料一口下去,绵软弹牙的口感,这饭里竟是如此厚实。肉、蛋、菜的鲜美滋味接连不断地在嘴里溢开,他越吃眼睛越亮,忙不迭地吞了下去,回头道:“铁柱,让你婶子不必送饭了。我买一个,你等会儿给你婶子带回去。”说完,他转头回来:“老板,我再要两个。一个要两层肉饼加个蛋,一个要一层肉饼一层菜饼加个蛋!”

  听见这话,周围的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立刻就有好几个人过来排队了。陈苗苗像是对此早有预料,将做米饼的圆模给了石榴来做,她手脚麻利地将那人点的饼摊了半个锅,又问后头的人:“这位客官请在这边等候。下一位客官,要点什么饼?”

  第一位让开来,他身后的客人看到陈苗苗那摆了一整个摊位的碗碟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老板,这,哪个好吃啊?”

  陈苗苗没有丝毫不耐烦,还提高了些声音,能让后面的人也听见:“我们每一样都尝过很多次,每个都很好吃。这位客官,你比较喜欢吃肉还是喜欢吃菜呢?”

  客人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得露出了一口白牙:“当然是喜欢吃肉了。吃了肉,下午干活才有力气嘛!”

  他的身后立刻有人笑着附和:“就是就是,我们都喜欢吃肉,还喜欢吃油多的肥肉,尤其是老刘,那可是吃肉好手!”

  陈苗苗微笑道:“既然如此,那不若这位客官就要两层肉饼,如何?”

  客人连连点头:“甚好甚好!”,,,

  作者有话说:

  看到有亲对于这章有疑问,我来说一下吧。

  首先女主是现代人,第一章就自己动手做吃的,她没有自己动手是降身价的概念,这些愿意跟着她的人,她也是想培养成帮手。其次,祖上是侯爷,但是现在已经没爵位了,原身本身也不是官家千金小姐了,只是全家死守着这个祖上荣光不肯醒来而已(前面有提示和描写),毕竟也没有哪个侯爷家只有这么点钱,还能为一条鱼争辩。最后,女主这会儿其实手上没流动的钱了,她急需积攒钱开业,所以才会动手摆摊……希望我这边讲明白了。无论是否继续支持下去,鞠躬感谢看到这里的亲们

第15章 午餐肉(捉虫)

  每位客官在点的时候,陈苗苗都要提醒他们,考虑方便携带和食用,建议其中的饼不超过三层,加的不算在内。大家一听这说法倒是新奇,自来只有见到为了生意巴不得多买的,居然还有老板提醒他们不要多买,这好奇心就更重了,纷纷伸长脖子等自己的那份。

  不光如此,陈苗苗都会问每个人是不是吃不吃姜葱和辣,让有些还在犹豫的偏食者放下了心中的石头。尤其是在看到前头的人那狼吞虎咽连连点头的模样后,基本上没饭吃的人都来尝鲜了。

  工头正从里面边擦汗边走出来,瞧见这副场景,震了片刻,才上来问。得知缘故后,他十分大手笔地准备要两个,忙被刚吃完的人拦住了:“头儿,这个看着不大,但着实顶饿啊。哎,若是有些热汤和酒就更好了。”

  陈苗苗见缝插针地说道:“我们的店就在那里,几十步就到了。今日煮了滚烫的蛋花米酒,一碗只要三文钱,诸位若有需要,可自行前去购买。”

  正巧林婶不放心过来看,一瞧这场景,立刻说是带他们去。于是黑压压一片人又跟着林婶往铺子去了。还在排队的人眼巴巴望着他们离开,认清位置后,转头问陈苗苗:“老板怎么不推过来一起卖?”

  陈苗苗微微一笑:“车子太小,碗太多不方便带过来。再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不是刚好?”

  大家纷纷点头。也有人学聪明了,一拿到米堡就飞快往铺子里去。不一会儿有人走回来,手中都拿着一只木碗,笑道:“掌柜的说了,明日会拉一桶来这边卖,自己带碗或杯子就行。若是没碗的,可以去店里吃,也可以买他们这个木碗,才一文钱,便宜又干净,明天就方便啦。”

  一听这话,众人立刻称赞老板和掌柜的想得周到。一时之间,这里饭香弥漫,欢歌笑语。菜蔬不够,石榴还紧急回去让人送了一回,一直忙到未初,才卖完最后一个人。

  菜肉也差不多卖完了。陈苗苗他们推着车往回走的时候,还有人追上来问晚上还有不。陈苗苗思索了一下:“天色黑得快,不好摆摊。若是有需要,可以来店里买。”

  申末,就有人上门了。陈苗苗和林婶一人看一口锅,倒是卖得比晌午更多些,酉正刚过,东西就卖完了。后头的人有些失望,一个劲儿地叮嘱明日一定要多备些菜。

  还有人问卖不卖早饭。但冬天,陈苗苗的最爱永远是温暖的被窝,于是微笑谢绝了这一提议,表明明日晌午才出摊。送走最后一名客人后,她揉着胳膊坐下,吃了林婶蒸的包子。果然林婶的白案还需要锻炼啊。她将收拾的工作交给了林婶和那位粗使婆子,抱着钱匣子进去算账了。

  虽然一文两文的看着少,但是打开后,居然差不多快装满了。除开成本,陈苗苗粗粗算了一遍,有大概三四百钱的毛利润。而米酒的利润,竟有差不多五百文。果然,从古至今,酒都是赚钱利器啊。

  总的来说,今日算是开了个漂亮的头。陈苗苗觉得自己又有劲儿了,盘点了下明日早晨要买的菜,转头一看,一旁等着的石榴已经歪在椅子上睡着了。

  虽然点着炭盆,但大冬天的这样睡着会着凉的。陈苗苗上前去轻轻叫醒了石榴,看着她迷迷糊糊的还要张罗着给自己倒水的模样,陈苗苗哑然失笑:这几日,恐怕是颠覆了石榴这十多年的生活。

  即使是临水交通较便利的偏南的城市,在冬天也是没有什么菜蔬的,多的就是萝卜白菜,吃两三回还好,若是天天都是这些,客人们也会厌烦的。陈苗苗这会儿可没有精力和钱财去搞大棚,只得将脑筋动到了别的上面。

  第一个就是肉。今天是猪肉,明日就是鱼肉。用刀一层一层地将鱼肉刮成泥,加以姜蒜水和黄酒去腥,再撒上胡椒,不加其他的菜蔬,做成的纯鱼饼,竟比猪肉饼更受欢迎。

  鸡肉也可以同样剁成鸡茸,还有时不时能得的虾肉。为了更多的花样,几种肉或单独做,或拼着做,蔬菜也有各种各样的拼法,加上冬日特有的肉类——香肠和腊肉。不仅如此,陈苗苗还想到了汉堡的最佳伴侣,培根和午餐肉。

  培根推出来的时候,众人就已经很惊讶了。午餐肉推出后,那可是受到了众人的一致欢迎。当午餐肉第一天以飞快的速度卖空的时候,陈苗苗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暗暗决定明日要多备些。当接连三日每日翻倍地备下都一抢而空时,大家纷纷要求每日都要午餐肉,晚餐也要有,陈苗苗终于回过了味儿来:午餐肉火了。

  这也是她没想到的,因为午餐肉本身的做法很简单。七分肥三分瘦的猪肉剁成肉糜,加鸡蛋、面粉和红薯淀粉用水调匀,用糖、盐、黄酒、酱油、胡椒和五香粉等调料调匀后,加上一点儿红曲粉调色,然后放进模具里压紧,用洗净荷叶或者大树叶裹上,上锅蒸大概三刻钟即可。为了发挥它最佳的美味,陈苗苗还将切好片的午餐肉煎成两面金黄。

  这样的香味,就连吃过见过大千世界的现代人们都会时不时思(zui)念(馋),更别提物资和做法都比较单一的古代。当众多人纷纷踏足陈苗苗的店铺问有没有午餐肉外带时,陈苗苗意识到:如今已是腊月,马上要过年了,大家要走年礼了,她正好可以推出午餐肉的年货啊!

  店铺后院里面搭了好几个简易灶,加上店铺本身有的厨房,以及宅子里的厨房,一大早就蒸气腾腾,直到快三更才歇。空气中满满都是肉的香味,引得小孩子们都常常跑到这边来玩,嘴角都挂着馋哭的泪水。

  据说,一位做活的工匠家的秀才儿子偶然尝到,十分惊艳,瞧见午餐肉纹理像是汉白玉,但色泽鲜红,故而取名为玉丹肉。这名字打败了原名午餐肉,传扬开来,更为这肉添上了一层文化色彩。价格和香肠腊肉差不多,但又好吃又新奇,谁家不想走礼的时候撑撑面子?故而每天不管做多少,都能一举清空,饶是如此,订单还排得长长的,拿货至少是三天后了。

  陈苗苗喜滋滋地数着银子:果然从古至今,没人能逃得过午餐肉的魅力啊!

  作者有话说:

  午餐肉。。。我好久没吃了。

第16章 年夜饭

  因为午餐肉,哦不,玉丹肉的风靡,让陈苗苗小赚了一笔,到了正月二十八,做活的人也放假了之后,陈苗苗带领大家将最后的订单做完后,就准备开开心心躺平过年了。

  春联福字必须有,瓜子花生也不能少,菜蔬肉蛋也多多备下。陈苗苗一边盘算着一边期待着自己的春节小长假,外头就传来了林婶的声音:“姑娘。”

  这会儿都二更多了,怎么林婶还没睡?陈苗苗放下手中的笔,叫了林婶进来:“林婶,什么事?”

  “这是当家的今日采买的钱,还剩下这些,这是账本。”林婶将一个木匣子和一个账本放下。

  陈苗苗笑道:“明日再拿也不迟,何必劳烦林婶晚上还去前面跑一趟。”毕竟二进是姑娘住的地方,林伯只跟出门,从不进二门,有事都让林婶来传话。

  林婶笑着道:“我来除了这个,倒是当家的还有一件事回禀姑娘。姑娘可要在年前去拜访一趟谢府?”

  谢府?陈苗苗眨了眨眼,忽然从尘封的记忆中翻出了自己来时打的旗号——她义父母接她过来住两天。而谢家的当家人,正是她的义父母。一来这里两个月,她沉迷改善生活和赚钱,竟将这事忘在了脑后!

  既是已经迟了,那礼就不能太简慢了。今日已晚,明日肯定来不及,后日又是除夕。陈苗苗很快下定决心:“劳烦林婶让林伯打听一下,春节期间,谢家哪日不出门吃酒。”

  林婶应下离开。陈苗苗翻起了之前父母的存货单子,越看越是纠结:谢家可不比陈家,完全是百年书香门第,她的父母怎么能够结识他们,简直是一个迷啊。这样的人家,她那些家底够看吗?

  次日起来后,陈苗苗就开始翻起了家伙什儿。本想着送些孤本首饰,结果一看物件上的签子,绝大部分的孤本都是这位义父送的。而陈母的首饰,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出嫁时用的物件,款式什么的都适合小姑娘,往后的竟扒拉不出几样像样的。这可怎么办?

  盘点完了家里的东西,下午陈苗苗就出门了,还带上了两张银票。首饰铺子里的东西看得起的都贵。至于古玩什么的,更是漫天要价。陈苗苗转了一圈,最后只能忿忿地提回了一大包吃的。

  三十一大早,陈苗苗仍旧小赖了个床,不为别的,晚上要守岁嘛,她先养精蓄锐比较重要。在看着他们贴春联的时候,陈苗苗双手拢在手筒里,忽然脑袋一激灵:对啊,义父母他们又不是不知道,她一个小辈,送礼送有些诚意的实用东西不就好了?前几日买鸭子特意留的鸭毛这会儿正好烘干,她还在愁做些什么,做个这种保暖的手筒不正好?

  想通这一点,陈苗苗就完全将这件事放下了。初二再开始做吧,横竖谢家要初五才有空呢。至于义父的礼物,她也有了想法。

  放下了心头的大事,陈苗苗开开心心地钻进了厨房:“春节到了,怎么能不炸些东西来吃呢?”

  说到炸物,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酥肉。将五花肉切成长条,加盐、黄酒和花椒粒调味去腥,用鸡蛋清调和的淀粉来抓匀,稍微腌制一会儿。大约油七八成热了后了下肉,炸至八成熟,稍凉后用高温油复炸,二遍炸酥。这样炸出来的酥肉,色泽金黄十分诱人,蘸上一点儿椒盐辣椒粉,酥脆麻辣,绝对是春节必备第一零食。

  除了酥肉之外,这里的习俗是要炸一条头尾翘起的鲤鱼,用来祭祖。既来之,陈苗苗也难免入乡祭祖。

  一条祭祖,另一条就炸了做成糖醋脆皮鱼,正好中午吃。这种做法有点儿类似松鼠鱼,但是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从鱼肉里面去打花刀,而是在外面的鱼身两侧从鱼尾往鱼头的方向打几刀,用盐和料酒腌制一刻钟,然后抹上水淀粉,再将两面拍好干淀粉,提起鱼尾,放进大约七八成热油的锅里炸。等到炸定型后,再松手让整条鱼滑进油锅里。也是像酥肉一样,炸到八成熟后稍凉,再热油炸第二遍,炸至酥脆后控油装盘。

  另外起一个小锅,放油后放入调好的糖醋汁、盐、姜末、蒜末,再用湿淀粉略勾芡,在鱼身上撒些红辣椒丝和葱丝,将烧热的汁淋在鱼身上,齐活!

  其他的炸物下午再说,先把晌午饭吃了是正事。陈苗苗夹起一筷子鱼,兴奋地吃了一大口饭:自己的手艺,真棒!

  吃过午饭后,陈苗苗将剩下的东西一并炸了。什么炸肉丸子、炸萝卜丝丸子、炸小鱼、炸豆腐等等,还有陈苗苗心心念念的炸平菇。平菇裹上用面粉和淀粉调和的糊糊,炸过之后,外面酥脆里面柔韧,有一种肉的口感。石榴在一旁品尝着,这么多东西里面,唯有酥肉和炸平菇获得了她的交口称赞。

  酉初的时候,借着最后一点儿天光,陈苗苗先在院子里燃香祭了祖。望着天边的微光,陈苗苗内心里只有一个愿望: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来到了这里,但在没找到回去的办法之前,她会好好地努力过好每一天。即使再也不能回去,她也绝不会忘记,自己从何处而来。

  祭完祖后,陈苗苗又重新钻进了厨房。兜里有了新进项,她心落了一半,决定好好犒劳犒劳大家。

  八宝鸡,清蒸鱼,东坡肘子,羊肉汤,这是四样大菜。炸物攒成的炸什锦盘子,香肠腊肉做成的腊味拼盘,还有卤了一下午的猪蹄耳朵尾巴这些卤物拼盘,以及风干的板鸭,这是四碟凉菜。再有清炒土豆丝,素炒白萝卜丝,以及鼎鼎大名的乾隆白菜,还有立下汗马功劳的青椒煎五花肉,攒出了十二道菜,凑了个月月红。还备下了新打的酒,过年怎么能没有酒呢?

  在这段时日的潜移默化中,林伯他们也习惯了和陈苗苗一桌吃饭了。今日他们就在正房摆上了大圆桌,团团坐了一桌。

  陈苗苗坐在主位,先端了一杯酒:“诸位,愿我们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一杯下肚之后,陈苗苗拿起筷子,大手一挥:“开动!”

  作者有话说:

  陈苗苗左手拿着鸡右手拿着鸭:年夜饭在真好吃,真想天天过年。

  在外的某人独自举杯遥望夜空:算了,举杯邀明......月都没有,敬自己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咸鱼女配只想开饭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