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男配[穿书]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谢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38 KB   上传时间:2022-08-16 20:46:33

  周向东赶紧安慰他,“其实开回来的三辆也才开了几年,不影响使用的,爸,你别着急,回头慢慢再找就是了。”

  “哎哎,好好。”周向前听着儿子叫自己爸,激动的直搓手,声音都有些颤了。

  一边的叶笛听了有些羡慕的看着他们。

  接收到投来的目光,周向东回了头,踟蹰一瞬,又喊了一声,“妈。”

  “哎、哎哎,好好好。”听到儿子也喊了自己,她一时没反应过来,而后赶紧答应着,眼窝不争气的就溢满了泪水。

  周向东挠挠头,揽揽他们肩膀,“爸妈,过去的就过去了,以后咱们珍惜时光。”

  二人欣喜的应着。

  这边的事情也差不多解决,一行人就打算回去了,订的是第二天一早的车票。

  这天晚上罗树琴就收拾起来,她边收拾边说:“这两天爸妈也给孩子买太多东西了,这估计两大行李包都装不下。”

  仅仅逛了两三天,就他们这十几线的小县城,老两口居然就能给两个孩子买这么多东西,周向东两口子也是始料未及了,他们也知道对方是想补偿他们,也就没说什么。

  周向东就说:“太多回头我去邮局寄回去,省的回头不方便拎。”

  罗树琴眼前一亮,“对啊,可以寄包裹,你说我咋没想到呢。”

  俩人边打包东西边聊,罗树琴就又扯了个话题,“唉,听说郭会计儿媳妇又怀孕了。”

  “人家儿媳怀孕是好事啊,你叹什么气。”他把两包几件衣服折的乱七八糟就往包袱里塞。

  罗树琴抢过来叠好,才放到包里,“她家就郭会计一人赚钱,郭会计儿子所在的单位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工资了,没想到这个时候儿媳妇又怀孕了。”

  周向东疑惑道:“我头前还听朱厂长说,咱们厂之前还招了一批人,他儿子怎么没到厂里上班?”

  普通工人也不是啥技术工种,身体健康、做事认真负责也就行了,所以也没太多要求,招谁不是招。

  “郭会计他儿子一直想等结了工资,再换工作,所以就一直等,谁知越欠越多。而且咱们厂前阵了才招了工,他此时后悔也就晚了。你也知道郭会计那人,她就是个会计,平时埋头工作,跟朱厂长也不是很熟,也就不好意思开口。这次我回来,我好歹跟她在一个办公室工作那么长时间,我们聊了聊,我也就知道她的情况了。”罗树琴将衣服码好,往下压了压,然后把包袱系上。

  周向东帮着一块压包袱,方便她系,“所以,你是想让我跟朱厂长说一说。”

  罗树琴点头,“郭会计这人还是挺不错的,她儿子也来过咱们厂子一回,我也见过,也是老实人。”

  周向东就说:“行,咱们就要走了,等回去我给他打电话说下。”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坐着火车回了A市。

  抵达A市,各回各家,周向东他们还是选回租住的地方,亲爸妈新给他的房子他打算简单装修下,然后再挺过去。

  到家收拾一番,晚上又好好吃了一顿。

  第二天周向东去超市,到了办公室便给朱厂长打电话,跟对方说了郭会计儿子这事。

  朱厂长还挺奇怪呢,一个厂子待着怎么郭会计不直接跟他说,而后又明白郭会计指定不好意思跟他开口,而小周媳妇又与其同是女的,好说话一点。

  想明白后,他当即答应:“行,回头我去问问她。”

  朱厂长撂下电话就去问了郭会计。

  郭会计没想到自己只是跟罗树琴说了两句,对方居然就跟朱厂长说了,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对朱厂长感谢一番,还要给朱厂长包红包,赶紧被朱厂长推辞了。

第145章

  1982年1月12日

  今天是农历腊月十八, 也是乐家超市二店开业的日子。

  周向东一早做了早餐,喊大家起床吃饭,要早点过去。

  罗树琴昨天晚上看书有点晚, 今天就起的晚了些, 听到声音打着哈欠出了卧室, 去卫生间洗漱。

  说起来他们半个月前搬进了周爸周妈给的这栋两室一厅的房子, 楼房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出了卧室对方就是卫生间,洗脸上厕所全搞定,不像之前住在巷子里的小平房,冬天去厕所还要去外面。

  大小宝各自穿着小睡衣出来, 大宝帮着爸爸拿碗筷, 小宝坐在餐桌边等妈妈出来好去洗漱,看着面前的大肉包流口水, 伸手就想拿。

  啪!小胖手被打掉。

  “一会儿洗漱完再吃。”周向东严肃的说道。

  这小子太不讲卫生了。

  正好罗树琴从卫生间出来, 小宝便蔫嗒嗒的跟着哥哥去卫生间。

  罗树琴看小儿子有点蔫,问道:“他怎么了?是不是上下铺不太习惯?”

  他们这个两室一厅,他们夫妻两个住一间大一点的,两个小子一间小一点的。小的那间本也想给他们放张小的双人床,然后再弄一张大点的书桌, 这样他们两个可以一块睡,一块写作业。

  不过大宝首先提出了抗议, 他觉得小宝不讲卫生, 经常不洗脚就上床睡觉, 之前租房子没办法, 所以大宝决定不要跟小宝一张床了, 一定要分床睡了。

  夫妻两个一想也是, 两人年纪也不小了,也该分床睡了。

  于是经过商议,他们决定买个上下铺的床,床放屋子中间,两边就可以各放一张书桌,这样两人作业也可以分开写了,这样大宝很满意,再也不用看到乱七八糟的书桌了。

  可这此举遭到了小宝强烈反对,可惜少数服从多数,反对无效。

  于是买家具时,他们就挑了张上下铺,虽说有护栏挺安全的,但小宝睡觉向来不老实,床运来后让他睡下铺他又不肯,非要睡上铺,罗树琴还是有点担心的。

  周向东见此连忙将事情解释一番,罗树琴这才松了口气。

  一家子吃完饭,就开车去超市。

  这个车不是私家车,是公司买的小货车。

  自打挂面厂买了三辆货车后,运输的事就不那么紧迫了,但随着开了分厂,车子还是不够的,所以上个月挂面厂分厂开到这边后,又买了四辆货车,顺带着他们超市也买了两辆小货车,平时近距离运一些东西还是挺方便的。

  这几天忙着开分店的事,周向东都是很晚回来。昨天也因为太晚,他们现在的房子又与二店距离有些远,所以他就把货车开回家了,现在也正好开着车过去。

  他们到时,店门口已经围满了人。

  二店开在市中心,虽说一店也不是啥偏僻地方,但这里依然比一店要更热闹很多。

  几个十年后市中心这里可是寸土寸金,A市最大的百货大楼就座落在这里,而他们租的大楼旁边的一栋商厦,这商厦有三层,每层大概都有上千平,比一店要大很多。

  因此他们货架上的商品也更加丰富,三楼除了日用品和儿童服装,还添加了一部分基础款的成人服装,跟市服装签的单,质量没话说,而且还比外头卖的便宜。

  二楼是生活用品、学习办公用品和食品等,种类上也丰富了很多,几乎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大多数需求了。

  不过种类最丰富的要数一楼最新开辟出的生鲜区,这里有各种蔬菜水果、猪牛羊肉、农产品及各种海鲜,以前买菜大家都是要去菜市场,市场上有啥就买啥,往往想吃啥也不一定能买到。

  他们超市以前也是从附近菜市场拿些蔬菜来卖,种类不多,价格也没有多便宜,不过也几乎不赚钱,就是为了丰富下种类,当然也是因为一店地方不大,也就没怎么弄生鲜这块。

  但周向东知道做为超市,生鲜这块还是挺重要的,二店这块地方够大,他就在一楼专门弄了这块地方专门弄生鲜,不但种类丰富,许多当地的农产品、蔬菜都是从郊区农村那边直接采购,价格自然能控制在一个比市面稍微便宜一些的价位。

  但蔬菜是每个家庭三餐都要吃的,就算比外面只便宜几分几毛的,那也是能吸引来许多人来光顾,而且是每天的。

  开业前半个月,周向东就通过各种渠道给自家二店搞宣专,自家专线公交车车身上刷上大大的广告图、电台报纸每天不间断的宣传,其中生鲜这一块更是大力宣传,力求打造成超市引流产品。

  结果自然也是不错的,今天店外挤满的顾客里,有六成以上都是大爷大娘,总着咱们又宣传的又便宜又好的蔬菜来的。

  超市八点半正式开门,门一打开,这些大爷大娘便一马当先,按着服务员引导来到生鲜区。

  看到生鲜区被码放整齐的各式各样蔬菜,以及上面明码标价,比菜市场还便宜一些的价格,这些大爷大娘们便开始疯狂抢菜,生怕晚了一步菜就没了。

  而后来进来的,或闲逛或另有购买目标的一帮小年轻看到生鲜区这么热闹,有一部分就也管不住自己的脚跟着过来凑热闹,于是生鲜区热闹的就如同菜市场了。

  呃,其实就跟菜市场差不多,没一会儿功夫,生鲜区称重的地方就排起了长长的队。

  而队伍的对面,一人扛着个大摄像机,前头另一个拿着有A市电视台标识话筒的美女主持人,正采访着叶箫关于超市的问题,叶箫自然是将自家超市夸上天,更将后头热闹的生鲜区着重介绍。

  第二天他们超市就上了A市电视台生活类栏目,将他们开业的盛况播了出来。这马上就要过年,本来出来买东西、购置年货的人就比平时要多很多,这新闻一出,几乎全市都知道市中心开了这么大一家超市,那来的人就更多了。

  于是,二店便出乎意料的火了。

  “是意外,那电视台是闻讯赶来的。”叶箫乐的找不着北,跟周向东说着。

  周向东点头道:“嗯,我打听过,正赶上过年,他们也需要一些新闻,咱们也是正好赶上了。”

  其实现在电视台并没广播电台覆盖面广,毕竟一台电视机可比一台收音机要贵许多,一般家庭可买不起电视,但到底A市电视台是全市最大的电视台,收视还是很可观的。

  因此乐家超市迎来了一波很大的热度,一下子就火爆A市,家喻户晓起来。

  于是年前这些天到正月这一个多月,乐家超市每天都人满为患,不止是生鲜区像菜市场,超市其他地方也像菜市场。大家扬着笑脸进来,大包小包的出去,那东西好似不要钱似的往家搬。

  跟外头价格差不多的东西往家搬,比外头稍微便宜的一点的东西,那更是搬的不要命,生怕晚一步被人抢了先似的。比如卫生纸,大家都是几箱几箱的弄回家,搞的本来生意一直不好的纸厂库存都告急了。

  这样的情况持续的过完正月,超市里的营业额才慢慢稳定下来,不过周向东让会计算了下账,这一个半月来,超市营业额加起来超千万。

  好家伙,千万,八十年代的千万啊。

  万元户都稀罕的八十年代啊!

  不过这只是营业额,不是净利润,但也确实是来了个开门红,一下子就让乐家超市在A市站稳了脚跟。

  周向东大大松了口气,虽说这两年他也赚了些钱,但跟真正的大佬还差的远,如果有资金充裕大佬进场做超市,他不一定拼的过,不过好在现在算是稳住了,就算真的大资本进场,他们也能有一席之地。

  超市这边算是上了轨道,周向东也就不那么忙了,陪家人的时间也就多了起来。

  过年时,周向东带着媳妇和孩子到周家一起过的。

  他们一块看电视,电视是黑白的,年前周向前托人换到了电视票,现买的,主要就是为了过年大家一块看联欢晚会。

  这时的联欢晚会并不是后世的春晚,正式的春晚要八三年才开始直播,今年除夕播的是录好的节目,茶座和交谊舞形式的联欢会,节目也没有很丰富。

  不过听着电视里放着轻快的旋律,一家子说说笑笑的,大人边包饺子边‘听’歌,小孩子们边吃零食边看电视边学着包饺子。小满头次包饺子,把饺子包成了各种乱七八糟,自认是小兔子小老虎小耗子的小动物,实物就是一堆面疙瘩,小宝得着机会笑话他一通,叔侄闹成一团。

  室内欢声笑语不断。

  春节时,叶笛那边在南方的远亲回了A市,周向东也跟他们见了面,也算是认了亲戚,对方是他妈的表妹一家。表妹与叶笛年轻时关系很不错,后来天南地北的隔着才来往的少了,见了面诉了一番思念之情,又听说她找到了丢失多年的大儿子,也是为她高兴。

  对方还给周向东及孩子们包了大红包。

  孩子们也就算了,但周向东都三十多了,居然还要拿亲戚红包,总觉得实在太囧。

  他推辞不要,对方却死死按着他的手,说要是再推就是不认她这个亲戚,还说以前不是没机会给他红包,这次是补上的。

  周向东感动之余便收下了,好在这个表姨也是有子有孙,他便给对方两个孙子包了个两个大红包,比对方给的红包也只多不少,弄的表姨哭笑不得。

  但也跟叶笛感叹,“好在孩子是找回来了,也算是幸运,以后会越来越好。”

  叶笛便长叹口气,“嗯,对。”

  表姨走后,过了十五,超市生意稳定下来,周向东便跟周向前提出回他老家看一看。

  其实周向前过年时跟周向东提过一嘴,问他要不要跟他回老家看一看。

  周向前出身农村,不是像周向东他们以前待的小坡村,小坡村离县城和市区都不远,虽说以前也穷,但好歹能上饭,最多只能算城郊农村,但周向前老家却是那种偏远农村,离县城很远,坐牛车要坐大半天,经常荒年就要出去要饭的地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1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男配[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