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109节
小说作者:一七令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8 KB   上传时间:2022-09-11 20:04:19

第122章 战乱 ◇

  ◎蜀国开始分崩离析◎

  齐皇管这一招叫做,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齐皇估算了一下夏国今年的粮食产量。如今各国的粮食存储量就跟各国的军队一样,对外严守秘密,没有人知道具体的数字是多少。可是齐皇还是根据以往的情况估算了一下, 就拿齐国来看, 去年各地都没生什么灾荒,算是个风调雨顺的平安年,更兼齐国各地都用上了夏国的那稻麦轮作之法, 如今已经不大缺粮了。他们齐国的粮商沉寂了许久,也在去年有所起复。

  齐国经过那么大一个坎都尚且恢复成这样, 更不必说夏国了。

  这么大的量,齐皇一个人是吃不进去的,就算拉着蜀国也都有些够呛。

  齐皇倒是很想用他手里的钞来买粮食, 可他再天真也知道这是无稽之谈。

  夏国人奸着呢,做生意的时候从来就不收他们的宝钞, 只认金银铜钱,认死理儿,倔得叫人生气。

  这次若想大肆收购他们手里的粮食,不出点血是不可能的。

  可国库里面的钱也不够啊。

  于是齐皇便将主意打到那些大臣头上。他并没有公开去说什么, 只是接二连三地把自己的心腹要臣招进宫,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能劝一个是一个。

  还真有人没抗住, 借了钱了。

  这钱说是借, 到头来能不能还上也不知道。就算能挣回来, 他们也不好意思跟齐皇开口。

  所以这钱借着可真是不痛快, 跟割肉一样。

  想想他们也亏得慌, 老老实实挣钱, 既没偷又没抢,却偏偏遭此劫难,也不知是哪个天杀的贼人跑来圣上面前胡说八道,若是被他们打听出来了,定要让他下次有来无回!

  别人给也就给了,就连宁尚书也都意思意思给了点钱,他是花钱买平静日子,可就这样,都被齐皇埋怨他拿的少了,比不得旁人。宁尚书还愿意陪他演这一出,等到了方丞相那儿,却绝口不提拿钱的事儿。

  方丞相此刻清醒得可怕:“圣上,咱们在夏国人手里吃了那么多亏,怎么还非要扑上去呢?”

  就连他都认命了,圣上怎么却偏偏这么看不清形式,真以为夏国还是从前的夏国吗?

  齐皇可不爱听这些话:“之前哪一次不是因为他们使阴谋诡计,若是光明正大的来一场,必定赢不了咱们。”

  “那可未必,前头临淮关一战输得还不明显么?”

  “啰嗦什么?!”齐皇已经失去耐心了,“你若不愿意给,朕去找别人就是了,哪来那么多的话?”

  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呢,结果自家人就开始唱衰,真是晦气!

  方丞相几次三番张嘴,却都不知该说什么好。就在齐皇耐心尽失之前,方丞相赶忙问道:“圣上果真非做不可吗?”

  齐皇挑眉:“方丞相想通了,愿意为齐国出点银子使?”

  方丞相冷漠摇头:“断不能够的。”

  齐皇冷笑一声,他就知道这茅坑里面的臭石头又臭又硬,早年间也不至于这么死脑筋,如今年纪越大,反而越来越冥顽不灵了。

  朝中有这样的丞相,他这个做皇帝的便是再厉害、再有良谋也无用。

  方丞相知道齐皇看不惯他,却还是要说:“当初夏国算计齐国的粮商,那是因为出其不意。如今,齐国用了夏国的谋略,那些夏国人又岂会上当?这么多的钱投进去,未必就能挣钱,可若是又在农桑上,便算是造福百姓的一件大事,圣上怎得想不通呢?”

  齐皇不耐烦地摆手:“朕意已决,你不必再说了。”

  方丞相抬了抬手,最后却也是无可奈何地垂下。

  临走前,他又多嘴问了一件事:“此事乃是李大人所提吧?”

  齐皇嘴犟:“你既不愿插手,是谁提出来的与你有关系吗?”

  方丞相听着这话,便知道自己的猜测没错了。

  出了皇宫,方丞相恰好又碰上了春风得意的李垣乔。

  李垣乔会做人,碰上了方丞相还客客气气地行了一礼,又问方丞相身体如何,听说前日病着了,可曾好些?

  方丞相笑着应了两声,目送李垣乔离开,心里却想着这人留不得了。留着他,只会让圣上行事越来越偏激,还是快些解决了吧。

  不远处的李垣乔莫名其妙觉得后背一凉,心中浮起一丝不详的预感。

  旁边人问:“李大人,您怎么了?”

  “没事儿,应该是想多了。”李垣乔继续往宫里走,他得问问圣上该收的钱都已经收得怎么样了。此事是他一力促成的,李垣乔当然比谁都要上心了。

  两国已经达成了共识,事情已经可以做了。

  齐皇得了准信儿,知道蜀国十日之后便会动手。可他等不住了,没多久就派人前去夏国,找各式各样的由头收购水稻。

  李垣乔与齐皇对此事都十分的重视,唯恐这秘密叫夏国人知道了,所以每每议事的时候都不许宫人在旁边侍奉。齐皇自己是知道夏国那些手段,写信给朱庭玉的时候也是再三小心,还叮嘱朱庭玉那边谨慎些,切莫叫奸细听到了。

  不是齐皇畏手畏脚,实在是夏国人太奸诈,就是他住的寝宫里头,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是干干净净的,都跟夏国没有什么关系。

  他能派人在萧瑾身边安营扎寨,萧瑾又怎么可能不会想方设法地给他身边安插奸细呢?

  可惜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齐国那边守得虽好,但到了蜀国这儿却差了许多。朱庭玉没有直接跟夏国人交锋过,还不知其中厉害,便疏于管理,被别人偷听了几句,最后传到了韩攸耳中。

  能听到的只有只言片语,但仅从那几句就知道,齐国与蜀国正在商议什么,且也不过就这几日闲的事情罢了。

  事不宜迟,韩攸当即写信告知萧瑾,叫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送到了临安城。

  萧瑾崭信看完,眉头就没松开过。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蜀国跟齐国两个现在就是俩小贼,见天儿眼红夏国想要闹出点事。只有一个愚蠢的齐皇那没事儿,可是两个人要是凑在一块臭味相投,还真不知道会闹出点什么来。

  而且夏国如今两面环敌实在不是什么好事,蜀国还是交给林檀为妙,或者,即便不能掌控整个蜀国,起码也得手握大半。如今,夏国的处境才能好些。

  萧瑾提笔给韩攸回了一封信。

  益州那块地,是时候拿下了。他这边再出一批粮草,供林檀等人攻城之用。不过萧瑾深谙什米恩斗米仇的道理,给的粮食也不算多,只够攻城用。依照林檀的性子,攻城之后肯定是要放粮仓的,到时候劫官府济贫,也不会缺粮食。

  写完信之后,萧瑾又将苏仿的信拿出来看了又看,在手心摩挲了两遍。

  这种时候,手里有粮才能心里不慌。如果他没有开辟两广这片粮仓,只怕现在也得急得火烧眉毛了。

  还得感激当初自己勒着裤腰带也要将人迁去两广,真是幸好走了这一步啊。

  萧瑾的信亦是八百里加急,不过一天一夜的功夫就落到了韩攸手中。

  韩攸看罢,立即与林檀商议攻打益州之事,还道夏国朝廷会提供粮草,请林檀只一心攻城就是了,军备这点无需担心。

  韩攸与林檀商议半日后,决定速战速决,明天夜里便攻城。

  韩攸不知道那两国到底在商议什么,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打乱蜀国的节奏,让朱庭玉没办法分心他顾。

  韩攸离开后,薛仁心事重重地走了进来。

  林檀问他怎么了,薛仁迟疑许久才道:“这个韩先生是夏国人,您真的信他么?”

  林檀哂笑:“信与不信,如今不也没办法了吗?在说,我等与夏国是盟友,若彼此之间毫无信任往后怎么共事?”

  既然选择了接受夏国的援助,林檀便不会疑心这个疑心那个。她父亲就是因为朱庭玉的猜忌被逼身亡,林檀不愿意自己也成了朱庭玉。

  林家军的骁勇善战,一向都是出了名的。

  益州虽易守难攻,但林家军还是迎难而上了。

  是以第三日一大早,朱庭玉刚准备对夏国出手,便听到外头有人来报。放人进来之后才得知,林家军正在进攻益州。

  这还得了吗?

  朱庭玉顿时把联合齐国整治夏国的念头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夏国再面目可憎,也比不得现如今的林家军!

  朱庭玉被愤怒迷住了心眼,当即下令:“集结兵力,前去益州剿匪!”

  段广基在下头暗暗皱眉。

  援兵现在才去,也不知道赶不赶得及。

  蜀国的局势被一场战事瞬间点燃,国中百姓也过上了昨天还是朝廷治下,今天陈墙上就挂着一个“林”字。连整座城都改旗易帜了,更别提寻常百姓?

  齐皇本来一边买粮,一边等着蜀国进场。谁料等了好几日,没等到蜀国进场的消息,反而得知蜀国如今正遭内乱,动静之大,一时半会儿根本拖不得身。

  早已经一头扎进夏国粮市的齐皇:“……”

  鼓动齐皇与夏国作对的李垣乔:“……”

  世上没有后悔药,齐皇痛定思痛,还是决定咬牙做下去。

  若是半途而废,他前面花掉的那些钱又算什么?

  作者有话说:

  齐.大冤种.皇:麻了麻了。

第123章 病逝 ◇

  ◎李爱卿下线◎

  开弓没有回头箭, 此事虽未在百姓面前明说,但是在几个要臣那儿可是过了明路的,也拿了人家不少钱。拿钱不干事, 或者拿钱干不好事儿, 都会没有好果子吃。齐皇大可以厚着脸皮当做什么都没发生,甚至他还可以昧下这笔钱,但是这次可以, 下次就借不到了。

  试问经此一事,谁会信他?天大地大, 信誉为大。

  然而缺了蜀国这个盟友,齐皇实在是进退两难。

  无他,夏国的粮食比他想象的还要多。

  这段日子齐国在夏国已经收购不少粮食了, 原本按着齐皇一开始的预想,这回过后夏国早已经慌了, 各地的粮食也开始涨价。可是就那些商人带回来的消息看,夏国人对这些卖出来的粮食根本不痛不痒,各地的粮食价格更是纹丝不动。

  奸诈如夏国人,竟然也不关心这些粮食究竟是卖给谁的, 他们只收钱, 这别的一概不管。

  齐皇越卖越没底, 越买越心慌,再一看身边并无商议一的人, 赶忙让人叫李垣乔过来说话。

  结果宫人出去一趟, 最后却是一个人回来的。

  “李爱卿呢?”齐皇不悦地问道。

  那宫人道:“回圣上, 李大人今日告假了。”

  正值这个时候, 怎么他却偏偏生病了?齐皇觉得李垣乔这病来得不好, 忙追问:“病哪儿了?可还严重?”

  “也没说什么病呢, 只说是头疼,经年的老毛病。大夫看过之后只叫卧床休息,也没有留别的话。”

  齐皇踱着步子道:“你去,叫太医院挑一名太医过去日日照看、不得怠慢。待什么时候李爱卿身子大好了,方能回来。”

  宫人听了这话,立马便去太医院传话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0页  当前第1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9/1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