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姐还是小学鸡_分节阅读_第235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4-03-12 21:31:01

  超超哈哈笑出声,特别欢快:“那会变成金毛狮王啊。”

  电视台现在开始放《倚天屠龙记》了,金毛狮王的头发一炸起来,哇哇哇,好好玩。

  卢艳艳扭头看大家:“那你们说,要不要趁机劝大家尽量不要卷头发?天冷风大,一出门头发被风一吹,就不成样子了。”

  “对对对。”陶静附和她的话,“天冷,光着头哪个吃得消?帽子一戴围巾一裹,头发直接完蛋了,还不如编起来呢,好歹还能保持原样。”

  杨桃高兴起来:“那我们可省不少事儿了,店里的衣服肯定卖得更快。”

  王佳佳有点担忧:“那顾客会不会觉得我们轻忽她们了?因为生意好上门的人多,所以对她们不热情了,光想着怎么打发她们。”

  这个,虽然她们不想承认,但好像的确是大实话。

  那该怎么补偿呢?

  补偿的东西不能太贵,不然他们亏了。

  也不能太简单,不然就是敷衍,反而让客人更生气。

  江海潮眼睛珠子一转,突然间有了主意:“送帽子,保暖又好看。”

  哎哎哎,真的欸。

  冬天戴帽子本来就保暖,戴上帽子以后头发又不会被吹得乱七八糟,而且有的帽子特别好看。

  像《第三类法庭》里的韦海怡,那个白色翻领毛衣黑大衣再配一个黑色贝雷帽,真是好看的让人目瞪口呆。

  有这样一顶帽子争光添彩,谁还在意头发有没有做成波浪卷?

  王佳佳眼睛闪闪发亮:“我们在小商品市场找不到帽子也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做。像毛线帽子,我妈就会织。”

  准确点讲,是整个湖港镇的妈妈,就没有不会打毛线的。

  打毛衣花的时间长,不能指望妈妈们打毛衣卖(根本来不及上新),但帽子不成问题,手脚麻利的妈妈,一晚上就能打出一顶帽子。

  嘿嘿嘿,那就不成问题啦。

  众人立刻加快脚步,咚咚咚跑回冯雪家,连碗都顾不上洗,赶紧去翻杂志。

  他们记得杂志上的模特戴了不少漂亮帽子呢。

  什么呢子的,毛线的,皮草的,应有尽有,什么高的矮的裹着头的松松垮垮的,像山顶一样,像钟一样,看得人眼花缭乱。

  杨桃心满意足:“OK啦,化妆解决了,头发也没问题,可以做羽绒服了。大姐,你打电话下订单吧。”

  兴奋的小伙伴们这会儿才回过神。就就就这么简单?喂喂喂,是不是太草率了点?他们都没看过人家工厂。

  上次跟红星服装厂没合作成功,大姐还实地考察过人家工厂呢。

  这回是奔着必须得下订单过去的,怎么能不去人家厂里好好看看。

  呀呀呀,这下子问题又来了。

  江海潮不能逃学啊。这意味着她起码得等到礼拜六,才能去人家厂里实地考察,签合同下订单。

  而且冯雪强调:“我妈估计走不了啊,她离不开店的。”

  这是大实话。

  现在店里生意越来越好了,朝九晚五的时间点里,兼职的店员又不能上班,让店长跑到外地去考察,店里肯定会乱套的。

  可她俩都不能去的话,那让婆奶奶和家公爷爷去吗?就算可以临时找卢奶奶和杨婆奶顶一天学校的生意,他俩可从来没卖过衣服,是外行呢。

  江海潮只好自我安慰:“先看看帽子和让姐姐们自己化妆的效果吧,要是好。咱们也能放心大胆地下订单。”

  大家如释重负,一致赞同:“对对对,先看市场反应。”

  瞅瞅,他们都已经被逼到什么份上了?连市场反应这么专业的词也能脱口而出。

  苍天啊,他们可真怕班长(大姐)恶从胆边生,为了抢时间多挣钱,直接逃学一天跑去看人家羽绒服厂。

  江海潮得到了小伙伴们的集体拥护,心里舒坦多了。

  一下午的时间,除了上语文课和数学课之外,连数学随堂测验和作文课,她都匆匆写完,埋头画搭配衣服的帽子。

  中途陶老师下来看过一回,忍无可忍,敲敲她的桌子,示意她上讲台维持纪律去,自己倒掉头走了。

  冯雪目送班主任离开的背影,在心中叹气,老师还是太善良了,以为江海潮会像教育台里的专家嘴上说的差生一样,只要老师给她充足的信任,那她就会表现的比谁都好?

  唉,想的太美啦。

  事实的真相就是江海潮趴到讲台上画的更欢快了。讲台比课桌大呀,画画当然舒坦。

  等到下午放学铃声打响,她已经画了10张纸的图,总共20款帽子,配了三十几款造型。

  她都顾不上去给家公爷爷帮忙卖卤菜,而是直接奔到冯雪家,发传真给冯妈妈,我让小伟哥哥趁着天亮赶紧去小商品市场买帽子。

  冯妈妈看着传过去的帽子图,后知后觉地感慨:“我们早该上帽子了。”

  之前因为店里的卖点之一就是做发型,他们给客人送过丝巾围巾发夹发箍,甚至连包和小白鞋以及公主袜都送过,但从来没打过帽子的主意。

  现在想想可真亏呀。

  论起做造型,帽子可是重要工具。

  台湾还有个歌星号称帽子歌后呢。

  江海潮急吼吼的:“阿姨你赶紧让小伟哥哥去看看,市场上都能买到哪些帽子?买不到的,把图传回来,我这边赶紧安排人自己做。”

  为了搭配服饰,冯妈妈跑过不少趟小商品市场,不说对里面的配饰了如指掌,那也心里有数。

  她只一打眼看过去,便挑出好几款帽子肯定是市场里没得卖的。又看了几款,基础款可能凑合,但上面的配饰得自己加。

  两人商量好之后,江海潮几个小时的功夫都舍不得浪费,立刻开始布置。

  贝雷帽市场上不少,但他们想要的糖果色得自己做,用羊毛呢。

  还有渔夫帽,大冬天的,料子不能再用布了,得用兔毛面料。

  他们上次做的衣服用过这些料子,布料应该不成问题。

  还有毛线帽,那得找人来织。

  江海潮抬脚就去想找高强的大妈。

  上次让人家过来,是因为她生病了,身上的确没力气。现在她好好的,一个小辈让大人跑来跑去,那可太不像话了,她没那么大的脸。

  结果又是高强拦住了她:“别别别,不用问,做衣服我妈赶不上我大妈,要说打毛线,我妈在镇上绝对能排前三。”

  一向对他疙疙瘩瘩,不太爱搭理他的陶静也点头赞同:“没错,我妈还跟他妈学过打新花样呢。”

  直接在毛衣上打出了一朵花。

  江海潮分配任务:“高强,那毛线帽子就你妈负责吧,随便怎么拉队伍。需要什么毛线,让你妈下单子,定下来今天就买,明天早上让修庆哥哥给带过来。唉呀,算了,我过去找你妈和大妈吧。你不用跟着了,都老老实实好好学习。”

  周伟在后面喊:“我妈也会打毛线的。”

  上次做衣服,他妈实在不擅长,后来只揽了做袜子的活。

  现在打毛线帽子,他妈应该没问题。

  江海潮相当好讲话:“那喊你妈一块呗。那个,打一顶帽子5块钱。”

  不是她小气哦。帽子是送出去的,预算不能超过20块,不然他们的利润受到的影响很大。

  结果她把报价告诉高强妈妈时,高妈妈哭笑不得:“你个妹头真没数,你这样要被人坑死掉。”

  假如不是江海潮一直盯着她家高强学习,连拖带拽,死活不让高强放弃,她这个当妈的实在不忍心占小妹头的便宜,她能活活笑死。

  打一顶帽子就5块钱?哎哟哟,傻妹头,不晓得毛线不同打帽子的速度差别很大吗。

  像这种粗毛线织出来的,不用一个小时她就能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轻轻松松地完工。一天挣个50块,绝对小意思。

  而这种细线针织的帽子,花样又复杂,即便是她这种熟手,也要费上一天功夫才能织好。

  江海潮惊讶地瞪大眼睛:“这么麻烦啊。”

  高妈妈点头:“那当然了,像这种细线就适合机器打,那样速度才快。”

  江海潮当机立断:“阿姨,那你们就打这几款,剩下的我去市里看看。”

  既然都说是机器做出来的,那估计批出来卖的可能性更大,只是县城没有而已。

  她掉头和高强大妈说了羊毛呢和兔毛帽子的事儿。

  这个做起来的确不难,一块钱一顶也划算。

  毛线帽子好歹是一针针打出来,再简单也比不上现成的布料。定下了两块钱一顶,高妈妈完全没意见。

  妯娌俩当着小孩的面掰手指头估算,报了所要原料的数。

  高大妈要的布料不多,因为羊毛呢和兔毛面料都是之前做衣服用的,还剩了不少布头。这些布头做衣服嫌小,拿来拼帽子做小装饰倒是合适。

  至于针织帽的毛线,高妈妈知道镇上有三种卖,剩下的三种,江海潮得赶紧回去通知冯妈妈,在县城找找看。

  如果县城也没有的话,那只好去市区了。

  她不敢耽误时间,留下图纸,又想起来周伟的话:“打毛线的话,周伟说他妈也会打,带她一起。”

  高妈妈点头:“应该的。”

  老实讲,她连卢艳艳她妈都想一并叫着,能自己能搞定的,尽量不找外人。

  这样大家知根知底,又有共同的利益牵着,不容易出事。

  省得从外面找了搅风搅雨的,好好挣钱的营生都叫白糟蹋了,那哭都没地方哭去。

  江海潮自觉跑这一趟的任务已经完成,又风风火火往冯雪家去。

  她还得赶紧打电话呢。

  看的高强他妈和大妈在后面一个劲地喊:“妹头别跑,别跑,慢慢走。”

  夭寿哦,小妹头不懂事,身上来了还这么跑,到时候还是自己难受。

  算了算了,正好晚上炖酸菜鸭子,给他们端过去,让妹头多吃点补补吧。

  江海潮倒没觉得跑回去有多难受,只是稍微汹涌一点而已,毕竟已经是第3天了,比不得前面量多。

  她先打电话给冯妈妈,说了毛线的事儿。离步行街不远,就有小店专门卖毛线。待会儿等小伟哥哥从小商品市场回来了,就让他买毛线,明早让修庆哥哥帮忙带一下。

  然后她又拨了周雪莹家的电话号码,问人打听市里到底哪儿有这些东西卖。等到周末,她准备自己跑一趟,好好淘淘货。

  结果周雪莹一听就来劲了:“哎呀,你跑什么呀?你想要什么直接说,我给你跑腿好了。放心,我只收个跑腿费。”

  她现在对挣钱可感兴趣了,特别遗憾来实小参加卡拉OK大赛的都住在本市,不需要住宿。否则他们也能依葫芦画瓢,再挣个8块钱的食宿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1页  当前第2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5/3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姐还是小学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