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反派长媳_分节阅读_第60节
小说作者:云东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64 KB   上传时间:2024-03-25 15:57:40

  双胞胎脸色泛红,尴尬地瞪妹妹,“才没有,我们会好好学的,我们就是现在有一点点忘记了而已,多学几天,熟悉了就想起来了!嫂嫂你要相信我们!”

  虞怜点头说:“嗯,信你们!”她将两根糖葫芦在双胞胎跟前晃了一圈,双胞胎馋的口水都要出来了。

  虞怜又掏出两本启蒙书,一本百家姓一本千字文,让他俩背。“这根糖葫芦是预支了,一周后至少背会两页给我听听。假如做不到,就倒欠我糖葫芦,双倍还的,以后就从你们的份例中扣除。”

  这话说完,把双胞胎吓傻了,“双倍?嫂嫂我们做不到啊!”

  虞怜:“不吃我便拿给小夫子和村里别的孩子吃了,你们倒也不用辛苦背书。”

  双胞胎连忙举着手,咬着牙含着泪答应下来,“干了!嫂嫂我们答应你,一周给你背两页。”兄弟俩对视一眼,流下面条宽的眼泪,羡慕地看小果儿一眼,不是他们的错觉,嫂嫂果然偏疼女娃。

  小果儿真叫人羡慕!

  虞怜跟三个孩子说完之后,让他们把书都搬进书房去,自己则进了屋里,跟祖母和婆婆说话。

  老太太和陈氏坐在堂屋里,陈氏坐在外头,手里拿着针,埋头做着针线活儿,像是在绣帕子,老太太喝着粗茶,跟她说着话。

  虞怜进来,老太太就眼睛亮了亮,“怜儿你快来,你一出去大半天,祖母都闲得慌。”

  她跟陈氏说不到一块去,只能坐着陪她做针线活儿,坐着坐着人就犯了困,哈欠连天。

  跟着老太太问起了去镇上的事,她知道孙媳是去考察什么的。

  虞怜说:“万事开头难,找着路子了,就一路畅通,我不着急,祖母您也别担心。”

  作者有话说:

  我来了宝宝们这几天有点卡文hh



第75章 机会 ◇

  ◎夫子你说点咱能得懂的话?◎

  既然没找着法子, 虞怜便也不多纠结了,有时候太过执着想去干一件事,反而没头绪, 放下去做做别的,说不定有新的思路, 她想了想,干脆带着三个孩子上山去采些野菌子山货野菜, 准备晒干了给在京城的爹娘弟弟寄一些。

  刚巧下了一场雨,山上正是菌子野菜狂长的时候,不少村民都让娃娃们上山采些来晒干了,拿去镇上卖钱。

  孩子们的小夫子华天曲听孩子们说完请假理由后, 也回了自己家,背来竹篓子, 说要跟他们上山。

  虞怜以为少年也想采点加餐,想也不想答应了, 于是她带着三小只, 一半大只,上了山, 路上碰见大树媳妇二树媳妇三树媳妇妯娌三人也准备上山,就干脆组了团儿。

  二树媳妇虞怜倒是第一次见, 刚从娘家回来,生得比妯娌俩都白净一些, 脸小, 下巴尖, 颧骨稍微突出来些, 虽有些刻薄相, 但看着还算个秀丽的妇人。

  虞怜跟三人打了招呼, 三树媳妇立马亲热凑过来,跟她聊起了山上哪些菌子能采,哪些不能采,虞怜却看出三树媳妇是在躲自己的二嫂,不想跟她一块。

  大树媳妇也跟着过来,反倒是二树媳妇一人落了单。

  虞怜虽不明其意,但也看出来,妯娌俩都不太想跟二树媳妇打交道。

  她没多管人家的闲事,只管领着四个孩子一路上了山。

  一路往山上采上去,然后下山时再往另一边采下来,这样节省时间,能采的菌子也多,大树媳妇路熟,领着她们往另一条人少的路走,说别的地方人多,采不到东西。

  “这条路也是上回他们上山找天曲这小子,我家男人发现的,这路外面看着没路走,其实拨开这些带刺的野草,里头就是一条天然的山路,好走得很。”

  大树媳妇和妯娌俩拿了树枝叉子把带刺的野草丛拨开,虞怜领着孩子在后面走过去,这时他们的背篓里已经装了半满,都是些菌子野菜,料想晚上回家又是一顿好餐,虞怜想着家里鸡崽已经养肥,上回华宝贵媳妇赔偿的几只鸡可以捉只肥的炖了菌菇吃。

  “哇!快看,有虫在树上!”

  这条路进来,一片都是野杏树,野杏开花稍晚些,到了这时还有些零散的晚花花簇吊在枝头,一群蜂蜜扇着翅膀在上面打转,虞怜还发现了许多的蜜蜂窝!

  原来这是一处天然的蜜蜂场!

  几个孩子常年待在侯府,不识得蜜蜂,小夫子华天曲皱着眉说:“这不是虫子,是蜂。”

  “蜂采无毒之花,酿以小便而成蜜,所谓臭腐生神奇也。”

  双胞胎听不懂,挠挠头说:“啥意思,夫子你说点咱能得懂的话?”

  华天曲低头看他们,眼中充满了嫌弃和无奈之意,解释道:“蜂,产蜜,能吃,甜。”

  这么说双胞胎听明白了,小果儿也亮着一双眼睛,“能吃?甜的?可比糖葫芦甜?”

  华天曲背着手不回答。

  虞怜笑着说:“这不是一回事,蜂蜜可以补身子,譬如说祖母身子虚,吃了调理。”

  再譬如说……蜂能制成蜂蜡,也能加进食品中,因为蜂蜜的密度小,糖分高,能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她眼睛微微发亮。

  看虞怜跃跃欲试,大树媳妇忙说:“咱们快走吧,别打这些蜂子主意,小心被蛰的满头包,前些年我娘家村里有个人不怕死要采蜜,还被毒蜂蛰死了呢,从那以后,没人敢碰这玩意。”

  这蜂巢但凡去动它一下,就会有无数的密密麻麻的蜜蜂飞来蛰人,寻常人跑都跑不赢,半条命都要搭那里。

  大树媳妇想到那个场景,搓着手臂直后悔说不该走这条。

  “我男人就是天黑时往这走,没看见头顶上这么多蜜蜂,吓死人了,早知道往别地儿走。”

  虞怜跟着一行人离开,心里头却还在打着蜂群的主意,她甚至想着,是不是提前把山给买下来,干脆种果树,又兼养蜂算了,古代蜜贵,又能制成蜂蜡保存食物,蜜蜂们还可以兢兢业业为她的果树采蜜授粉,多好的一群打工蜂?

  只是若要盘山,她手里一百两银子不定够用,哪怕够用,日子也会过得紧巴起来。

  虞怜想着回头找人打听下,若是不行,先佃租几年倒也是个法子,等日后挣到银子了就跟村里买下来。

  回去时,虞怜和四小都背了满满一背篓的菌菇野菜,华天曲这个瘦弱的小少年,把背篓里的东西往地上一倒,人就跑回家了。

  虞怜:“……”

  在后头怎么叫,少年都不应,跑得更快了。她微微一笑,想着等做了菌子炖鸡肉时再给少年送上一碗。

  虞怜和三小只都把背篓放下来,加上华天曲倒的那一篓子,东西咋一看,不少。

  梅姨娘见了赶紧找出家里的筛子,全部筛过一遍,把泥土抖出去了,就放着晒个几天,干了就能收起来。

  老太太陈氏也在一旁帮着处理,菌菇只需处理了泥土晒干即可,野菜却需要清洗一遍再晒干。

  一家子女人蹲在井边洗野菜,虞怜提起道:“我想把后山盘下来,或买或赁都行。”

  老太太停下来问:“怜儿可是有想法了?”

  虞怜笑着说:“今天在山上发现好些野果子树,还有好些蜂群,我想着盘下来,种上果树,养蜂产蜜,正好我们家农场就在山脚下,连成一片,将来在山脚下做工坊倒也行。”

  老太太不太懂这些俗物,只是听着就感觉靠谱,她对孙媳惯来自带“一种孙媳就是好,孙媳就是样样靠谱能干”的滤镜,于是问过一句,哪怕不太懂也赞同说:“怜儿你说了算,祖母支持你。”

  陈氏倒是理智了一回,担忧说:“咱家十亩地都搞不定了,还盘山,何况怜儿银子够吗?”

  她脱下手上的白玉镯子说:“这是你爹刚成婚的时候送我的,娘一直戴在手上没脱下来,才能留得住,若是银子不够,把娘的镯子拿去先当了。”

  虞怜连忙摇头,“既然是成婚时爹给娘的礼物,就是有纪念价值的,您留着。银子的事我再想法子。”

  梅姨娘说:“要不然我去找点事儿干?去镇上给人洗衣服?帮着挣点银子。”

  老太太很欣慰,这个梅姨娘现在懂事很多了,把自己当家里人,没再想着自己能从家里得到什么,而是一心一意为着这个家好。

  虞怜也笑着拒绝,“给人洗一桶衣服都挣不了几个铜板,还把身子累坏了,倒是不值当。这事儿我会想办法,祖母、娘还有梅姨娘都不必担心。”

  话虽如此,梅姨娘和陈氏却在盘算着帮她挣点银子,她们都知道虞怜一路操持着这个家不容易,她凡事都自己处理好,从不劳烦她们,把这个家一点儿一点儿地理顺,日子慢慢过下来。

  梅姨娘要忙活家里的灶房之事,能空出手来做的事其实不多,陈氏却已经早早做好了一些帕子荷包,想拿去镇上成衣铺卖了,她绣工好,又能做出很多京城才有的花样子,卖肯定不愁卖的,就是做针线活累眼睛。

  梅姨娘便想着要不跟陈氏一块做针线活儿倒也行,她女红比不上陈氏精湛,在京城里拿不出手,应付乡下地方却足够了。

  老太太盘算着家里的猪喂到年底能卖了,她勤快些,一天多喂一顿,多长几斤肉,怎么着也能多卖点。

  一家子女人各有心思打算,全都在想怎么搞钱,怎么才能帮虞怜挣到银子盘山!

  等华詹晚上回来了,陈氏和夫君躺床上闲聊时也说:“怜儿想盘山种树养蜂,怎么个做法我是不懂的,怜儿这阵子一直愁眉苦脸,好不容易寻着事了,不管能不能成,我也想做点事帮帮她。”

  华詹眯了眯眼睛,“嗯。”

  第二天一早,他就架着马车出门了,问他去哪里也不说,只说出门溜达。

  只有竹影跟着侯爷出去了一趟,看着侯爷架着马车去镇上县里来回跑,给人当车夫来回载人了,拉的人全是过往的行商游客和普通的老百姓。

  他看得心酸极了,过往喘口气满朝文武都要绷紧了皮子的侯爷去哪儿了?怎么就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了,让他干这种三教九流的下等车夫的事儿?当年老皇帝还在的时候,都不敢叫侯爷驾车!

  主子娘也给人当绣娘,辛辛苦苦做针线活儿卖着绣品,老太太带着孩子喂猪喂鸡,少夫人来回奔波,跟村长周旋,村长难缠,开口就要两百两银子,不让低价租赁,只做买卖。

  竹影甚至不敢把这些事儿写进信里,怕主子见了会伤心,他捏着上回同信一块寄过来的两千两银票,不知道以怎么样的名义才能光明正大的援助主子一家,不让皇帝监视的人发觉。

  好在没多久后,竹影找到了机会!

  作者有话说:

  不好意思停更这么久hh,等九月份来更新,专心更这本到完结



第76章 走丢 ◇

  ◎惊觉出事了(稍修◎

  正直盛夏, 天儿热,不多时采来的菌菇野菜就晒好能收了,整整收了两筐子菌菇, 两筐子野菜。

  一家子女人小孩蹲在地上,对着两筐菌菇两筐野菜啧啧称叹。

  双胞胎小下巴一仰, 骄傲说:“我们采的!”

  小果儿赶紧点点小脑袋。

  老太太和陈氏梅姨娘也有些奇妙的成就感,眼下还不到种田播种的季节, 她们体会不到种子种下去收成的成就感,但亲手洗干净了晒干的菌菇野菜却让她们有种微妙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她们看这些菌菇野菜的眼神都亲切了。

  虞怜当场拍板说:“今天就杀一只肥鸡炖汤!”

  几个女人小孩便眼睛发亮,双胞胎想起鸡肉的味道,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当即就举着小手自荐说要负责抓鸡。

  还不等虞怜同意,两人就往鸡窝里扑去, 顿时院子里一阵鸡飞狗跳,鸡群到处扑腾, 发出咕咕咕的惨叫, 俩小子被奋起反抗的鸡群啄得头发也散乱了,小脸灰扑扑的, 最后一人抓了一只到大嫂跟前献宝,为了谁抓到的小鸡更肥, 应该吃哪只,还差点打了起来。

  虞怜干脆两只都抓来杀, 上回采了菌菇回来本想当天就杀一只, 但后来一想, 晒干的菇子炖鸡味道更好, 便一直等到了今天。

  她准备给华天曲这个小夫子弄上一碗, 二大爷家弄上一碗, 剩余的自己家里吃,分量够多,让他们一次性解个馋。

  但问题来了,一屋子女人谁也不会杀鸡啊,梅姨娘哪怕现在厨房之事做得炉火纯青了,还是不会杀鸡啊。

  虞怜两手按着鸡脖子,梅姨娘挥着刀磨鸡脖子,惹得两只鸡在院子发出了凄厉的惨叫。

  最后还是前来教三个孩子的小夫子板着一张脸,一刀下去,给了两只鸡一个痛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页  当前第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反派长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