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之闲散人生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北康黑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43 KB   上传时间:2024-03-26 16:50:00

  这还只是大哥大的价钱,办电话号码得另外给钱,月租比固定电话贵多了,而且是双向收费。所以,这大哥大真不是一般人能养得起的。

  不过,乔珍珍还是买了一个,毕竟人家黄三都特意上门来了,认识这么久,再怎么样也得支持一下。

  黄三好哥们似的重重拍了一下乔珍珍的肩膀,道:“我就知道你不是个小气的人。”

  乔珍珍揉了揉发痛的肩膀,给了黄三一个白眼。你这一挂电话就往我这里跑,我哪能不给你面子。

  晚上吃完饭,乔珍珍把大哥大往桌子上一放,高深莫测地看着宋瑾父子三人,问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大家真还没见过这种黑不溜秋,像砖块一样的东西,宋瑾拿在手里仔细观察了一下,上面还有数字。

  宋大宝:“收音机?”

  宋小宝:“我知道,我知道,是不是计算机?”

  乔珍珍让他们猜了好一会儿,最后也不再吊着大家的胃口,说道:“这是电话,也叫大哥大,是黄三从港城那边带回来的。”

  “电话?喂,喂,怎么没有声音?”宋小宝拿过大哥大放在耳边,假模假样地打电话。

  “今天刚拿到,我还没去办电话号码,等办了号码才能打。知道这一个大哥大多少钱吗?....两万!不过黄三卖给我的是进货价,但也差不多。”

  乔珍珍伸出两根手指,在目瞪口呆的三人面前晃悠了一下,表情跟白天黄三得瑟的时候一样欠扁。

  这么一个黑不溜秋的东西竟然这么贵,宋瑾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宋大宝拿着大哥大左看右看,怎么看都不觉得它值两万,还不如给他买糖买玩具。

  宋小宝担心妈妈这么败家,以后可怎么办才好,他觉得家里已经装了电话,根本没必要再花这么多钱买个电话。

  不过,爸爸都没说什么,他自然更不敢说什么,宋小宝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妈妈才是这个家里的老大。

  作者有话说:

  大哥大提前进入国内市场,这不是BUG,是故意这么设定的,请勿考究,谢谢,它不会影响到太多剧情。

  我查了一下,大哥大当时确实要几万块钱一个的,“万元户”这个词也是在改革开放后兴起的。

第49章 49、开门大吉

  经过将近三个月的筹备, 宋氏机械厂正式开门营业。

  开业当天,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现场来了不少人,除了报社记者和摄影师之外,宋瑾还特意邀请了很多朋友。

  有军部的赵大刚司令,外贸部的沈老,京城大学的朱校长,城西产业园招商部的陈翔主任, 甚至顾老和贺山还特地请假从陕北过来参加他们的开业仪式。

  除了这些乔珍珍见过或听过的人, 还有一些她听都没听过的人也来了,比如商务部的王主任,教育厅的马主任, 还有交通部的刘局长等等。

  江二哥和黄三自然也来了, 两人脑袋挤在一处小声嘀咕着:“这些人看着不简单, 都是哪里来的?”

  “看到穿军装的那几个人没, 商务部的王主任见了他都得低头哈腰呢,虽然人家特地把军衔摘了,但看这阵仗, 一看就知道是个大人物。”

  “我还看到京城机械厂, 农机局, 还有制药厂那边都来人了, 这可都是国营大厂, 平时心气儿高着呢, 怎么还有空来参加咱这种私营小厂的开业仪式?”

  “宋哥和老板平时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 实际上, 人家是刻意保持低调呢。”

  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正在前方招待宾客的宋瑾夫妻二人, 只见两人穿梭在这些人中间游刃有余,谈笑自若,不佩服不行啊。

  不仅是黄三和江二哥在感叹,现场的很多人也都在私底下小声讨论,这宋氏机械厂到底是个什么背景,怎么来了这么多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比如建设部的孙处长现在就正在琢磨呢,他也曾是顾学中的学生,这次也是顾老打电话叫他如果有空的话就过来凑个人气。

  本来抱着给老师一个面子的心态,他才过来给这个连面都没见过的小师弟捧场,但没想到到了这边,竟碰到不少熟人,还有些是他平时也接触不到的人。

  看来这小师弟根本不需要他来捧场,人家面子比他还大呢。

  乔珍珍后来私下问了宋瑾,他说有些是老师帮忙喊过来撑门面的,有些是赵司令的朋友,都担心他第一天开业太冷清,所以才主动帮忙叫了一些人过来。乔珍珍听了之后,在心里琢磨着以后要好好报答这些人。

  此时,赵大刚、顾学中还有宋瑾正站在一起说话,赵大刚是非常看重宋瑾的,不仅是欣赏他的个人能力,也看重这人的人品和胆识。

  “老顾,你是收了一个好学生啊。”

  “老赵,这还用你说,宋瑾可是我的关门弟子,他还说以后要给我养老送终的呢。”

  顾老的儿子已失去联系多年,是生是死都不得而知,他早就做好了孤独终老的准备,将来退休了打算直接去住养老院,可宋瑾和乔珍珍两人硬说要给他养老送终,不答应都不行。

  赵大刚全家都是参加过革命的英雄烈士,老婆孩子全都为革命事业牺牲了,现在全家就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跟顾老认识多年,两个人一个秀才一个兵,每次见面都是吵吵闹闹的,谁也不服谁,但赵大刚突然就羡慕起了顾学中,谁叫人家有宋瑾这么一个好学生呢,说是半个儿子也不为过。

  要不,咱也认宋瑾做干儿子?

  顾老还不知道赵大刚这个糙兵老头正在琢磨着拐带他好学生的事情,还在得瑟地发表他那凡尔赛式的讲话。

  为了给这次开业仪式制造点噱头,除了剪彩活动之外,乔珍珍还准备了一个交付仪式,交付的产品自然是辣椒厂的生产线设备。

  这也是宋瑾加班加点弄出来的,陕北的那边的已经发过去了,许工和赵工也跟着过去帮忙调试组装,剩下的都是京城辣椒厂的。

  城南总部那边都已经组装完成了,为了这个开业仪式,只特意留下了城西分厂的一部设备。

  只见在宋氏机械厂大门右侧的空地上,整整齐齐排列摆放着二十多台高大的机械设备,每个机器前还用大红绸缎扎了一朵大红花,不仅喜庆好看,还特别有气势。

  被擦得油光锃亮的全新机械,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金属质感的光芒,再配上宋瑾写的讲演稿,抑扬顿挫,激情盎然,现场的掌声就没停止过。

  “未来属于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属于乘风破浪的创新者,面对国内外的各种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我们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不断积累新动能,创造新辉煌!让我们一起加油,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

  最后的开业仪式在赵大刚的讲话中圆满结束。

  乔珍珍为前来参加开业仪式的所有人都准备一份伴手礼,除了精心设计的宋氏机械宣传册之外,还有一份食品礼盒,里面放了水果、糕点,以及乔氏辣椒酱。

  大家都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报社的摄影师今天拍了好多组照片,乔珍珍给他额外包了个红包,让其帮忙全部多洗一份,她打算留作纪念,这也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三天后,宋氏机械厂接到了除乔氏产业外的第一笔订单,农机局发来的关于开沟机的一个合作项目,确切的说,这只是一种关于农田开沟的机械部件,因为这种设备是要靠拖拉机牵引才能完成工作。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东西要装在拖拉机上,靠拖拉机的动力去帮助其完成开沟的工作。不仅是开沟机,现在还有很多设备都是这样的,要么靠拖拉机,要么靠人工。

  不过,靠人工去提供动力的都是一些微小型农机。

  宋瑾现在是干劲十足,光是设计初稿就画了十几张。

  而且还有个好消息,除了厂里之前招聘过来的三位工程机械设计师之外,宋瑾又得到了两位得力助手,就是他以前京城大学同寝室的同学,李启明和徐方亮。

  两人今年也毕业了,本来一个是要分配到农机局,一个要分配到京城第一机械厂的。

  可两人不知是从哪里听到消息说宋瑾在京城开了一家机械厂,两人一商量,便主动过来投奔了。

  说实话,不仅是宋瑾,就连乔珍珍也挺感动的,这两位可是妥妥的京城大学高材生,无论是被分配到哪个单位肯定都是前途不可限量。

  在这个年代,国营单位还是很吃香的,很多人是看不上他们这种私营个体户的,哪怕规模再大,在大多数人心里,始终不如国营单位,就像是现代公务员一样。

  虽然,乔珍珍知道以后的经济改革方向,很多国营单位会倒闭,大量工人会失业,但李启明和徐方亮是不知道的。

  他们现在就能毅然决然地过来,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的。

  宋瑾心里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劝了两人几句,但见他们态度坚决,而且他现在确实也很缺人,于是,最后还是聘请了他们成为厂里的高级工程师,每个月280元的津贴,另外还有设计分成。

  等以后厂子有点规模了,宋瑾还打算送二人一些干股,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眼前最重要的是还是做好农机局的这笔单子。

  这样的工资待遇,在现在的市场平均月工资八十元的情况下,算是很高的水平了,所以,当李启明和徐方亮家里人知道之后,也就不反对他们放弃学校分配了。

  这天下班,宋瑾开车带着李启明和徐方亮回小洋楼吃饭。

  “宋瑾,不瞒你说,我长这么大,吃过最好吃的饭就是嫂子做的,我从来不羡慕你比我聪明比我能干,我就羡慕你取了个做饭这么好吃的媳妇。”李启明想起乔珍珍以前请客吃饭的情况,都有点流口水了。

  徐方亮哈哈大笑,说道:“宋瑾,你是不知道,前阵子李启明老家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他不问中间人那姑娘好不好看啥的,就问她做饭好不好吃,还说不好吃就不要。”

  “那当然要问了,人生在世,吃喝拉撒,吃是排第一的,有本事你待会儿别吃,看着我们吃。”

  “我凭啥不吃,我就要吃,还要多吃,把你的那份儿也吃掉!”

  乔珍珍很早就想请他们过来吃饭了,只是最近厂里太忙,直到开沟机的设计图正式确定投产后,这些人才终于有时间过来。

  看着满满一大桌子的好酒好菜,李启明和徐方亮眼睛都亮了,嘴里“嫂子”叫得极甜。

  “别客气,就当自己家一样,敞开了吃,不够嫂子再给你们做。”乔珍珍真心欢迎他们。

  宋瑾也高兴,贤妻,知己,佳肴美酒,人生就是要这样畅快!

  宋大宝&宋小宝:爸,你是不是忘了你还有两个好大儿......

  *

  七月,宋瑾之前答应乔珍珍为长丰镇那边的副食加工厂设计的面条机做好了,并打算尽快将这机器给乔二哥发过去。

  面条机的大小,比乔珍珍想象中的要小,大概就四五米的样子,主要是搅拌、和面、切面的功能,不能自动烘干,有些工作还是要靠人工来完成。

  不过,这样已经很好了,乔珍珍还是很满意的。

  面条机用火车发运回去的,宋瑾这边还派了一位工程师一同前去组装调试设备。

  乔珍珍就想着顺便带宋大宝和宋小宝两人回一趟红旗大队,反正他俩也放暑假了,回来的时候还可以带上狗蛋他们。

  她上次打电话回家的时候就听乔妈说了,自从乔老爹他们带着驴蛋来京城,没带狗蛋他们,他们几个可羡慕了,天天念叨着什么时候放暑假,要来京城姑姑家玩。

  乔珍珍把自己要回去的消息提前打电话告诉家里,电话是张翠花接的,她一听乔珍珍要回来,挂了电话之后就跑到地头,扯着嗓子叫得全村人都知道了。

  “卫国,小妹要回来了,你赶紧去村头张屠夫那边定个猪大腿,记得要后腿。”

  正在晒谷场踢足球的狗蛋他们,自然也听到了,赶紧跑过去围着张翠花,问道:“娘,姑姑是不是特地回来接我去京城玩的?”

  狗蛋乔建设,今年十三岁,身高将近一米七,比他妈张翠花都高半个头,但却还是童心未泯,天天就惦记着玩。

  “是是是,你姑姑说了,等回去的时候带你一起,不过,你那暑假作业还是要记得写,否则下次就不让你去了。”张翠花想起自己这大儿子的考试成绩就有点头疼。

  “娘,那我呢,我是不是也可以跟着一起去,上次就驴蛋去了,我们都还没去过呢。”铁蛋赶紧追问,生怕把自己漏了。

  “大婶娘,还有我,别忘了我!”老三家的大志也赶紧找存在感。

  老二家的大儿子乔建业,小名马蛋,今年十二岁,在乔家所有的兄弟中排行老二,就比乔大哥家的狗蛋小一岁,但他从小就性子闷,不爱说话,所以没什么存在感。

  上次亲弟弟驴蛋去了京城后,他其实也挺羡慕的,只是嘴上不好意思像狗蛋他们那样到处说。

  这次张翠花说乔珍珍要回来,还要带狗蛋他们一起去京城玩,他就早早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小青。

  “娘,我到时候也想跟狗蛋哥他们一起上京城。”面对自己的亲娘,乔建业说出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刘小青一听,兴奋地睁大了眼睛,说道:“去,必须去,不仅你去,你娘我也得去!”

  上次就张翠花去了,得瑟到现在都还在村里到处说呢,所以,她这次必须去!

  想到这,刘小青连饭都不做了,赶紧跑去老三家,找到弟妹赵素芬,把这个事情说了,两人商量着怎么开口跟乔珍珍说她俩也想跟着一起上京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之闲散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