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潜入梦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第十个名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28 MB   上传时间:2015-12-04 12:10:37

“你说的倒是实话,虽然我也不知道你到底是心宽呢,还是傻,但是你确实是帮了不少人。雪丫头、陆大鹏、你刘婶、包括我,还有那些返城的知青,这要放到早年间,你就算善人了。”那二爷高高的捧了洪涛一把。

“这不叫善人,这叫互相利用,我也没吃亏,咱还是说正题吧!我刘婶!”洪涛对于各种恭维、奉承、夸奖已经百分百免疫了,你就算说得再真诚,声泪俱下,洪涛自己也不会往心里去。

“……你刘婶吧,你小子以前不是问起过,我几岁去逛的窑子嘛,我今天一起告诉你吧,我是7岁多让我二爹抱着去的,头一次见到你刘婶也是在那里,她比我小2岁,还是个小丫头,据说是从安徽一带卖过来的,具体是哪儿的人,天知道啊。当时我一眼就看上她了,长大之后,我没事儿就去找她,想帮她赎身,可是老爷子不答应,也不给我钱,我也没辙,只能没事就去楼里看她。”那二爷这才算开始讲这个刘白氏的经历。

“后来一解放,我就趁乱把她给弄了出来,可是我没地方藏她啊,只好让我家一个老家人的儿子带着她一起,对外就说是从乡下娶来的媳妇,她就叫了刘白氏了。结果68年的时候,她当时赎身的字据被人发现了,结果她和她丈夫就成了批斗对象,整天挂着破鞋游街,自始至终没说出我半个字来。后来她丈夫就病死了。他们压根也不是一家子,更没孩子,就剩她一个小脚女人,名声在外,活都不好活,我自己也是穷得光屁股,只能靠摇煤球混口饭吃,反正俩人别饿死就成。再到后来,情况好点了,我能蹬车挣点,她会裁衣服,多少也能挣点,就这么凑合过吧,这不上你这儿来之后,才算安稳了点,至少不用再为吃喝发愁了。”那二爷说的很轻巧,好像是在讲别人的事情,不过洪涛能听出来,这里面满满全是无奈。

“合算您从那地方偷出一个大活人来,然后用假结婚骗人,一直骗了这么多年,最后把瞎话说成真话啦!!!”洪涛大概明白了那二爷为啥一直护着这个刘白氏,这位也是一个贼大胆啊,至少年轻的时候是。

“可不,当时我弄她出来的时候,也不知道后面会有这么多麻烦,只是不想让她去受罪,盘算着等风声一过,就把她接回家去呢,唉……”那二爷对于自己年轻时候干的事情,也有点哭笑不得。

“那您现在娶了她不就完了,反正您也没啥好名声,还怕被别人戳脊梁骨啊?”洪涛还是有点不明白,原来他以为刘白氏人家不太乐意,是那二爷剃头挑子一头热呢,合算不是这么回事。

“她不同意,她怕再给我招上一身麻烦,我也想开了,什么娶不娶的,凑合过吧,指不定哪天就蹬腿了呢。”那二爷说着挺轻松,可是眼圈都红了。

“……这事儿不能急,我刘婶心里有疙瘩没解开,得慢慢解,这事儿我能帮您,别看有些话您不好说,我就好说了,交给我啦,说不定明年您就娶新媳妇了呢?老头!高兴吧?”洪涛吧嗒吧嗒嘴,他能说啥呢?那个年代的事情他也不明白,只能说这位刘白氏真仗义!对那二爷算是仁至义尽了,这个忙自己还是能帮上的。

“嘿!你可别胡来!好不容易换个环境,这要是再传出去还让不让她做人啊!”那二爷让洪涛给吓怕了,尤其是那张碎嘴子。

“放心吧,正经事儿我从来不开玩笑,也知道深浅。我还得问您个事儿,您别不高兴啊,我刘婶这个做衣服的手艺是从那里边学的?”洪涛的好奇心还是没解开。

“你以为呢?难不成还是我教的?她是从小养大的,女红有女红师傅教,唱戏有唱戏师傅教,还得上私塾,学各种手艺,那又不是普通接客的姐们,否则我用得着费那么大劲儿去偷人啊!就算我爹不给我钱,我随便赎出来个把人也是手拿把攥的啊!”那二爷又聊起他年轻时候的威风了。

“得……得……打住吧,别吹啦,我明白了,我琢磨着您再活十多年还是没问题的,到时候我搀着您,咱还能去逛逛,您信不?”洪涛这回算是全明白了,合算这个刘白氏就是当时有技术的院子里的高级有技术女人,从小培养出来专门接待高级客户的,这不和后世里的那些女明星是一个意思嘛,怪不得会那么多呢。

“扯淡!你该干嘛干嘛去吧啊,事情我也说清楚了,我得迷瞪会儿。”那二爷根本就不相信洪涛说的,干脆也不理他了,靠在围榻上睡了。

82年春节一过,京城里的人突然发现身边的生活发生了些许变化,在很多工地上突然出现了一些陌生的面孔,他们大多穿得破旧,都是身强力壮的壮劳力,而且操着各种各样的口音。

农民工,这个词当时还没有,由于户籍制度问题,当时的城市里几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需要户口本证明。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城市改造的进度加快了,出现了很多城市人不会干、不愿意干的工作,比如建筑行业、服务行业等等。

这些行业又恰恰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而农村这时正在普及土地承包责任制,分产到户之后,又剩余了很多劳动力,于是一拍即合,一些心眼比较活泛、距离大城市又近的农民兄弟开始把眼光从自家这一亩三分地上挪开,望向了更远的地方。

其实大批农民工进城,早在1980年就有了,随着几个特区的确定,大批农村剩余劳力都涌进了特区,只不过南方的省份去的人比较多一些,北方省份距离远,去的也比较少。

除了这些有组织、有规划的农民工之外,京城里的有些地方还自发形成了一些自由雇佣的劳务市场,比如东直门桥头、西直门桥头、永定门、崇文门。这些地点要不就是靠近长途汽车站,要不就是靠近火车站,那些农民兄弟们刚刚进城,俩眼一抹黑,交通也不熟悉,不敢到处乱走,所以干脆就近找个地方,往路边一站,等着需要用工的人来主动找他们。

要说当时的人也挺有意思的,这边儿站着一堆人,路过的人也不知道他们是干嘛的,于是就有人好奇啊,主动上去问:你们是迷路啦?去哪儿啊?

“没迷路,俺们是进城来找活儿干的,盖房子、打家具、瓦工、木工都行!”

“嗨!那你们倒是吆喝吆喝啊!在这儿站着算是怎么回子事啊?”

“俺们不会吆喝……”

“不会吆喝!不会吆喝也得打个幌子啊!就是弄个牌子啥得,你们总得让人知道你们是要干嘛啊!光站着别人以为你们迷路找不到家了呢!”

就这么慢慢相互熟悉、相互磨合,逐渐的开始有人找来一张废纸板,歪歪扭扭的写上几个字,说明自己的技能即可。而京城老百姓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强,总有人敢于第一个站出来吃螃蟹,然后再口口相传,很快,在哪哪哪儿能雇到什么样的小工、什么样的大工、什么样的木匠就都传开了。

第141章 大环境越来越好

老百姓除了有点好奇之外,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谁家没点修修补补的活儿,往常都是得求人来帮忙或者直接就自己动手干了,不管会不会,先糊弄上再说。现在有了这些手艺人可以雇佣,既不用再搭人情,也不用像原来一样凑合了,对于日常生活来说,是个很必要的补充。

除了这些技术活之外,城里还出现了少数几个自发性质的路边市场,比如地坛北门的青年沟路上,每天都有一些推着车、赶着车、挑着挑的农民兄弟在路边摆摊,卖一些自家产的农副产品,活鸡、鸡蛋、青菜、粗粮、花生、瓜子、水果等等。而且在这里买粮食什么的,不收粮票,价格比粮店稍高,但是质量更好,更新鲜。

这些地方恐怕就是自由市场的雏形了,当他们的人数发展到一定规模,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政府就会把他们组织起来,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建立一个有组织的市场,按照租摊位的方式进行经营。从这时开始,京城的老百姓就逐渐把卖菜、买副食品,从国营菜站、副食店,转向了这些自由市场。

从这时开始,做小买卖这个观念,也逐渐扎根在了大家心里,不再像以前一样提买卖色变了。而且随着越来越多做这些小买卖的人都发了小财,大家不光不会去歧视、鄙视这些小商贩,还把他们看成了有本事的人,社会风气也从多极化逐渐向一极聚焦,一直到了21世纪,这个焦点就越聚越小,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到时候社会上看待一切事物,只看一个字:钱!其它什么道德、法律、人性、国家、社会、民族,都是扯淡。刚从小学毕业的孩子,就知道评价一个人是否是榜样,只需要看他能不能、会不会挣钱就可以。至于这个钱是怎么挣来的,谁在乎呢?用笑贫不笑唱这个词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刘姐!今儿买卖咋样啊?悠着点干,身体是自己的,钱那个玩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花就成了,干嘛这么玩命啊!”中午放学之后,洪涛又跑到小二楼这边来了,现在他已经不怎么亲自动手干活儿了,韩燕成了大师傅,唐卫东和王梅的手艺也都学得不错,大玲姐依旧是小工的水平,这就是天赋。

虽然发廊和服装店都已经用不到他了,但是每天来这里巡视一圈还是很必要的,尤其是奋进商场里的那些租赁柜台,洪涛每次来都在里面转转,舔着脸说一些便宜话,然后看看他们的经营情况。不得不说的是,这些知青们真能干,起早贪黑的经营着自己的小摊位,有些恨不得就住在摊位上了,如果不是洪涛规定关门之后屋里不能留人,他们真敢打地铺睡在这里。

“你说的到轻巧!我现在就是杨白劳!替你这个黄世仁赚钱呢!”刘姐是个30岁左右的知青,从内蒙回来的,不知道是不是大草原的环境把她的脾气也给弄得豪爽了,说话非常冲,从不拐弯。

“没错!累死累活,挣点钱都给你了,你说你们家里是谁想出这么一个主意来啊?这也太损了吧!”刘姐对面那个卖太阳镜的是兄弟两个,经常往南方跑,见得市面多,已经搞清楚了洪涛分成协议里的猫腻,这时也趁机发着牢骚。

“要我说啊,你们就是不知足,前几个月兜里连钢镚都没几个,现在有10元大票了,就开始骂厨子,小洪涛,和你家大人说,把他们都轰走,摊位都租给我,我一点儿怨言都没有!”这个给洪涛拍马屁的是卖绣品的,他下乡的时候就在密云水库,村子里不少妇女都会绣活儿,他租了洪涛这个摊位之后,直接去原来插队的村子里下图样收购绣活,然后拿回来转手这么一卖,价格翻了很多倍,而且很受那些来参观的中外游客喜欢,销路非常好,他一直想要把摊位扩大,可是店里半个柜台也挤不出来了。

“你们别欺负我小啊!我心可黑着呢!你们说的我都拿小本子记着呢,哪天你们再遇到难处,我就翻着小本子查,谁说过我好话,我就帮,说坏话的不光不帮,到时候我也踩你一脚!”洪涛才不在意这些知青如何评价自己,别听他们张嘴黄世仁、闭嘴洪扒皮的叫,你轰谁谁也不走,还想再多租一个柜台扩大经营呢,楼上那两间空着的房子他们已经问过无数次了,为什么还不出租!

其实洪涛真是为他们好,这里并不是商业繁华地段,如果没有雍和宫和国子监这个旅游景点,这几十个摊位的生意也好不了。就算有了这个旅游景点,目前来的游客也还不多,一天顶多2、3个大轿子车。如果再弄出几十个摊位来,那就等于客源没增加,卖东西的人多了。

而且目前可卖的商品种类并不太多,除了一些旅游纪念品之外,加工工艺太复杂的商品都没有,即使洪涛想的出来,也没地方加工去。多出来这几十个摊位基本还是以旅游工艺品、生活用品、修理业为主,这就等于是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竞争,对洪涛来说,只能是多操心,一点利益都得不到。所以他宁可让那两间楼上和一间楼下的屋子空着,也不愿意贸然扩大摊位数量。

不过眼看这些屋子空着,他不着急有人着急,第一个急的就是大姨夫。经过这两年的折腾,大姨夫彻底抛开了心里的畏惧感,不再怕什么枪打出头鸟了,把他对钱的原始渴望全爆发了出来。每次他来岳父家里,见到洪涛之后第一个问题就是问那些空着的房子租出去没有,在他看来,能挣钱的机会不抓住,这就是对自己的犯罪,什么市场、行情他想不了那么多,钱先拿在自己手里是真格的!

刚开始洪涛还和他耐心的去讲一讲自己的意图,他也能听进去,但是总看着有房子在那儿空着他就难受,还是忍不住要问,于是洪涛干脆就不理他了,问了也不回答,权当没听见。

除了大姨夫之外,还有自己上门打听的,这些人干什么的都有,既有私人想开饭馆、杂货铺的,也有单位想租下来当个门市的,光找过洪涛谈过的就有地毯厂、洗衣机厂、童装厂等好几个单位。洪涛倒是不介意他们干什么,哪怕是饭馆都可以,但是没有一个有能力租下洪涛这三间空房其中一间的,洪涛张嘴一开价,就把他们全都吓跑了。

“楼下一千块一个月!楼上六百块一个月!合同三年一签,每年房租递增百分之二十,水电自付,而且一交房租就是一年整,中间还不退款!”

这个价格当时没人能承受,即使能赚回来,一次性掏出上万元的房租也是不可想象的,不光说私人掏不出来,就算是普通单位也很困难。之所以把价格定这么高,原因就是洪涛压根就不看好他们想要干的项目,饭馆就不说了,那玩意洪涛很忌讳,不是必须的话,能不开就不开。而对于那些单位的租赁要求,洪涛怀着很强的戒心,先不说它们这些项目能不能赚钱吧,一旦让他们进驻,那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闹不好还得折腾到街道办事处去,得不偿失。

至于这三间房子现在到底应该干嘛,洪涛也没想好呢,那个奋进商店肯定是要扩大规模的,但不是现在,所以房子空着就空着吧,早晚都会用上的,现在还不是玩命捞钱的时机。

春天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事儿,胡同里贴出了好多大布告,无一例外都是有关号召大家响应国家的政策,实施计划生育的事情。上面写出了很多有关计划生育是利国利民大好事的理由,还有很多数据,其中一条就是从1982年起,中国的总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10亿。

洪涛家里就他一个,父母也没打算再要第二胎,所以他家还得到了一个小红本,叫做独生子女证,凭借这个证书,每个月洪涛的父或母能从单位里领到5块钱的独生子女费。这个费用一直持续了30多年没变化,到了21世纪还是5块,就算一年领一次,也不够买一张电影票的。

“该!!!让你们以后也都没哥哥、没姐姐!”洪涛很是解恨,他从小就是一个孩子,尝尽了孤独的滋味,别人家的孩子都有兄弟姐妹一起玩,就他只能去主动找别人玩,如果别的孩子回家了,那他就只能孤独一枝,自己和自己玩。

初夏的时候,洪涛又借着姥爷的名义,给家里添置了一台电冰箱和一台洗衣机,都是用外汇卷从友谊商店里买的。电冰箱放到姥姥家厨房里,这样以后在夏天里也能经常吃上肉了,就算剩下了,放到冰箱里也能留到下一顿吃,而且把北冰洋汽水、红果冰棍、西瓜啥的往冰箱里一放,到了天热的时候拿出来一吃,就不用再去外面买了。

第142章 架子床

那台洗衣机则放到了洪涛家里,以后母亲再洗什么东西,就不用非等到周日拿到姥姥那里去洗了,晚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就洗了,对于有轻度洁癖的母亲来说,这个洗衣机真是太可心了!不过很不利于节约用水,以前一周洗一次的窗帘、床单,现在一周得洗两次!

给家里面买东西,洪涛还得打着姥爷的旗号,给店里买东西就不用了,借着这次机会,洪涛也给店里置办了一台电冰箱和两台两匹的三菱空调,为了买这点东西,他几乎把蒋女士她们的同事都麻烦遍了,见到谁第一句话都是:换点外汇卷吧!

冰箱放到了发廊里,里面不光有冰棍汽水,还有冰咖啡,这些都是给顾客免费提供的,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在发廊等着做头发还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人一多肯定就热啊,再加上烫头时候的加热罩和电吹风,光靠电风扇解决不了问题,能喝点冷饮也算是个小享受了。

现在好了,两台空调发廊一台、服装店里一台,正好还有动力电可以驱动,按照洪涛的要求,只要外面天气超过30度,那就得开空调,别怕费电,也别怕空调用坏喽,必须保持屋内温度不超过26、7度,为此他还雇人把门缝、窗户缝都用胶皮条给密封了一遍。

有了这两样武器,尤其是这个空调,发廊和服装店里的生意就又红火了一些。大热天的谁不想找个凉快地方待着,虽然这两家店里的价格都很贵,但是对于那些爱美而又有经济实力的女人来说还是划算的。总不能做一个头发下来出一身汗吧,那样头发是好看了,身上的衣服就难看了,全都贴身上了,那些香水也就白喷了。

“呦……小周叔叔……老周叔叔……您二位臭棋篓子又较劲儿呢!今儿是该谁请谁啦?我看看啊……小周叔叔,您这个当头炮没用了啊,炮架子都没了,还不赶紧去下底,等老周叔叔这个小卒子一凑过来,不跑也得跑啊!”不光是顾客愿意来店里消费,就连管片民警和办事处主任有事没事也往那二爷楼上那个玩意店里钻,这两位都姓周,还都爱下象棋,只要碰面就得来两把,水平差不多,谁输了谁请客去对面喝羊杂汤。

“去去去……一边去,观棋不语懂不懂!”周主任这边马上就要赢,听见洪涛再给周片警出主意,马上不乐意了。

“我本来就想挪炮来着,他说不说我都得挪啊!你该干嘛干嘛去,别在这儿搅合!”周片警也没领洪涛情,一起轰他。

“嗨!我这不成了老鼠钻风箱了嘛,二爷人呢?”洪涛碰了一鼻子灰,只能自己去整理自己那一堆小人书,把破的、脏的拣出来单放,一旦找到替换的,立马扔掉。

“哦,对了,二爷让我和你说一声,他去南城拉东西去了,说是让你给他腾出一块地方来,回来好放东西。”周主任这才抬起头,和洪涛交代了一下那二爷的原话。

“还腾地方?这得多大东西啊?这个屋子里还放不下啦?”洪涛扭头看了看屋子里的摆设,至少放个大衣柜是没问题的,这段时间除了收来一张大条案之外,就没碰上什么合适的玩意。

“我哪儿知道!将!嘿嘿嘿……你死啦!”周主任连头儿都没抬,把棋子往棋盘上一拍,得意洋洋的看着周片警。

“都怪洪涛,要不是他捣乱,我这棋输不了!不玩了!”周片警琢磨了半天,确实是被将死了,干脆把责任推到了洪涛头上。

“我说主任,咱能不使劲拍棋盘吗?我那个可是黄花梨的棋桌,好不容易弄来的,您再给一巴掌拍散架喽!”洪涛很鄙视周片警这种棋品,更鄙视周主任拿棋子拍棋盘的行为,那个棋子是不值钱,下面的桌子可是好东西,放到21世纪里,别说拿它下棋了,多看一眼都得收钱!

“切,你也就蒙蒙外行,啥黄花梨啊,不就一个破桌子嘛,前些年破四旧的时候,这玩意烧火都没人愿意要,光呕烟不见火苗,马路边上堆了一大堆,全让那些小将们浇上汽油给烧了!”周主任满不在乎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我说洪涛,你不好好上学,没事儿弄这么多旧家具摆着,这不是糟蹋钱嘛,你姥爷和你父亲就不管你?”周片警对于洪涛这种爱好也是看不顺眼,跟着周主任一起发起了牢骚。

“这些可不是我的啊,是那二爷的,我就一个小学生,买几本小人书就成了……”洪涛才不会承认这些都是自己买的,那二爷就是一个很好的挡箭牌。

“你拉倒吧,蒙蒙外人还成,那二爷有几把刷子我还不清楚?他家里除了一辆三轮车之外,恐怕就没啥值钱的玩意了,我也问过你姥姥,你姥姥说家里的事儿都是你和你大姨夫管,怎么样,这下没的说了吧,要不要我把你大姨夫也叫来一起对质对质啊?”周片警没上洪涛的当,看来他没少在洪涛以及洪涛姥爷一家身上下功夫,顺便还调查过那二爷。

“那就是我大姨夫搞的!真没我事儿啊!不信您把他喊来问问呗!”洪涛又不是第一次和警察接触,他很清楚他们的工作方式,知道10%,他们就会说知道了80%,然后把你那20%的实情套出来,再用这30%套你剩下的那70%,最终你不得不实话实说,所以和他们说话,必须是打死不承认,除非你拿出证据来。

“嘿!你个小子这个嘴真硬啊!怪不得你们学校的老师都说你是个怪物!你信不信,一会儿我给你带派出所去!看你还嘴硬!”周片警觉得很没面子啊,当着街道主任居然套不出一个小孩的实话来。

“您最好把我带您家去,管吃管喝就成,我们家还省了呢!对了,您家有女儿没有?和我差不多大的,我去和她做个伴儿呗!”洪涛嘴上丝毫没示弱。

“哈哈哈哈哈哈!”周主任让洪涛这个赖皮赖脸的德性给气乐了。

“你给我站住!还跑!我今天不凑你一顿我不姓周了!”周片警没吓唬住洪涛,反倒吃了亏,立马原形毕露,追着洪涛就要打,洪涛多贼啊,话音一落,他的人已经跑到楼梯口了。

“哎呦!……要死啊!!!大白天的跑什么跑!撞死我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洪涛刚跑下楼梯,就在拐弯的地方撞上了正在上楼的那二爷,如果不是老头身体棒,差点让洪涛给撞倒喽。

“哎呦……哎哟……您没伤着吧,都怪他啊,他追着要打我!”洪涛赶紧把老头扶住,他这两年柔道没白练,遇到紧急情况,身体已经有了本能的保护反应,胳膊肘和膝盖自然而然的就抬了起来,结结实实的撞到了那二爷肚子上。

“都多大了,还整天闹!你给我腾地方了嘛!”那二爷纵然身体挺硬朗,刚才挨了洪涛这一下也挺难受的,一边用手揉着自己的肚子,一边问。

“楼上有的事地方,我看了,不用腾,来个大衣柜都能放下……”洪涛一边帮老头揉肚子,一边满不在乎的说。

“你也就认识大衣柜,先别吱声,上来再说!”那二爷悄悄和洪涛耳语了一句,然后带着洪涛又回到了二楼,开始和周片警和周主任山南海北的聊了起来,洪涛怀着一百二十个好奇心,蹲在书架边上继续翻自己的小人书。

快下午一点的时候,周主任和周片警都回单位上班去了,这时那二爷才带着洪涛下了楼,穿过服装店的后门,直接到了院子里。此时院子当中堆着一大堆东西,看上去像是家具的零件,个头有大有小,很多木板上还雕着镂空的花饰,很精美的样子,陆云鹏正一个人站在那堆东西边上守着。

“这是什么玩意啊?”洪涛很纳闷,他拿起一根小腿粗细的零件,看了看,上面有花纹,还有榫卯,有点像桌子腿,但是太粗了,而且非常重。

“傻小子,这可是好东西,你就等着傻眼吧,走,六子,帮我把这些东西先放到屋子里去,楼上恐怕是摆不下了,先放你旁边的空屋子里。”那二爷没说这些木头板倒底是什么,而是和陆云鹏一件一件像抱瓷器一样,把这些大大小小的木板都弄进了屋子里,然后在那二爷的指挥下,开始组装。

“这是……一张床!”刚把四边的框架装好,洪涛就看出来了,这是一张床,一种很古老样式的木床,不光有床板、床架,而且上面还有床顶。

“这叫架子床,而且还是前清的老玩意,多亏了我那个四爹认识这户人家,给了500块钱就让我给拉回来啦,唉……老家一死,剩下的全是败家仔啊,上好的黄花梨,本来外面还有一个八步套,结果前几年让他们家里人给打了家具了,要不你小子能落下一套拔步床,那才叫气派呢!”那二爷一边攒着这张床,一边给洪涛介绍床的各个部件。

第143章 公交车上

很快,这张架子床在那二爷和陆云鹏的协力下被拼装了起来,它比现代的双人床稍大一点,四角的立柱向上延伸,大概有2米多的高度,然后在床上面形成了一个盖子。床的三面都有雕花的围板,只留一面有个门,就像是一座小屋子,床下还有几个抽屉,可以装东西。

至于那二爷说的那个拔步床,就是在这个架子床的外面再套一个更大的小屋子,四面雕花的装饰,那就更讲究了,可惜洪涛没这个命,外面那个壳子已经被卖床这家的儿子给拆了。

“二爷,您干脆也别回您那个小窝里住了,就搬这儿来吧,这个床就归您睡了,我估计您小时候也是睡的这个吧?”洪涛对于这张床挺满意,木料好不说,雕工也好,而且保养得非常仔细,基本看不到什么伤痕,算是一件精品了。不过这张床太大了,没地方放,只能放到这个空屋子,一旦没了人气,再好的家具也得完蛋。

“我睡的可没这个好,我那个是南床,底下不是板子,而是一层藤条和一层棕网,睡上去忽悠忽悠的,还是这个玩意着实,睡着踏实啊!你真舍得让我睡?”那二爷显然是动心了,这张床不仅仅是舒服的问题,还能勾起他的回忆。

“那有啥不舍得的,别说您一个人,就算您和那谁俩个一起睡,我也不心疼,是不是陆叔?”洪涛一边说一边把身体往门口凑,说完最后一句话时,脚已经站在门边上了。

“小兔崽子!你跑吧,有本事你就别回来!”那二爷恼羞成怒,但是他肯定追不上洪涛,只能站在屋里骂几句。

洪涛跑出去就没回来,不是怕那二爷不敢回去了,而是他下午要去柔道班训练,现在已经快二点了,他得赶紧坐车过去,否则迟到就该倒霉了,跑圈不说,还得让高年级的当沙袋摔。柔道教练可不像那二爷或者学校老师那么好欺负,洪涛这点心眼、经验在他那里管不了太大用,他根本不和你废话,凡事只说一遍,完不成的,二话没有,上去就是一个肩车或者过肩摔,力道非常大,五脏六腑都震得错位了。

不过洪涛还是比同班甚至是同一批学员更受教练待见一点,如果是两个人都犯错了,教练保证是用另外一个人当鸡,然后杀给洪涛看,很少拿洪涛当鸡杀。这倒不是教练天生喜欢洪涛,也不是洪涛训练刻苦,感动了教练,而是因为洪涛兜里有钱,还会来事儿。

逢年过节以家长的名义送教练点稀罕礼品啦,平时训练的时候尽量不在教练在场的时候偷懒、要偷懒也得等教练走了再偷,热天给教练和同班伙伴们卖几根雪糕、冰棍,冬天隔些日子请同班小伙伴吃一顿肉饺子、锅贴啥的,这都是洪涛在这一年多训练里干的事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8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潜入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