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潜入梦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第十个名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28 MB   上传时间:2015-12-04 12:10:37

“……”洪涛的父亲还是不太放心,但是自己儿子这半个多月来表现得很好,一次调皮捣蛋的事情也没干,胡同里好多家长都不太适应了,见到自己就问洪涛是不是病了,言外之意就是怎么看不到你们家洪涛出来欺男霸女了?

“您再考虑考虑我刚才说的话,就事论事的话,您觉得有没有道理?我给您分析分析啊,您看,我妈不让您在大屋里抽烟,放在以前没问题,想抽就到小屋里抽呗,说两句就说两句了,咱忍了。但是以后您的工作性质变了啊,您的同事、好朋友什么的,就不该请到家里来聊聊天啥的?结果到家里来,大屋不让进,抽烟还得挨白眼,您这威信可就都没了。您一直和我说,言传身教!您这言倒是传给我了,但是这个身教做得很不到位啊,万一我长大了也像您一样怕媳妇,那咱爷俩不成爹怂怂一个了嘛!我再生个儿子说不定还是这样,这都成了老洪家的遗传了!有了这个小屋您就可以扬眉吐气了,在那个屋子里您就土霸王啊,看书看到几点都没人说!抽烟抽到屋里看不见人也没人骂!来人也有个聊天下棋的地方,您说这样好不好?”洪涛知道这个屁股是擦不干净了,干脆还是继续忽悠吧,他这样忽悠他老爸花钱去盖房子,其实出发点并不是为了他老爹的男人形象,更多是为了他自己,他想名正言顺的把他老爹现在这个小屋和小床据为己有!

“那你妈不会同意的!”洪涛的父亲终于让儿子这张破嘴给忽悠瘸了,口风立马就软了下来,主观上已经投降,现在开始找客观理由。

“咱们不说给您盖小屋,说是给我盖的,您看我也越来越大了,一个男孩子,总不能整天和我妈睡一起吧!等盖好之后,我就说里面睡着不舒服,风水不好什么的,反正找个理由给您当书房,这不就结了,我妈啥也说不出来,大不了您再给我妈买双皮鞋,20多多块钱换一个舒心,还是值得的!”洪涛现在脑袋上就快长出两个犄角来了,为了达到自己霸占小屋的目的,都开始教自己的父亲去糊弄自己的母亲了。

“说给你盖她就同意了?这可不是几块钱、几十块钱的事情,盖一间房子连材料带人工,少说也得二百快钱吧?”洪涛的父亲还是有顾虑。

“我妈那边我来对付,您只要配合我就成,都不用您发话,到时候表个支持的态度就可以了,我去和我姥爷说,让他和我妈说,保准成!另外吧,也花不了那么多钱,我还没仔细算过,但是我觉得连一半都花不了,您听我给您算个账啊!”洪涛凑到了父亲身边,开始掰着手指头给他爸做预算。

“首先,材料上不用全买!砖地坛里有的是,那些地震棚都没人住了,已经有人开始拆大木头往家运了,砖头到处都是,咱借辆三轮车去拉就成,这个得抓紧,虽然像你儿子这个聪明的人不多,但是也不少,去晚了就啥也没有了。砖有了吧,木头也就有了,咱又不盖多大的屋子,也就13平米左右,大梁我姥姥家就有一根,就竖在煤棚后面呢,檩条直接从地震棚上拆,运气好的话,窗户、门的材料也从那儿出,说不定连打沙发、书架的材料都能弄回来。剩下就没什么了,买点白灰、沙子、麻刀、油毡能用几个钱啊?”洪涛一边说,一边开始在纸上写。

“你还懂盖房!”洪涛父亲都快把烟屁吃到嘴里去了。

“上个礼拜您不是带我去您的工厂了嘛,里面不正在盖房呢,我去看了一会儿,大概就是这些材料了。人工咱也不发愁,我大姨夫就是房管所的,工人有的是,咱也不能占公家便宜,周日早点来,多来几个人,拉点晚儿,一天就把顶子盖上了,那些门窗、家具什么的再慢慢弄,一个星期日弄不完,二个星期日也就完了,再找个破炉子放进去,生上火烤几天,冬天来之前,您就有书房啦!读书人咋能没个书房呢?您说是不?”洪涛笑得很精彩,本来就不大的小眼睛都快笑没了。他一直很苦恼,父亲和母亲都是大眼睛,怎么到自己这里就变小眼睛了呢?还尼玛单眼皮,全赶上隐性基因了?这比买彩票中大奖一点不容易啊!

“还要麻烦你大姨夫?!”洪涛的父亲又有点犹豫。

“您放心,张嘴求人的事情不用您出面,我让姥爷去说去,爸,其实吧,好面子归好面子,办正事儿归办正事儿,一码归一码,咱是按照规矩该请吃饭请吃饭,该给工钱给工钱。您也和我说过,人是生活在社会里的,必须人去适应社会,不能让社会反过来适应人,亲戚是越走越亲,同样,人情也是越用越厚,这和个人尊严无关,只是一种适应生活的手段。我姥爷还没睡呢,我这就去说去,明天我妈回来,我再和我妈说,这个事儿不能耽误,天气冷了就没法儿盖了。”洪涛知道父亲的脾气,他属于万事儿不愿意求人的,不到万不得已,他有难处自己忍着,也不愿意去求人,这种习惯不能说不好,只能说不太适合以后的社会发展方向,洪涛打算慢慢的去影响父亲,不求他彻底改掉,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洪涛的父亲估计都没察觉到洪涛出屋了,他今天晚上让自己儿子给吓到了,搞不清到底谁是谁的父亲,谁是谁的儿子了,你说反驳吧,上周才和儿子做了一个约定,谁说的对就听谁的。要是不反驳吧,自己这个儿子折腾的动静有点太大了,总不能说让不到5岁的小孩儿来当家吧。最主要的是儿子今天晚上说了很多父妻关系和人情世故方面的问题,听上去很有道理,这玩意自己没教过他,学校老师肯定也不会教他,那他是和谁学的呢?难道说真有人是生而知之的?

洪涛的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姥爷很好说话,他对于外孙子的提议很感兴趣。这种既不占公家便宜,又不违法,然后又让自己家获利的好事让老头异常高兴,当场拍板就把这件事给定了下来,不光洪涛家要加盖一间地震棚,姥爷家也一起盖!

这样一来,洪涛的主意就变成了姥爷的主意,成了一家之主的决定,这个决定是不容置疑的,也是不能更改的,对于洪涛家和姥爷家里来说,这就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了。

有了姥爷的这个决定,洪涛更省事了,他都不用自己出面去说服自己母亲,等母亲回来之后,就会接到姥爷的命令。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坚决执行,否则就将直接面对姥爷的怒火。

第二天,姥爷直接向单位请了假,把大舅也给叫了回来,小舅也不让上学了,爷仨借了一辆三轮车,由洪涛这个姥爷的狗腿子带路,浩浩荡荡杀奔地坛公园。

北京城里在76年之前,胡同里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房子就是原本房子的模样,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私自加盖过什么房子。这到不是当时的北京市民觉悟高,一是各家没钱去购买那些建筑材料,二是当初分到手的房子基本都够住,没必要再费钱费力气去多盖什么房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家慢慢开始添丁加口了,谁家不生个3、5个孩子,刚开始孩子小的时候还没觉出来房子不够用,等孩子慢慢长大之后,这个问题就越来越尖锐了。闺女大了肯定不能和父母睡一张床了,更不能和弟弟哥哥一起睡,于是就只能把房间隔开。这时的房子都是国家分配的,国家手里的房子也不是无限的,人口可以增长,但是房子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住房紧张、住房拥挤这个问题逐渐成了老百姓的大问题。

76年地震之后,政府征集了很多建筑材料,发放到街道办事处或者居委会手里,有些还直接发到了居民手中,让大家自行盖地震棚防震。盖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为了保命嘛,但是用完之后,这些地震棚就成了一个麻烦,谁来拆啊!总不能一直杵在那里,破破烂烂的也影响市容。

盖房子的时候需要人手,拆房子的时候也同样需要人手,可是盖的时候街道办事处一声招呼,大家就都自发主动的去帮忙,基本不用政府插手,但是拆的时候再招呼就没人愿意管了,政府也没这笔资金,于是就只好先这么放着。

第21章 胆大的吃肉

后来就有聪明人开始出手了,他们慢慢的把地震棚的材料拉回家,看看街道和居委会没什么动静,又开始在自己家屋子外面盖出一个简陋的小棚子。然后再观望观望,看政府还没什么反应,就再把小棚子加固加大一点,然后再观望。就这样走一步试一步,最终试出了政府的态度,那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看不见。

于是在自家院子里、房子旁加盖房屋的风潮就开始了,大家有样学样,纷纷动手行动,地震棚很快就被拆光了,一根钉子都不剩,全都被附近的居民带回家,变成了自家的小屋、厨房,当然不可能是每家都有,先动手的获得的建筑材料最多,后动手的获得材料少,再晚点的就啥也捞不到了。

后世里洪涛家就属于那个啥也捞不到的群体,主要因素就是洪涛的父亲没这个心思,即使有这个心思,也不愿意去拉这些材料,他始终认为这是公家的东西,拿到自己家里算是偷。

现在洪涛不用再去一步一步的去试探政府反应了,再加上姥爷这么一个胆子大的家长做主,两个人是一拍即合,直接开始明目张胆的占公家便宜,一车一车的红砖拉回姥姥家,码在院子外面,一根一根的大木头也拉了回来,还有现成的门窗、油毡、防雨布、甚至旧钉子,看得街坊邻居都目瞪口呆了。

“胡哥,您这是要干嘛啊?打算翻盖房子?”终于,院子里有老街坊忍不住了,开始询问姥爷这么做的目的。

“我家世忠这不一直住在军队大院的房子里呢吗,我打算让他搬回来住,给他盖间房子。”姥爷拍了拍手上的土,笑呵呵的说着。

“您这些旧砖、旧木头都是从哪儿弄来的啊?老哥哥,您给我透个底儿吧,我也想盖个小厨房,要不您匀我点儿?该多少钱多少钱,我也用不了多少……”隔壁的张爷爷凑到了姥爷身边,小声和姥爷商量着,在这个院子,姥爷和隔壁张爷爷关系最好,经常凑一起喝两口。

“爷爷,不用我姥爷匀给您,您直接去地坛公园里拉去吧,到处都是,我们都是从地震棚上拆下来的。”洪涛没等姥爷答话,自己就先开口把底给露了。

“地震棚!……办事处不管……!?”张爷爷很诧异的看着姥爷。

“想吃羊肉就别怕膻!顺子他爸,这个事儿我可不敢给你打包票,我家这2小子跟着我折腾了一天,如果公家说不能用,那我就不用了,就算帮公家义务劳动了,他们还能把我吃喽!世忠,蹬车,去地坛把世明接回来,我琢磨着拉得差不多了,再拉最后一车,爸带你们去泡澡去!”姥爷把毛巾往肩膀上一搭,说起话来豪情万丈,指挥着二儿子蹬着车离开了院子。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洪涛姥爷这一通折腾,早就被有心人给盯上了,问都不用问,这里离地坛公园也没多远,跟着走几步就知道三轮车到底是从哪儿拉来这么多的建筑材料,于是很多人的心眼也开始活动开了。胆子大的都等不到天亮了,有儿子的带着儿子,没儿子的带着闺女或者老婆,连夜出动,三轮车、小推车、婴儿车一起上阵,就像蚂蚁搬家一样,一趟一趟的穿梭于地坛公园和自己家之间。

第二天早上大家一走出院门,就会惊奇的发现,原本宽宽敞敞、整整齐齐的胡同里,突然东一摊、西一摊的多出好多砖堆、木材堆来。这么大的动静街道可能不知道,但是革委会不可能不知道,当那些还在观望的居民看到革委会的主任、委员们对这些来历不明的建筑材料不闻不问的时候,心里立马就和明镜一样,全都明白了。

于是第二波去地坛里拆地震棚的民众就接踵而来,由于是在大白天,所以队伍规模更加庞大,慢慢把附近的居民也给惊动了,到了下午的时候,整个地坛里都成了一片工地,所有的地震棚全都被拆掉了,各种拉着建筑材料的车辆源源不断的从东西南北四个门进出,此时你如果刚得到消息,再赶来拉材料,那你根本就找不到地方下手,别说整砖和房梁这种紧俏物资,你能捡一车半头砖,都算你本事。

“炳瑞,看到了吗,你看看他们拉回来的都是什么玩意,你再看看咱家拉回来的,别说半头砖和破木头椽子,砖头不平整我都不往车上放,不是风干过的好松木我都不稀罕看。你比我强啊,你生了个好儿子,你在看看我那俩儿子,一个三脚踹不出一个屁来,一个吃喝不拉空,干嘛嘛不灵,以后啊,他们还得靠着你这个姐夫啦!”

当洪涛父亲和母亲下班回来时,看着突然变窄了一大半的胡同,他俩人犹豫了半天之后,看到胡同里背着手、端着茶壶的洪涛姥爷,才敢往里走,要不以为找错了家门呢。姥爷今天连酒都没喝,一直端着茶壶在院子门口站着,接受着胡同里所有街坊的膜拜。

姥爷家这几堆红砖成色最好,木头也最整齐,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老头的带头,街坊邻居们才有幸赶上了第一波拆迁浪潮,不管多少好坏,每家都弄回来不少材料,都是占了老头的光,必须当面道谢。原本因为护犊子而恶名远扬的姥爷估计是头一次被街坊们如此恭维、奉承,浑身的每块肌肉都忍不住在笑,估计他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是乐着的。

一步快,步步快,由于有了预先的计划,洪涛家的行动速度比那些跟风的街坊们都快。第二天正好是周日,一大早大姨夫就带着7、8个房管所里同事来了,他们也不是空着手来的,除了干活的工具之外,他们还带来了两辆东风581三轮汽车,拉着沙子、白灰、灰膏等一些必须的建筑材料。老丈杆子发话了,他这个当女婿的必须尽心尽力完成任务,至于洪涛家的房子,只不过是捎带手而已。

专业就是专业的,在普通人看来很麻烦的事情,人家干得轻松无比。先在胡同口找了一块空地,把沙子、灰膏、麻刀什么的按照比例掺合在一起,两个人开始和泥。剩下的人分成了两组,同时在洪涛家楼前和姥姥家房子旁边挖地基,洪涛的父亲、姥爷、大舅、小舅也算是半个小工,帮着一起干一些不需要手艺的体力活。洪涛的母亲、姥姥、大舅妈、小姨、大姨则在院子外面搭了一个棚子,开始准备中午饭。

“我说小涛啊,你干嘛非要在墙上开个两个洞啊!这是干嘛用的?”洪涛拿着两张他画出来的房屋平面图,和大姨夫一起当现场工程师,刚开始大姨夫没搭理这个小外甥,但是被老丈杆子呲噔了几句,不得不按照洪涛的意思来盖房。其实洪涛也没什么意思,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在墙上大概半米多高的地方留一个直径一寸多的小洞,下面离地面20公分,再留一个。

“这个我有用,现在不告诉您!”洪涛没说他到底要这两个小洞干嘛用。

“金师傅,我看这是要安暖气啊,上面这个是热水管,下面这个是回水管,小朋友,我说得对吗?”毕竟是专业盖房子,大姨夫带来的一个水暖工只看了一眼,就把洪涛的秘密捅破了。

“装暖气!那还得装个锅炉!?这不是瞎扯嘛!不成,我找爸去,小涛,一边玩去,盖房子你个小孩子不懂,别瞎掺合!”大姨夫一听同事的话,眼珠子都瞪圆了,他是一个旗人,脾气和姥爷一样,点火就着,如果洪涛是他儿子,早一个大耳帖子扇过去了。

“乖孙子,告诉姥爷,这两个小洞是干嘛用的?别怕你大姨夫,他再敢吓唬你,姥爷抽他!”大姨夫拿着洪涛的图纸,跑到正在帮忙挖土的姥爷那里嘀咕了两句,就把姥爷拉了过来。

“是打算走暖气管的。”洪涛把自己的秘密说了出来。

“嘿嘿,乖孙子,你还真是心疼姥爷啊,不过咱买不起锅炉啊……这样吧,凤荣他爸,小洞就留着吧,大不了到时候再堵上,不是什么大事儿。”姥爷一听也乐了,但又不愿意打击小外孙的积极性,干脆开始和稀泥。

“爸,不能这样惯着孩子,这两个洞留着,我们没法刷墙啊,您以后再堵上,白墙上两个黑点,这多难看啊!”大姨夫不乐意了,他平时不常来姥姥家这边,虽然知道老爷子有点溺爱孩子,但是不知道溺爱到什么程度,还打算进忠言呢。

“有黑点我乐意,我每天看着那两个黑点我就能多喝一盅!你干不干吧!不干走人,我再找人!”老头一点面子也没给大女婿留,直接就翻脸了。

“爸……我不是那个意思……得,得,听您的,留俩黑点……”大姨夫差点没让老头这句话气得把血吐出来,但这是老丈杆子,也不能争辩啊,小暴脾气遇到了大暴脾气,还得忍着。

第22章 土暖气

“爸,大哥说的对,不能什么都听小孩的,他也没盖过房,他懂什么啊。”洪涛的父亲开始帮着担挑说话了,他也看不惯自己儿子拿着两张破纸,背着手真和工程师一样在这儿溜达。

“他是不懂,没他你这个房子能盖上?没他我这个房子能盖上?做人要讲良心,你儿子给你平白挣来一间房,就多两个小洞你还说三道四的,亏你还是大学老师呢,你就这么教育你的学生啊?”老头这股劲儿一上来,谁也拦不住,越拦火气越大,站在院子外面,指着洪涛父亲的鼻子就开始数落。

“爷爷……大姨夫……爸,咱去屋里吧,我有话想说,不能让外人听见。”洪涛一看姥爷这是要进入PK模式了,赶紧拉着姥爷的腿,往院子里拽。

“嘿嘿嘿……啥事啊?还这么神秘,乖孙子又有什么好主意了?”真是难为这个老头了,看到小外孙之后脸上立马由阴转晴,笑得满脸皱纹,这个变脸的速度和质量堪称上乘。

“进屋再说,好事儿……”洪涛也不回答,拉着老头就往屋里拽。

“炳瑞,你这个儿子从哪儿学的这么多玩意啊,你也不管管?”大姨夫只能和洪涛的父亲跟着老头后面一起往屋里走,一边走还一边小声埋怨。

“嗨……看他怎么说吧,这小子这一个多月快成我爸爸了都……”洪涛的父亲也很郁闷,但是一句两句和自己这个担挑又说不清楚,只剩下叹气了。

“大姨夫,您看看这个,我都标上尺寸了,一样也是烧蜂窝煤的,这种是两个火眼的,稍微费煤一点,带30平米没问题,这种单火眼的省煤,带20平米也应该没问题,不耽误做水做饭。”进屋之后,洪涛从自己裤兜里又掏出两张折叠起来的纸,打开之后交给大姨夫。

“乖孙子,这是什么玩意?”姥爷伸头看了看,没看明白是什么,看了一眼洪涛的父亲,见他也不明白,只能问洪涛。

“土暖气,以后我姥姥添火封火的时候,屋子里就没有炉灰了,两个火眼做饭也快,而且暖气比烧炉子省煤,还干净,更不会煤气中毒。”洪涛大概和姥爷说了说自己这个设计方案。

“凤荣他爸,这玩意能成?”这回洪涛的姥爷没敢直接相信外孙子的话,而是去询问自己的大女婿。

“爸,看着倒是错不了,小涛,这是谁给你的?”大姨夫这回不瞪洪涛了,翻过来掉过去的看了好几遍,开始追问洪涛这些图纸的来源。

“哈哈哈哈,我就说嘛,我乖孙子就是聪明,还知道心疼他姥姥了,这个东西贵不贵?”老头一听大女婿的话,立马又乐了,只要自己外孙子对的事情,他就高兴。

“材料倒是没什么贵的,不过这个活儿我们那儿干不了啊,爸,我得找人帮着给看看,我不是专业搞水暖的,这玩意可不能乱弄,这就是一个缩小的锅炉,搞不好会炸的!”大姨夫没敢下结论。

“那就找,小涛,让你大姨夫把你这个图纸带走好不好?我先看看,嗯,画的还有模有样的,这些个金属加工的活儿我就能干,就是这个铸铁活儿不好弄。”老头伸手把图纸拿过来,让大女婿给他简单的讲了讲构造,他这个老钳工也看明白了。

“不用带走,今天来的同事就有专业搞水暖的,我让他看看就成。”大姨夫也不说洪涛瞎搞了,虽然他是瓦工出身,但这个时代的工人都是一专多能,挨上房子边的活儿,都得会,只不过就是精不精的问题。

“老金啊,这个玩意谁设计的?好玩意啊!家里装一个解决大问题了,不会爆炸,放心吧,水全烧干了也炸不了,上面有放气阀呢,问题就是这个炉子上那儿弄去啊?有卖的吗?”大姨夫把刚才那个一眼就看出是暖气管的同事叫了进来,然后把图纸交给了他,那个人连问都没问,直接就看出来这套采暖系统的关键问题。

“这个炉子,还得靠我爸了!”洪涛指了指自己的父亲。

“我!我那儿会做炉子啊!我连烟囱也做不了!”洪涛的父亲指着自己的鼻子,很无辜的样子。

“您是不会做,你工厂里那些人会做,上次那个工长叔叔不是给他自己铸了一个煤球炉子嘛,您还帮他算尺寸呢,您再去找他,买几盒烟,让他再给咱家铸几个水套呗,反正用的都是废钢水,也不算占公家便宜吧?”洪涛直接把自己父亲的老底给揭了出来。

“这……爸……这合适嘛!”洪涛的父亲算是被洪涛给坑了,现在如果说不成,那自己的老丈杆子肯定不乐意,说成吧,让他去求人,就和杀了他一样。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大不了咱出料钱,按照好钢水的价格出,这能有几个钱啊!这不算占公家便宜了吧?我还用单位的材料给我们车间主任做过自行车铃呢,这在单位里算事儿吗?也就是你,你念书念得脑子都木了。”老头一撇嘴,他最看不上洪涛父亲这个假清高的模样。

“炳瑞,爸说的没错,我们利用节假日出来干私活,沙子、麻刀、灰膏包括车,都是单位的,也不用瞒着单位的头,没有所长的同意,这个车我们也开不出来啊!你干脆一次都让他们多铸几个,你家和爸这里用4个水套就够,再给我铸几个,有多少要多少,我全拉走,给我们所长副所长家里都安上,一切费用都我出,我出车去拉,什么都不用你管,你就帮着给找个人就成。”大姨夫也动心了,这玩意看上去没什么贵重的,但是这东西天天得用,每次用都能想起它的好处,自然就想起了送这个东西人来,用这玩意送领导拍马屁真是最好不过的了。

“儿子啊,儿子啊,你算是把你爸给坑苦了!”洪涛的父亲把烟头掐灭,仰天长叹一声,无可奈何了。

房子盖得很快,一天的功夫,两间房全都封顶,就差安装窗户、门和刷墙、抹地面了,这种小活抽两个半天,找几个人过来一趟就能完事。这个年代盖房子很容易,也没什么内装修,更不用吊石膏板什么,想吊也没有,这时的屋顶都是用苇箔铺的,下面抹上灰膏,再刷几遍大白就可以。

唯一精贵一点的就是地面的水泥,这时的水泥还是紧俏物资,如果不是大姨夫在房管所工作,想买水泥你是买不到的,只能用砖铺地,不是地板砖,就是普通的红砖或者青砖。

被自己一家人逼着,洪涛的父亲硬着头皮回到工厂去求人了。其实也算不上求人,工人们平时都会干一点私活,这些私活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帮自己家或者亲戚朋友的忙,你做多了拿出去也卖不了,也不能卖。这个时代还没有私营经济出现,除了国营商场之外,你敢在大街上叫卖,警察直接把你抓起来,轻点的让单位领导来领人回去,重的直接就会被判刑,这时还有投机倒把罪的。

最终工人到底给大姨夫铸了多少个水套,洪涛不知道,洪涛的父亲也不知道,他只是带着大姨夫找到比较熟的工长,把这件事儿提了一下,然后就落荒而逃了,好像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后面所有的事情都是大姨夫和那个工长联系,估计那个工长当着洪涛父亲的面更别扭,和洪涛大姨夫接触起来应该更舒服。

不管怎么说吧,新房子的地面还没干透呢,大姨夫就把4个水套给拉了过来,还特意给洪涛的父亲带来两条内供烟,给洪涛带来一包糖,还给姥姥家带来一大袋子花生,看他那个从内心向外笑的模样,洪涛就知道他没少铸水套,他们所里的领导家里,肯定也早给送过去了。

下面就该看姥爷的露本事了,老头量好了水套的尺寸,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揣在兜里上班去了,晚上回来的时候,就扛回来两套外壳,还外带所有炉子上的零部件,加一起十好几斤重,都是铁家伙,老头一个人居然走着路就给背了回来。

姥爷的钳工手艺很好,带回来的所有配件都是严丝合缝的,外壳的铁板上还用錾子砸出一个图案来,居然是个圆形的大福字,不仔细看完全看不出是手工錾上去的,就像机器冲压的一样。

整个炉子组装好之后,洪涛觉得比后世商店里卖的那些土暖气炉子要强的多了,虽然外壳上没有喷涂油漆,但是姥爷用的那种厚厚的铁板也让他打磨得锃光瓦亮,就好像不锈钢一样。

又等了几天,周日的时候大姨夫带着水暖工又来了,这次那个水暖工进门就先给姥爷道谢,他的家里也得了一个单眼的水套,已经都装好了,不过他不是用铁皮做的炉子外套,而是直接用砖把水套给砌上了,效果非常好,即使封着火,屋子里也很暖和,一点都不费煤。其实用砖砌的效果更好,砖是很好的隔热材料,比用金属当外壳保温效果强多了,就是不太美观,放在城里有点不合适。

第23章 胃亏肉

大姨夫也不是白给这个同事一个水套的,他得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从房管所里找一些从其它地方拆下来的、质量还不错的水管,按照内部价格买下来,然后来帮着自己老丈杆子家装土暖气,当然还包括洪涛家。

有了采暖炉、水管和管件,这个土暖气还没法工作,因为还缺一个重要的组件,那就是暖气片,没有暖气片,那个采暖炉还不如普通炉子呢,只能做饭不能取暖。这个暖气片可没法再让洪涛父亲劳动的那个首钢工厂里的工长帮着铸造了,这玩意太精细,他们那里也没这种现成的模具,翻砂车间不可能因为某个人的私活儿,去给你单独弄一套这么复杂精密的模具出来。

不过洪涛有办法,暖气片他早就准备好了。洪涛家后面就有一个废品收购站,洪涛正是某一天在这里看到了一大堆不知道那个单位拉来的废旧暖气片,才萌发了给自己家装土暖气的想法。这些暖气片是按照废铁价格收购的,一斤才3分钱,这个收购站的站长就是住在胡同口,也是老街坊了。

洪涛让他姥爷出面,把这些废旧暖气片按照原价又给买了回来。这个年代的暖气片都是那种铸铁的,一组暖气片由一片一片的组装而成,按照供暖面积的不同,你可以组成8片一组,也可以组成10片一组或者20片一组。从废品收购站收回来的这些成组的暖气片,并不是每一片都是坏的,只是其中一片或者两片坏了,其它都是好的。

既然这样就好办了,洪涛的姥爷就是钳工,干别的不成,对付这些金属玩意是老本行。他从单位带回来各种工具,先把成组的暖气一片一片的拆开,把锈蚀或者漏水的暖气片挑出来,不锈不漏的统统用钢刷子把锈迹刷掉,再用煤油清洗一遍,最后按照房屋的大小,重新组合上。

姥姥家是里3间房子和一个厨房,每间房都不大,一组10片的足够用,洪涛家里也是3间房子一个厨房,2间大的也是10片,一间小的和厨房都是5片。总共花了不到30块钱,不光把两家所有的暖气片都解决了,还剩下20多片可以供以后增减、替换用。

“炳瑞,以后别老吓唬小涛了,你们老洪家祖坟上冒青烟了,他爷爷死得早啊,没看见这个好孙子。他从小管我叫爷爷,我是真想有这么一个孙子啊,你还不知足。还有啥不知足的,他虚岁刚6岁,就能帮家里干活省钱了,你6岁的时候在家干吗呢?我6岁的时候连钱什么样都不知道。我这个话放这儿,他上学以后也肯定不比其他孩子差,你不是喜欢让他也上大学吗?放心吧,他比你强!”

洪涛的姥爷刚到11月份就把暖气烧上了,热得在屋里只能穿着一件粗布小褂。老头儿一边喝着自己的小酒,一边和洪涛的父亲念叨洪涛的事情。现在洪涛这个土暖气成了他每天晚饭时的必说话题,谁都不许说一点坏话,说了就给轰出去,别在有暖气的屋里待着。

其实也不怪老头儿高兴,一间12平米的新房子自己三闺女住上了,大姑娘家家的,再也不用和自己母亲和弟弟睡在一个屋子里了。而且屋子里始终是热乎乎的,都不用把火烧旺,封着火就很管用,也不怎么费煤,屋子里还干净,再也不用整天擦了,没有炉灰,炉子在厨房的一个角落里放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8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潜入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