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潜入梦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第十个名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28 MB   上传时间:2015-12-04 12:10:37

等男主人把东西买回来了,这时女主人还在闷头洗衣服呢,男人还得帮着妻子一起洗,眼看大盆里的衣服马上就要洗完了,抬头一看天,也快吃晚饭了,这个休息日过得比上班还累。

像洪涛家这样的条件还算好的,至少自己家有自己家的自来水管和下水道,想怎么洗就怎么洗,想什么时候洗就什么时候洗。但是大部分老百姓都住在大杂院里,全院子的人共用一个水龙头,这个水龙头一般都安在院子中间的空闲地方,下面有一个水泥的池子和下水道。

谁家想洗衣服都得抬着大盆去水龙头边上洗,赶上休息日的时候,水龙头那里就是最忙的地方,洗衣服的、洗菜的、涮墩布的都得排队,大家轮流来。赶上夏天还不觉得难受,各家各户的女人,凑在一起洗洗涮涮,边干活还能边聊个家长里短,顺便再挑挑事儿、传播传播流言什么的,也是一个乐子。

到了冬天之后可就没那么高兴了,在洪涛的记忆里,70年代的北京冬天比21世纪的北京冷多了,没有一天不刮西北风的,隔三差五就是沙尘暴,那个风不光硬,还强,顶着风骑车你不光蹬不动,眼睛都睁不开,回到家里嘴里都是沙子,磨得牙齿咯吱咯吱响。于是当时的女同志们出门,一般都会用一个纱巾把脑袋保住,以抵御这些沙子,最流行的颜色就是红色。

沙子可以用纱巾抵御,冷水和气温没法抵御,当时院子里的自来水管下面冻的都是冰,腿脚不利落的老人一到冬天就不敢过去了,那里就成了小孩子们的溜冰场,摔得满地打滚,却玩得不亦乐乎。洗衣服的女人们可就糟了大罪了,一个个的双手冻得和胡萝卜一样,上面全是裂口,也没什么好的护肤品可以用,也就是抹点蛤蜊油。

洪涛的母亲有洁癖,虽然有单独的水龙头可以用,洗衣盆也可以放在屋子里洗,但她洗的东西多,不光换下来的衣服要洗,床单啊、窗帘啊每周都得换、都得洗,所以受的罪也小不到那里去,毕竟自来水还是凉的。可是洪涛在这方面帮不上母亲什么忙,他那个小胳膊小腿揉不动硬邦邦的衣服,更搬不动那个大盆,也没钱去给母亲买洗衣机,其实有钱也白搭,先不说有没有洗衣机,即使有了,也得要工业卷,那玩意没地方找去,只能慢慢攒。

不过洪涛可以尽可能多的减少父母的劳动量,把自己能干的活儿都干了,洗衣服、买煤、买冬储大白菜肯定是不成的,但是去排队买花生、瓜子、麻将、香油、菜油、好大米、富强粉、肉、鸡蛋之类的东西,洪涛还是可以胜任的。其实这些东西洪涛如果正常提出来,父母也不会让他去,一方面是怕他把钱、票、本之类的弄丢了,或者把东西弄撒了弄坏了,另一方面也怕他受欺负,毕竟去排队的什么人都有,大人之间还会因为一个位置或者一件东西吵起来呢,更何况一个小孩儿。

洪涛没和父母明说,他知道家里的钱、证、票都放在那里,家里一共就一个五斗橱,五个抽屉,还多没有锁,全家的细软都在中间的那个抽屉里放着呢。

怕偷?不可能,这时候的每家每户都这样,就是门上一把挂锁,顶多抽屉上再加把锁,一点不担心有人溜门撬锁。也不是没有溜门撬锁的,但是很少,非常非常少。

因为这个年代户籍制度非常严格,没有正常手续,外地人无法在北京生活,买食物你还能解决,没有北京粮票可以用更牛逼的全国粮票,但是住宿你根本就没法解决。旅馆饭店你是别想了,所有的旅馆饭店都是国营的,想住进来可以,先拿户口本,再拿介绍信。没有?那您那儿凉快那儿待着去吧,想住店门儿也没有。

租房?对不起,没地方租去,老百姓有房也不租,特殊时期刚刚结束,这也算资本主义尾巴,谁敢给自己按上?就算你住在亲戚家里,街坊邻居那一关你就过不去,只要是院子里来了一个生人,10分钟之后革委会的大妈们就会知道,然后就会亲自来家里询问,你是谁?和这家儿是什么关系?来北京干吗来了?打算待几天?而且对你每天的活动时间了如指掌,院子里、胡同里那些家庭妇女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比任何特务组织都管用,效率都高!

第27章 小采购员

外地盲流进不来,本地就没小偷吗?不可能,那个地方都有小偷,北京也一样。不过这些小偷儿们也一样是身陷人民群众的大网里,从你走进一个陌生的胡同开始,就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你,还会有人出面询问你进来要找那家人、那家人姓什么、干什么、你来有什么事儿。

你还别不耐烦,少说一个字儿,这些家庭妇女立马就会用眼神把你的可疑情况瞬间传递到胡同口,然后有人就会悄悄跑到革委会,不出几分钟革委会的人就会出现在你面前,给你的选择只有一条路,说老实话,说出来放你走,说不出来直接扭送派出所,没二话。

你不拿这些大爷大妈当回事?那你就等着倒霉吧,他们只要扯着嗓子喊一声,整个胡同里就立马会成为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那时候的人可不像后世,老太太倒了都不敢扶,看着车上有小偷也不敢吱声。那时的人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有一颗基本正直的心,见义勇为是一件可以戴着大红花游街的光荣事儿,谁也不怕小偷报复,也报复不了。然后你就会被大家围住,哪儿也跑不了,赶上胡同有青壮年的,你就更倒霉了,一顿揍肯定是躲不掉,最终结果还是扭送派出所。

有了这种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的预防措施,当时北京的老百姓对于防盗基本没什么概念,顶多是在出门去商场、公共汽车、火车站这种人员密集的地方,才会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包或者兜别被偷了,这种地方没法预先防范。

当时老百姓家里,尤其是像洪涛姥姥家的这种大杂院里,出门办个事,一般都是不锁门的。这个不锁门还是有讲究的,你如果锁门了,你打算防备谁?你这就是看不起街坊邻居,拿大家当小偷防了,是一种很不受人欢迎的举动。如果你要出门,家里没人,出去的时间不长,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和院子里的邻居打声招呼,让他帮忙照应一下,然后你就放心走吧,邻居们对你们家会比对自己家还关心,你家要是来了客人,他们就会把客人先请到自己家里去坐一坐,抽烟、喝茶样样不落,一直等到你回家,这就是北京人常说的那个字:面儿!

没有了这个面儿,你在老北京的胡同里会活得很憋屈,大家都不愿意理你,全躲着你,有事儿没事儿还拿话挤兑你,包括你全家,这种滋味一天两天还能忍,谁也不能忍一辈子,而且这种名声还能遗传,谁也受不了,这就是民风,当时的北京胡同里,就是这种很独特的民风。

言归正传,洪涛直接拿了家里的钱和相应的票、本,然后推着他那辆婴儿车,直奔几百米之外的合作社,开始和那些大人们一起排队。洪涛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如果有需要,他能从早上6点一直排到晚上6点,所以他必须也肯定是排第一个的。

“阿姨,5斤富强粉。”今天洪涛是来买白面的,富强粉就是一种比标准粉白、细的白面,这在当时也是限购的,每人每月都是定量供应。

“这是谁家小孩儿啊!怎么自己来买东西了?你家长呢?”洪涛虽然比同龄人高一头,但是粮店的那个大木头柜台也不低,他只能露出半拉脑袋和一双眼睛。

“我父母上班了,所以我来买面,给您钱、粮本!”洪涛把钱和自己家的粮本举了起来。

“我看看啊……哦……就是藏经馆胡同的,小朋友,你这个年纪太小了,阿姨不能卖给你,万一你把钱弄丢了,你们家大人还得找我来,你还是等你家大人来买吧啊。”粮店里的售货员看了看洪涛的粮本,大概知道他是那家的孩子了,但是不同意卖给他粮食,原因也说得过去。

“我识数,标准粉1毛8一斤,富强粉2毛6一斤,我看着称呢,而且这些爷爷奶奶、叔叔大妈都是这一片的街坊邻居,谁都可以给您作证,我一大早就来排队,您不卖给我,那我肯定是不会走的。”洪涛扯着还没变声的公鸭嗓子开始和售货员掰扯,还把自己的竹制婴儿车拉了过来,挡在柜台前面,摆出一副不卖给老子,谁也别买的架势来。

“嗨,我说,你就卖给他吧,他是我们胡同的,他姥爷可不好惹,这个孩子我看也随了他姥爷的脾气了,我们家里还都有活儿呢,赶紧吧!”队伍后面的人开始不乐意,排半天队光听前面一个大人一个小孩在这儿扯淡,现在也不是看热闹的时候,于是就开始起哄。

“小孩儿!我可和你说清楚了啊!多了少了的可别找后账啊!你拿的动吗?”售货员也没辙了,这么多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虽然她不怕,但是烦啊。

“那就麻烦您给我放车里吧,我推着回去,明天我指定还来麻烦您,我姥姥的家的东西也归我买了。”洪涛指了指自己的竹子车。

“让你们家大人来!你个小孩儿跟着瞎搅合什么!”售货员不情不愿的把面口袋放到了洪涛的竹子车里,拍了洪涛脑袋一下。

“阿姨再见啊!咱们明儿见!”洪涛推着小竹车,一边往外走,一边和售货员打着招呼。

对待粮店和副食店的售货员必须得客气,有火儿也得压着,这个时代他们就是大爷,关系好和关系不好很影响生活质量。就拿最简单的买肉说吧,关系好的,他切肉的时候就会多给你切肥肉,少切瘦肉;关系不好的他就多给你切瘦肉,少给你切肥肉。

当时肥肉是老百姓的最爱,买回家去可以炼大油,剩下的油渣还能包饺子、炒菜用,瘦肉是没人愿意要的,没有油水,吃着都嫌塞牙。

“这孩子还真能干,这才几岁啊,就知道帮家里干活了。可是他妈他爸不管他吗?这么点岁数也不上托儿所,就这么整天外面跑?”洪涛还没走远,买粮的队伍里就传来了议论声,某个不太熟悉洪涛家情况大妈开始为洪涛鸣不平。

“他婶子,你这就不知道了,这个小子贼着呢,今年还不到5岁,天天拿着课本到学校里去听课,就在我们家小孙子的班上。学校老师也没人管他,想听课就听课,听完了就去老师办公室里让老师给上小灶,我估计他家里肯定认识学校里的校长呢!”另一个家庭妇女接茬了,她显然也不熟悉洪涛的家庭,只是听过小孙子的介绍,见过洪涛而已。

“你们俩啊,都是瞎扯,我就住他姥姥那个胡同里,隔着一个院门。他家就住胡同口的那座楼里,姓洪,家里那儿有什么校长啊,不过也别说,他爸还就是个老师,听说还是教大学生的,说不定认识学校的校长。这个孩子以前可调皮捣蛋了,没有一天不惹事的,上托儿所都能把老师腿给打伤了,不过这几个月倒是老实了,还知道帮家里干活,他爸也恢复工作了,估计是有时间教育孩子了吧,这个大学老师看来就是不一样啊!”听见了前面的议论声,后面立马就有更熟知内情的人士站了出来,纠正她们的错误。在胡同里,只要不是离得很远,基本上谁家的情况也瞒不住别人,事情只要出了你家门,就不受你控制了,不过也有一个大概的规律,那就是坏事比好事传播得要快好几倍。

洪涛不会理会这些家庭妇女的碎嘴子和闲话,他本来也没什么好名声,现在换成一个在社会上混了40多年的灵魂,脸皮就更厚了,只要不是指着鼻子点名道姓的骂人,他都能无视,其实就算不无视,他也没辙,这个小胳膊小腿的,只要能说闲话的人,他一概打不过。

有了一次成功的案例,父母除了吃惊、后怕之外,更多的还是欣慰。不管洪涛能力如何,事情办得效果如何,光是这份心,就已经比同龄孩子强很多了,做为父母来说,这已经足够了,还超出了他们的期望值。

和洪涛预料的一样,当吃晚饭的时候洪涛父母把洪涛的所作所为说给了洪涛的姥姥、姥爷听之后,洪涛的姥爷立马就掏出一个5分钢镚,不顾洪涛父亲呲牙瞪眼的反对,塞到了洪涛的小手里,然后大手一挥,洪涛姥姥家的采购任务,也归洪涛干了,对于这个老头来讲,能提前享受一下孙子辈的孝敬,已经是最高兴的事情了,就算是把钱和粮票丢了、把酱油、芝麻酱瓶子摔碎了,那也是小事儿一桩,不值一提。

于是,洪涛又多了一项日常活动,没事儿就是推着那个小竹车,满胡同满街的转悠,由此又给洪涛带来了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他再去北新桥大街上转悠,就是名正言顺的了,不管遇到谁,都可以把兜里的副食本或者钱和粮票掏出来,大声告诉他,我是来帮家里买东西的,北新桥三条胡同口,也有一家合作社,还是这一片最大的合作社,来这里看看肉是不是更肥、米是不是更好,那是正当的、也是必须的!

第28章 过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副作用,那就是洪涛这个推着个婴儿车帮自己家和姥姥家采购的屁孩,很快就被所有北新桥街道的居民所熟知了,就算没亲眼看到过,也会听家里的女人和老人提到过。于是每家在教育自己家里的那些光知道吃饱了折腾惹事的小孩时,洪涛这个名字就会被着重提起。

1977年的春节,对于北京、乃至全国人民来说,都是一个快乐的春节。不光是因为粉碎了四人帮集团,还多在特殊时期中受到冲击、迫害的人也都开始陆续平反了,就算没来得及落实,也都接到了消息,这就预示着一个令人心酸的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新时代又开始了。

小孩们可不管新时代不新时代,他们关心的只有两件事,一是春节能吃到多少肉、多少糖,二是父母给自己买的新衣服、新玩具、鞭炮那天可以穿、那天可以玩、那天可以放。洪涛并不太关心这些东西,经过这几个月的调理,他的身体明显发生了变化,个头又长高了不少,也不再像竹竿一样瘦了,身上多少有了些肉,尤其是脸色比以前好了很多,不至于让母亲老担心他得了肝炎或者肚子里有虫子。

这个时代的春节物质上还很匮乏,大鱼大肉别想,花生、瓜子和糖也不能敞开吃,这玩意只有过节过年才能买得到,同样也是限量供应的,洪涛把自己那份儿全给了小舅舅,包括父亲给自己买的一挂100响小鞭儿,免得他总是盯着自己的兜。

但是这时人的精神上还是很充裕的,既不用担心走亲戚串门掏不起压岁钱,也不用发愁喝酒喝多了把内脏喝出病来。过节带着老婆孩子和老人去走亲戚、串门子,大家聚到一起之后,那是真的高兴,住的近的平时还可以走动走动,住的稍微远一点,基本也就一年才见一次面儿了。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洪涛家里来了两拨特殊的客人,大年初二,洪涛的大姨一家人就登门了,往年大家都是在姥姥家里聚一聚,但是今年大姨夫和大姨特意提着点心匣子和一大兜子红苹果来看他们这个妹夫和担挑了。

事物反常必为妖!洪涛觉得这里面肯定有蹊跷,而且大致原因他已经猜出来了,于是他死皮赖脸的钻进了父亲的书房里,非得听听大姨夫的来历。

“炳瑞啊,这些钱虽然不多,但是你一定得收下,这不是什么不干净的钱,都是我这几个月帮街坊邻居安土暖气挣来的,咱一不偷、二不抢,全凭力气干活儿,从工厂里弄来的那些水套,我也是付了钱的,至于徐工长那边怎么算,这就不归咱们管了,你说是不是!说起来这个钱应该还有小涛一部分,主意都是他出的,连图纸他都画好了,应该给孩子买点好吃的,你看孩子瘦的。”洪涛进屋的时候,大姨夫正把一沓子钞票往父亲手里塞,看到洪涛进屋,只让他把门关上,并没背着他。

“这个钱我肯定不能收,你们怎么搞和我没关系,我也不知道,如果你非让我收,那咱们以后可就没法走动了!”洪涛的父亲打死也不要,他受冲击受怕了,胆子非常小,一点多余的事情都不敢沾,生怕哪天运动又来了说不清楚。

“姨夫,你就别难为我爸了,原因您也知道,其实我到不反对您干这个,你和那个工长要多联系,多沟通沟通,再过一两年,国家政策一放宽,说不定您能靠这个发家呢,但是现在还得悠着点,别搞得太大了,让工厂发现了就是麻烦。”洪涛拿过父亲手里那一沓子钞票,直接塞进了大姨夫的衣兜里,大概也就100多块钱,这时候没有百元大钞,最大面额10元,一百多块就是一沓子。

“洪涛!别乱说,你个小孩子,懂什么国家政策,出去玩去!”父亲一听政策这两个字就紧张,赶紧把洪涛往外轰。

“你还别说,我觉得小涛说的在理,你也不能什么都怕,我们家那边都有推着车进城来换鸡蛋、换花生的了,这个苹果就是我用粮票换的,正宗昌平的苹果,又甜又脆。”大姨夫一把把洪涛抱到了自己腿上,伸手从桌上拿起一个苹果,塞到洪涛手里。

“红星啊,今年恢复高考了,你们家老二明年高中毕业了吧,你让她用用功,不成晚上上我这儿来,我给她补习补习,考个大学不难,今年暑假我就负责招新生,你让她报考我们学校也成啊。”洪涛的父亲说着说着就说道他的工作上来了,开始鼓动大姨夫让他的二女儿,也就是洪涛的表姐去考大学。

“你快算了吧,像你家小涛这样的,那是必须考大学,而且必须能考上。我们家那几块料,还考大学?能上完高中就算我对得起他们了,再说老二老三都是女孩,让她们上什么大学啊,够岁数找个人家嫁了就得了。”大姨夫根本没把洪涛父亲的话往耳朵里听,他们这代人对于上大学找个事情很不热衷,认为那根本就不是自己家孩子应该走的路。

话不投机半句多,父亲和大姨夫真是聊不出什么来,大姨夫又不会下象棋、下围棋,结果没聊一会儿,就都没话可说了,大姨夫两口子连午饭都没吃,就告辞回去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亲戚都说洪涛父亲假清高的主要原因,他太不善于交际了。

另外一拨客人可比大姨夫高端大气上档次多了,他们是父亲学校里的领导,由副校长带队,呼啦呼啦来了4、5位,是专门看望那些在特殊时期里被冲击过的老师来的。

这次洪涛也没客气,又钻到父亲的书房里听热闹了,赖在父亲的小床上就是不走,父亲怎么暗示也装没听懂,明着说也没用,当着领导的面,父亲又不能瞪眼,只好听之任之。

“哎呀,洪老师啊,您家的住房条件还算不错啊,您这一家三口挺宽敞啊,就这个书房,得让咱们学校百分之九十的老师馋得流口水了。”父亲学校里那个总务主任挺着一个大肚子,看着洪涛父亲的书房开始使坏。

“这是我姥爷用我小舅结婚的钱给我爸盖的,等我小舅结婚的时候还得腾出来,我爸连个书房都没有,我妈还不让他抽烟,叔叔你们学校什么时候盖新房子啊,是不是给我爸也分一间大点的房子!”洪涛赶紧把话接了过来,别的东西可以让,房子这个玩意坚决不能让,说瞎话不要脸也得抢一个住房困难的名额,否则这个穿越就算白穿了。

“哈哈哈哈,洪老师,你这个儿子有点意思啊,说话和小大人一样,都知道帮着家里争房子了,没白养!不过你的学习怎么样啊?期中考了多少分?”那个副校长听明白了洪涛的意思,笑得眼泪都快下来了,他看到洪涛的个头,以为他已经上学了呢。

“我还没上学呢,快5岁了,不过我爸让我自学了,要不您给我出一道题吧,我答出来,您就分我爸一套房子,答不出来,我们就不要了。”洪涛仗着自己是个小孩,脸皮直接就不要了,也不管父亲如何瞪眼,顺着杆就往上爬。

“玉芝,你把小涛领他姥姥那里去吧,这个孩子没大没小的,我是管不了了!”父亲真有点急了,开始向洪涛的母亲求援。

“哎……不用不用,童言无忌嘛,再说解决好职工的生活问题,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洪涛是吧,那我就给你出一道数学题,看看你和你爸爸学到真本事了没有。”那位副校长估计是没见过洪涛这样的小孩,还挺高兴,拿起桌上的笔,就在纸上写了起来。

“咱能不能来点真格的,您就打算用加减法来赌房子?”洪涛还没等他写完,就伸手按住了那张纸,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呦呵,洪老师,你这个儿子够牛气啊!两位数的加减法都学完啦?会背乘法口诀了?”副校长不太相信洪涛的话,在他看来,一个不到5岁的小孩,能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应该就很不错了。

“我也不知道他到底会什么,洪涛,你赶紧去你姥姥那边玩去,别在这儿捣乱!”洪涛的父亲已经烦透了这个倒霉儿子,居然在自己学校领导面前说房子的事情,这让他很不好意思。

“嗨,没事没事,那我出题了啊,你给我做这个题!”副校长又开始在纸上写。

“这个也简单了,这样吧,我也不欺负您,咱们从一元二次方程开始吧。”洪涛打算当着父亲学校老师的面儿,给父亲长一回脸,让父亲也得意一次,洪涛觉得这种方式比给父亲分一套大房子还能让父亲高兴,是从心眼里高兴那种,走路都能把胸听起来那种。

“方程!初三的课程!洪老师,您这个家教也太超前了吧!”副校长干脆把笔放下来了,直接问洪涛的父亲。

第29章 隐性基因

“你会做一元二次方程?!!!”洪涛的父亲一听数学,立马说话都利落了起来。

“可是试试!”洪涛笑眯眯的看着父亲。

“那就试试!刘校长,您来出题吧,初中的东西我还真掌握不好。”洪涛的父亲看到洪涛这个笑模样,就知道儿子有把握,当初他和自己说自学、说盖房、说弄土暖气的时候,就是这个德性,为了避嫌,他把笔递给了另外一个同事。

“初中……嗯……我想想……就这个吧……”那个瘦瘦的刘老师拿起笔,琢磨了一小会儿,在纸上写出一个方程式来,其实他不用琢磨随手就能写出题来,他琢磨的是如何写出一个比较简单的题,别让洪涛的父亲太难堪,他也不觉得一个几岁的小孩能解出一元二次方程来。

4(x-5)^2=16

“这个容易,我把过程写下来啊!X=3或者X=7。”洪涛之所以选择初三的题,因为他高中就没怎么好好上,只有初三的东西记忆最深。

“哎呀……洪老师啊,您这个儿子了不得啊!这是要接您的班啊!思路敏捷,每一步都正确,而且解体格式都是正确的,您告诉告诉我们,您是怎么教的儿子啊!就算从他会说话开始教,这满打满算也就是3年吧!学完了小学5年,又学完了初中三年,这……这都快是神童了吧!”那个刘老师还没等洪涛把解体过程写完,就已经知道洪涛会做这道题了,惊得眼镜都戴不住了,拿在手里直用衣服擦。

“我也出一道题试试!”那位副校长忍不住了,兴奋得脑门都有点发红,从刘老师手里抢过笔来,就趴在桌子上写了起来。

【游行队伍有8行12列,后来又增加了69人,使得队伍增加的行、列数相同,问增加了几行、几列】这是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比上一道要难多了,这里不光要解题,还得看明白题目,又牵扯到语文方面的知识和理解能力。

“X=3,增加了3行3列。”洪涛在纸上把解体过程写了出来,最终算出一个答案来。

“神童不神童现在还言之过早,反正我是头一次见到还没上小学的孩子能把初三题目做得这么工整正确!洪老师啊,您这个孩子一定得好好培养,将来会有大发展的,如果能考到咱们学校,那就更好了!”副校长也不是棒槌,这个时代的校长副校长都是要任课的,不是光会当官就可以。

“您这个话说得有点远了,他先得把小学和中学读完,才能到考大学的时候,到时候什么样子还说不好呢。”洪涛的父亲虽然嘴上说得挺谦虚,但是两只手拿着一根烟一直都没点火,现在都快给揉搓碎了,看到自己儿子能有这种水平,做父亲的说不激动肯定是假话。

洪涛做完这两道题,趁着大家和父亲讨论自己未来发展问题,悄悄溜出了书房,然后跑到姥姥家去躲清闲了,此时的书房里太危险,5、6个大学老师都虎视眈眈的准备出个题考考自己,不能再与他们缠斗下去,否则自己的老底很快就会被这些专业评委们测试出来,他们天天干的就是个活儿。

一旦漏了底,那自己的命运就堪忧了,按照自己老爸那个秉性,百分百会把他送到那种少年班去,虽然洪涛不确定现在有没有那种大学办的少年班,但只有一出现,自己立马就会去和那些早熟的怪胎们作伴,过上文山题海的苦日子,而且还没什么出头之日。那种少年班在后世已经被证明,基本没什么作用,获得诺内尔奖的,好像没一个是从少年班里学出来的。

之所以洪涛会在父亲的同事和领导面前露一小手,惊一惊他们,主要还是为了让父亲学校的领导们对父亲这个人印象更深一点,最好能记住他。其实这也是变相的拍马屁,和送礼、送东西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父亲的社交能力太差,而且太多的磨难让他心怀畏惧,靠劝肯定是劝不动,只好自己出马,强行让他先简在帝心,让领导记住你总比领导都想不起来你是谁强,只要不是因为坏事就成。

不过父亲好像觉得自己儿子还没在领导同事面前展露出全部的优点,于是家里那一套土暖气的设计图纸也被父亲拿出来当做儿子的成绩单,放到了大家面前。这些老师虽然是老师,但是对于这类的设计方案是最在行的,因为当时的北京钢铁学院主要的任务就是替首钢代培各种大学生,为此还开设了很多和钢铁制造有关的课程。

土暖气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小型锅炉和一个热水循环系统,这在炼钢行业里是入门级的知识,这些老师们多少都懂一些,就算像洪涛父亲这样的数学老师,也能用数学公式来证明一下这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如何。于是几个老师加上那位副校长摞胳膊挽袖子就开始在父亲的小方桌上开始了逆推和演算,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桌子证明公式,然后美滋滋的走了,就好像开了一个小型学术研讨会,并且给出一个最终结论,洪涛设计的那个水套设计小了,热吸收能力也不足,如果再把水套上加上N多的铸铁鳍片,并增加水套的高度,热效率还能提升。

洪涛从姥姥家回来的时候,父亲还闷在书房里整理那一桌子草稿纸呢,他说他从中发现了几道很好的试题素材,既有实用性又有教学性,他准备趁热总结出来,然后放到自己今后的教学内容里去。虽然父亲没对洪涛说什么,但是看到他一根一根的抽烟,洪涛就知道他很高兴,父亲的情绪变化很容易从表面上看出来。

每当他一根接一根抽烟的时候,要不就是很生气,要不就是很高兴,按照今天的情况看,他不应该是前者,那就是很高兴了。不过洪涛对于父亲这个表达情绪的方法有些意见,他今后肯定还会带给父亲更多的高兴和生气,按照这个节奏,父亲这个抽烟的频率会不会太快了!

总的来说,77年的春节洪涛过得还是比较舒心的,自己家和姥爷家都增加了住房面积,还用上了更效率、更清洁、更环保的土暖气,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只要来了之后,第一就是夸房子,第二就是夸土暖气,第三当然就得夸洪涛了,姥爷可不想父亲那么含蓄,只要你多看一样暖气片,他就立马把自己的外孙子抬出来,从不会说话时候的某一个动作和你讲起,一直讲到土暖气的发明创造,先证明自己外孙子无比聪明伶俐,顺便也证明一下他的溺爱其实都是慧眼识珠,不是溺爱,是伯乐。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一面是好,另一面肯定就是坏。这个原则适用于每一个人,当然也适用于穿越人士,因为你不管怎么穿来穿去,你总还是人吧!

洪涛的名声在自己家周围越来越响,这主要是洪涛姥爷的功劳,先是自学,然后又是帮家里设计土暖气,后来是帮两家采购东西,几岁的小屁孩不光半年都没再惹一次祸,还能清清楚楚的把账目算清楚,而且还能提着一个塑料袋,拿着一个小本子,满楼满院子的挨家挨户收电费,每户应该交几立方水费、几度电费都算得准确无误,还知道四舍五入呢,小本子上也画出一个标准的水电费收支表格,这别说小孩了,连上过中学的大人也不成。

于是,洪涛就被人给盯上了,麻烦也随着而来,而且是大麻烦!

找麻烦的人洪涛认识,洪涛的父亲也认识,他就是三楼的金叔叔家,具体的麻烦就是那个金月。春节还没过完,金叔叔就来洪涛家串门了,还把金月也带来了,这个很反常,以前为了避免给洪涛欺负金月的机会,金叔叔来家里找洪涛父亲聊天也好、下棋也好,都是一个人来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8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潜入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