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俗人一枚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瞎半身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24 MB   上传时间:2018-02-17 00:22:48

  踌躇了半天,黎君华最终还是没能折下自己的脸面去王勃家新开的米粉店去吃米粉。如果王勃家的米粉店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米粉店,如果他家的米粉店门可罗雀,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在用餐,黎君华很可能就想也不想的将自己的山地车骑到了米粉店的门口,像她平时去其他米粉店吃米粉一样高喊一句:二两青红汤——排骨!然后心安理得的等着自己表弟忙不迭的上餐,舅舅和舅母殷勤讨好的问候。这种待遇,他和父母在去表弟家,或者其他农村亲戚家做客时享受了无数次,并习以为常。

  “那小子,果然没骗我!自己那幺舅,怕是从此要发家咯!”黎君华摇了摇头,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此时的她,心里头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羡慕,嫉妒,还是后悔?好像都不是,但又好像又都有那么一点点。

  这时,她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能够体会前不久母亲的心境了。

  黎君华抬头又看了眼前方,高悬店门的招牌仍旧醒目,耀眼,招牌下的店铺依旧人山人海,两个红色的身影没有任何变化的跑来跑去,或迎客,或收钱,或端碗……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黎君华一拐方向把,掉了个头,朝来时的路上骑去。

  ————————————————————————————————

  一直营业到晚上的六点,“曾嫂米粉”才对外挂出了“打烊”的牌子。不是王勃不想继续赚钱,而是没臊子了。全部六盆臊子,连同不是很好卖的清汤鸡汁,也在晚上六点之前卖得干干净净。

  钟晓敏一直待到下午五点才离开。她原本想继续留在店里帮忙的,但却被王勃劝回了家,只是让她今天晚上早点休息,明天按时过来上班。

  小舅妈一走,王勃就将父亲,母亲叫了过来。

  “爸,妈,今天的生意怎么样你们已经看到了。这是咱们今天的营业额,一共871.5!”说着,王勃从兜里拿出一大摞以元票和角票为主的票子,搁在了王吉昌和曾凡玉的面前。

  很大的一堆!

  “勃儿,这些真是今天卖的?”王吉昌盯着眼前的一大摞票子,眼睛都直了。

  曾凡玉的脸上也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她知道今天的生意好,收入肯定不错,但是数学不行的她却并不知道到底赚了多少钱。

  “要是每天都能卖这么多就好了。”曾凡玉满面红光,乐呵呵的说。

  “妈,随着这些吃过咱们米粉的人口碑相传,以后的生意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差的。”王勃看着喜笑颜开的父母,笑着说。

  “那除干打尽,咱们的纯利润有多少?”王吉昌最关系的还是纯利润。

  “爸,我刚才初步在心头默了一下,由于今天开张,我喊你舀臊子的时候给客人多舀一点,所以成本投得比较高一些,但还是差不多有百分之四十的净利润。按照这个比例一算,今天的纯利润应该是348.6。”

  “啥子,三百多的纯利润?一天三百,十天三千,三三得九,那不是一个月下来就有一万多?我的乖乖耶!”王吉昌用自己简陋的乘法口诀表粗粗一算,得出了一个让他心脏差点骤停的数字。王勃能够明显的感到自己继父的呼吸都粗了。

  “对头,爸!如果不出啥子意外的话,以后咱们每天都能赚三百多,一个月就能赚上万块,一年就是十几万!爸,妈,你们二位有啥子感想?”

  “啥子感想?!能有啥子感想喃!以后努力,好好干噻!”王吉昌用手抓着头皮,一脸的烂笑。

  嘴皮子一向利索的王吉昌都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没什么口才的曾凡玉就更不消说了,和王吉昌一样,只是满脸堆笑的直乐。

  “既然你们不说,爸,妈,那我就来说两句。咳咳!”王勃“咳咳”两声,清了清喉咙,态度也从刚才的一脸轻松变得少有的严肃起来:

  “第一个,爸,妈,我要交代你们的就是如果以后有哪个亲戚朋友问起来咱们一天卖了好多碗,赚了好多钱,你们一定不能告诉他们!”

  “你们舅舅,娘娘他们问起都不能说?”曾凡玉问。

  “不能!”王勃坚决的摇头,正待解释,就听自己的继父连忙点头附和:“就是就是!凡玉,我给你说哈,你那些兄弟姐妹问起来咱们一天卖好多,赚好多,你不要当瓜娃子老老实实的说哈!”

  “舅舅娘娘他们问起当然不能说,但是爸,大姑大姑爷他们要是想打听,你也不能实话实说,就说我在管账,你不晓得。明白不?”王勃看着继父道。

  “这个,我……我晓得。我又不是瓜娃子!”

  王勃看着自以为聪明的王吉昌以及有些不解的母亲,叹了口气,最后还是决定把话说个明白:“爸,妈,你们晓不晓得我为啥子喊你们对咱们的营业额和纯收入守口如瓶,连自己的亲兄弟,亲姐妹也不告诉?道理很简单,要是舅舅娘娘知道咱们一天就赚三百多,一个月就要赚一万块,你说他们会不会羡慕?会不会眼红?”

  “肯定会眼红噻!你们舅舅娘娘这些在田里头刨食的农二哥,一年到头落得到好多钱嘛?要是晓得咱们一天就赚三百多,那还不眼红死?”王吉昌快嘴快语道,浑然忘了一天前他自己就是一个土得不能再土的农二哥。

  “眼不眼红我不清楚,但是羡慕是肯定的。好,问题来了,要是他们看到咱们这么赚钱,也想来开一家米粉店,然后让我们教他们技术,爸,妈,你说咱们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技术是教还是不教?同意,四方就这么大,吃米粉的人就这么多,一旦他们开起来,味道又跟咱们一样,你们说,咱们的生意还好得起来吗?”

  “这还用问嗦?搭伙吃哪个有吃独食安逸嘛!”王吉昌冒了一句。

  “爸,你这话也算是话糙理不糙!所以,咱们的生意要想好,这‘曾嫂米粉’就只能由咱们自己来开。”

  “可是,即使我不告诉他们赚了好多钱,要是你们那些娘娘舅舅问起这米粉咋个冒,我难道也不说?这个……这个咋个做得出来嘛……咱们开店的钱都是从你们舅舅他们那里借的——”母亲一脸的为难。

  “我说你曾凡玉也是!这个有啥子做不出来的嘛?!我们借你们兄弟的钱,迟早要还他们噻!又不是不还?但是你要是告诉他们咋个冒米粉,要是你们兄弟也在四方开一家米粉店跟咱们抢生意,那你还想不想赚钱了?还要不要勃儿上大学了?以后他结婚,生娃娃,你还存不存钱了?”王吉昌本来就不爽那些曾经看不太起自己的妻子的娘家人,现在又涉及到自己以后能不能继续“赚大钱”的问题,所以,在听了继子的一番话后他甚至比王勃还要担心这一问题。

  王勃最初还头疼如何去说服自己那太过善良,耳根子又软的母亲,现在看到继父的模样,倒是不怎么担心了。王吉昌的自私自利正好可以软化一下母亲太过善良的天性。

  “妈,借钱和开店是两回事。舅舅他们借咱们钱,咱们会还,他们的情,咱们会记。报答他们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我同意小舅母来咱们店里上班,也算是对小舅的一种报答。但绝对不是通过让他们自己开店,或者把冒米粉的技术传授给他们去报答。因为这会严重影响到咱们自己的利益,影响我们赚钱。妈,你是想一天赚三百,还是一天只赚三十,甚至倒折本?”为了让自己的母亲稍微精明一点,王勃也算是苦口婆心了。

  母亲这一辈子,勤劳,善良,大度,真诚,无私……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一切美德,无论对自己的儿子,丈夫,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乃至周围的邻居,没有哪一个不说她好的。

  但是,她这一辈子又是过得怎么样的呢?她又受到了周围人如何对待的呢?第一任丈夫在孩子只有九岁的时候便喜新厌旧,抛弃了她。第二任丈夫好吃懒做,成天没日的打牌赌钱,跟着他二十多年都没过上什么好日子,最后直接将她摔死。她对兄弟姐妹们好,在兄弟姐妹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无私的帮助,兄弟姐妹们当然记着她的恩情,但他们自己的日子也就那样,很难在大姐困难的时候给予多少实际性的帮助。而邻居们对她的表扬、赞美或者同情也仅仅局限在口头上,说她遇人不淑,命运多舛。

  “曾凡玉是个好人,也是个苦命人!”这就是一般人对母亲的评价。

  王勃庆幸有了一个善良无私的母亲;但他却不希望自己的母亲因她的太过善良而被人利用和伤害。人,善,被,人,q(实在搞不懂这也能被和谐),马善被人欺,这绝对不只是说一说的。母亲上辈子所遭受的命运和苦难,一定程度上和她本性的良善和软弱不无关系。

  如果母亲是一个天性强势的女人,甚至做一个泼妇,自己的亲生父亲怕是没那么轻易的就敢出轨,将自己的原配弃之如敝屣。

  ——————————————

  “要做好人”,“宇剑郎”,感谢两位多次亲情打赏,无以为报,只有好好码字:)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第39,继续火

  王勃经过一番有意识的引导和灌输,基本上成功说服了继父和母亲,一家人就以下攸关“曾嫂米粉”“生死存亡”的几个关键点达成了共识:

  1,

  对米粉店每天卖的碗数,营业额和净利润保密,除了一家人口知道,不得向任何人透露。

  2,

  对形成“曾嫂米粉”特殊味道的三大秘方:油辣子,高汤和臊子进行保密,无论是其原料还是制作工艺,不得向任何人透露。

  王勃告诉父母,如果他们实在推脱不过,就打马虎眼,将所有问题推到自己的身上,由自己去应付这些想“先富带动后富”的亲朋好友们。

  王吉昌本性上是个自私自利,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王勃提出的两个关键保密原则王吉昌是举双手双脚的赞成。善良的母亲一直都有些不理解,看起来似乎还有些难过,不得已,趁母亲不在的时候王勃又将这其中的利害之处给继父强调了一遍,让他务必做通母亲的思想工作,让她“想通”,“想透”。

  “放心,勃儿,说服你妈的工作就交给我好了。你妈也是个榆木脑袋,太在乎她那些兄弟姐妹的感情,她就不晓得我们吃不起饭的时候,她那些兄弟姐妹会不会给我们舀两碗,没衣穿的时候人家会不会给你拿两件。只有自己有才是真的有,其他的,都是假的。”王吉昌拍着胸脯朝王勃保证,不忘贬损妻子的娘家人一番。

  王勃自动将王吉昌前面的话忽略,只有最有一句比较赞同。自己的继父在做事方面一无是处,但是说话,时不时倒会冒一两句能够反映社会现实的“真知灼见”出来。

  由于臊子今天一天全部卖完,一家人加班加点的忙到晚上十点钟,又整了六大盆鲜香麻辣的臊子。考虑到最近一段时间米粉店都会出现一种“凑热闹,看稀奇”似的增长,王勃把每种臊子的量扩大到昨天的一点五倍,也就是一百五十碗。如果明天也能全部卖光,那么自家的营业收入将破千元大关!

  这次的炒臊子和熬老汤,王勃便没有亲自动手了,而是当起了老师,在一旁指点自己的母亲。

  第一次操作,曾凡玉还是比较生疏,特别是炒臊子,前前后后涉及到二十几种调味料和香料,一些调味料和香料还要做预处理,期间还要用测温枪控制油温,跟曾凡玉以前炒菜随便放两三种调料就炒好一锅菜很不一样,直让她手忙脚乱,不是搞错顺序就是加的量不对,或者又忽略了油温。

  好在有王勃在一旁提点,纠错,虽然磕磕绊绊,但好歹没影响到臊子的口味。

  为了庆祝今天的开业大吉,也为了犒劳一下忙碌了一天的一家人,炒完臊子后,王勃特意提出去秤点卤菜来吃。嘴巴好吃的王吉昌立马赞成,并说最好提两瓶冰啤酒回来晕两口。

  曾凡玉难得的没有反对。

  一家人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劳累了一天的王吉昌和曾凡玉稍一洗漱就睡觉去了。曾凡玉睡前,仍旧没忘给王勃煮三个荷包蛋,让王吉昌都有些嫉妒了。

  王勃也是疲倦得要死,但想到这种早出晚归的日子在近期恐怕会成为一种常态,那么他势必就抽不出什么时间来看书。高中还是要上的,大学也要应付着念一两年,那么他的成绩就不能下降得太厉害,这不仅仅是一个面子问题,还关系到他能否跟父母交差。王吉昌王勃不在乎,但是他不愿意让母亲失望。

  勉强坚持着看了半个小时的初三数学,王勃实在熬不住打架的眼皮,书一扔,睡了。

  第二天一早,小舅母钟晓敏骑着自行车,按时来到了米粉店。一进店,也没谁吩咐,拿起拖把就开始拖地,母亲则开始用抹布抹桌上的油迹,灰尘,继父进了后厨,开始打火热底汤。几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将坐在门口抱着本物理书装模作样的王勃看得暗自点头不已。

  “爸,汤热好没有?热好了冒三碗米粉出来,三两的。对了,小舅母,你吃啥子臊子?”王勃观察了一下,见大堂已经被小舅母和母亲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已经做好了接客的准备,就开始安排几人的早餐。

  “哪个还吃臊子哟!那个臊子你们要卖钱的。素米粉就行了。”钟晓敏一听还要舀臊子,直摇头。牛肉,肥肠,鳝鱼这些对生活在农村的钟晓敏而言都是高级食材,一年到头都不见得能吃上一次。就是那什么臊子都不加的素米粉,节俭的钟晓敏也很少买来吃。

  “嘻嘻,卖钱,卖得到好多钱嘛?小舅母,你不说,我就帮你点了哈。爸,那就都给我们整牛肉的,臊子多整点。今天咱们吃牛肉,明天吃肥肠,一天换个花样。”王勃对着钟晓敏笑嘻嘻的道。小舅母的心态他自然理解,一个无非是不好意思,二个也是想给自家节约。

  “晓敏,要舀臊子,有臊子好吃些!”母亲在一旁热情的劝着小舅母。如果没有小舅母在,一向节俭母亲肯定也会选择吃素米粉;但是因为有了小舅母,热情好客一辈子,“宁愿自己吃得孬,也要让亲朋好友吃得好”的母亲就只有跟着一起“享福”了。

  三人碗里的米粉才吃了一小半,就有客人上门。

  “老板,三两鳝鱼红汤,在店里吃。等我吃完后再来个二两清红汤肥肠打包。”一个中年男人迈入米粉店,看也不看的就开始点起单来。

  王勃只听此人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就晓得这是一个昨天来店里光顾过的回头客。

  “好的,叔叔。三两鳝鱼——红汤——!一个二两清红汤——肥肠——打包——等吃完后再冒!”王勃冲内厨的方向高声喊道,又唱起了喏。

  今天完全是昨天的翻版,而且比昨天的生意还好,因为出现了大量的二次回头客。

  大量回头客的出现让王勃的心终于完全大定了下来。从此之后,套用一句后世的话说只要他自己不做死,那曾嫂米粉就不会死,只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兴旺发达。

  火爆的生意从早上七点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热闹非凡,拥挤不断的前堂大厅才慢慢的稀落起来。直到这时,饿得前胸贴后背的王勃才有时间来考虑中午饭的问题。

  父母跟小舅母的意见都是去农贸市场买点菜,回米粉店自己弄。反正锅碗瓢盆,各种调料都是现成的,买回来两三下就弄好了。

  王勃却觉得这样太过麻烦,而且四人累了大半天,再让父母去厨房辛苦弄吃的他也不愿意,于是就说干脆去馆子点两个菜,让他们送过来。

  “我看你是钱多了!下馆子?你有几钱去下馆子?”王吉昌脸色不愉,冲王勃吼道。今天早上请钟晓敏吃三两加量的牛肉米粉就让王吉昌肉痛不已,他倒不是心痛这三两米粉,而是一想到今天早上三两,明天早上又是三两,以后每天都是三两,一个月就是三十个三两。三十个三两多少钱?六十元!老天爷,几年前他给人看大门一个月的工资才七八十块钱!

  而且这还是一顿!要是三顿加起来,那不是一个月光是伙食费自家就要多出一两百?450一个月的工资王吉昌就觉得够高的了,加上一两百的伙食费,那不是就要支出六七百?这还是米粉店的营业员吗?比工厂里面那些拿铁饭碗的工人都强了。

  “勃儿,听你爸的。让你爸去农贸市场割两斤肉,厨房里面还有一捆莴笋,我们整个莴笋炒肉,再煮个莴笋叶叶汤,够了。”母亲也难得的反驳起王勃的“铺张浪费”来。每天有肉吃就是曾凡玉想也不敢想的奢侈生活,还要去下馆子?这对勤俭了一辈子的她来说不是享受,而是犯罪!

  “勃儿,下啥子馆子哟!听你妈老汉儿的,就在店里面自己煮饭吃!姐姐,我说你也不要去买啥子肉了,就将就莴笋炒个菜,煮个汤就行了。王哥,莴笋在哪里?有小刀没有?我去剥莴笋!”小舅母也在一边劝起来,说完就朝后厨走,准备剥莴笋去了。

  “早上才吃了牛肉,晌午又要吃肉,晚上是不是还要吃肉?妈哟,这到底是啥子日子哟,恐怕地主老爷都过不起这种日子!”钟晓敏的心头吃惊的念叨着。没在店里打工之前,她和小舅,外婆三人也就十天左右割一回肉来打牙祭,一个月也就吃个两三回肉。今天看这架势,可能顿顿都有肉吃,一天就把以前一个月的肉都吃了。她完全被吓住了,有点担心这种日子过下去自己会不会折寿。

  自己的意见被所有的人反对,王勃知道他犯了“众怒”,也就闭了嘴,不再提下馆子的事情。顿顿吃肉,或者下个小馆子对前世的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哪怕在他过得最困顿的最后两年,他也没缺过肉吃,只不过由以前的经常下馆子变成了去超市割肉回家自己弄。

  但是,他明显忘了现在不是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生活水准都普遍提高的2015,而是农民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超过一千元的1999。看着父亲骑车去农贸市场的背景,王勃无奈的暗叹了一声:

  看来,让父母,特别是母亲习惯想吃什么买什么的日子还任重道远呐!

  ————————————

  感谢“好人”!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第40,破千

  下午七点,等小舅妈钟晓敏吃了晚饭下班离开后,一家三口立马关门打烊,开始合计起第二天的收入。三个人一人划一摞元票,角票偶尔夹杂着十元,二十元的票子开始数钱,最后一归拢:

  1132!

  “勃儿,我们,我们破千了?!”王吉昌的声音带着颤抖,计算器上所显示的那个四位数,几乎让他的思考都停止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9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7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俗人一枚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