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九二好生活_分节阅读_第833节
小说作者:向晚葵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69 MB   上传时间:2019-07-08 16:21:21

至于为什么会在中关村,而不是其它地方,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京城大学、人民大学、华清大学为代表的几十所高等院校,还有中科院、工程院等国家级的科研所,大量的留学归国人员,都集中在那边。

如果提前启动这个项目,把重点放在电脑和手机这两个核心产品上,应该能给国家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想到这里,叶纤红突然有些激动。

如果这个项目能够正式立项,那算得上她重生以后,第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提议。

而海淀区这时候应该还很落后,前世看过一篇介绍京城的文章,说九十年代京城南面出了二环,就是农村。

西北方向好一点,四环外才算农村。

这时候海淀区的驻地海淀镇,应该还是平房为主,周围还有大片的农田。

如果重点发展电子产业,就算再过三十年,这边也不用做大的调整了。

拿定主意后,她开始考虑怎么写这个计划书了。

反正她需要做的只是一个大的规划,具体的细节,林省长肯定会派专业人员,进行具体的调研和细化,不用她考虑。

这样一想,就简单多了,很快立了大纲,大致写了起来。

晚上胡向阳回来,又跟他聊起京城的情况,验证自己的判断,是不是符合实际。

如果弄错了,那这个计划,就成笑话了。

胡向阳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详细地介绍起京城的现状。

见他一脸兴趣的模样,叶纤红于是拿出计划书,跟他商量起来。

“电脑和手机?”胡向阳看完后,皱了皱眉头。“这些东西太复杂了,我只听说过,具体怎么做,根本不知道——”

小红倒是一直有一部砖头厚的大哥大,信号时好时不好,还不如座机好用。

至于电脑,也从别人嘴里听说过,但是具体的情况,他没法提供意见。

“没事。”叶纤红了解他的性格,对技术方面的事,天然有些排斥。“到时让林省长自己找技术人员商量好了。”

既然京城的发展状况没有弄错,那自己这个计划,算是达到要求了。

第二天再次修改了一下,让安安帮自己抄了一遍。

安安的字写得比自己漂亮,看起来更舒服。

完成后给林省长打了个电话,让他接一下传真。

听说这么快就完成了,林樾有些吃惊。

小姑娘该不会是随便写了个东西,来糊弄自己吧?

等到看到写得整整齐齐的计划书,又推翻了自己的猜测。

于是坐下来仔细看了一遍,越看越皱紧了眉头。

倒不是计划有问题,里面提到的各种优势,以前未来前景,非常符合实际,难为一个小姑娘了解得这么清楚,肯定花了不少时间查资料。

只是跟胡向阳一样,手机和电脑都属于新兴事物,他还真的没有把握,能不能在海淀区搞起来。

不过自己不懂,可以请教专业的人才,于是他一个电话过去,把京大一个老朋友叫了过来。

那人是京大的教授,最擅长的就是电子行业,对国外的最新技术也了如指掌。

只要他觉得这个计划没问题,就可以派人做调研了。

因为历史原因,现在坐在高位的人,大多不是技术出生,对这些新技术了解很少。

所以很少有人动这样的脑筋,把新兴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就是因为这种项目看上的人少,如果成功的话,更加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林樾不怕冒险,但是至少要有七八成把握后,才能出手。

老朋友到了后,也不废话,拿过计划书直接看起来。

“咦?你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年轻的助手,居然帮你写了这样的项目计划。”看完后,他惊讶地问道。“现在的年轻人,太厉害了——”

别看这份计划书写得很笼统,但是能写得这么高瞻远瞩,估计没几个人做得到。

一方面必须熟悉电子产业的最新进展,又要了解手机和电脑生产的可行性,还要对海淀区的经济发展摸得这么清楚,说明这个人虽然年轻,却又非常老到,着实不容易。

“你觉得这个计划能搞?”林樾没想到老朋友会这样说,倒是很吃惊。

这些大学教授,哪个不是眼睛长在额头,除了自己,瞧谁也不顺眼。

没想到他对小红居然有这么高的评价,真不容易。

第二章美味的无名鱼

“我是做学问的,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判断。”老朋友倒没有大包大揽说行。“而你的要求跟我不同,想要把它做成产业,就必须能赚钱,那涉及的方方面面就多了,你最好多找些人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传统行业想干就干,没什么大的问题,因为技术已经成熟。

这种新技术新产业,风险就大得多。

谨慎一点,不是坏事。

林樾觉得有理,慎重地点点头。

叶纤红把计划书传真给林省长之后,当天没有外出,在家里等他的回音。

可是一直等到第二天晚上,那边依然没有消息。

这时候她总算反应过来,看来这个计划涉及的内容太广,林省长一时间没法做决定。

自然也无法马上给自己答案。

这样一想,她反而松了一口气。

林省长能慎重一点是好事,这样才能把自己没有发现的漏洞,及时补上。

至于后面的事,已经跟自己无关,所以不用管它了。

因为在家没事做,苏思诗就把两个宝宝丢给她照顾,她自己忙于管理农家乐。

暑假到了,这边的顾客比以前多了一倍,以前的人手不够用了,她除了招人,自己也不得不顶上去。

叶纤红倒是乐于当回临时保姆。

这么聪明的两个宝宝,只要喂饱他们就行了,其它时间不哭也不闹,自己会玩,乖巧得很。

她后来干脆带着两个宝宝进了空间,找了块草地,让他们在上面玩。

这里比外面安全,至少没有乱七八糟的虫蛇等东西,最多衣服上沾点草渍,洗洗就好了。

两个宝宝快一周岁了,已经能自己吃水果。

为了防止他们扯地上的青草放进嘴里,叶纤红给他们一人一只水蜜桃,让他们自己啃。

像葡萄杨梅这样的水果,不敢给他们吃,怕不小心卡在喉咙,就会有危险。

自己则边摘水果,边处理好腌进玻璃罐里,到时用来酿酒。

夏天天气热,在空间特别舒服,如果不是怕家人找自己,她真的想一直住在里面。

反正有那块寒石床,直接躺在那里就行。

想到那张床,叶纤红把它们移过来,把两个宝宝放在上面。

这样更不用担心两人了。

忽然想到前几天去外公家时,到后山探险的那个空间里,曾经抓过不少鱼回来。

记得它们特别美味,只是这些鱼习惯在黑暗的环境,所以一直躲在河流最深处,自己都忘了捉几条来吃。

于是控制着抓了几条过来,装在水桶里,从空间出来,拿到厨房里。

叶知书以为女儿又买了鱼,也没有问为什么,剖了后问她怎么加工?

“清蒸红烧都可以,这鱼特别鲜——”叶纤红无所谓地回答。

家里的鱼都产自空间,本身味道就比外面生长的好吃,这些鱼在空间繁殖,应该比以前更美味了吧!

中午大家一尝,果然觉得鲜到极点。

就连平时不大吃鱼的安安,一个人也吃了整整一条。

好在因为人多,叶知书把几条书全红烧了,见大家喜欢,就把剩下全端上来了。

苏思诗过来接孩子,听说鱼好吃,也尝了尝。

“小红,这是什么鱼?怎么这么鲜美?”开了这么久的农家乐,对美食也越来越精通,忍不住问道:“如果放到农家乐卖,生意一定会更好——”

商人的性格,首先想到的就是赚钱,而不是自己吃。

“这鱼只有地下河才有,所以非常少见。”叶纤红想了想,决定卖一些给她,让农家乐也多一样吸引人的美食。“不过价格也比较高,一斤至少要十块,你觉得可以吗?”

倒不是为了斩她,主要是现在只有自己空间才有,不可能大批量卖。

价格定得高一点,就能劝退普通顾客,只剩下不差钱的人偶然买来尝尝鲜。

“没问题。”苏思诗爽快地回答。“一条大概一斤,到时候我卖二十块一份好了。”

以这样的价格卖,其实利润很少了。

不过跟叶纤红想的一样,有一样别的地方没有的招牌菜,能吸引不少顾客过来,那就值了。

叶纤红见他这样想,也不在意。

下午开着皮卡出去一趟,回来时装了四大桶鱼,一共有五百斤左右。

因为是淡水鱼,苏思诗把鱼倒进农家乐院子专门用来养活鱼的小池塘里,有顾客要了,就捞上来一条,非常方便。

叶纤红怕这边不好养,悄悄拿出灵液,滴了一点进去。

看下面的鱼一下子活跃起来,她才放心地离开。

没过多久,温俊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找叶纤红要鱼。

于是用同样的方法,送了五百斤鱼过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51页  当前第8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3/9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九二好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