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媚色天香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延琦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57 KB   上传时间:2020-08-24 09:29:15

  便大步出了房门。

  余下安若留下房中,握着那枚玉佩,依旧滚烫着脸颊,却忍不住也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腹。

  ——上辈子她是糟了别人的毒手,以致于没能有自己的骨肉。

  眼下独孤珩的后院只有她自己,那么今次,她应该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吧。

  ~~

  汴京。

  眼看一日又是一日,派去庆州的人既没回来,也没有任何消息,朝中各路人马皆已按捺不住,纷纷上书景帝,要求严惩镇北王。

  “启奏陛下,宣旨使曹诚已经抵达庆州近一月,如今没有任何音信,其家人前两日也不知所踪,臣以为,其很可能已经倒戈向镇北王,镇北王包庇罪犯,目无王法朝廷,按律当削藩降位,严惩不贷,还望陛下下旨捉拿。”

  “陛下,镇北王私自打开多处关口,恢复与番邦通商,此乃目无朝廷,大逆不道之举,绝不可轻饶,请陛下将其严惩,给天下一个交代。”

  ……

  朝会之上,众臣也是群情激奋。

  景帝颇为心烦的揉了揉眉心。

  说实话,身为一国之君,他不可能不忌惮手握重兵的独孤氏。

  原本以为,五年前将上一任的镇北王暗杀掉,便可大大削弱他们的力量,那庆州只剩下孤儿寡母,加之那些好战的外族番邦,不必他动手,独孤氏便会自行衰败。

  哪知独孤珩这小子更胜与其父,这些年来的战事没将其打趴下,反而令其愈发强大,尤其这一段时日,听说他与吐蕃,回鹘及夏国等愈发热络,更叫人担忧。

  说实话,景帝不是不想治独孤珩的罪,然独孤珩断然不是会束手就擒的主,一旦要治罪,就意味着会有一场恶战。

  偏偏朝廷又已经多年未打过仗,胜算有多少,景帝自己都没把握。

  只是近来独孤珩的举措,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大臣们每日这般上书谏言,也叫他无法再逃避……

  一番艰难的取舍之下,景帝终于出声道,“朕下月千秋,召镇北王进京。”

  事到如今,只能先试一试,若能用曾经对他老子的办法解决掉独孤珩,倒也能省不少力。

  然他话音才落,却又有大臣质疑道,“陛下,镇北王狂妄至极,如若此番再度抗旨,又该如何?”

  景帝咬牙,“调长安大营两万兵马准备,一旦镇北王抗旨,就地正法。”

  作者有话要说:  连着一个星期阴雨天,月子病犯了,胳膊疼的抬不起来,今天又迟到了,感谢各位等待,么么啾~~

第60章

  约莫半个月后, 汴京的圣旨再度到了庆州。

  独孤珩在书房内接下圣旨,面上没有任何异色, 然须臾过后,他却去了驿馆, 先前那位宣旨使曹诚被“扣留”的地方。

  先前手下来报,倒是曹诚绝食多日,打算以死明志, 却不知今日见过他从汴京赶来的家人之后,可有改变主意?

  ——

  独孤珩到来之时,曹诚才与刚到的妻儿老母抱头痛哭过一场。

  他被镇北王扣留不归, 算是渎职, 按照景帝的性情,断不会轻饶他的家人,他本以为此番一家老小要在地府团聚, 哪里晓得镇北王竟将他们接到了庆州?

  “你们怎么来的?这一路, 可有被苛待?”

  曹诚不放心的问妻子, 却见妻子哭着摇头, “镇北王宅心仁厚, 他手下一路以礼相待, 哪里曾苛待我们?若不是他们那日及时出现,我们只怕已经在汴京的天牢了……”

  曹诚心内五味杂陈, 恰在此时,独孤珩来看他了。

  曹家妻儿老小齐齐向镇北王行礼,态度恭敬有加, 只有曹诚梗着脖子不肯屈服,只凉声道,“王爷何须如此?曹某这一条贱命,能为朝廷而亡,也是曹某的荣幸。”

  曹家老小听了,纷纷变了脸色,曹老太太使劲扯儿子的衣角,用眼神加以警告。

  独孤珩倒也没生气,只是叹息着摇了摇头,走至曹家仅有四岁的幺儿身边,捏了捏小家伙的小手,问曹诚道,“曹大人自愿为朝廷捐躯,可朝廷却会怎么对这无辜稚子?”

  曹诚一噎。

  将幺儿天真的面庞望在眼中,许久,他终于长叹一声,道,“王爷这是要逼曹某做叛臣啊!”

  独孤珩却严肃了神色道,“高氏治下,黎民犹如水火之中,曹大人在朝中多年,难道看不见各地匪祸猖獗,百姓艰难度日?看不见高氏子弟欺男霸女,百姓无处申冤?看不见贫民饿死田间荒野,而高氏酒池肉林,夜夜笙歌?”

  曹诚狠狠噎住,愈发说不出话来。

  其实他在汴京官位不高,不过是个礼部郎中而已,此番来庆州宣旨,众人皆知是不好办的差事,纷纷推脱之下,叫这差事落到了他的头上。

  他生性敦厚,有几分文人的傲骨,当年虽是状元出身,但在朝中勤恳多年,迄今还是个六品小官,却干得无怨无悔,一心要为朝廷效忠。

  此番差事安到了他头上,纵使知道是条凶多吉少的路,也还是来了。

  然效忠归效忠,他也不是不知镇北王所说的都是事实,现如今景帝及皇室子弟们只顾享乐,压榨黎民,才致使国力每况愈下。

  如今,只怕是连一个藩王也镇不住了。

  曹诚心内激烈斗争,正在此时,又听独孤珩道,“不瞒曹大人,就在方才,孤收到汴京召见,听闻此时的长安大营,还有两万兵马正严阵以待,要取孤的性命。”

  曹诚一怔,竟不晓得事态已经到了这一步,试着问道,“王爷是如何打算的?”

  独孤珩笑了一下,“生死在前,还要问什么打算?独孤氏代代忠烈,保卫大周百姓百年,不该得到被鱼肉的命运。”

  这话说的是,生与死摆在眼前,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吧?

  曹家人此时也按捺不住,纷纷劝曹诚弃暗投明,几番攻势之下,曹诚终于服了软,向独孤珩道,“曹某别无所求,只望王爷日后善待我的家人。”

  独孤珩笑道,“曹大人多虑,凡忠于本王者,只要有本王一口气在,一定会得善终。”

  曹诚这才放了心。

  没过半日,庆州百姓得到了一个消息,汴京朝中出了奸臣祸国,妄图挟持皇帝,陷害镇北王。

  皇帝派了亲信曹诚来向镇北王求援,镇北王自然不能容忍,决定发兵进京捉拿奸佞,肃清朝堂。

  庆州山高皇帝远,对于百姓们来说,镇北王就是他们头上的天,汴京皇帝姓什么,大约好多人都不知道,此时自然是镇北王说什么就信什么。

  一时间群情激奋,甚至有许多年轻人主动要求参军,要去汴京捉拿要陷害镇北王的奸臣。

  ……

  ~~

  安若没想到,战事竟来得竟这样快,从临泾关回来不过七八日,独孤珩便要出征了。

  发兵不是件小事,有许多事项需要安排,连日来他一直在忙碌,夜里都是在前院睡的,一直到临行前的夜晚,才回到怡心居,与她相见。

  他特意抽出晚膳的时间与她共处,踏进房中时只见,桌上早已摆好了一桌饭菜,有他爱吃的黄焖羊肉,糖醋鱼,酱牛肉等等,还有两盘饺子。

  独孤珩净了手,一边坐下,一边笑问道,“怎么还有饺子?”

  “汴京有句俗话,出门饺子回家面,王爷明天要远行,吃顿饺子,一路顺顺利利。”

  安若答道,“从前爹每回出远门,娘都会叫厨房做顿饺子给爹吃。”

  不知为什么,虽然知道他这场仗一定会打赢,但成婚已有月余,此番他忽的要离开,还是叫她心间有些发空。

  她语声温温柔柔,叫独孤珩也忽然很是不舍起来。

  “这几日冷落了你,孤不好,等孤将大事办完,我们还有时间长相厮守。”他望着她,语声颇有些郑重。

  安若点了点头,又忍不住问道,“王爷今次要去多久?”

  上辈子知道他时,他已经踏平了汴京逼近临安,并不知他是何时从庆州出发的,但想来,光是从庆州到汴京都要花大半个月的光景,更何况是要将沿途的城池一一拿下,时间定不会短。

  果然就见他道,“若是顺利,大约一年之内可以拿下,若是慢……两三年也有可能。”

  一年?

  安若心间一顿。

  也就是说,此次与他分别,竟然要这么久?

  “那……王爷一定要保重身体,妾身会在这里等您凯旋。”

  天知道她费了多大力气才将满心的复杂咽下,尽力用平静的语气说出这样的话来。

  独孤珩嗯了一声,顿了顿,又将心头的话语咽了下去,只道,“快吃吧,菜要凉了。”

  他想问她会否担心自己,但转念一想,她也是重来的,早已知道自己会赢下,就算不担心,也是正常。

  因第二日要早早出征,这一晚吃过饭后两人便早早歇下,却是几番风起云涌,及至夜深时,安若才得以入睡。

  却不知在她睡着之后,某人望着她的睡颜,却迟迟没有阖眼。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高氏王朝虽已腐朽,但毕竟版图广阔,从西到东近千里之遥,其中的一座座城池,并不容小觑。

  上辈子他从庆州打到汴京,足足花了两年半的光景,就算这辈子重来一次,仗也还是要一场场去打,因此他方才对她所说的时间,并不夸张。

  骤然分开这么久,她可会想他?

  成婚到现在,自己对于她,可有比上辈子要紧了吗?

  桀骜如他,也有如此毫无把握的疑问,深藏在他心中,竟也丝毫不敢开口,来求她的答案。

  皓月西移,灯烛渐黯。

  许久,他方吹熄了床头灯火,也闭上眼,睡了过去。

  ~~

  第二日一早,镇北王领兵亲征,直往汴京而去,众将士于城门外誓师,气势震天,自不在话下。

  送走了独孤珩后,王府中便只剩了李太妃与安若婆媳俩。

  戒了佛堂中那名贵香烛,再加上每日按时遵医嘱服药,李太妃的旧疾已经好了多半。

  儿子出征在外,她这个当娘的放心不下,仍是每日虔心念经拜佛,替儿子祈求平安。

  安若也没有闲着,一面操心王府内各项事宜,关怀婆母日常起居,还不忘同长史打听独孤珩的进程。

  彼时独孤珩已经出发月余,阎长史告诉她,王爷在长安附近与高氏兵马狭路相逢,王爷运兵如神,只用了五日就将对方两万人马全歼,顺利拿下了长安城。

  长安是西北最重要的城池,也是通往中原的一道重要关口,经此一役,庆州将士们士气大振,一鼓作气继续东行,却也引起了高氏更加严密的盯防,接下来的仗,就不是那么好打了。

  不过独孤珩也并不冒进,并采用招安战术,渐渐又吞并了沿途经过的许多个城镇。

  安若放了放心,又在每日给婆母请安的时候,将战况一一报给婆母听。

  这日她刚到懿兰苑不久,便听见婢女们通传,道是二夫人魏氏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媚色天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