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公主榻(重生)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挥墨染蝶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9 KB   上传时间:2020-12-11 18:49:46

  后面那几个字太过刺耳,像钉子似的字字钉入房相如心里,听得他不禁沉沉闭目。

  上辈子李漱鸢成了他义子的妻子,只要他稍稍动心,那便是耻辱是罪人,是败坏伦常。所以,千秋节那日终了他还是头也不回地走了,与其说走,不如说逃,为了避免事情往可怕的方向发展,他只能逃走。

  今天他出言进谏,驳了陛下撮合宋洵和李漱鸢的意思,也不知道做的是否完全正确,他只记得李漱鸢那晚上同他讲的她过得不好。曾经那样骄傲的人,瞧着着实委屈的很,既然重来一次,他不忍心再看见柳树下她那副样子。

  同窦楦聊了几句后,他寻了个藉口离去,也不知该往哪里走,于是任凭着直觉沿着那石子小径往杏林深处走去。日头已斜,半碗橙色的墨洒了出来,染透了天边,有一轮新月挂在云端,风里有花香的味道。

  □□蜿蜒,房相如负手独自走着,忽然闻前头有低低笑语声,心头轻轻一跳,本想转身离去,却不由自主地迈着步子过去了。

  李漱鸢正指着花圃里最艳丽的那朵红色的月季花侧头笑道,“冬鹃,你将那朵摘来,我瞧着甚好。”

  房相如淡淡地松了口气,原来她是跑到这来了。

  听闻她惯用春花入浴,直接将御庭院中瞧得顺眼的花采走,冷水洗净后,再撒入浴池中,肌肤便可不熏而香。她的确是足够香了,只是可怜了那些花,地上扔掉的尚有半开未开的,未及秋日就搞得残红满地。但凡入不上她的眼,就这么被遗弃。

  房相如站在杏花天影中看她,的确觉得李漱鸢是陛下十几个公主最明艳的一个。女子之美,或如夏花绚烂,或如秋叶端静,可她究竟属于哪一种,房相如还真的说不清,只觉得如今越发看不懂她心思了。

  李漱鸢似乎听见有人叹气,冷不丁地一回头,见房相如立在身后不远处的花影中,惊得她心头一跳。

  房相如一动不动地在那冷眼瞧了颇久,看得漱鸢心虚极了,捏着玉骨团扇细声道了句,“房相也在。”

  幼蓉和冬鹃知道公主其实心里头有点怕房相,一见她这样,赶紧提着篮子屈身行礼,生怕房相去圣人那告状,她们这些做婢女的跟着被罚。

  房相如直着腰身负手缄默,望过来的目光疏淡得好似留白,看不出所思所想,过了片刻才问,“公主这是在干什么。”

  漱鸢从前着实被这姓房的戳脊梁骨戳怕了,说她铺张浪费,说她不惜财物,眼看着洗个澡也要被他揪住记上一笔。他还明知故问,步步紧逼过来,她唯有硬着脖子回应。

  “是我自己叫幼蓉她们摘花的,不关她俩的事。你要是想去父亲那告状,莫扯上她俩,我一人承担。” 她大义凛然起来,房相如的严辞责令她领教过,能与窦尚书做朋友的人,嘴皮当然了得。这一次被他记下便记吧,她认了。

  一向言语不留情面的房相如微微一笑,倒是没有要责备的意思,脸上似乎浮着温和的神色,“公主放心,臣不告状。”

  他颇为意外李漱鸢的秉性仗义,这种时候护着婢女,叫他有些刮目相看。他停在那,瞧了一眼地上的残红,道,“公主天生丽质,倒不必采这么多春花熏香。犹抱琵琶半遮面,浓淡相宜为上佳。臣记得曾经教过公主,凡事讲究个中庸最妙,过头就不好了。”

  真是难为他了,费尽心思把劝诫的话说得这样委婉,叫她别太厌憎自己。这般温和些的语气叫他自己都觉得他也不是窦楦讲得那般不通常情。

  漱鸢哦了声,侧头直接问他,“房相不喜欢是么?”

  这是什么问题?说得好像李漱鸢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似的。一旁还有宫人立在那听着,房相如硬着头皮忍下几分尴尬,咳了两声,淡定道,“臣没什么喜欢不喜欢。公主随心就好。”

  “先退下吧。”漱鸢回身叫幼蓉和冬鹃先回归云亭,“本宫同房相私下有几句话要说。”

第6章

  既然是要私下说话,必定是不能叫旁人听见的话。房相如无权拒绝她,叫他一个人留在这里实在是孤立无援,不知道李漱鸢又干什么。他眼观鼻子鼻观口,双手对掖进袖子搭在身前,想袖手作壁上观。

  初春的夜,黑得没那么快了。可一天的探春把慢慢把光景磨去了大半,眼下昏色已经拢上来,好似黛纱遮了眼,看什么都变得有些朦胧沉醉之意。再耽搁半个时辰,怕是要黑透了。宫门下钥前他得赶回崇义坊,那帮巡夜的武侯实在不好应对。

  “敢问公主有何要事情?”

  李漱鸢审视起房相如,他脸上淡定如常,没有半点纰漏好叫她多些遐想。这人总是这样,波澜不惊的脸上绷得没有喜怒哀乐,就怕叫人猜出他心思。

  漱鸢执扇笑了笑,薄肩和腰肢松懈下来似的,在原地走了两圈,姿态有些婀娜,低头笑了一句,“其实就是想多谢房相,今日替我解围。”

  解围?哦,原来还是宋洵那事情,房相如抬了抬袖,习惯性地拿官场上那一套回她,“公主国色天香,自有更好的郎君相配。小儿宋洵尚多有不足之处,实在无福尚公主。若有得罪之处,还望宽恕。”

  漱鸢又道,“我倒是觉得奇怪。宋洵若是做了驸马,也算半个皇亲国戚了。这等好事,房相不想替义子求一求?”

  房相如心里有准备,淡答,“功名利禄如浮萍,如有真才学,大可不要那些虚名……” 他停了片刻,似乎觉得李漱鸢话里有另一层意思,抬眼疑惑道,“怎么,公主喜欢宋洵?”

  对面的漱鸢扬声轻呼“哦—”,微微一笑,恍然大悟道,“原来房相担心我喜欢宋洵。”

  “那倒是………没有。” 房相如犹豫了一下,感觉事情越发乱了。

  他坏了义子的好事,却又在这曲径幽深处和李漱鸢拉扯起来。窦楦那痛斥胡俗“父子同妻”的样子历历在目,仿佛在警醒他似的,指责着他曾经有过的一丝心动。

  他顿了下,不再接李漱鸢的话头,复道,“这样吧,臣下次拟个单子,给公主举荐几位更好人选,如何。”

  漱鸢听了这话咯咯地娇笑起来,笑得房相如后背发凉。凉薄的晚风从他宽广的袖笼钻了进去,吹透了整个身子,叫他有一种今夜岌岌可危的感觉。

  面前的人和印象中的李漱鸢不太一样,从前她虽然高傲娇纵,可和他讲话没这般胆大妄为,似乎总在若有若无地挑起他的误会,将他们之间的关系弄得不清不楚。

  半晌,李漱鸢终于笑够了,收敛起神色,探着半身用一种宽解安抚的语气道,“房相放心,你那义子宋洵我一点也不喜欢……” 说着缓缓起身,眼波流转到他的脸上,捕捉着上头细微的变化,继续道,“可我倒是瞧着房相不错。与其费劲心思的举荐别人,不如举荐你自己,房相未娶我未嫁,不是也挺配的。”

  天色昏暗,可她还是满意地注意到房相如的脸色难看极了,大概是羞愤坏了吧。这样一个将情绪隐藏及深的人,有点反应总要比没反应好。他真是听进心里去了,这才控制不住地起了一层尬色。

  漱鸢上辈子有个遗憾,没能好好的和他说自己心底的表白。现在总算说出去,剩下的交给命运了。想起最心酸的事情是上辈子她就那么抱过他一次,那怀抱的温度太遥远,她快记不得了。

  说起来,房相如算是她生命中出现的第一个男人,她后半生延续的荣华也皆因他曾在洛阳的舍生相救。如果没有他,自己早就死于乱箭之中,哪里还能回到大明宫。

  有些人和事心心念念了多年,在岁月的积累和发酵下偏偏生出了异香,萦绕在心头,就是挥之不去。

  她重新站在他面前,是最原始的自己,没有了那层伦常的枷锁桎梏着她和房相如,无人再敢置喙。

  漱鸢黑黝黝的眼珠笑成了月牙,天边那一缕婵娟照在她脸上,她今宵明艳动人。

  房相如听得拧起了眉头,良久才品出她话里的指向。他以为上午那首《摽有梅》叫李漱鸢生了奇怪的痴念,问道,“公主病了?”

  “没有。”

  “那为何说这些痴话?” 房相仍旧坚信李漱鸢病得不轻了,抑或是他耳朵病得不轻了,他拂然振袖,淡淡道,“荒唐。”

  漱鸢藉着月色靠近他,显然是鼓着勇气,道,“房相怎么说荒唐呢,觉得我看不上你么。若是房相都配不上,那长安城便没有更好的了!房相贵为肱骨,才学惊艳,又是治世之才,我心悦房相良久,这辈子到死也不想再喜欢别人了。不信的话,可以去陛下面前说清楚。”

  一通孺慕之词从李漱鸢口中倾泻而出,字字灌进房相如的耳朵里,让他真受宠若惊又有些胆颤心惊。听到她话的最后,他有些感叹,小小年纪就要说这一辈子的事情,实在还是个孩子心性。她还要去陛下那说?今日李漱鸢真是快把他要弄疯了。

  一听她要去大明宫,房相如像安抚孩子似的耐心劝言道,“公主所言,臣都听进去了,不必再惊扰陛下。公主年轻气盛,有些话切勿乱讲,一时冲动酿成终生悔事可就不好了。”

  “不说才是后悔呢,而且我又不嫌你老。”

  她不甘心,甚至要得寸进尺,攀着他的袖角就抓了过来,“房相一向对我颇为照顾,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房相从了我吧。日后加官晋爵再拜三公,都不成问题,我同父亲说去。”。

  房相如实在听不下去了,拼尽最后一丝力气苦言进谏,“公主呓语,再说下去臣要唤太医令了!”

  他的鼻息间已经隐约闻见了她身上月季花的蜜香。孩子气和勇气一旦加起来,这力量不可小觑。他被她的胡言乱语缠得无路可去,只觉得从指尖顺着经络丝丝脉脉的发凉起来,按理说春夜没那么冷了,可他心里愁云惨淡如秋寒,暗暗咽了下嗓子,竟觉得像吞了块冰,堵在心里,化不掉也下不去。

  漱鸢一听他要喊人,趁着房相如一个恍惚,那柔软的身躯隔着衣衫直接扑进他怀里,一双纤细的手臂不顾一切地环住他的玉钩束带,她把脸埋进他的衣领处,动情道,“那你叫吧。太医署的人到来之前,我就当作一场梦好了!” 说着,她将他搂的更紧,侧脸贴进他胸前的时候,似乎还知足地叹了口气。

  房相如直楞着后背宛如青松,身子像钉在那似的走不开也逃不掉,只觉得一袭异样的柔软的温热地贴在胸前,叫他心头难以自抑地跳动不止,他狠下心来推了李漱鸢几下,谁想她不仅黏人且力气不小,竟死活不肯松手。

  其实陛下还是豫王的时候,房相如在洛阳府邸就见过她了,只不过没有打过照面。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也算看着她从那么个小人长到现在。

  可如今李漱鸢她长大了,要大逆不道,要公然轻薄朝廷重臣。房相如已经绝望至极,仰头看向那惨兮兮的白月光,恨不得奔月而去。

  此时,巡夜的钟鼓声忽然敲了一响,从长安街坊里浩浩荡荡地传到这边来。他如获大赦,一把移开她的手腕终于挣脱开来,顾不得红衫官服衣领交错,匆匆鞠了一礼,勉强郑重道,“时候不早了,臣必须出宫了。不然宵禁一到,臣回不了家。”

  “房相无妻无妾,那宅子怎么能叫家呢。”

  李漱鸢没再纠缠,立在月下捋着一把青丝边说边看他。她漫不经心,在得逞似的轻笑,笑得房相如心头发凉,耳根微热。

  她自有分寸,知道轻重,这时候忽然又变得懂事起来,慢慢道,“也罢,天色已晚,房相晚上回去大概还要忙于政务。我若是再耽搁,可就不讲理了。”

  房相如听得眼前有些眩晕,明明这李漱鸢已经把不讲理的事做尽了,此时又做起好人来。

  他还是鞠袖说了声臣告退,只见彼此立在漆黑的山坡上静默一阵,一袭萧萧身影匆匆离去,独留下一弯翩跹身姿仍旧立在长亭远眺。

  杏岗没入了夜色中,而大明宫与太极宫已经华灯初上,宏大的宫殿像刚苏醒的远古的兽,在黑夜中泛着迷濛澄黄的光点,光点中有缓缓飘过的柳絮在眼前翻落,然后随着一阵晚风逐月华而去。

  李漱鸢站在山上俯看,那一向淡定自若的宰相自下山后快步绕过折转的回廊,一路有宫人内侍朝他俯身行礼,他匆匆而过点头致意,步伐中有几分令她愉悦的慌乱。

  然后穿过重重朱红色的陈旧宫门,终于迎着火光,背影没出了丹凤门,瞧不见了。

  她站得足够高,目光漫过宫墙,再远望出去,可见皇城外坊间里她渴望的人间烟火。

  漱鸢微微一笑,今夜的荒唐大概要叫房相独枕难眠了。

第7章

  昼漏尽,长街寂寂。顺天门的冬冬鼓击过了四百锤,将白日里的繁华驱散尽了,只剩下一天星斗,半轮明月。

  长安城的夜禁于最后的六百击中开始,隔着瓦墙清晰地听见沉重的锤击声如春雷隐在空中,从朱雀到开远的六街上坊门依次关闭,接着便有金吾卫挎刀骑马巡夜。这些武侯铁面无私,犯夜者不论何人,皆按律法笞二十。

  房相如单指支着木窗听了一会儿,只闻坊间有些许吵闹声,仔细辨后便知又是有百姓扒了坊间的墙头,想跑去另一边,结果被金吾卫逮个正着。宵禁一事他也和陛下提过几句,建议不必管得太严,百姓热衷夜游也无可厚非,加派人手巡查便是,可惜长孙新亭以不利于掌控为由,把这事情驳回去了,最终不了了之。他缓缓放下窗,坐在翘头案前对着快要灭下去的烛灯缄默。

  今夜令他心烦的另有其人。

  下人拢着烛火在屋外等了许久不闻主人传唤,透过竹篾纸眼见着屋内的光一点点弱了下去,这才悄然走入,小心翼翼地添了一轮灯,又退了出去。

  屋中恍惚间明亮起来,映在身后的屏风上将一袭烟波明月图照得粼粼欲出,房相如的脸拢在那片晦暗不明的柔光中不语,冷在案几角落里的竹简皆引不起他的兴趣。

  他想起关于李漱鸢的旧事。

  记忆中原本和自己不那么对付的这个人,忽然在他面前变得轻佻妩媚,仿佛转了性子似的,叫他必须聚精会神地应对她那些不太妥当的言辞和举动。

  房相如觉得她的存在大概要超出了他力所能及的范围,探手斟了盏青饮,覆手衔起杯子停在唇边,回想起前世李漱鸢传遍长安城的那件“风月之事”。李漱鸢性情再如何娇纵,也不应该是会豢养道士做面首的人,至少他曾经笃定这一点……可今夜……

  可今夜她的眼神不对劲,甚至以商量点私事为由,趁机投怀送抱地轻薄他,这叫他百思不得其解。女大十八变,难不成在他离开长安的那几年里,李漱鸢的性情已经超出了他所料?

  想起她在杏岗的那些话,房相如很是烦恼,抬着二指揉起了眉心,今夜之事分外严峻,他一人势单力薄,更不能与窦楦商量。良久,他沉了口气,睁开眼揽袖提笔,终于下定决心要在陛下那奏她一本,规劝陛下好生注意李漱鸢的言行举止。

  “义父。”

  宋洵在角落终于见房相如面色舒缓些,才拘谨地唤了一声,“见义父一直忙于公务,未敢打扰。”

  房相如抬起头,见宋洵自屏风下的阴影中走来,应了一声,说无妨,“今日有些要事与窦尚书相谈甚久,耽搁了时辰。你先回来用过膳了吧。”

  宋洵顺从地说用过了,又问起房相如是否要传膳,见房相如摆摆手,只道是不饿,叫他早些休息。只见宋洵踌躇一会儿还是不走,似是还有话要说,房相如看在眼里,问道,“洵儿还有事?”

  他与宋洵的关系比起父子,更像是夫子与学生。当年隐太子成王麾下的宋将军与房相如算是朋友,只可惜一朝变天,站错队的宋将军被生俘,奈何死活不投降,大骂还是豫王的当今圣上不仁不义,篡取太子之位。

  陛下无奈之下,自然留不得这样的人,手起刀落,宋家无一幸存。他苦劝之下,宋洵这个独子终于留了下来,他带在身边亲自抚养,已有三四年。

  房相如没那么刻板,叫宋洵留了他父亲的姓氏,不必随他改姓房,日后等他成人后,谋求一官半职自立门户,他的良心债也算结束了。

  他对宋洵管得不那么严,终归是觉得对他父亲有些愧疚,房相如心里叹了口气,往事难言,他放下笔,看向宋洵,道,“你且与我说。”

  宋洵见义父并未生气,才放心些,推诿了几句,才问起来,“义父与窦尚书所谈之事是有关突厥和亲么?”

  房相如颇为意外,宋洵问起朝中事倒是不常见,他开口,“的确有所涉及。” 他淡然地答着,目光漫了过去,心中奇怪宋洵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度。

  “不知和亲的人选,是否敲定了?”

  “还未。” 他凝着宋洵片刻问道,“你对此事很有兴趣?”

  宋洵忙说没有,“父亲莫怪罪。只是今日读古人词,读到汉有卫霍两位将军长驱直入玉门关,大漠荒凉,胡奴野蛮,又想到昭君之辈,心有不忍。”

  房相如点点头,道,“原来如此。你一向性软温和,这是好事。不过,太过伤春悲秋会坏了性子,有空多看些两汉策论为更佳。”

  “多谢义父指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公主榻(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