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六零不嫁赘婿_分节阅读_第47节
小说作者:果果爱吃糖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09 KB   上传时间:2022-01-07 19:50:27

  文秀英瞥见那些熟悉的封面,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不就是些高中课本吗,她论斤买的那些。

  她晃悠到高中门口,果然看到一大波人在此守候,若不是门口的大狼狗拦着,他们怕不是就要进去抢书了。

  但是他们的想法都要落空了,每个学生就一套书,上课还要用呢,尤其是现在又能高考了,这些书对谁都是宝贝呀,才不会轻易卖掉呢。

  文秀英迈着轻快的步子转身回家,不一会儿,就拿着几个麻袋,搬着小凳坐在了中学对面的大槐树下。

  她面前支棱起一个硬纸壳,上书:高中课本大全,一本一元。

  在校门口等的绝望的大龄青年们,看到她摆出的小摊,瞬间围了过来。

  “妹子,书怎么卖啊?”一个奔三十去的男青年斜瞄着硬纸壳上的价钱问道。

  文秀英将硬纸壳拿过来伸到他眼前,他挣扎道:“妹子,能便宜点吗?”

  后面的人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但还是按捺住急切,等着他还讲价,因为这价钱实在令人发麻,生产队一个工分才几分钱,高中全套课本有十几本,谁也不会一下带这么多钱在身上。

  现在又不是队里年底分红的时候,除了城里的工人干部家庭,可没人能拿的出这么一大笔现钱。

  事实上现在最着急买书的并不是本地人,主要是各大队的知青,他们大多都上过高中,又迫切想要回城,这是唯一的机会,而本地人念到高中的本就不多,就算要考试,凑吧凑吧,也能找上些书。

  只有知青是光杆一个,来下乡时,谁也不会想到要高考呀,真是身无一书。

  文秀英早料到这个价钱高,不会出现疯抢的情况,她本来也没多少存货,自然是价高者得了,这些知青,都是城里人,不会指着队里那点分红过活,比普通农民可富裕多了。

  她看他们还在观望,那个人一直磨着要讲价,她从兜里掏出一个记号笔,拿起纸壳,写上:谢绝还价,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还有其他人挤上来跟她讲价钱,她一概不理,只将装书的麻袋紧紧抱在怀里,一副胆怯柔软的样子。

  那些想买书的人急的直窝火,却愣是没听到她开口说话。

  一个十七八岁的女青年突然冲过来,大声道:“我钱不够,你先给我五本,等我回去借到钱,再来买剩下的。”

  文秀英收下钱,掏出原先分好的一整套书让她挑了五本,临走时,那女青年叮嘱再三,剩下的一定要给她留着。

  群体效应一旦被某个人打破,原来坚不可摧的堡垒就瞬间瓦解了。

  大家本来都是出来买书的,身上带着钱,便纷纷掏出钱来,尽着钱数挑书。

  这一波人潮乌泱泱到中午放学时,还未完全散去,反而有越来越多听到消息的人正陆续赶过来。

  放学的学生也好奇的围过来,看看有啥稀罕玩意儿,怎么围着这么些人。

  “这...这不是去年放假时,来校门口收书的那姑娘吗?我当时就是把我高一的课本全卖给她了,一共十一本,卖了一毛八分钱,她现在竟然一本一元来卖。”一个留着平头的男学生又急又气的跟旁边的同学说道。

  “还好我没卖,当时还羡慕你有钱吃冰棍呢......”瘦高个同学哈哈笑道。

  话音未落,跟前听到他们说话的买书人就揪住他道:“你把书卖给我,我给你一本五毛钱。”

  刚才还庆幸之前没有低价把书卖给文秀英的人,听到也有人要高价跟他买书,他拔腿就跑,本来要拉着他去掀摊子的同学在风中独自凌乱。

  这是咋了?你又没吃亏,跑什么呀。

  秋风中飘来一句,我要去跟我堂哥要钱去,就不见了人影。

  平头男生只好拼命朝前挤,想讨回差价。

  他还没到跟前,就被忽然冲进人群的一波气势惊人的红袖章给撸到地上去了。

  “有人告你投机倒把,跟我们走。”

  文秀英拎起空空如也的麻袋,拍了拍土,大大方方的跟着走了,人群中发出一声冷笑,你有本事就不要求到我门上。

第74章 . 文化人的眼界 成长

  秋日里难得的晴天, 上街的人比往常多些,奇怪的是一群男女青年正跟在几个戴着红袖章的人身后,伸长着脖子,看着走在最前面的一个高个长辫姑娘, 还时不时的窃窃私语一番。

  围观的人不明所以, 也纷纷停下脚步多看几眼,长得挺好看一个姑娘, 怎么会被红袖章给带走呢, 看她这朴素的穿着, 也不像什么坏分子呀,

  等他们进到大院门口,跟着围观的人已是里三层外三层, 刚一迈进门槛, 大门就被突然关上了,还上了栓。

  文秀英虽然自有办法应对,此时心里难免还是一慌,待看到苏君彦从里面走出来时, 她的心立即放了下来, 看到老师, 她知道她之前准备的说辞是用不上了。

  “秀英, 怎么是你?”苏君彦惊讶道。

  一旁刚带她回来的伍衡飞更是意外道:“苏主任, 您认识这位卖资料的姑娘啊?”

  “咋不认识,她是我们邻居,天天见呢。”

  “早知道这样, 我们就不费这劲了,还闹这么大动静,回头我们头批评我, 您可得帮我说说好话。”伍衡飞陪着小心道。

  文秀英有些迷糊了,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好像特意找她一样,她还以为是被小人给告了呢。

  “秀英,走,咱们回去再说。”苏君彦见文秀英神情有些不安,不想在这继续待着了。

  听他们要走,伍衡飞忙到前面去开门,苏君彦小声说:“别怕,是有事求你。”

  门刚一打开,文秀英就看到外面仍然站了好些人,让人颇有些不适。

  苏君彦走在前面,他那不怒自威的干部势头让外面的人自觉让开了道,文秀英紧随其后出了门。

  突然,一个十八九岁的男青年冲出来,对着苏君彦道:“干部同志,这个人投机倒把,您知道吗?”

  苏君彦看他一副急切的样子,温和一笑:“是你告诉伍队长,她在卖书的吗?”

  “是的,就是我揭发的她。”他挺了挺胸膛,很是骄傲的答道。

  “小伙子,好样的,幸好你让我们知道哪里还有高考复习资料,若是晚一点,就全都要被那些知青给买走了,咱们本县的考生就没的用了,在此,我要对你提出表扬。

  你也是要参加高考的考生吗?好好考,国家的未来就靠你们了。”说完未等他反应,苏君彦就带着文秀英扬长而去,只是刚转过身,他就变了脸色,恢复高考是给了年轻人希望,也给国家带去了新的希望,这会不想着好好找资料复习,还一门心思的害人,这样的年轻人真是让人不耻。

  回到文化局的办公室,文秀英心里仍然不解和忐忑。

  “你手里还有多少套资料?”苏君彦单刀直入,他早觉得这丫头有些早慧,没想到那么聪明,三个月前就开始琢磨着做高中的题目了,怕是她早就知道高考要恢复了。

  “老师,您能不能先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了?”文秀英有明白,却又不完全明白,苏老师大概也想要高考资料,但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县里的其他考生,他刚跟那人说的话应该是真的。

  还有刚才那人,她总觉得有些眼熟,看他粗糙的手脚,脸上也是久干农活的样子,年岁不大,却不像个上学的人,那就不是为了嫌书贵告发她,而是因为其他事情,但是因为什么事情呢?

  她还没想明白,苏君彦就带着些兴奋的语气说道:“你什么也没有做错,而且还做了大大的好事,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后,我就想着,咱们县如果能有很多人考上大学,就可以改变这里贫困落后的面目,我曾到香港学习过两年,我太知道人才对一个地方的重要性,我就想做点什么。

  但是昨天消息一出,没想到最大的困难竟然是大家都没有书可以拿来复习,我们局的大门昨晚就被堵了,很多高中生找不到书就去找教育局,教育局说我们这有个大图书馆,里面什么书都有。

  可惜的是,图书馆之前遭了火灾,书大多都烧没了,不然还真有不少能用的书呢。

  今天伍队长说有人报告说外面有卖书的,我就赶过去了,没想到是你,还是你有心啊,早收集了这么多书。”

  文秀英有些汗颜,她一个没上过大学的半文盲,心里就只有挣钱那点事,知道要恢复高考,就想着卖书挣大钱,压根没想到家乡的发展什么的,要么说人还是要多读书有文化呢,这眼界就是不一样。

  “这样啊,伍队长可是把我吓坏了,他说我投机倒把,我还以为要让我去游街呢。”文秀英这才彻底放下心来,要书没事,别要命就成,她好不容易再活一次的。

  “说好的去把人请来的,他竟然这样吓唬你,难怪刚才看到你跟我认识,又惊讶又忐忑的样子。”苏君彦也知道,那些人习惯这样大声大气的了,怕是不明白“请”为何物。

  “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既然是为了咱县里的学生考学,我这就回去把书全搬过来,送给没有书的考生。”文秀英觉得自己都重活一世了,就不能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了,得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才不愧老师教导一场。

  “你这也是花钱收的,不能让你白给,我不是那死板的人,买卖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你一个半大的姑娘,独自撑着门户也不容易,但是局里也没那么多钱给你,只能让你看在咱们的师生情分上少收点钱了。”苏君彦有些不好意思道。

  自认识以来,他没少拿这个小邻居的吃食,后来成了老师,他心里才好受些,现在又要让她把自己好不容易弄来的资料拿出来,实在是有些愧疚,他这个老师没真的帮学生做什么,反而处处偏学生的东西,实在是无能极了。

  “老师,您真是要把我羞死了,您是为了县里的发展考虑,我却只想自己一个人的小日子,哪里配当你的学生,您就让我向您靠近一点吧,要不然,您是不是嫌弃我,才跟我这样客气的。”文秀英用无比亲近的语气笑着说道。

  苏君彦被她也给逗笑了,只好道:“这可是你说的,别回去在小本本上一算账,后悔了可别来找我哭。”

  “老师,您既然想让本县的考生更多的考上大学,就剩下这短短的一个多月,就靠他们自己看书恐怕不行,这高考可是全省的人放在一块比,不说别人,那些下乡的知青就比他们强多了。”文秀英想到后世,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在教育上的基础和差距,忧虑的说道。

  “这我倒还没想到,这两天光顾着找资料了,你有什么办法吗?”苏君彦完全没想过这个问题,他从小学习就没发愁过,奖状糊墙都快糊不下了,根本不知道学习困难是什么样。

  “办法是有,就是得费点心。”文秀英胸有成竹道。

第75章 . 速成之法 墙外的爬山虎绿莹莹……

  墙外的爬山虎绿莹莹的绽放着, 秋风拂过,带起丝丝波动,生机勃勃。

  屋内静谧异常,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 就在文秀英无聊到数起叶子的时候。

  苏君彦终于放下手中的册子, 抬起头道:“你家有人上过大学吗?”这样别出心裁的笔记做法,定是家里传下来的学习方法吧, 他上学那么多年, 也没见过这样的办法啊。

  文秀英不假思索道:“没有。”她没有家, 何况家人,唯一心疼的哥哥无缘大学,妹妹还小, 未来不知。

  “哦, 那你怎么想到这样记笔记的。”苏君彦好奇道。

  “老师上课的时候总说读书不能死记硬背,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孤立的知识点,我就想把课本上分散的知识点给总结到一起, 复习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

  每次到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 同学们都要借我的笔记抄, 这样看起来更清晰一点, 就算上课的时候没认真听, 一看我画的图也能明白。”

  文秀英将自己的想法如实道出,她早吃够了没文化的亏,这一生早就下决心要上大学, 对学习花的心思自然是最多的。

  “道理听着虽然平常,可真正能这样去做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即使是我上学那会, 可以正常参加高考,认真学习的人也是少数,考前能看看书的都是好学生了,像你这样还将知识体系作图重新思索,做出不同的结构图的,那我真是从未见过,你真的是比我想象的更用心努力。”

  苏君彦由衷感叹道,这个学生他也认识两年了,要说多有天分,实在谈不上,可这份巧妙心思和肯努力花功夫的沉稳态度是能够超越很多人的。

  她这方法对真正能够过目不忘,理解力超群的聪明学生自然是用处不大,可对如今这些撂下书本多年,或者基础很差的考生来说,却无异于制胜法宝。

  他当机立断道:“你愿意把你是怎么做笔记的方法教给全县考生吗?”

  文秀英面容却有些迟疑了片刻才道:“现在这种情况,即使把方法教给考生也是无益的。”

  “这是何故?”苏君彦看她之前信心满满,怎么又变了口风,心有些沉了下去。

  “老师,现在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了,让那些对知识几乎空白的考生从头整理学习,是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的,现在一定要求快求效。”文秀英坚定的说出自己早已想过很久的想法,应试的时候,分数才是王道,其余都是空谈。

  “你仔细说说,怎么才能又快效果又好?”

  “找人分工,将高考所需知识点全部总结出来,然后印发给考生,考生只学现成的知识,去芜存菁,集中火力突破重难点,否则考生就只能拿着十几本教材一一复习,难免在不重要的知识上浪费大量的时间,说不定等书还没翻完一遍就考试了呢。”

  文秀英虽然没经历过高考的魔鬼复习,却见过高三学生的复习资料,等到考试前,都是集中知识点在一本资料上的,重难点很清楚,对于一般学生来说,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复习难度,因为即使是几十年后代饿残酷教育下,仍然有很多学生上课不听课,等到复习的时候,你让他拿着教科书,也找不到重点在哪里。

  “你这倒是个办法,可谁来做这个事呢,做事也需要时间呀,我就怕来不及,县里虽然对这一次考试非常重视,县长还说最好每个公社都出大学生,让我们这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之乡,到时候还要给考上大学的戴大红花游街发奖品呢。

  但是大家都各有各的事情,我们这些文化教育口子上的人丢开学习已经多年,根本不知道重点难点在哪里呀,而且印刷也需要钱呀,县里经费太紧张了。”苏君彦为难道,文秀英想的这个事有些不切实际,工作量太大了,每一步都是难关。

  “老师,这些我都想到了,这也是我冒着风险跑去摆摊卖书的原因之一。”

  文秀英此话一出,苏君彦满脸疑惑,今若不是情况特殊,文秀英这个情况难免要被处置的,怎么说的还像是早有预料般。

  “昨天才宣布恢复高考的消息,但是我早几个月就听到了风声,那时就开始加紧收集跟高考有关的书和资料了,我自然是有挣点钱改善生活的想法,同时也希望能为家乡做点什么。

  这次高考中最有竞争力的是那些把名报在本地,但一旦考上就会立即回城的知青,表面上他们也会算是本县的大学生,可实际上却是徒有虚名,不会回来工作,更不会念着建设回报家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3页  当前第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六零不嫁赘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