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_分节阅读_第100节
小说作者:走月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08 KB   上传时间:2023-12-04 19:16:39

  “疯了吧他们?”姚娉婷难以置信的出声。

  没控制好音量,惹得其他人都探头看了过来,她连忙假笑一下装作无事,背过身才看向赵胜男,试图找出开玩笑的影子。

  “是真的。”赵胜男点着头,“你也不是不知道,在学校的时候,有些学生就是惹事的性子,敢把天给捅破……”

  河西大队偏巧就凑了这么几个傻大胆。

  宋满冬脑海里的第一个人选就是宋满盈。

  说风就是雨,从来不考虑后果,这种性格着实叫人头疼。

  赵胜男揉了揉脸,咬咬牙,“也不用你们去,我自己上吧。”

  宋满冬问她,“你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画大饼吧。”赵胜男没隐瞒,“想办法说服他们,叫他们从别的地方找场子,比如河西大队瞧不上他们,觉得他们没本事,那他们就真搞出来点儿名堂,叫河西大队的人求他们……”

  赵胜男说完,下意识的问,“满冬,你有什么好主意么?”

  宋满冬摇摇头,叫她彻底坑这些人一回还行,讲和她是不擅长的。

  她可没耐心去应付这种人。

  姚娉婷也不乐意去打交道,“我怕跟她们吵起来。”

  其他人更指望不上,最后还是赵胜男只身一人前去。

  赵胜男去来回跑腿传话。

  宋满冬他们也没着急回去,而是在河西大队闲逛起来。

  毕竟这来回有十公里,吃顿饭就回去总觉得有点儿太对不起自己走的路了。

  从张家出发,朝大队西面尽头走,路上还遇到不少河东大队的人,大约也是跟他们想法差不多,顺路来看看亲戚。

  走过一遍,宋满冬也发现了。

  河西大队比河东大队平坦不少,没有山地。

  大队上虽然也是泥和着稻草的围墙,但大都都装着整扇木板的门,不像河东大队,还有些人家装着几块儿薄木板拼成的门。

  他们又走回来,正好跟赵胜男迎面遇上。

  赵胜男脸上带着如释负重的笑,“解决了。”

  她把两边协商的结果简单讲了一下,不免也念叨了句,“那几个知青真是……

  事儿一点儿没做,先要河西大队好吃好喝供着,河西大队是比河东大队好点儿,但这个好还吃不饱肚子,哪儿有余力供应他们挥霍?”

  “我都没把握能帮上什么忙,他们倒是自信的很。”

  “现在好歹劝住了两边各退一步,希望他们能早点儿认清情况吧。”

  宋满冬也不看好那些知青,他们既不了解大队的情况,也不愿俯下身子了解,不可能从实质上改变河西大队的境况的。

  即便有撞大运的,顶多起个苗头,便半道崩殂了。

  几人边说着边结伴往河东大队走,出了河西大队,迎面遇到两个花白头发的老爷子,正担着水,步子走的慢,晃悠悠的。

  赵胜男立马上前想接过扁担帮忙,伸出手却被拒绝了。

  赵胜男扬声解释,“我力气大!我帮你们挑回去!”

  “不用。”那老人开口,却不带本地的口音,而是咬字清晰的普通话。

  赵胜男愣了愣。

  跟着反应过来面前的老人是什么人,迟疑了下,还是再次伸手,“没事儿,我来吧。”

  她又叫人,“陆许山。”

  两人挑着水,由老爷子带路,挑到了地方。

  河东大队下放的人住在猪圈附近,河西大队也是。

  不过他们这房子瞧着更破一些,院门也没有。

  赵胜男没进院子,把水桶放好,扁担立在墙边,就打算离开。

  院内听见动静又走出一位老爷子,“陈叔,我不是说等我回来去挑水……”

  出来门看见围着的几个年轻人一愣。

  陈叔已经催促起赵胜男,“你们赶紧走吧。”

  宋满冬隔着数米跟老马对视一眼,见老马移开视线,自己也收回了目光。

  下放人员的管束,宋满冬是知道的。

  只要她去举报,老马绝无可能再去公社给人做酒席赚钱,胡家给的钱能尽数落在她的口袋。

  不过宋满冬没打算说。

  积极助人的事情她不做,落井下石的事她也不会做。

  路上一耽搁,回河东大队时,已经晚了。

  不过如今过了农忙的时候,他们也不用赶着上工。

  便都坐在家里收拾起核桃和板栗。

  熟透的板栗直接从带刺的青壳里掉出来,但彻底熟的还得人来剥。

  核桃要更麻烦一些。

  将果子砸烂,把里面的核桃扒出来,核桃皮上挂着黑膜,拨核桃的手是必然会染成黑色的。

  鲜核桃壳硬,肉却很嫩,外面一层浅黄色的核桃衣能撕下来,白色的,吃起来口感清脆,像是鲜花生,但又没花生那么脆,完全没有油脂气。

  一边剥一边吃,剥到晚饭时,几个人凑不出来一盘鲜核桃。

  吃够了剩下的核桃便没砸开,只去了青壳,放在外面晾晒。

  等晒干了储存起来,到冬天都还可以吃。

  宋满冬带着一双黑手去做晚饭,起身时还顺手抓了一把板栗,丢在灶膛旁。

  晚饭是简单的清汤面,每人碗里放了一个荷包蛋。

  清汤面还是得细面好吃。

  姚娉婷吃了一口面,又捧着碗喝了汤,长叹一声,“舒服。”

  面虽细,却有韧性,汤底没有放肉,只放了猪油,碗里浮着油花,但不油腻。

  荷包蛋则是煮的恰到好处,蛋黄熟透,仍是柔软的状态,蛋白也很嫩。

  姚娉婷已经不会多嘴去问怎么煮的了,反正她是学不会,傍着满冬吃就行。

  宋满冬吃着面,说起来过几日的安排,“我明天去公社买点儿红豆和红糖,后天蒸点儿包子放着。”

  “一号我要去公社做酒席,那天没人帮忙,回来恐怕没什么精力做饭,你们先拿包子凑合两日。”

  陆许山刚皱眉吃完了面,听见她的话,忍不住提出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做点儿咸馒头?或者辣的?”

  宋满冬想了想,“都做吧,我再包点儿包子。”

  他们人多,吃起饭来也十分可怕,一笼馒头一顿就吃的差不多了。

  正好现在天凉,包子馒头也能放几日,不怕坏。

  隔天跟王喜娟约好轮流喂猪,宋满冬便坐上大队的牛车去了公社。

  她先到邮局把给省研究院的信寄出去。

  这信早早的就写好了,只是一直耽搁着没来寄。

  忙完这事儿,才去买了东西。

  这次顺便将黑市买卖的情况又瞧了一遍,摸好底。

  酸豆角和泡菜已经不大能卖了,地里长的菜现在只能拿来卖酸菜。

  月饼更是过了时候。

  宋满冬看过一圈,蹙了蹙眉。

  东风公社当真是穷的叫人头疼。

  要是在市里,她可不必忧心做什么买卖,怕的只会是不够卖。

  宋满冬想了会儿,又折回去多买了一份手里的东西。

  陈家明回来已经是转天了。

  宋满冬正在蒸馒头。

  做馒头没月饼那么麻烦,蒸笼叠起来,她一口气蒸了三笼。

  陈家明从墙头跳下来,先是嘟囔了一句,“天亮了,大队上的人越来越多,以后找你恐怕更麻烦了。”

  宋满冬都不用问,已然瞧出来他的不同。

  陈家明理了发,又穿了件崭新的褂子,落地还扯了扯,才走过来递给她一个油纸包。

  “什么东西?”宋满冬问着接了过来。

  “花生糕。”陈家明期待的看着她,“你快尝尝怎么样?”

  宋满冬吃过,不过还是捏起来一块儿尝了。

  而后便重新包了起来,“还不错。”

  陈家明一脸喜意,“那你能做出来么?”

  “你要是能做出来,咱们以后就卖这个,在省城卖的可好了。我自己也吃了,根本停不住。”

  陈家明显然有些兴奋,说完嘴上还没停,“我在省城逛了两天,发现他们什么都卖的好,吃食也看的眼花缭乱。”

  “卖的好的我都记下来了,要是这个不行,咱们再换别的。”

  宋满冬接过他的本子看了眼,摇摇头,“这些恐怕都不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7页  当前第1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0/2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