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走月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08 KB   上传时间:2023-12-04 19:16:39

  ◎举报。◎

  宋满冬不停歇的蒸了两筐窝窝头, 才有坐下来喘息的时间。

  这还是情况好的。

  挖渠的人是一刻也没停,来来往往颇为壮观。

  今年修的是东风渠,这一段往西是河西大队, 往东是河东大队。

  两个大队从中间开始挖,依照张大队长的话,便是从这儿修到家门口, 今年的活儿就干完了。

  坐在他们这临时搭建的棚子下, 还能遥遥的瞧见河西大队的人。

  只是比起他们这边, 人似乎有些少。

  刘大姐坐下来, 见她扭头看着,也瞧了眼, “河西大队每年都这样, 修渠的这些人都是要钱不要命的,不回家过年,干一整个冬天。”

  “到了腊月, 那天能冻死人。”

  宋满冬听着有些奇怪,河东大队可是比河西大队还穷,怎么反倒说起别人了?

  刘大姐瞧出她的疑惑,随意道, “以前咱们大队就是这样, 都想来挣口饭吃, 一天也不歇。还有些干了活, 把饭留着带回去给家里人的。

  连着几个月,水渠还没修完,人先完了。去年大队上走了好几个人。”

  宋满冬反应了一下, 才听出这走的意思。

  也难怪怨气许多。

  她宽慰刘大姐, “今年咱们大队来的人多, 等天冷的时候也差不多能修完了。”

  刘大姐叹气,“只是觉得这水渠没必要修。咱们这边靠着河,就没怎么旱过,用不上水渠。”

  又问,“满冬,你们城里的人见识多,你说这水渠该不该修啊?”

  “我也不太懂这些。”宋满冬不好意思笑笑。

  她跟赵胜男想法相似,修水渠绝不是坏事,只是功不在当代。

  “你就是太谦虚了。”刘姐定论,“我可不觉得你比那些人差。”

  她用下巴点点宋县长的方向。

  这位宋县长穿着白衬衫,深蓝色的外套,干活热了,脱下外套,那一抹白便格格不入。

  宋满冬不大了解他,但还是知晓自己几斤几两的,“刘大姐,你太高看我了。”

  至于宋县长,她是不评判的。

  不过她还记得前些日子胡婶子托人给她捎的信,说的便是这位宋县长的事。

  讲上回的白切鸡其实是给他做的,又讲他从南方来,吃饭挑剔、口味清淡,只字不提砖厂食堂的事。

  宋满冬看过没放在心上,原以为不会有什么交集,没想到竟是这么快遇上了。

  但她也没打算凑上去奉承,只装作不认识。

  靠别人那路一眼就能望到尽头,还不如靠自己。

  忙碌间,哨声为号,已然到了吃饭的时候。

  宋满冬顾不得多想其他,站在竹筐前,和刘大姐一起给其他人打饭。

  张大队长邀请宋县长先来,人倒也不客气,端着饭盒就上前了。

  张大队长愣了下,才跟着过来,只觉得这宋县长跟其他的领导不太一样。

  宋满冬也顿了下,才把菜打进宋县长的饭盒。

  没想到这位挑剔至极的县长,竟也要同他们一样吃这些粗粮。

  宋县长和张大队长一走开,排队的人便急哄哄的把饭盒递过来挡住了宋满冬的视线。

  她好奇心也不重,便没继续瞧。

  给修渠的人打完饭,宋满冬也坐下来吃了一碗,吃的眉头直皱。

  实在是许久没吃过这么粗糙的饭食了。

  一日过去,回到家里。

  宋满冬跟赵胜男几人目光对上,不约而同的开口,“要不要再做点儿吃的?”

  “要要!”姚娉婷立马追着话喊。

  “我原以为之前大队食堂的饭就够凑合了,没想到还有更敷衍的。”

  今天两顿饭,一顿玉米窝窝,一顿红薯窝窝,即便是宋满冬来做,也叫人吃的心口噎着,想来明天也不会太好。

  宋满冬也不费劲儿整花样,麻利的给一人做了碗汤面,猪油划开做汤底,放上一个油汪汪的炸蛋。

  热乎乎的汤面下肚,才把人唤回了人间。

  宋满冬吃完,才说起来,“大队上给的是陈年粮食,又是大队集中磨出来的,面粗,味道本就差些,还好没有发霉的,不然那才叫雪上加霜。”

  姚娉婷吃惊,“发霉了也要吃?”

  “只能吃。”宋满冬如实道,“河东大队这情况,哪儿有挑的份儿?”

  姚娉婷立马双手合起,求起来各路神佛,“可千万别有发霉的粮食。”

  这一句话说着打了三个哈欠。

  赵胜男脸上也带着倦色,催促道,“洗漱一下早点儿睡吧,明天还得起大早过去。”

  一想到赶路,姚娉婷脸就苦了起来,困意都消散不少,“这也太远了。想到明天起来先走一个小时过去,我就睡不着了。”

  赵胜男询问起来,“要不然咱们也跟着大队上的人住桥洞?”

  桥洞离修水渠的地方近一些,按今天修的地方,约莫七八分就能走到。

  姚娉婷实在点不下头,“那边是大通铺也就算了,还是半露天的,蚊虫那么多,我可受不了。”

  赵胜男又看了看脑袋直点的方宛和江志农,“可天天这么来回赶路也不是办法。”

  大家都受不住。

  宋满冬是一定要回来的,她还得做馒头。

  想了想,便道,“明天问问大队长吧,看能不能用少一顿饭换晚点儿上工。

  大队上还有其他人也要赶回来的,总会出个章程。”

  姚娉婷一拍掌,“这个好!”

  “这饭我才吃两顿都难受的不行,要是天天吃,那真是不想活了。”

  赵胜男想着也是,“那明天一块儿问问。”

  说完见宋满冬又朝厨房去,惊讶起来,“满冬,你还要做馒头?”

  “你们先睡。”宋满冬怕她们要陪着,又说,“我之前也做这么多活,习惯了。”

  赵胜男欲言又止,卖馒头这毕竟是宋满冬自己的事儿,又涉及到买卖,她不好说太清楚。

  纠结了一番,还是回去睡了。

  宋满冬蒸完馒头已是深夜。

  月上中天,以至于来拿馒头的陈家明都有些迟疑,“要不馒头的事儿还是先停停吧,你身体累垮了可就不值。”

  “我现在还能坚持。”宋满冬没有逞强,她确实是打小活就干得多,一直早起晚睡。

  “再卖一段时间吧,等过半个月再看要不要停了这生意。

  水渠那边要两三个月,等三个月后,再重新做买卖,熟客都走光了。而且,难保修完水渠没别的事儿。”

  陈家明仔细瞧了她的脸色,才点点头,“那行吧。”

  “你坚持不住一定要说啊!”他还指望跟宋满冬多合作几年,要是能搞点儿大的买卖就更好。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宋满冬收拾着锅子,见他准备离开,又想起,“你不用回来修水渠?”

  陈家明说,“我还没跟大队长他们照面。”

  “没通知到我,我就当不知道,这水渠少我一个也不差。”

  他住在公社,每日只取馒头的时候往返,还是避开了大队上的人。

  张大队长就是有心找,也要费一番功夫。

  宋满冬瞧他的态度,对修水渠也是不大认同的。

  衡量过后,也就没多事儿劝陈家明。

  临别之前又托陈家明来时给她带块儿肉。

  目前这情况来看,她至少还要跟着河东大队的人修个半月的水渠。

  赵胜男他们也不例外。

  饭食是难以忍受,可他们也不能天天起火开小灶。

  宋满冬打算做几瓶肉酱,来应对大家的口腹之欲。

  修渠第三天,河东大队跟河西大队已经拉开了距离,到了关键的部分。

  开饭的地方也固定在了桥洞旁,方便大家吃过饭后小憩。

  河西大队也驻扎在这边。

  赵胜男没带铺盖,他们从张大队长那里得到了赦令,不吃早饭,六点半开始上工就行。

  住在桥洞的人则是四点半起床,先打着灯挖一个小时再吃饭。

  吃过午饭,宋满冬把碗筷放在背篓里,再跟刘大姐抬到板车上,一同去河边洗碗。

  就瞧见赵胜男朝河西大队的人群中钻过去。

  宋满冬想起河西大队的知青,眉头就皱了起来,再朝那边看去,才发现河西大队的人群中没有她担忧的人。

  “满冬!”

  刘大姐呼喊声响起,宋满冬忙扶着板车继续往前走。

  想来也是,那群知青不像是会老老实实下地的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7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2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