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_分节阅读_第39节
小说作者:风纪樱落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17-10-30 13:39:25

  “少爷,二太太是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丰儿问道,“奴婢没有说错吧?”

  “没有,你说的很对。”原著里贾元春被封为德妃,让荣国府盛极一时,不过这也成了贾家的催命符。

  赵嬷嬷摇摇头,一脸替贾元春可惜地表情:“大小姐进宫做女史,哪有在家舒服。”

  原著里贾元春被封为德妃的时间好像很晚,她这才刚进宫,最起码要在宫里苦熬十几年才能成为妃子。在成为妃子之前,宫里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贾琏心里有些同情贾元春了。

  选秀结束后,府试要开始了。

  作者有话要说:

  考楹联是蠢作者自己加的,和历史上的府试肯定不一样。

  来来来,来押注,压贾珠能不能在乡试中考中举人?

  

第三十九回

  四月十一, 是一个万事大吉的好日子。

  京城的府试正式开考。

  府试的开考时间和县试一样, 贾琏在寅时末, 也就是五点起来了, 和往常一样先绕着院子跑半个时辰,然后在家用完早膳, 坐着马车出发去考场。

  在去考试之前, 贾琏被赖大家的请到贾母的院子。

  贾琏朝贾母行礼请安, 贾母朝他招招手, 无奈他只好走过去,站在贾母身边。

  贾母拉着贾琏的手,一脸关切地询问了一番, 问他考试的东西带齐了么,吃住的东西有没有忘记带的,又让他不要紧张,好好考。

  千叮呤万嘱咐了一番,贾母这才放贾琏离开。

  两个月前, 贾琏考县试的时候, 贾母完全无视, 对他不管不问。而这次考府试,贾母却非常关心和关注,昨天晚上还派人过来送来一些好吃的干粮, 今天离开前还拉着贾琏不断地叮嘱。这两次考试,贾母的态度是来个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啊。

  王夫人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贾琏考府试, 昨晚派周瑞家的过来送了些吃的东西,还特意关心嘱咐了几句。

  贾母对王夫人这么做,心里很是满意,这个儿媳妇终于有点脑子了。

  邢夫人见贾母关心贾琏的府试,心里很是高兴和得意,以为贾母看重贾琏。不过,她见王夫人这么关心贾琏的考试,心里很是警惕,总觉得这个弟妹没安好心,在打什么坏主意。

  王夫人送来的吃食,邢夫人没有让贾琏带到考院去。要是吃了拉肚子,琏哥儿就考不成试了。

  邢夫人平时做事和说话没有什么脑子,但是这个时候却又变聪明了,知道考试前,东西不能随便乱吃。

  就算邢夫人不说,贾琏也没有打算吃王夫人送来的东西。虽然这段时间他这个二婶消停了,但是对他们大房的敌意依旧在。上次他考中县试的案首,二婶可是气得不轻,谁知道她会不会在吃的东西里面下药,让他考不了府试。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府试期间,他还是小心点比较好。

  这次考府试,两府里的下人不敢再搬着板凳等着看贾琏落榜的笑话。上次想看贾琏落榜的笑话,贾琏却考中了县试的案首,他们被狠狠地打了脸,这次他们可不敢在笑话贾琏不自量力地去考府试。他们这次在猜贾琏能不能再考中案首,不过大多数人觉得贾琏考不中案首。

  和家里长辈辞行后,贾琏坐上马车赶往考院。

  每年参加京城府试的人很多,今年听说有两千人,但是只录取八百人,竞争非常激烈。

  因为今年参加府试的学子很多,所以京城设立好几个考院。贾琏所在的考院叫文清院,据说这个考院的考生大多数是京城本地人,当然也有些外地的考生。

  卯时四刻,也就是六点,文清院的大门打开了。

  和上次考县试一样,所有的考生分成几排排队,一一接受考前的检查。

  贾琏背着包裹,站在队伍里,等待着检查。在等待的过程中,他好奇地看了看四周,发现黑压压的一片,估摸着他们这个考院有三四百人。这次府试,设立了五个考院,两千人的话,每个考院有四百人。

  上次考县试的时候,贾琏所在的考院都是年轻人,最大的也就是二三十岁。不过这次考府试,贾琏发现队伍中有很多中年人,还有不少白发苍苍的老人。

  上辈子看电视剧的时候,看到五六十岁的老人参加科举考试,他当时觉得太夸张,现在来看一点都不夸张。

  有些人读了一辈子的书,一生都没有考上秀才,那就只能不停地考,直到自己不能考为止。

  贾琏忽然想到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却没任何功名,觉得对不起祖宗和家人,在死之前一定要考取一个功名,哪怕是个秀才,也能光宗耀祖了。

  像他这种出生世家的子弟,读不读书对他们来说无所谓,毕竟不读书,他们一辈子也能荣华富贵,不用为吃喝发愁。可是,出生寒门的人,他们把一辈子的希望都寄托在读书上面。他们想要出人头地,想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那就必须考取功名,然后做官。所以,很多人即使老的白发苍苍,也想要继续考科举。

  看到这副情景,贾琏忽然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点。

  很快,轮到贾琏了,和县试一样,把文书和包裹递给士兵检查,然后他再去一旁脱下衣服给另一个士兵检查。

  检查完,士兵把东西还给贾琏,带着他去考场。

  听先生说,县试的前二十名会在一个考场里考试,并有主考官亲自监考。

  主考官亲自监考,这是荣誉,也是压力。不过,对贾琏来说,谁监考都一样,没有什么压力不压力的。

  贾琏的号房果然是第一个,毕竟他是县试的案首。

  二十个号房,有一半人来了,还有一半人没来,估计还在外面排队。

  贾琏一走进来,就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看他的目光有好奇、探究、羡慕、敌意,各种目标钉在他身上,这让他有些不自在。但是,他是案首,不能露怯。贾琏面无表情地走到自己的号房,把带来的东西放了下来。

  看了看他要呆三天的“小牢房”,依旧简陋,但是却非常干净。还有个窗户,太阳出来的时候,还能晒晒太阳,比之前县试的号房好多了。

  阳光好,又透风,又干净,贾琏很满意他这个号房。

  把带来的东西拿出来,一一摆放好,贾琏开始打量其他的号房,发现只有他的号房上面有一扇窗户,其他的没有,心里莫名地觉得很爽,这大概就是案首的福利了。

  贾琏看向他的右边,看到了他这次考案首的竞争对手之一的颜景云。

  这个颜景云长相清秀,一张脸非常苍白,眉宇间有股羸弱的气息,看来身体不是很好。

  至于,县试第三名的明万举,还没有来,估计还在外面排队。就在贾琏准备收回目光的时候,一个身穿蓝色长衫的人走了进来,身体挺拔,身材结实,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长相英俊,大步走来,器宇不凡,一看就知道出身名门。

  贾琏猜想这个人是谁,没想到这人直接走到第三个号房,让他非常诧异。明万举是殿阁大学士的外孙,他以为明万举跟其他读书人一样,文文弱弱的,没想到这个明万举这么魁梧,不像是读书人,反而像军人。

  看过了自己的两大竞争对手,贾琏就收回目光,乖乖坐在桌前,等待考试开始。

  没过一会,他对面号房的人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坐在他对号房的人,也就是这次县试的第十一名的人,不是别人,是之前考县试的时候坐在他对面的连根生。

  看到熟人,贾琏友好地朝连根生笑了笑,没想到他们这么有缘,又坐在彼此对面。

  之前考县试的时候,贾琏就注意到连根生,考试的时候连根生一副淡定从容的模样,就猜到他的成绩应该不错,没想到还真的被他猜中了。

  连根生倒是对再次见到贾琏没有什么反应,毕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还是朝贾琏点了下头,算是打招呼了。

  很快,人都到齐了。接着,主考官来了。

  京城的府试,主考官是礼部官员。而,其他地方的府试的主考官是知府。

  这位主考官看起来四十多岁,虽然长相一般,但是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很儒雅。

  主考官进来朝贾琏他们点点头,然后就坐了下来。

  辰时四刻,也就是八点,府试的第一场考试正式开始。

  贾琏拿到试卷,先是把试卷从头到尾的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被油墨弄模糊地地方,有没有缺字少字的地方,有没有破顺的地方。

  检查完试卷没有问题后,贾琏又从头到尾把题目扫了一遍,发现题目不是很难,心里松了口气。提起毛笔沾了墨水,开始认真地答题。

  整个考场鸦雀无声,只有主考官走动的脚步声。

  主考官亲自监考,当然要在考场巡视,还时不时停下来看考生答题。

  身为县试的案首,贾琏受到了主考官的强烈关注,经常停留在他的面前,看到他试卷上的答案,不时地点头、捋须、摇头,似乎对他的答案感触颇深。

  发生在贾琏身上的事情,也同样发生在颜景云和明万举身上。这两人的家世太牛逼,主考官怎么可能对他们视而不见。

  主考官经常在贾琏、颜景云、明万举三人面前停下,停留的时间也非常长。这三人却对主考官视若不见,无比淡定地答卷,不像其他人,主考官一靠近,就紧张害怕到双手发抖。

  颜景云和明万举出生名门,什么事情没见过,他们对主考官的靠近毫无反应,主考官还能理解,可是,见贾琏对他的靠近一副无比镇定地模样,他就有些惊奇了。听说这孩子今年才十一岁,看到他居然一点都不害怕,还真是让人意外。

  贾琏要是知道主考官的想法,肯定会嗤笑一声,他上辈子经历过大大小小地考试,早就对监考老师麻木了。

  府试的考试内容和县试差不多,先是考四书五经,各种填空题和问答题,不过考的范围要比县试广。不过,这对贾琏来说不是事。

  两个时辰后,考试结束,士兵把考卷收了上去,考生们可以休息了,但是不能离开号房。

  贾琏站起身,活动了下身体,然后拿出精致可口的糕点和肉干吃了起来。吃完就在铺好的床铺躺了下来,准备睡个午觉,这样下午才有精神考试。

  即使是休息时间,整个考场依旧安静,没有人说话,只有吃东西和看书的声音。

  下午,未时四刻,也就是两点,考试开始。

  这场考试的最后一题,题目是一首诗,然后根据这首诗来一篇文章。

  这首诗是杜浦的《春望》,贾琏对它有印象,初中还是高中的时候学过,这是一首亡国诗。

  想了一会儿,心里有了方向,贾琏就提笔写了起来。

  主考官来到贾琏的面前,看到他正在写的文章,没看两句就被吸引了,等到贾琏写完文章,他还没有走。

  贾琏搁下笔,抬头准备活动了下脖子,看到主考官站在他的面前,神色复杂,这让他心里很是疑惑,他写的不好?

  把自己刚才写的文章仔细地看了一遍,贾琏觉得自己写的很不错,没有什么问题,就懒得管主考官刚刚那个复杂的表情。

  主考官见贾琏写好就转身离开了,去颜景云身前停了下来,看到颜景云写的文章,微微地点了下头。接着又去明万举的身前,看了明万举写的文章,他一会点头,一会捋须,好像很满意的样子。

  贾琏把考卷从头到尾地检查了几遍,反复确认没有问题,就开始发呆,等待考试结束。其实,他并不是在发呆,而是在脑海里翻阅书籍。

  酉时,考试结束,士兵把考卷收了上去,接着给他们发热水,好让他们晚上方便洗漱。

  吃着糕点和肉干,贾琏无比想念前世的泡面。吃泡面比吃干粮强。吃完看了书就睡了,考场依旧安安静静,没人说话。

  第二天,考试依旧,考的内容不难,贾琏能轻松应对。

  第三天,考试照旧,没有什么难度。

  第三天最后一场考试的最后一题是楹联。

  先是填空题,有了上联,你就要对下联。给了下联,你就要对上联。

  府试之前,贾琏在系统找到了一本对联大全,而且把它全部背了下来,所以难不倒他。

  下面一道题是写两幅同字异音的楹联。

  同字异音,也就是多音字了,这个好写。

  贾琏在考卷上写到:

  上联: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下联: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0页  当前第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2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