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综武侠]故国神游_分节阅读_第115节
小说作者:城里老鼠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1.72 MB   上传时间:2017-11-18 15:59:03

  天刀不仅罩住了那一块白石区域,也罩住了目击者的感官。其实天刀一出鞘,就可夺取他人的所有注意力,使人看不到天地,看不到宋缺,甚至看不见天刀本身,迷失在即将被庞大力量吞噬的恐慌感中。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天空仍然蓝的纯粹,没有半点杂质。平时人们所说的天蓝, 就是这种颜色。苏夜常在雨中、雪中、风中和别人进行决战, 一见如此好天气, 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天幕蓝如纯色绸缎,广场洁白无瑕, 其上还矗立着巍峨壮观的佛像与铜殿。这几个元素色彩不同,共同组成了净念禅院,体现出寺院的庄重清净。外人身处其境, 便觉满山衰败秋色不再引人注意, 被佛门圣地的庄严所取代。

  寇仲一进大门, 立刻看见正中的菩萨圣像,然后才是铜像后的大殿。任谁进入禅院, 都难以忽略这几座巨大雕像。但天刀离鞘而出, 霎时间从天而地, 一切物事都消失不见, 连宋缺也不复存在。

  人刀结成一体,挟天地之威, 瞬间改变了白石广场中的气氛。

  刀气有穷而尽, 受能力所限, 不可能真的笼罩整座广场, 感官却会欺骗大脑, 产生敬畏心理。寇仲目光随刀光移动,油然生出一股难以忍耐的心悸。他能看到天刀出鞘,刀身不住闪光, 也能看到它笔直前行,射向苏夜,却想不出如何破招。单单承担刀上压力,就困难至极了。

  观看尚且如此,真正迎战的人当然更觉得棘手。

  宋缺不屑作试探举动,一动手便全力以赴,拒绝考虑手下留情的可能。天刀看似一条直线,实际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由无数微小绞击、侧击组合而成。

  别人一眨眼,刀锋指向已产生四五次改变,却不是肉眼可见。最要命的是,每次变动都优美流畅,超越了人为操纵,像是天刀本身的意志。无论怎样改变,速度和消耗的时间都完全相同,变化恰到好处,也不是人力所能及的。

  一言以蔽之,他的右手,或者说他的人仿佛落入真空环境,被无名人氏推了一把,于是速度绝对稳定,不再加快或减缓。这种场景绝非平时可见,让人又是惊愕,又是震撼。

  苏夜有生以来,首次看到如此恐怖的控制力。关七的剑气虽然惊天动地,却因为头脑混乱,大部分时间里凭本能乱打一通,不像天刀这样,每个动作都完美无缺,似乎经过机器计算。

  天刀直击前方,无风声无刀气,唯有肃杀之气愈来愈浓。夜刀体型比它小了十倍有余,灵活程度竟犹有过之。在这一刻,它再度活了起来,不像蛇,也不像鸟,就像一柄被主人赋予生命的刀,天生为了决战似的,沿着自己选定的轨迹,毅然迎向天刀刀锋。

  旁人所见俱为表象,譬如漆黑流光紧追天刀刀光,其实就是苏夜的破招。她亦在控制夜刀,速度忽快忽慢,招数玄奥难明,气势看似输给了宋缺,却守的无可挑剔,没让对方找到可趁之机。

  就像她两度挑战宁道奇时那样,双方均在小范围内跃动、扑击,以对手身躯为中心,前后左右,不住旋转移动。刀在动,人也在动,距离时而拉长至数丈,时而近在咫尺。但他们步法再巧妙,轻功再惊人,别人依然只能注意到刀。

  到了这个时候,连宋玉致都明白了:这并非人的决战,而是刀的。

  宋缺对宁道奇还算客气,对苏夜则绝不留情。他看到夜刀出鞘时,已确定她在刀道上的造诣,正式承认她是他的强敌,也是试验天刀第九式的人选。

  长风乍起。

  苏夜自宋缺左侧飞掠而过,夜刀横扫而出,间不容发地挡下一刀。这是双刀首次交击,一改之前无破风声、无森寒刀气的内敛,活像山中溪流等到暴雨时节,瞬间爆发,化为席卷山林的狂暴洪水。

  广场上忽地狂风大作,正是出自双刀的碰撞。刹那间,由于刀劲从撞击中泄出,两人身畔气劲急速旋转,带动衣袂飞扬飘舞,气势也自顶峰衰落下去,令人如梦初醒,再次注意到他们的身影。

  这一击足以令人粉身碎骨。即便铜像中刀,也会轰然碎裂。但刀势衰竭后,两个人的脸色都平静的反常。如果寇仲没看错,那居然是种矜持有礼的冷淡表情,绝对不存在担忧、恐惧、顾虑等种种负面情绪。宋缺在磨刀堂迎接他,苏夜与他商讨正事时,都露出过这样的表情。

  喘息时机转瞬即逝。夜刀再度流转,比之前更具威力。初始时只是黑光闪烁,然后光点凝成黑色狂流,冲向宋缺全身,如同山洪重归大地,要将他卷进洪水。

  而洪水态势仅是开端,只不过在弹指之间,水势就涨到让人难以承受的地步。洪流变为江河,江河再变为湖海,像是故意和天刀作对,呈现汪洋大海模样,让宋缺所在的方圆之地,化为被水流充满的深海水底。

  寇仲、宋玉致、宁道奇,乃至在铜殿中闭目打坐的了空禅主,无不感受到这骇人刀势。因为各人修为不同,感觉也迥然相异。宋玉致仅觉得喘不过气,仿佛水流流过鼻端。宁道奇却看到暴雨倾盆而下,溅落至翻滚不休的大海。然后海面暴起十数丈高的恐怖巨浪,要把船只打成粉碎般,与暴雨一同从天而降。

  他对宋、苏两人间的异同,体会的比任何人都更深,更清晰,感慨也更多。

  早在许多年前,他就知道宋缺为人自负,天纵奇才,绝不会放弃向中原第一高手讨教的机会。但那时他从未想过,领教天刀的竟另有其人,他只能在一旁观战。

  宋缺并非玄门中人,武道却暗合玄门宗旨,酷似庄子的《逍遥游》。这既是他性格所致,也是俗话所说的殊途同归。天刀有法即无法,无法即有法,刀意无迹可寻,不滞于物,已经达到修道人毕生追求的境界。

  即使在佛道两家,也很少有人能与宋缺相提并论。所有人都得承认,他的确是武学奇才。

  换句话说,普通人遇上宋缺,常常没等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已经莫名其妙落败。在天刀面前,他们若能撑得住面不改色,已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寇仲也是到了今天,才知道这位未来岳父的真实本领,惊骇之余,不禁涌起对他深深的感激。

  与天刀相比,夜刀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刀招千变万化,时常透出自然意象,有别于天刀的纯粹,威力却绝不输给对方。苏夜一直神色自若,好像根本没把这场决战当回事。可她出手还招时,宋缺也必须全力以赴。

  事实上,两人只算正式交手了一招,便看的人心惊胆战,觉得不是他们有性命之险,而是自己。

  千万道黑光凌空落下,势如急雨,永不停歇,无孔不入地裹住了宋缺。苏夜再度消失,溶入奔涌不息的大海,在一个极为短暂的时间里,暂时脱离了宋缺的感知,使他失去对她方位的把握,难以辨清刀势薄弱之处。

  但宋缺不愧为中原刀道排名第一的大宗师。狂流成形后,仅仅延续了一瞬间,正中忽然金光迸射,犹如从海底升起的一轮旭日。

  天刀外表极为普通,能够射出如此强烈的光芒,当真出人意料。不过,金光并非实质,而是一种精神压力,就像夜刀给人带来的幻觉。

  他无需辨清对手,径直感应劲气流动,以及夜刀流露出的刀意,便可作出最准确的应对。夜刀能给他人带来极大打击,在他看来,却相当清楚明白,再怎么精微奥妙,也不是无法抵挡的绝招。

  这是他尽力而为的第二刀,仍保持轻松写意的模样。然而,刀中意象却是惊天地泣鬼神,为力量与美感的纯粹结合。此刀一出,夜刀独特的黑色流光顿时受阻,四散成数不清的漆黑星芒,流萤般在宋缺周围飞舞着。

  天刀共有八刀,但一决胜负,不一定要把这八刀用完为止。宋缺第一刀灵活流畅,无懈可击,第二刀则夺天地之造化,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创出奇迹。可惜苏夜对刀意的把握也是常人难及,攻势受挫后,仍能变幻莫测,竟然一寸不退一寸不让,只是由巨浪变为清风,游刃有余地游走盘旋。

  两刀过去,双方还是没有交谈的意思,不曾吐露只言片语。一时间,旁观者忍不住暗自掂量,分心思考此战结果,不知谁能成为最后赢家。

  宋缺脸上露出动人的微笑,看上去很是高兴。自他和苏夜交手以来,局面始终处在平衡当中,只存在攻守差别,并无高下之分。他显然因此感到痛快,尤其第二刀劈出,不但旁观者心有所感,他本人也觉得如同朝阳挣脱桎梏,升上海面,说不出的舒畅自然。

  苏夜眼见他的笑容,却没有回以一笑,依然平和淡定。她心态接近真正的物我两忘,不觉痛快,也不觉艰难。他只是她必须克服的问题,与名声无关,与外表无关,甚至与武功无关。即便他忽然变成了安隆,也无法令她惊讶。

  圣人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实就是说自然规律不以凡人意志为转移。一个人不懈追求武道,把武功练到破碎虚空时,可能独自阻挡江水流动,或是挡开风霜雨雪,令风雪远离某地。

  但等他收回气劲,江水仍要往大海奔流,雨雪也会继续降落到地面,还可能因为他的阻挡而更猛、更凶。

  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无论武功练到什么地步,人类都会产生肃然起敬的感觉,知道自己也有无力之时。先天功的最高境界,便是让修习者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最终达到所向披靡。

  苏夜不清楚自己离这境界还有多远,也不太关心,甚至不去关心宋缺的本领。当她持刀面对他时,宋缺这个人已不复存在,属性亦不断模糊。天刀虽能影响她,影响力却微乎其微。

  她之所以险胜了宁道奇,就是因为可以做到真正的无为,而宁道奇失之于刻意,略输半筹。

  宋缺为人武功,又和宁道奇风格迥异,有着与敌偕亡,一往无前的必死战意。宁道奇出道以来,从未杀伤人命,宋缺却无此顾忌。只要能够摧毁对手,他是不择手段的。天刀的刀意就是这样,若用宁道奇为标准来衡量它,只会得到震惊结果。

  这两刀结束后,形势没有缓解,反而激烈了起来。两道人影就像约好了,终于有了大动作,几乎于同一时间拔地而起,开始了在白石广场的闪避腾挪。

  苏夜认为广场宽阔平整,方便交手,看来想法不错。一开始时,作为对净念禅宗的尊重,他们离铜像颇有一段距离,以免刀气损伤佛龛佛像。此时苏夜展动身形,在场中游走不定,眼中只有天刀,早已顾不得什么佛门圣像。

  两人凭借大幅度动作,不住加强刀势,场面比之前更好看,也更具危险性。宋缺脱离天刀八式的限制,不再想要她领教不同的八刀,改为以快对快,以目不暇接的恐怖速度,用天刀的所有部分发起攻击。

  宋缺采取这等措施,与常人的快刀自然不同,步步紧逼,同时每一招都精彩无比,不因速度加快而展露破绽,逼的苏夜不得不用相同速度回敬。两人对刀的控制力减弱,放任刀锋相互交击,铮铮清响不绝于耳,期间几无间隔,十分动听。

  此时,寇仲看的也有些吃力,眼神只能紧跟两道高速盘旋的身影。响声不停,表示对招没有停止,也表示暂且不分胜负。他突然急于知道,当清响停下的一刻,究竟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如果只是速度快,那倒没有什么了不起,普通好手亦可把刀舞的眼花缭乱,水泼不进。他敏锐地注意到,不管刀势如何改变,是沉重猛烈还是轻灵优雅,两人身影始终飘逸洒脱,绝无半点刻意为之的意味。

  他心底的不安已然不见,只剩诸多感悟。他不需要宋缺在旁解说,亦不需要走过去,听取宁道奇的意见。单是他亲眼所见的场景,就够他好好领悟一段时间。

第二百二十四章

  文殊菩萨骑在青狮上,带着工匠巧手雕琢出的慈悲神态, 居高临下, 俯视白石广场上的激烈决战。它仅是一座铜像, 所以没有真实情绪。而且,就算它活了过来, 也未必能分开交手双方。

  宋缺第三刀、第四刀比宁道奇预料的更早,代表天刀成就超出他预计。

  苏夜也好,宋缺也好, 只要还是凡人之躯, 就得遵守盛极必衰的道理。无论谁出刀, 刀势都不可能永远保持巅峰,更不可能永远处于低谷。他们必须慧眼如炬, 选择最好的出击时机, 在那个时候, 让自己的力量与气势同时达到顶峰, 才是符合武道至理的做法。

  两人在这方面,都达到让人不敢挑剔的程度, 只能赞美惊叹。也就是说, 决定这场决战的因素, 只剩他们的刀道造诣, 或者还会受到精神影响。

  饶是宁道奇历经风雨, 万事不萦于心,也三次皱起仙眉,感叹决战过程中出现的险情。每一次生死绝境, 均被应对者巧妙化解,并用来反击对手,既让人想要叹息,又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本事。

  寇仲看的如痴如醉,宁道奇亦颇有感想。他不太关心刀招,只注重天刀与夜刀的气势、节奏,以及用刀人注意力落在哪里,刀意是什么样子。但凡看清了这四点,刀法便如掌上细纹,清清楚楚地落进他眼中。

  只有亲眼所见,普通人才能相信,生死大战也可以这么优美好看,可以用“质朴”形容。两把刀依照不同韵律,以不同节奏积蓄力量。他们屡次调整这个节奏,试图迷惑对方,将其摧毁于巅峰时刻的刀劲之下,却没一次能够得手。

  不过,双刀交击时的声音发生改变。之前仅是清脆响声,眼下又多了沉闷的气劲撞击,动辄“噗”或“砰”的一声,令人好奇声音变化的原因。

  这只是旁观者好奇的内容之一。

  身影交错不绝,忽然之间,宋缺脸微动,容再度出现一丝笑意。笑意未尽,天刀已横挥而出,带着古朴凝重的浑厚感,具有大巧若拙意味,直扫苏夜纤腰,仿佛要把她切成两段。如果她拦的慢了一拍,或是错估天刀刀劲,挡下时的力道不如人意,那么真的会被这刀一挥两段。

  寇仲瞬时发觉,拙仅是伪装,大巧才是本质,真正致命的是刀上隐藏的无数后着。不知为什么,天刀给人的感觉矛盾到了极点,看上去十分缓慢,可以轻易挡住,但仔细一看,又觉得快的像一道闪电,毫无预兆地掠过长空。

  他只看了这么一眼,便产生四五次感官错觉,在心中模拟拆招时,发觉自己居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快是慢,用任何速度、挡在任何位置都不对劲,难过的想要捶胸大喊一番。

  如果真把他扔到宋缺刀下,他当然宁死也要奋力反抗,说不定还可以反抗成功。但这些错觉依然真实,提醒他和宋缺存在极大差距。他得先克服错觉,才能摸到宗师境界的边缘。

  宋缺微笑时,苏夜终于也清脆地笑了一声。只是,这笑声中毫无情感,配合她晶莹娇嫩的面庞,感觉更加诡异。

  夜刀蜿蜒而出,刺向正对天刀的方向,速度亦如闪电,只比对方慢了一点点。与此同时,苏夜原地飞旋起来,如同一个自动旋转的陀螺,一边转动,一边纵跃而起,保持旋转姿态,落向天刀厚重的刀身。

  她跃到半空,寇仲才看出她的意图。夜刀并非指向天刀刀尖,而是宋缺喉咙。她小皮靴的靴尖稳稳踢中天刀,借飞旋之力,成功卸开刀上铺天盖地的狂猛气劲。同时夜刀刀芒吞吐,绽放出一道灿烂流光,如有实质般,射向在刀尖下方的宋缺。

  寇仲难以想象,她究竟如何在急速旋转的过程中,还能保持夜刀稳如磐石,刀气方向丝毫不变。他来不及想出正确答案,宋缺便飞快旋身。天刀硬顶着苏夜的压力,蓦地向上挑起,指向天空,将她甩离刀身。

  苏夜位置一变,宋缺立即脱离那致命的攻击。他手腕随意一抖,天刀从斜指变为平持,顿了一顿,忽地向前激射而出,宛如经天长虹,越过数丈距离,直击飘然落到远处的苏夜。

  他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真气运行一周天,完成呼吸转换,还聚拢心神,再度施展惊天一击,状态只比巅峰时差了少许,称得上惊世骇俗。这举动违背常理,让他自己也不是很好受。但他知道,苏夜方才旋身而起,硬行避开天刀刀锋,手段和他一模一样,所以不愿放弃这机会,宁可行险试试。

  眼见苏夜刚刚落地,一副还没站稳的模样,好像会当场被天刀击中,实情却绝非如此。

  她喘息回气比宋缺更快,神色不变,目视天刀逼近,在无坚不摧的刀气只差毫厘时,右手翻出,硬生生接下了这一刀。

  双刀激鸣之声,响彻白石广场,一直传到禅院钟楼那里,震的铜钟嗡嗡作响。响声无比短促,好像被人踩住脖子的鸡,倏然而没。钟响兀自未绝,宋缺一往无前的势头已被止住,凌空后跃,像是要摆脱什么东西的追击。

  天刀击中夜刀的一刻,他想过许多种可能,却没想过对方的刀劲忽然变的诡异难言,如同一道粘腻幽深的黑暗沼泽,哪怕只是碰一下,都会沾上满手黑泥。除此之外,刀劲还有向内吸附的感觉,在化解抗拒他真气之时,又在拼命吸收真气的一部分,用来补益她本身。

  换言之,他就像突然走进了密林深处,在暗无天日的林子中寻找道路,结果无路可走,只能深陷泥沼当中。

  以他的定力智能,别人要让他产生这种幻觉,可说难比登天。而苏夜能在仓促中做到这件事,令他愈来愈有见猎心喜的感觉。

  他构思第九刀已经很久,把它当成今生最精彩的创作。此刀一出,必定你死我活,或者是两个人同归于尽。有资格领教第九刀的人凤毛麟角,有资格做他的对手更少,如今终于找到一个,顿时使他把平日的雄心壮志忘到了脑后。

  时至此刻,两人之间终于出现了短暂停顿。宋缺伫立当地,一步未动,苏夜也是一样。她站在白石之上,凝视对面的宋缺,还有宋缺背后的文殊铜像,再看了看地面的裂痕,淡然道:“已经是第六刀了,阀主倘若技尽于此,今日恐怕难以如愿。”

  宋缺哈哈一笑,朗声道:“这句话,宋某原封不动地还给小姐。”

  他尚未将八刀使尽,但八刀本为一个整体,说八也可,说一也可,没有一招独立存在。天刀刀意一以贯之,如同宋缺的性格,相当于他在刀道中的化身。

  他平生与数不清的用刀高手交手,总能在动手之初,看出对方的为人秉性。奇怪的是,他很难在苏夜身上故技重施,因为夜刀毫无性格特征,似乎就是一把刀,与她的人没有半点关联。

  这本是不可能的事,但又让他清楚地体会到,这种不带人格特质,犹如山川湖泊化为实体的刀法,正是夜刀最大的特色。

  寇仲又一次大梦初醒,听出宋缺言外之意,小心地吐出一口气,偷眼去看宋玉致。恰好宋玉致也在看他,美眸中尽是担忧之情,似不明白事情怎会发展到这地步。

  梵清惠欲请宁道奇阻拦宋缺,惹得苏夜找上门去,要用相似手段针对师妃暄,终使梵清惠打消了这个念头。讽刺之处在于,她亲自防住了宁道奇,反倒自行去挑战宋缺,还展示出惊人刀法,进一步坚定了宋缺拿她试演绝招的决心。

  宋玉致想不通,寇仲更想不通。在他看来,宋缺还不如应下宁道奇的战书,至少宁道奇以一招之差输给了苏夜。怎奈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他无力阻止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准备迎接或死或伤的惨重结果。

  宁道奇一直站在石阶上,不曾移动位置。他眼力锐利至极,区区白石广场,无法对他造成视力方面的影响。因此,他也是将交手过程看的最清楚的人。不同于寇仲满头雾水,宋玉致关心则乱,他神情居然意外轻松,并无不忍之色。

  寇仲目光扫至他脸上,不禁微微一愣,心想他若非胸有成竹,就是准备在结果出现时,亲自出手救援失败者。

  他并没机会想清楚这表情,还在思索有没有挽回的办法,场中已是风云突变。

  宋、苏两人对自己都有极致信心。宋缺从少年时期起,就敢于冒险挑战成名高人;苏夜更是超然物外,已暂时忘掉了生死大事。

  她曾经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后来才慢慢学会控制及压制它,直到今天的完全抛弃。方才,宋缺在速度、内劲、刀法方面,均没有办法战胜她,所以只能拿出压箱底的绝技。她很清楚这一点,也尊重对方的选择,更很清楚,那就是传说中的第九式天刀。

  至于第九刀是何模样,带来何种后果,她自己能否活到最后,已不是她考虑的范畴。她唯一知道的是,宋缺即将出刀,她也是。除了这个事实,其他的一切都不太重要。

  风又停了下来,气温好像有所回升。秋阳懒洋洋地挂在空中,因为万里无云,射下强烈而明亮的阳光,照出广场上众多黑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2页  当前第1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2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综武侠]故国神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