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_分节阅读_第137节
小说作者:木南斐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638 KB   上传时间:2023-07-22 14:49:02

  以一个六尺身躯的大男子忌妒一个巾帼妇人,他如果夜静时想一想就应当羞死!”】

  嚯!可真是敢说!

  也太敢说了!

  听到这里,有女子甚至拍掌叫了几声好。

  当真说得好!

  那些见不得女子更能力出众的男人,以六尺身躯去忌妒一个巾帼女英雄,就应当羞愤去死才对!

  怎么自己兵败回营,却要将秦良玉拒之城外?凭什么!

  那总兵就该羞死!还有那些自己没有能力,也不允许别人有能力的将领!真真是可笑极了。

  “秦良玉,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可就是不知那时的皇帝会如何回应?”

  “这可不止是说了一个总兵,还影射了一群将领啊,虽说以女子身份如此敢说,令人实属刮目相看,可这样不留情面的说辞,又是出自一个女子之口,不会叫那些人更恼怒欺负回去吧?”

  不怪她们有如此想法,毕竟她们也算是看清了一些事情,不盲目了。

  所以也就不由得有此担忧。

  然后就听天幕继续说道——

  【所幸的是,明熹宗在看了秦良玉的上书后,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位优秀难得的女将,于是下诏文武大臣必须以礼招待秦良玉,不得有任何猜忌。】

  “这个好!”

  而且还是下诏不得有任何猜忌,可真是叫她们心情舒畅了!

  【不过作战哪有一帆风顺的。】

  嗯?发生了什么?

  【天启四年,即公元1624年,秦民屏随巡抚王三善率军在陆广作战失败,之后王三善率先逃走,秦民屏却在大方大破贼兵,屡战屡胜,只是退兵时,遭到贼兵袭击,奋战而死,秦民屏两个儿子秦佐明,秦祚明突围而出但也重伤。】

  【秦良玉上书请求抚恤。

  朝廷于是追赠秦民屏为都督同知,并立祠祭祀,两个儿子封参将,秦翼明,秦拱明官至副总兵。】

  【可尽管如此,秦良玉还是失去了自己的弟弟,失去了左膀右臂。】

  【以及崇祯三年,即公元1630年,清军大举进攻,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极进围京都。

  秦良玉率秦翼明奉诏勤王,并拿出家中的资产充作军饷。

  对此,崇祯皇帝特意下诏表扬,并于平台召见秦良玉,还赏赐秦良玉钱币牲畜酒水等,并赋诗四首表彰秦良玉的功劳。】

  【之后皇太极退兵后,秦良玉率兵回乡,而秦翼明就在京畿附近驻扎。】

  【这个时候,秦良玉已经大概有57岁了。】

  五十七岁啊,竟已经是不小的年纪了。

  李世民不由得在心中叹息一声。

  行兵作战的苦,他当然懂,也比谁都清楚,一个女子能坚持到如此年纪,当真是很不容易。

  【秦良玉得到很多,如钱财,如殊荣,可她也不是没有失去。】

  【但你若问她后悔吗?怎么想,也应当是不后悔的。】

  【明朝末年,清军的入侵和农民的暴动等,使得当时的社会形式动荡不安。

  督师孙承宗因受到朝中大臣的弹劾,被迫精兵简将,而用于防备清军入侵所修筑的关锦防线,也被新上任的督师高第破坏,这之后,孙承宗在解了京都之围后被再次启用,于是到达辽东准备修复大凌河。】

  【当时边关重地可能随时会遭到清军的袭击,而且因为之前精兵简将,兵力的调配明显出现了不足的状况。】

  【于是秦良玉领石砫兵共计一万一千八百一十八人去驻守大凌河,保证了大凌河的修复如期竣工,除此之外,秦良玉还对辽东抵御清军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她是保家卫国的将领,是抵抗清军入关的将领,为国也为民,她怎么会后悔?】

  【而想必那些愿意跟随秦良玉的人,无论是亲人还是将士等,恐怕也都是不后悔的,因为无论是秦良玉,还是这些跟随她的人,都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职责,他们是将领,是士兵,而不是极其简单的男女定义,她和他们都是一样的。】

  是啊,保家卫国哪分男子与女子呢?

  男子不惧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女子又如何畏惧!

  不惧牺牲,无畏而战的血性女子也不是没有!

  都说女子多愁善感,可也有女子强悍无畏,哪怕到了知命之年,也能一如既往,一往无前!

  【再看秦良玉逆战反王——】

  【有先前说的四川土司奢崇明,以及农民义军领袖张献忠先后在四川境内作乱,明朝官军在与乱军交战过程中大都怯懦不前,甚至有贪图敌人贿赂原地逗留的,而秦良玉则率领“白杆兵”一马当先。】

  【最终不但取得了胜利,也对官军起到了鼓舞的作用,让各路官军相互配合,终是将奢崇明击败。

  而张献忠虽然是农民义军领袖,但也在四川做了许多的坏事,四川百姓因为奢崇明,张献忠等人的叛乱屡遭磨难。】

  【并且崇祯十七年,张献忠攻陷四川,于成都称帝后派人招降四川各土司,秦良玉军事力量弱小,有建议投降的,有建议转移的,但秦良玉不肯投降反王张献忠,作《固守石砫檄文》,誓与石砫共存亡。】

  【于是秦良玉分兵守卫各处险要,张献忠之前与秦良玉多次交战被击败。

  虽然其之后的势力依旧庞大,却不敢靠近秦良玉守卫的石砫。】

  【秦良玉作为石砫土司,则将自己境内治理的井井有条,逃难百姓多去石砫等,而后得以安居乐业。】

  明朝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听到那“张献忠攻陷四川,于成都称帝”,不由得又是一声叹息。

  而后再听到秦良玉的所行所为,仍是不由得一叹。

  但却是感慨赞叹——

  “当真不容易啊。”

  逆战反王,怎么不是逆战反王呢,如此艰难,又如此坚定血性!

  也难怪这位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其所行所为,确自当如是。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扫匈奴,一派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这是崇祯皇帝为秦良玉御制的四首诗,还有后世的诸多评价——】

  【“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也,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

  【“独如良玉者实难多得,特笔加褒,为女界吐气,即为男子示愧,有心人下笔,固自不苟也。”】

  【还有清朝词人钱枚作《金缕曲》赞颂秦良玉——】

  【明季西川祸,自秦中飞来天狗,毒流兵火。

  石柱天生奇女子,贼胆闻风先堕,早料理夔巫平妥。应念军门无将略,念家山只怕荆襄破。妄男耳,妾之可。

  蛮中遗像谁传播?想沙场弓刀列队,指挥高座。

  一领锦袍殷战血,衬得云鬟婀娜。更飞马桃花一朵,展卷英姿添飒爽,论题名愧杀宁南左。军国恨,尚眉锁。】

  【到了近代,也有到了近现代,也有许多文人将领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秦良玉。】

  【一代巾帼女将,终是传奇于世。】

  历朝历代下,众多女子听着这诸多称颂与赞扬,竟是不禁心有激荡,更引以为傲。

  实难多得……为女界吐气!

  女子,当真是不容易,而有秦良玉为例,听着这些话,也不禁叫众多女子心中有了一抹奢望。

  为女界吐气,为女界吐气!

  她们也想要如此!

第77章 王贞仪 她们每一个,都是奇迹

  “可是……我们现在还来得及吗?”

  “还能做什么吗?”

  于历朝历代下,有女子不禁发出此疑问。

  而且不止是一个,而是很多个。

  毕竟她们有的已不是豆蔻年华,有的已嫁作人妇,有的已经到知命之年,有的已学成长成……还能再做什么,又能改变些什么吗?一生短暂,余生虽未尽,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剩下的时光里,可有更多时间寻求改变?

  【秦良玉的故事就到这里,接下来,再给大家讲一位女性人物,是清代著名的女科学家。】

  【这位女科学家撰写的《月食解》一文,精辟的阐述了月食发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浅等知识。

  而且她还总结了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和西方筹算法,写下了当时的科普书——

  即《勾股三角解》,《历算简存》,《筹算易知》,《象数窥余》等等。】

  【并且这位女科学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宇宙宏观与微观结合来理解“天圆地方”这个概念的人物。】

  【除此之外,她还弄清楚了日食,月食的形成原理。

  并且其写下的《月食解》,不仅语言直白,还有配图,堪称一目了然,同时其他著作还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她就是王贞仪,虽然年仅29岁便因病去世,但王贞仪短暂的一生,却可谓是兼资文武,六艺旁通,博而能精。】

  【王贞仪这简短的二十九年,却已经抵得过大多数人的数十年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1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7/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