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_分节阅读_第124节
小说作者:墨尔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537 KB   上传时间:2023-08-03 12:36:22

  可接下来,他的机会来了。】

  【唐玄宗逃到了四川,他的儿子唐肃宗跑到灵武去继位,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自古以来,就没几个人心甘情愿当太上皇。

  唐玄宗这时候已经是一个老人了,但他还是不愿意放权。他儿子前脚顶了他的皇位,他后脚就使出了招数。

  他把很多儿子都分为节度使,让他们去讨伐叛军。就是要给唐肃宗添堵。

  永王被封为四道节度使和大都督,定下了“海上袭击幽州”的策略。

  李白这个时候清清白白,名气也大,算是大唐网红,是个金招牌。永王派幕僚三顾茅庐,请李白出山辅佐自己平定叛军。

  这时候,天下有三个主要的势力。

  唐肃宗,唐玄宗和儿子们,再加一个安禄山等叛军。

  如果观众老爷是李白,会选哪一个?】

  弹幕:(砧板保护协会:父子俩哪有隔夜仇?随便选一个呗。)

  弹幕:(橘子白桃水:我选杜甫。)

  弹幕:(鲜晓月:我选D,钝角。)

  古青青:【虽然唐肃宗登基为帝,但这是先上车后买票,很多人觉得这样不好,朝野之间非常不满。唐玄宗虽然晚年很迷,但曾经也是一位英姿风发的雄主,朝野之间还是倾向于唐玄宗的。

  李白估计想着,永王也是太上皇的儿子,听太上皇办事,根正苗红。而且永王一心想平定安禄山的叛乱,也没有什么要跟哥哥掰头的意思,好像是个不错的去处。

  再说了,李白距离唐肃宗太远了。

  杜甫为了投奔唐肃宗,一把老骨头翻山越岭,走了好几个月才走到,差点把命给送了。

  李白这个时候已经是个老人,哪有那种精力穿越火线和翻山越岭?

  于是他选择了永王。

  他希望在人生的暮年,也能像苏秦一样腰挂相印,匡扶天下,封侯拜相。

  谁晓得,这是一道送命题。】

  【没过多久,唐玄宗可能扛不住唐肃宗那边的压力,于是弃车保帅,反手背刺永王。

  唐玄宗把永王的事件定义为谋反。

  唐肃宗也是如此,连安禄山都不打了,发兵讨伐永王。

  三月之后,永王兵败自杀,李白银铛入狱。

  这对父子的相争让河北的叛军得以喘息,为大唐中后期的藩镇霍乱埋下伏笔。

  李白不知道天家没有父子,尤其是“父慈子孝”的唐朝。等待李白的刑罚就是腰斩。】

  很多不了解李白的人表示震惊。李白这个世间居然沦落到了这种地步?

  长安,唐玄宗脸上火辣辣的,天幕说的话无异于一个巴掌,狠狠打在他的脸上。

  "好一个父慈子孝,亨儿,这唐肃宗是不是你?你未来居然这么胡闹吗?是你让大唐接下来如此动乱?”

  他说的是疑问句,但语气非常肯定,认定了李亨就是唐肃宗。

  李亭面色平静:“父皇,虽然儿臣现在是太子,但你又不是没废过太子。这唐肃宗是不是儿臣还尚未可知。儿臣对父皇的孝心日月可鉴,怎么会不听父皇的话?您这么说,真让人感到心寒。”

  “再说了,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您未来能跟高祖一样安安稳稳做太上皇,不分发那么多节度使,又怎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动乱?您就没有一点问题?”  李亨含沙射影地挑李隆基的问题。

  李隆基咬牙切齿,拿手指着儿子:"——你!混账!"

  李亨握住他的手指,将他的手压下来,语气温柔:“父皇,现在是扫除外敌的时候,可不能内讧啊。”

  李隆基甩甩袖子,重重地冷哼。

  等除掉安禄山,他一定要弄死李亨。

  他趁机发了一笔父皇财,如今羽翼丰满,拥护者太多了。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同时他也暗下决心。对待父亲,一定不能留情。最好能像太宗一样把父亲软禁起来。

  如果走到天幕所说两虎相争的地步,那就麻烦了!

  高适大惊失色:“太白兄,原来你卷入的居然是叛乱。命怕是要没了!”

  杜甫望着李白,满心可惜,心像是被揪着一样,难过极了。

  意气风发的李白晚年居然流荡无归。

  他不敢相信:“唉,天家无父子,不能怪太白兄,他是冤枉的!”

  李白望着天幕,眉头皱紧。

  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比起性命,他更在乎名节。

  有了造反的罪名,无疑是比死更难受的事情。死了之后在黄泉也不安生。

  他可以肯定,永王至少在招募他的时候,没有流露出这个意思。不然他绝对不会加入永王。

  李白收回思绪,听到杜甫一直在维护自己,心情复杂。

  他举着酒樽,品了一口酒,没有熟悉的香味,还越喝越苦,苦中作乐道:“人生,难得糊涂。在下也和李斯晁错这些贤人有了一样的待遇啊。”

  高适有些愤愤不平:"算算时间,应该是十多年后的事情。倘若我发迹了,一定要救太白兄出来!”

  然而,紧接着天幕说的话,让他惊骇不已。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李白的妻子没有放弃他,到处奔走找关系。

  事实证明,李白做交际花还是有好处的。很多好友不敢跟乱臣贼子扯上关系,于是跟李白分手。可也剩下了一些真心好友。他们和李白的妻子一样到处奔走,竭尽所能伸出援手。

  李白在狱中写下了很多诗,希望自己能得到营救。

  他有个好朋友叫做高适。高适不再是当初那个大龄落榜考生。他在乱世中发家,如今是攻打永王的将领之一,位高权重。

  李白于是给高适写了《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老朋友啊,你挥挥手就平定了永王之乱,功劳太大了,我倒是没有冤屈的感觉,玉石俱焚很正常。我现在就要死了,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你能不能捞一捞

  我啊?”

  高适表示十分动容,然而拒绝了。】

  高适:“……”

  他之前骂的对李白见死不救的人居然是他自己?

第72章 李白揽月而去

  沉默,沉默是今天的大唐。

  杜甫李白高适三人,这段时间忙着找仙草寻仙人炼仙丹,睡觉盖一条被子,白天手拉着手一起游玩,感情深浓,如胶似漆。

  高适本来听到自己未来会发迹,心里高兴坏了,他做梦都想升官发财,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结果天幕说的话犹如晴天霹雳。

  他居然未来对李白见死不救!

  他想到自己刚刚放出来的豪言,一时间仿佛失去了语言功能,尴尬得说不出话,眼神躲躲闪。

  他良久之后,方才无力地解释:"太白兄,这……我也不晓得未来会这个样子。可能是你犯的案子太大了,在下实在不敢。是我做的不对。”

  他为未来的自己向李白道歉,希望能得到他的原谅。毕竟现在的李白没有犯下大案,而且前途不可限量,总不能得罪了。

  事实上,高适也并不是一个发迹之后走出六亲不认步伐的人。杜甫晚年辗转来到成都的时候,高适经常接济他。

  高适扪心自问,他和李白有友情吗?当然有,但不多,不够未来的他冒着风险去捞李白。

  李白只是愣了一下,便接受了这个消息,面对高适的道歉,他神色自若。

  他没有像高适想的那样骂他,反而平静地说:“你不用解释,你未来走到那个位置,一定付出了很多,没必要因为我李太白把一切葬送。”

  李白被玄宗炒鱿鱼之后,周围的酒肉朋友散了很多,心中早就明白了"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的道理。

  帮人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如果高适救了他,他会感谢他。如果没救,他也不会过多地厌恶。

  毕竟是他李太白自己卷入漩涡,难以自拔,不应该过多苛责别人。

  就像李邕曾经看他不起,李白也保持平常心。

  高适见李白好像并不生气,瞬间自惭形秽,尴尬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太白兄心胸宽广,高风亮节,我不能及。”

  杜甫望着这幅场景,脑海里冒出了一句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他们最终还是渐行渐远。

  【和李白一样卷入永王事件的人大多被杖杀了。可李白经过好友帮忙以及郭子仪的力保,李

  白逃脱了死罪,最后流放夜郎。

  他曾经给王昌龄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谁曾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流落夜郎的人居然是他自己。

  好在接下来,半路上的李白收到好消息,皇上大赦天下了,可以不用被流放了。

  这个时候,李白接近六十岁。

  他被赦免之后,非常高兴,恨不得昭告天下:"我李太白自由了!"】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

  李白立刻乘舟前往江陵,两岸风景独好,山川层层叠叠,可这些风景再好都没有他的心情美。

  那些卷入叛乱的人大多都死了,可自己却绝处逢生,逃出生天,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他是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郁有的心情又好转了,深情地吟诵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干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他的心也像轻舟一样翻越万重山,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家乡。

  天幕下的观众为李白长长松了一口气。

  如果性格有底色,那么李白的性格底色已经是太白金星的白色。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9页  当前第1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4/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