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_分节阅读_第167节
小说作者:墨尔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537 KB   上传时间:2023-08-03 12:36:22

第113章 悲剧式的英雄

  【这十年中,岳飞打了大大小小百余次战役,军功嘎嘎涨,位列将相。

  他也拉起了一支军队,叫做岳家军。百姓敬重岳飞,纷纷来投军。岳家军巅峰的时候大概有十万多人。

  岳飞向来是个主战派,所以跟赵构说,他要去一统中原,光复河山。但赵构和秦桧选择求和,阻止岳飞北伐。秦桧以宰相的身份,代表宋高宗赵构,跪在金国使者的面前。答应取消“宋”的国号!】*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秦桧的演员神色谦恭地跪在地上: “江南是金国的属国,以后会年年纳贡。"

  宋朝文人: "!!??"

  苏轼、苏辙、李清照、王安石、司马光、晏殊、欧阳修……他们脸上的笑容消失殆尽,眼里满是震惊和愤怒。明明朝中有猛将,为什么不打仗?哪有还没打仗自己就投降的道理啊?

  而且,他们投降的对象还是异族人。泱泱华夏,什么时候这么丧权辱国了?

  苏轼连最喜欢喝的蜜酒都喝不下去了,捏紧拳头: "时局之烂,竟至如斯?即使真的无能为力,也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啊!"

  如果眼神能杀人,那么秦桧已经被他千刀万剐了。

  悲愤之下,很多文人开喷。有的人还不满足于嘴上凌迟秦桧,甚至掏出纸笔写诗骂。

  文人未必不知道根源在哪,但不敢明着骂官家,只敢对着秦桧输出。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自然没有这样的顾忌。

  黑脸汉子腾得起身,气不打一处,骂了一通脏话。什么“匹夫、小儿、昏君、庸才、庸臣、奸贼、逆党、老贼。"

  他翻来覆去地骂,恨不得穿越时空,当场砍死赵构和秦桧这两个蠢货。

  "堂堂大宋,居然对着蛮夷跪地求饶。赵家没有这样的子孙!"

  大臣战战兢兢地安抚道:“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是缓兵之计。”

  赵匡胤征战多年,深知蛮夷本性,痛骂道: “蛮夷,豺狼也。一旦称臣纳贡,他们不就知道大宋的根脚了吗?对着蛮夷露怯,那是自寻死路!"

  赵匡胤真的怀疑,赵构和秦桧这玩意儿是金国派来的奸细,不然怎么会如此愚蠢。

  果不其然,

  天幕接着说。

  【丘吉尔对张伯伦说: "在战争与屈辱面前,你选择了屈辱。可是,屈辱过后,你仍得面对战争。"

  赵构可能知道这个道理,但他不想听。

  赵构没能高兴太久。金兵撕毁和平条约,挥师南下。赵构慌了神,终于肯派岳飞北伐了。

  岳飞年少的时候很喜欢喝酒,有一次醉酒之后把同僚都给打伤了。他的母亲和赵构一直劝他戒酒。

  岳飞于是答应再不轻易饮酒,还说: "等到直捣黄龙,光复中原的时候,我一定要开个酒戒,跟将士们痛饮。"

  这算是岳飞跟赵构之间的约定,岳飞一直谨记。

  岳飞在前线大败金兀术,收复了很多疆土,眼看着胜利之酒就在前方。但宋高宗赵构压根没打算让他喝这杯酒。

  宋高宗赵构说: “兵少粮少,国力匮乏,岳飞再这么深入下去,肯定有大危险。所以赶快回来吧!"】

  天幕中出现新的纪录片画面。

  岳飞的演员在一天之内连续接到十二道金牌。宋高宗言辞非常冷酷,让他必须赶快回来。岳飞听到如此荒唐的理由,痛哭流涕: “十年之力,毁于一旦!”如果不回去,等于造反。他不得不班师回朝。

  临行之前,衣衫褴褛的百姓们跪在岳飞面前: “我们带着香盆来迎接岳家军,又给你们运粮草。金兵知道我们心向岳将军,若是他们回来,我们没有任何活路啊!"

  岳飞只能拿出诏令: "圣上有令,不得不回。"

  于是哭声遍野。

  汉朝

  霍去病人都傻了,这跟他想象得不一样啊。这样精忠报国的将领为什么过得这么惨?他不免生出庆幸之感。还好他的陛下跟宋高宗赵构不一样。

  汉武帝刘彻看见霍去病情绪不佳,于是拍拍他的肩膀,安抚道: “你放心,朕是不会用十二道金牌的。朕的冠军侯天生富贵,兵法样样精通,是朕心目中的武安君啊。"

  汉武帝刘彻起码懂得将事情交给内行人来做,不会上手微操。

  霍去病谢过陛下。

  紧接着,他看到百姓的惨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们饱受蛮夷侵略,不可谓之不绝望。

  岳家军给了他们希望,现在又将这希望硬生生夺走。难道在那秦桧眼中,这些百姓的命是草芥吗?"

  代入一下前线的百姓,浓烈的绝望便涌上心头。他们心念官家,结果官家并不要他们。他们心念岳家军,但岳家军也保不了他们。

  汉武帝刘彻也是感慨不已: “假如盘点一个昏君榜单,这什么宋高宗赵构起码能排到第五。识人不清,用人不明,任用奸佞,国之将亡啊。"

  赵构刷新了很多人对于昏君的认知,可接下来,天幕告诉他们,他们想得太简单了,赵构还有更多的惊喜。

  岳飞明明精忠报国,但对赵构来说,岳飞好像挖了他家祖坟一样,是他的仇人。【岳飞回到朝廷之后,被解除兵权。他无官无权也无兵,但赵构没想放过他。南宋有所谓的中兴四将,岳飞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位叫做张俊。张峻对岳飞的手下严刑拷打,逼迫他们指认岳飞准备造反。岳飞于是被下了牢。

  面对审讯,岳飞露出了身上的四个字,坚决不承认造反。他要是造反,北伐的时候就不会回来。

  审理此案的官员非常动容,不忍心去拷打他,告诉秦桧岳将军是冤枉的。这下可犯了忌讳,因为岳飞就是秦桧投进大牢里面的。

  秦桧得知之后,说这是赵构的意思,然后更换了审理此案的官员。

  官员对岳飞严刑拷打,打了无数天,把岳飞打了个半死,也没从他的嘴里获得罪状。

  最后,赵构和秦桧懒得想罪名了,随便扯了几个,把岳飞弄死了。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大儿子被杀,其余儿子被流放。

  大女儿得知父亲的死讯之后,想要为父亲鸣冤。结果被人阻拦,她非常悲愤,于是抱着银瓶跳井而亡,以死来明志。她的父亲绝对没有造反!

  一些官员和布衣曾经为岳飞鸣冤,皆被杀害。

  另一位将军韩世忠悲愤地找到秦桧:“没有罪名,如何能够服众?”

  秦桧说道:"莫须有。"压根不需要罪名。百姓得知岳飞的死讯,皆痛哭流涕。金国君臣欢欣鼓舞,饮酒作乐。】

  天幕下,杜甫涕泪满襟。

  文人喜欢悲剧式的英雄,其中翘楚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匡

  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没能北伐成功,是悲剧式的结尾。杜甫就是诸葛亮的迷弟,曾经为他写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曾经觉得这世上再没有比诸葛亮更加碧血丹心的人了。

  然而岳飞告诉他,他想多了。

  极致的昏君和忠臣,如同黑白相撞,上演了一场纯粹的悲剧。比起诸葛亮,岳飞之死更加悲剧。"好一个莫须有,好一个莫须有啊!"

  杜甫涕泗横流,抽抽噎噎,掏出纸笔,万般思绪化为真情流淌的诗文。

  岳府中,不知何时,岳飞手中的酒杯滚落在地,酒水四溅,却无人去管。

  他并不傻,回京之后也想过自己会被迫害。但他觉得官家是个圣明的官家,只是一时被小人蒙蔽。

  顶多夺了他的兵权,总不会要了他的命吧?谁知道,狡兔死,走狗烹,他岳飞居然会如此屈辱地死去。

  退一万步来说,想要他的命也罢了,为何要构陷他造反?这让他死后如何面对母亲?这比直接杀了他还让人难受!

  紧接着,他便听到秦桧最后说出了莫须有的罪名。

  岳飞仿佛得到了安慰,反手摸着背后的纹身,脑海中闪过已经过世的娘亲。娘亲啊,你瞧瞧,孩儿没有辜负你的嘱托,会干干净净下去陪你的。

  紧接着,天幕放出了《满江红》: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

  阙。"

  大宋重文轻武,自从天幕开始播放,很多文人都质疑“一词压两宋”的含金量。

  粗鲁的武将如何能配得上这个称呼?尤其是在得知岳飞不是出自勋贵武将家族、只是农家子之后,质疑的声音更高了。

  农家子能看过几本书啊?能认识几个字就了不得了!

  看到《满江红》之后,他们震惊不已,这真的是一个农家子写的?很多酸腐文人都未必能写出如此朗朗上口、饱含真情的词作。

  而且他们越看越起鸡皮疙瘩,方才明白自己有多浅薄,纷纷掩面低头。数十年寒窗苦读,文采却不如一介武夫。论忠诚,也不如他赤诚。这让他们

  情何以堪?

第114章 全文完结

  苏轼等大宋的背诵天团如今也是一片震惊和佩服。

  他们心中的傲气被收敛起来,被这样的人所“压”,荣幸之至。

  年轻的李清照拍着胸口,心头震颤。在写词这方面,她向来毒舌。她批评王安石笑死人,苏轼太离谱。

  再厉害的人,都要被她抬一下杠。

  可现在李清照一句挑刺的话也说不出来。

  李清照怔愣许久,好久之后方才回过神,惊觉脸上一片水润。她噙着泪说: "……胆量意见,俱超今古,当为千古箴铭。"

  "岳将军,你想驾着战车攻向贺兰山,收复旧日河山。您是卫青与霍去病,可宋皇非汉武啊。"这时,旁边的丫鬟惊讶地说: "这秦桧不是……"

  李清照拧着秀气的眉头: "不要提晦气东西!我李清照跟他们半点关系没有。"

  李清照是高门贵女,外公是曾经的宰相。李清照的表姐嫁给了蔡京,表妹嫁给了秦桧。

  所以,秦桧算是李清照的表妹夫。

  李清照不想跟对方扯上半点关系,倒不是因为天幕曝光了秦桧的恶行,所以李清照选择明哲保身。

  而是因为李清照本来就跟表妹夫一家关系不好。

  据《朝野遗记》载:王氏"素阴险,出其夫上"。也就是说,李清照的表妹比秦桧还阴险。表妹夫一家瞧不上李清照。李清照也瞧不上他们。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清照跟他们家几乎没有通信。岳飞死后,人们忌讳谈起岳飞的事情,李清照也很少在诗文里提及岳飞。但她却没忘了这位表妹夫的恶行。

  靖康耻发生之后,贵族衣冠南渡,李清照被迫逃亡,即使过得凄凄惨惨,也从来没有联系过如日中天的表妹夫一家。

  皇宫内,宋高宗赵构阴沉着脸。他正准备让秦桧去罗织罪名,将岳飞下狱,便被天幕截了胡,暴露了他一切计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9页  当前第1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7/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