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_分节阅读_第39节
小说作者:墨尔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537 KB   上传时间:2023-08-03 12:36:22

  皇帝这么烂,又被天幕厌弃,说明皇帝已经不得天命了。那他们凭什么不能做皇帝?

  多地正在疯狂酝酿着农民起义的苗头,态势甚至比历史上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对待五代十国的亡国之君其实不错,没有杀了他们,甚至邀请他们来参加宴会。

  南唐李煜、后蜀孟昶、吴越钱叙……都战战兢兢、带着自己的家眷前来赴宴。他们本来一边吃喝,一边看天幕,和谐得不得了。结果现在,气氛降到了冰点。

  开国皇帝赵匡胤咬牙切齿,几乎将牙龈都要咬碎,心如绞痛,嗓子里已经有了血味。

  “大宋,好一个大宋。”“皆是些怂人啊。”

  “朕的子孙后代怎么会是这种怂人!”

  弟弟赵光义眼神飘忽,他一直想谋权篡位,现在看来,他有点不想了。这子孙简直丢了老祖宗的脸,让他不想认啊,太丢脸了。被人像羊一样牵着走。

  嗯,宋徽宗肯定是哥哥的后代,一定不会是他的!未来的【驴车漂移车神·绝命毒师】赵光义如此想到。

  李煜谨小慎微,心中叹气,和其他亡国之君一样安静得像只鹤鹑。他和李清照何其相似。

  年轻时意气风发,后来国破家亡,写的词还颇为相似。还都姓李。

  他默默想,这李清照不会是他的转世吧?

  亡国之君孟昶一脸谄媚地讨好和奉承赵匡胤,

  跟那天幕中的宋徽宗别无二样。区别只不过是,卖笑的对象不同罢了。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是孟昶的妃子,入宫之后,极为受宠。

  君王给她打造牡丹园,每到牡丹盛开的时候,花团锦簇,成都就很美,所以成都也有了别称“蓉城”。

  君王看她比牡丹花娇美,所以封她为花蕊夫人。

  支块投笔芭*

  立刻书房

  准曲相敏化成海毕

  谁曾想繁华成泡影,木车大车压境,甸车不堪一击,君士一寿臭展,直接投降。

  国破家亡,君王不死社稷,居然还委曲求全。

  她笑得眼泪都流下来:“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赵光义本来就对这些亡国之君非常不满,一直想弄死他们,防止他们闹出事情,立刻不满地说:"花蕊夫人,后蜀国已经灭亡,君王已经投降,你做这种诗,难道是想造反不成?”

  孟昶吓得屁滚尿流,连忙说没有,并且拉着花蕊夫人道歉。

  花蕊夫人丝毫不见害怕,依旧笑着:"十四万人齐解甲,哪里能造反呢,我只是耻于与夫君为伍啊。”

  孟昶哪里能忍受后妃的讥讽,气得不顾场合,叫骂起来。赵光义恨不得现在就杀了两个人,已经拔出了剑。

  而皇帝赵匡胤拦住了他,感慨万干,胸襟广阔:"花蕊夫人是不亚于李清照的才女啊,不可对花蕊夫人无礼,必须要以礼待之!"

  “这首诗写得确实好,送给大宋未来的皇帝也很配。”赵光义只能愤愤收回刀。

  花蕊夫人心中冷笑,她之所以当面说出这首诗,就是想求死啊,结果居然没人杀她。

  李清照,你那时是否也和我现在一样无奈呢?

  靖康耻这一中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在各大平行世界里,掀起了滔天巨浪。视频的主角李清照本人看到赵明诚未来变心,其实是有些伤心的,忍不住又想写词来抒发哀思。

  她羡慕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那样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纯洁爱情。她和赵明诚举案齐眉,为何不能白头偕老?男人都会变心吗?好烦,她甚至有点想和离了。

  可刚拿起纸笔,就听见靖康耻。

  她差点捏断了毛笔,满心满眼都是不可思议,什么小情小爱已经消散了,只有那靖康之耻能勾动她的心肠。

  无数女子被掳去金营,三千嫔妃赤.裸游街,皇后撞柱而死。能轻易掀起任何一个女人的怒火。

  保家卫国的男人呢?

  她突然想起了花蕊夫人的名句:“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人是男儿!”不行,士可杀不可辱!

  她一定要为那些女性、为国家做些什么,绝对不能坐以待毙。

  未来能写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李清照从小到大都不是什么普通的后宅女子。

  她崇拜霍去病和韩信,小小年纪就写下一首《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分析安史之乱。

  她的身上,有旁人很难有的侠气。李清照垂眸沉思,发狠似的看着自己的毛笔。

  她和以前不同,如今有天幕给她带来的人气,明显将会一种绝对性的优势,成为大宋的顶流。

  她的笔也可以诛天下,未必比上战场差。

  她要借天幕这股东风,号召全天下的人抗金!……

  天空中,天幕继续播放:【国破家亡之后,山东被金兵扫荡,李清照和赵明诚只能逃难,并且分批把这群宝贝送往今天的南京。】

  【紧接着,赵明诚升任了南京的知府,相当于当地的最高长官。】【南京在当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和金国隔江对峙,相当于第一道防线。】【这一天,底下的将领得知有驻军要叛变,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赵明诚,希望赵明诚平定叛乱。】

  【结果赵明诚怂得要命,不敢平定叛乱,抛下自己的妻妾和一大堆的宝贝,趁着夜晚,用绳子悬下城墙孤身逃跑了。】

  【叛乱被手下的将领平息了,李清照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

  【这老公还是她认识的老公吗?怎么如此贪生怕死?】

  【赵明诚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曝光之后,受到朝廷的处分,丢了铁饭碗。】【夫妻二人离开南京,打算去没有被战火波及到的地方养老。】【路上,一群人路过乌江,拜访项羽庙。】

  李清照看了看自己怂包蛋的老公,又想了想如今苟且偷生的南宋朝廷。他们哪里能比得上项羽一根毫毛呢?

  她愤而写

  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被天幕展示出来,无数文人震惊不已,羞愧低头。

  这这这……真的是一个女子写的?

第24章 秦始皇后世的女子怎么会这样

  很多说李清照只会写闺怨诗的文人尴尬极了,本来以为李清照不配当着干古第一才女,没想到她风格如此多变。

  他们心中不服,掏出纸笔,想写出几首比这首更豪迈的诗。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徒增笑料。

  这一下,再也没有人怀疑这干古第一才女的含金量了。之前有些不甘心的才女薛涛和李冶也低下了头。

  她们非常有名,被王公贵族争相追捧。本以为自己写的诗在女性之间已经算优秀了。

  结果李清照她开挂呀!!!

  她们没有经过家国动荡,阅历和见识不如李清照多,少了那些心忧天下的情怀,写的诗自然有些挥之不去的脂粉气。

  李清照的格局确实比她们大很多。

  这份在乱世中绽放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足以让任何人为之动容。这干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当得起!

  这一首诗简直振聋发聩,震撼无数人的耳朵,尤其是李清照同时期的人,受感触最深。

  面对国仇家恨,皇帝要逃,丈夫要逃。

  李清照身为后宅女子却不愿意逃,哪里有人能比得上李清照呢?准备南渡的朝廷官员面上的遮羞布被这一首诗揭开,又恼怒又羞愧。

  北宋末年,小楼中,李师师深深被李清照的才学折服,默默念着那一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汴京居然会被金人攻破吗?”

  “我虽然是个卑贱的妓.女,但我宁愿以死报国,也不愿意过江东。”她心中悲伤,收拾好金银细软,果断出了小楼。她要把自己的东西全捐给宋徽宗,劝他北上抗金。

  未来的抗金女将梁红玉坐在家中,和姐妹一样被这一首诗深深打动。她拿起自己常练的枪,舞得虎虎生风。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既然没有人做你心中的项羽,那么她来做!

  苏轼看到这首诗,脸上笑开了花,看向自己的老妻:“我的徒孙厉害着呢,深得我真传。”

  妻子:“……”这就认上亲了?

  明明苏轼跟李清照根本没见过面啊。

  因为李清照童年都是在老家度过的,直到后来父亲被调任到京城,这才来到京城。

  而苏轼一直在被贬贬贬贬,不能回京。明明处在一个时代,愣是没见过面。

  苏轼笑着捋着胡子,他收的苏门四学士很出色,徒弟的女儿也照样出色。哎呀,他简直是最幸福的老师了。

  汉朝的平行世界里,汉高祖刘邦陷入沉默,心里有些泛酸。“李清照啊李清照,你这个才女怎么不怀念我?非要怀念项羽啊。”他堂堂汉高祖也很威风赫赫的!

  汉高祖刘邦也有些文采,一眼就看得出来这是朗朗上口、意味深远的绝句。要是李清照也给他写一两首,那他人气也高得很啊。汉高祖刘邦有些遗憾地想。

  吕雉闻言,心中冷笑,呵呵,忘了白登之围了吗?刘邦曾经御驾亲征,进攻匈奴,结果被围困白登山。刘邦这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马。

  最后靠着陈平这个贿赂大师贿赂匈奴,这才换回刘邦的性命,不然就没有汉高祖了。

  秦朝的平行世界中,李清照怀念的项籍本人正捧着一本《诗经》,眼睛成了蚊香眼,眼皮子打架,困倦不已。

  叔父项梁一把拍向他的后脑勺:"还不赶紧背,今天不把这一篇给我背下来,你就别想玩你的枪了。”

  项籍连忙瞪大眼睛:“好好好,我背不就行了吗?”

  他继续捧着竹简,小声抱怨:"这些骚诗有什么好背的,看得眼睛疼。"叔父项梁点点头,随后叹气道:“天上的神仙喜欢这诗文,上行下效,到时候全国恐怕都要崇尚诗文了,你连《诗经》都背不下来,可怎么办。"

  项籍不满地说:"哼,大丈夫当在战马上建功立业,背诗有什么用。"叔父项梁张开嘴想说些什么,但左右环顾,觉得不妥,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如今秦国一统天下,楚国早已被灭,朝廷宣称这天幕的出现是吉兆,说天幕降临,是为了指点秦朝的发展。

  毕竟,古往今来都没有这么玄乎的事情发生,绝大部分黔首都信以为真,秦王朝的统治进一步加强。

  叔父项梁却不这么觉得,之前的“三秦之地”透露了楚汉争霸,后来的《阿房宫赋》更是透露了秦朝二世而亡。

  果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王朝一定可以被楚国推翻。

  更何况,后来人说楚汉争霸,楚国在前,说明最后赢的肯定是楚国啊!他像是被打了针定心剂,一直在筹备造反的事宜。只要秦皇驾崩,天下民心浮动,他就会造反。

  这时,天幕播放:

  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少年项籍本人眨了眨眼睛……没有任何反应。

  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他还没有成年呢,家中长辈还没有给他取字。项籍有些感慨:"都姓项啊,看来是本家。"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是个惊天动地的大英雄啊,可是这李清照好像在悼念悲情亡者……这项羽死得估计也很悲壮。”

  “羽犹如风中柳絮,轻飘飘的,一听就很不吉利,怪不得会这么悲情。”“叔父你准备给我取什么字,干万不要取这种很轻飘飘的字。”他没有注意到,旁边的叔父项梁面色越来越黑。叔父项梁心中咯噔,缓缓坠落谷底。

  不久后,项籍就要成年了,他给他准备了好几个字,其中就有一个"羽"字。而且,楚国所在的地方就在长江以东啊。不会吧不会吧,项籍不会就是项羽吧?

  叔父项梁望天长叹,侄子居然落到这种自杀的地步,那家族估计已经彻底完蛋了吧。

  楚汉争霸,虽然楚在前,但赢的好像是汉朝,而不是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9页  当前第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