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_分节阅读_第78节
小说作者:墨尔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537 KB   上传时间:2023-08-03 12:36:22

  “文”是文官最高的谥号。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

  无数文官,做梦都想要这个东西。

  整个大唐只有两位文公,一个是韩愈,一个是白居易。

  文采比白居易好的没有他官运享通。官运比他好的,文采又没有他好。

  无数诗人,心里羡慕又嫉妒,白居易怎么这么全能,命怎么这么好?居然还能让皇上亲自写诗来悼念!

  整个大唐有这种待遇的人寥寥无几。就算后来大唐已经衰落,不算监世大唐了,可那也是至尊的皇上啊!

  尤其是杜牧,简直酸得要命。他最多只做到了四品官,白居易最后居然做到了二品,太气人了!

  可转念想想,白居易情商高,在哪都混得开。再说了,他位居高位,却不贪恋浮华,面对漩涡能够急流勇退,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李白也羡慕极了,他做过三年的翰林侍诏,这是六品的官职,和白居易相比差远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心情好转起来。

  他细数自己的朋友,孟浩然没有品级,王昌龄也就八品。

  他的六品官已经算是顶级了,几乎没什么人能超过自己,而且六品只是起点,他将来说不定会更高。李白自信地想。

  高适非常惆怅:"我都四十多岁了,还没有考中进士,真羡慕你。年纪轻轻,前途不可限量,超过了无数人。”

  他们俩是在一场宴会上认识的,两人身份地位差别非常大。

  李白却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觉得他的性格不错,文采也好,便交了这个朋友。

  李白安慰他:"啊,没事,当个白身也不错,孟夫子也没有考上进士,还不是名满天下?"

  高适有些难过:"唉,好男儿应该建功立业,我也不例外。"

  孟浩然之所以是白身,是因为他不想当官吗?是他做不到啊!孟浩然几次科举都失败了。

  李白略微思忖,开朗地笑笑:"等我以后回长安,看看能不能升官。到时候有机会的话,一定提携你!”

  他倒也不是在说客套话,他感觉高适这个小伙伴非常不错,品性很好,只是没有上升的机会。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会帮忙的。

  高适非常感动,他家境清贫,生活潦倒,一大把年纪了还没有活出个人样来,可李白已经是超级大明星了。李白愿意捞他,简直太好了。

  “多谢太白兄!”

  此时的李白并不

  知道,自己并不能升职。

  反而自己想照顾的小伙伴居然能成为大唐唯一一个封侯的诗人。

  不是高适求着他提携,而是他请求高适帮帮忙。

  “他真的信佛教了,你们俩还挺像的。”裴迪哑然失笑,试图转移话题:“这个谥号……”

  他之前可说了,白居易如果信教,他当场就把筷子吃下去。

  白居易跟王维太像了。两人都是少年天才,都体面地进了官场,体面地出来了,官位都很不错。

  王维妻子难产之后没有再娶妻,一生没有孩子,白居易晚婚晚育,也一生无子,而且他们同样笃信佛教。

  王维知道裴迪在想什么,露出微笑,没有追究:“这个谥号确实好,一般人拿不到,我不及他。"

  古青青说完白居易的一生,语气放松不少,进入杂谈时间。

  【现在有人说,白居易很多讽喻诗其实细思极恐,尤其是那一首《观义》。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这一句话或许让无数统治阶级为之羞愧。

  它一定程度上质疑了封建帝制的不合理性。统治阶级没有从事农活,一直统治和奴役底层农民,这合理吗?

  自己虽然是个官员,但未来会不会一步步沦为捡麦穗的妇女?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白居易觉得不合理,所以非常羞愧。冥冥之间,他对这种生来就有的社会运作模式而感到迷惑不解,所以发出了这一句灵魂拷问。】

  天幕此话一出,很多有识之士身心震颤,立刻低下头颅,品读白居易的诗,越读越觉得惊骇。

  白居易好像的确不仅自己觉得愧疚,也为整个士大夫群体而感到愧疚。

  扶苏处在这个时代,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皇帝治理言员,言员治理百姓,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为此感到愧疚,实在有点大逆不道。

  秦始皇却蓦然睁开眼睛:“是吗?朕是第一个皇帝,从前连皇帝都没有。”

  未来的社会会发展成什么样?

  扶苏瞬间冒出了和白居易一样的疑问。

  秦始皇隐隐有了预感,早在大幕说什么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时候,他就有了这种感觉————未来有国君吗?

  【白居易不仅用平等的态度来看捡麦穗的妇女、看卖炭翁,在《琵琶行》里面也不例外。大部分诗人顶多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把皇上比成男子,写点闺怨诗发发牢骚。

  白居易却不是,他甚至把自己和乐女来比较,把自己的身份放得特别低。他感觉士大夫都不像皇帝的老婆,顶多像皇帝养的歌姬,招之即来,呼之即去。】

  像白居易这样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定位的人,可不多。

  白居易的一席话,再配上天幕的解读,让无数士大夫震惊,他们怎么可能是皇上养的歌女呢?他们怎么可能如此低贱?

  他们想反驳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虽然说上去不好听,可他们的命运在皇上面前确实和歌女一样,如同无根浮萍。

  很多人无力地坐在地上,回味着白居易的诗歌。

  白居易的诗词内核实在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司马迁叹息,在心中默默说:“士大夫看起来风光,不过是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太

  ……

  纪晓岚捂着胸口,感觉扎心了。

  他还记得那一天他想劝谏乾隆帝,结果乾隆帝却骂。

  “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  他想跟皇上谈国事,陛下却说他是歌女,尴尬啊!

  接下来天幕说:【白居易觉得士大夫压榨百姓不合理,又觉得士大夫身份在皇上面前很尴尬。】

  【可是时代有局限性,我们无法预料未来,白居易觉得不合理,却想不透其中的规则,不知道什么是相对来说更加合理的制度。】

  【直到未来有一位伟人站在城楼上,回答了白居易的问题:“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45章 延续上一章的话题(这段杂谈可以跳,

  【那些年中国以一国之力硬刚十多国,一寸山河一寸血。人民的血泪,岁岁年年永不忘。

  他能写出"人间正道是沧桑",如今也说出更加惊天动地的话。】

  天幕播放了那天的画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开天辟地一声雷!

  那个人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天幕之中,万万人民欢欣鼓舞,为国家喜悦,为自己喝彩。

  天幕下,万万人心神震颤。

  皇上惊慌失措,王公贵族厌恶不已,士大夫咬牙切齿。未来的世界居然会变成那个样子?凭什么要让那群愚昧无知的人站起来?他们接受统治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荒唐!荒谬!

  无数信奉忠君爱国的儒家学子精神上也受到冲击,几乎都很不满。

  没有皇帝,这个国家不就乱了吗?这新国家怎么这么胡来!

  众生百态。

  家境贫寒、一无所有的平民百姓则是纯粹的高兴:“我们……站起来了?”

  他们心中几乎不约而同闪过一个念头,那是仙境吗?

  白居易望着天幕,泣不成声。

  “原来有人能懂我。”

  这简直是他接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他现在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官员,可是小时候也是在村落里长大的,天生怜悯百姓,是士大夫中的异类。

  他心中一直有迷茫,为什么小时候需要跪县令,为什么长大后需要跪皇上?

  他试图表达自己的疑惑,可周围的人习惯了这个世界,已经不会好奇这个问题了,没几个士大夫会为自己赚钱而感到羞愧,反而觉得捞的钱还不够多。

  生来如此?便对吗?

  未来,他笃信佛教,是因为在现实牛活找不到答案,只能在宗教中寄托情思

  佛说“众生平等,善恶终有报”。皇帝如果没有功德,来世也投不了好胎。普通百姓如果能有功德,未来也能飞黄腾达。

  白居易深深为佛教勾勒出来的世界而感到动容,却也明白,这个幻想世界太遥远了!

  现在,天幕给了他一个惊天动地的答

  案。

  这个众生平等的世界是存在的,而且就在脚下这片土地上。

  比起这个礼物,杭州人民纪念他算什么?

  那些眷恋不过是个人的荣耀,而天幕送给他的礼物是所有百姓璀璨的未来。

  他们跪天跪地跪父母,除此之外,这膝盖不需要再跪任何人!

  杜甫望着天幕,老泪纵横,却没有拿手擦,因为他的所有心神全部被天幕夺走了。

  他的眼神粘在了那个人身上,一刻也不舍得离开,满脑子只有那一句"站起来了"。

  杜甫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忠君爱国是他的座右铭,国家不可一日无君。

  可现在天幕告诉他,国家可以没有君主。他既觉得荒唐,又忍不住产生向往之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9页  当前第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