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夫妻养娃日常_分节阅读_第130节
小说作者:流烟萝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544 KB   上传时间:2022-09-12 20:52:16

  “你也在食堂吃?”林薇问。

  “吃吧,懒得回家做了。”赵艳华边说边从办公桌抽屉里找出饭盒,跟儿子闺女说了声就出门了。

  赵艳华出门后,林薇招呼明明瑞瑞先吃饭,自己则从抽屉里拿出奶瓶奶粉,准备闺女的午餐。

  冲好奶粉,林薇没直接给闺女喝,拿在手上摇晃着,等它凉下来。

  这期间赵艳华回来了,将雨伞放在外面走廊上,舊shígG獨伽进门就压低声音问:“校长今天怎么了?”

  “校长怎么了?我上午看到她不还好好的吗?”林薇摇晃着奶瓶疑惑问。

  赵艳华摇头:“上午那会是好的,但我刚才去打饭的时候正好碰到她,沉着脸像是心情不太好。”说着打开饭盒,招呼过来吃饭。

  “那就不太清楚了。”林薇说着打开奶瓶盖,将奶瓶递给闺女。

  其实贝贝不是很饿,他上一顿是十点多吃的,到现在还不到俩小时。但妈妈把奶瓶送到她面前,她还是很愿意提前进餐的,双手抱过奶瓶就喝了起来。

  赵艳华还在林薇身后嘀咕:“该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林薇摇头:“还是别瞎猜了,如果是学校出事,冯校长肯定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如果是她的家事,她们这些做下属的也不好打听太多。

  “你说的也对。”赵艳华说,语气里仍有些担心。

  随着回去吃中饭的老师陆续回到学校,赵艳华的问题很快有了答案。

  原来中午时各大广播电台都在反复播放着一句话——下午四时有重要广播[1]。冯校长办公室里有一台收音机,她应该是听到了这个消息才会这么担心。

  但得知这消息后,不仅赵艳华,其他之前不知道这件事老师都悬起了心,不清楚这重要消息是好是坏。

  和其他人的提心吊胆不同,林薇得知这消息后,整颗心都沉了下去。

  她知道小说里没有写明的那一天,是几月几日了。

  下午上课前,雨水停了,林薇下午没课,本来可以回家,但她心里藏着事,最终没有回去。

  一直等到下午四点,外面传来哀乐。

  几个办公室里剩下的老师纷纷走出去,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也纷纷停下手里的粉笔,脚步匆匆地离开教室。

  所有老师不约而同地汇聚到了校长办公室外面,看着冯校长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办公桌上放着的收音机,伸手打开按键。

  不需要调台,收音机一被打开,播音员悲痛的声音就从里面传了出来。

  一时间,办公室内外哭声一片。

  ……

  虽然七六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翻过年后不断有好消息传来。

  三月份宗绍升了职,五月份邓湘云父母终于解放,而受到成分影响,婚后级别一直没变过的周建海工作上也终于有了变动。

  而在家属区外,陈立华也说服大队干部办起了养殖场,并与部队谈妥了供应事宜。

  随着养殖场的鸡鸭登上部队战士的餐桌,恢复高考的消息也越演越烈。只是消息真真假假,最终也只有三个字,不确定,惹得各单位人心浮动。

  军区小学的老师们亦是如此,她们中有不少人都是大运动前的毕业生,如今仍有考大学的想法。

  因为知道林薇早就开始学习高中内容,便有人来打听她是否早就听说了消息,对此林薇一律否认,说她又不是未卜先知。

  不过关于高考是否会恢复,她结合过去几个月的新闻给了肯定答案,并建议大家如果想参加高考,最好早点复习。

  而林薇的话也的确应验了,十月二十一日,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被公布。

  作者有话说:

  一更

  [1]内容来自百度。

第124章 高考前

  恢复高考的消息下来后, 军区小学里几人欢喜几人愁。

  欢喜的是听了林薇的建议后提前备考的几人,愁的则是怕高考不恢复,自己提前复习浪费时间的几个人, 她们比其他同事少了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

  但她们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发愁,通知下来后,所有人的时间都变得紧张起来,因为教学工作不能停,她们只能利用课余时间争分夺秒地学习。

  而其中最棘手的还是复习资料, 因为没有太多准备, 很多人连高中课本都借不齐, 更别说各类复习资料了, 所有人都忙得晕头转向。

  也有脑子灵活的, 想到林薇早两年就开始自学高中课程, 或许有多的复习资料,便求上了门。

  都是同事,她们找上门, 林薇自然不会不帮,整理了一份复习资料拿到学校, 让她们有需要的自己传阅摘抄。

  冯校长并不阻止她们参加高考, 只要求不能影响教学工作,对林薇此举不但不反对,反而赞赏居多。

  但并不是所有单位的领导都像冯校长这么支持员工高考, 供销社主任就不赞同员工参加高考,直接说如果有员工因为参加高考影响工作,单位会按严重程度进行处分。

  这事是赵丽来找林薇的时候说的, 她埋头苦学两年, 临近考试反而不像其他人那么紧张, 周日做完几套题后,也能跟人唠唠嗑聊聊天。

  赵丽则压根不打算参加高考,一来她读书时成绩就普通,初中毕业就直接进了国营厂,从此没再翻过课本,她要是参加高考,恐怕得从初中内容开始复习;二来她过了三十岁的年龄上限,虽然通知上说了,优秀者可放宽年龄限制,但她这成绩,跟优秀完全不沾边。

  不止赵丽,刘丹杨怡和邓湘云都不打算参加高考,前两个也是过了年龄,而且杨怡文化程度也不够,邓湘云则是大运动开始前的中专生,她没想过再进修的事。

  因此赵丽过来找林薇聊天,其他人也都过来了,听到赵丽说的便有人问:“那你们单位打算参加高考的怎么办?”

  “小郑打算辞工了,小杨还在犹豫。”赵丽说,她们单位人少,想参加高考的就这么两个人。

  邓湘云问:“什么算影响工作?”

  “那可多了,我们主任说了,首先不能利用上班时间看书,其次不能算错账拿错货,甚至头天复习晚了,上班没精打采,都算影响工作。”赵丽虽然不参加高考,但也觉得她们主任立的规矩太严格,忍不住为同事抱不平,“我看她就是不想让小郑小杨参加高考。”

  不能利用上班时间复习和算错账拿错货也就算了,前者属于占用工作时间做私事,虽然供销社以前不管这个,但她们主任现在要抓这件事,也算理所应当,后者更不用说,本就是工作失误。

  但上班精神状态不够都算影响工作……刘丹忍不住说:“你们领导也太拿着鸡毛当令箭了,参加高考的人上班没精打采是影响工作,那你们这些不参加高考的呢?”

  “主任不管我们。”赵丽说。

  “那就是了,同样的岗位,怎么还区别对待起来了?我看你们主任就是不想让员工参加高考,故意的,”刘丹问,“小郑小杨就打算这么算了?”

  赵丽叹气道:“不算了能怎么办?上头态度模糊,也不知道是支持咱们军嫂参加高考还是不支持,她们往上告也未必能有结果。”

  林薇思索着说:“上头应该不反对这件事。”

  “你怎么知道?”赵丽压低声音,“你听说什么消息了?”

  “那倒没有,但冯校长很支持我们当老师的参加高考,她昨天还提议让大家组学习互助小组,利用晚上的时间集中学习以提高效率,”林薇解释说,“如果沈司令不赞同军嫂参加高考,冯校长应该不会这么支持大家。”

  赵丽犹豫起来:“那……我明天跟她们说说这件事,让她们自己考虑要不要往上告?”

  “提一提也可以,但你最好先弄清楚她们的态度,否则她们不往上告,反而把这件事捅到了你们主任面前,你也不好做人。”刘丹提醒说。

  “应该不至于……”赵丽想想还是道,“我这两天好好考虑考虑吧。”

  但这事还真不需要赵丽跟同事提,隔天部队就发了公告,说为了军嫂们能更好地备战高考,部队和军区小学负责人经过讨论,决定征用军区小学教室,成立共同互助小组,感兴趣的军嫂可以报名参与,学习时间是工作日晚上和周日全天。

  公告贴出来后,供销社负责人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但取消了之前的禁令,还每天关怀慰问报名参加高考的两名员工。

  碰到林薇的时候,赵丽忍不住吐槽说:“你是没见到她那嘴脸,以前她生怕小郑小杨占用工作时间,现在是生怕她们复习时间不够用,让我们多帮她们分担工作,不要影响她们学习,每天见到了还要问她们复习得怎么样了,说她一直盼着她们能金榜题名,为供销社争光。”

  林薇:“……那你们最近工作怎么样?”

  “我们倒还好,反正每天忙也就一阵,只是吧她这么区别对待,我们聊起来难免觉得不平,昨天还有人说,要早知道会这样,她也报名参加高考。”

  林薇也觉得供销社主任是个人才,仇恨一波一波拉得满满的,得亏如今都是国营企业,人多岗位少,再怎么样都没人愿意挪窝。但也就这几年了,等到改革开放,市场自由了,她还这么带团队,人心早晚要散。

  赵丽吐槽完问:“你最近舊shígG獨伽怎么样?一直没看到你人。”

  林薇闻言叹了口气:“别提了,我最近忙得团团转。”

  本来林薇是不打算参加学习互助小组的,虽然冯校长的想法很好,但不太适合她,她比其他人早两年开始复习,不管基础还是进度都远远强过别人。她参加互助小组,很可能自己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同时,还得花时间去帮助别人。

  但部队和学校联合组织起这件事后,林薇就被抓了壮丁,成了互助小组的组长。

  虽然上头没要求林薇发挥舍己为人的精神,只希望她工作日能抽出半小时,周末抽出两小时为大家集中解答难题,时间是不长,但这样一来之前还能忙里偷闲的林薇,彻底变成了三点一线。

  别说跟赵丽她们谈天说地,就是跟宗绍,都很久没说过私房话了。

  “领导们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你,说明他们很看好你。”赵丽安慰说道,她的想法是这年代的主流思想,组织安排的任务,力有不逮。

  林薇也抱有这种想法,所以虽然不太愿意,但还是接下来这份任务,反正熬过这一个多月她就轻松了。

  赵丽也想到了这一点,问:“对了,你报了什么学校?”

  这次高考志愿,是报名的时候一起填的,林薇前几天去报了名,志愿也早就填好了,她说:“我第一志愿报的中大,第二志愿羊城大学,第三志愿是阳城本地的专科院校。”

  “中大在哪?”

  “也在羊城。”

  赵丽察觉出不对劲的地方,问:“你打算去羊城读大学?那到时候宗绍和三个孩子怎么办?”

  林薇也正发愁这件事,宗绍去年就跟领导提过调职的事,当时被打回来了,过后还给他升了职。今年他没放弃,继续打申请,但申请交上去都几个月了,到现在也没消息,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林薇无奈道:“到时候再说吧。”

  “你报考羊城当地学校这事,宗绍知道吗?”赵丽压低声音问。

  林薇说:“他知道,学校是我跟他商量着报的。”

  赵丽闻言便说:“那你们家老宗还算好的。”

  “怎么了?”

  “就你们单位孙老师,不说要参加高考吗,之前她男人还答应得好好的,结果等她真报了名就反悔了,家里现在闹着呢。”

  林薇面露诧异:“我在学校看到她情绪好像还可以,不像跟丈夫发生矛盾了?”

  “我觉得她应该是打定主意要参加高考了,就看她男人会不会妥协,要是不,她们这婚姻估计长久不了。”赵丽猜测说,“其实咱们家属区里闹得凶的也不只他们一对,好几家为这事吵架,你说咱们女人也真是够难的,要换男人参加高考,家里媳妇肯定双手双脚表示同意,到了女人身上,就这个不准那个不许,好像这个家没了女人转不动了一样。”

  “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

  “什么?”

  “什么都管不如万事不管。”

  赵丽琢磨了会明白了过来,失笑道:“你说的是。”

  女人在家里可不就是什么都管,男人则通常万事不管吗?可是到头来,女人的付出成为了家庭离不开她的铁证,而男人则得到了自由。

  多么不公平。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1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0/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夫妻养娃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