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_分节阅读_第160节
小说作者:檀幽筑梦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970 KB   上传时间:2023-10-24 12:52:58

  兰花区就在不远处,很快就到了。

  粗壮的灰褐色木桩上长着十几株兰花,蕨类植物和苔藓分布木桩周围,设计感十足。

  不过4、5月份,无论是兜兰还是达尔文兰、彗星兰都不在花期,只有两株蝴蝶兰开放,总体观赏性不佳。

  但科研人员不在意这些,更多的是看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其他特征。

  而花间集培养的植物自然无可指摘,品相和质量均为上乘。

  毕景辉的目的也并不在于此,“叶园长,我们的研发团队正在研究稀有兰科植物的培育,预计年底就会有相关的学术报告和论文发表。

  到时候没准能帮你们解决达尔文兰的授粉与培育问题。”

  “对了,你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有没有什么进展?实验室应该早就建好了吧?”

  毕景辉笑着道:“花间集眼下这么火,门口的周边店铺天天排队,那些先进的设备也该更新一下,免得影响实验结果。你说对不对?”

  叶晗怎会听不出对方的言外之意,浅笑:“谢谢毕园长关心。不过,我们的达尔文兰已经培育出来了,预计下个月放入展览温室。”

  “两株幼苗就在实验室,叶教授、毕园长,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什么意思?

  毕景辉心神巨震,双眼猛地睁大,露出里面的蛛网般的红血丝,显得有些可怖。

  他觉得自己一时没听清,又或者他听错了。

  叶晗的意思是,花间集成功培育出了达尔文兰?

  怎么可能!

  这种国际稀有兰花品种的培育到现在都没有解决,不然为什么如此罕见,平时只能在国际兰展上见到?

  那么多国家级实验室都未取得成果,花间集的实验室才成立多久,他们有这个能力吗?

  叶华西也深深看了叶晗一眼,众人怀抱着震惊且复杂的心情前往科普馆三楼的实验室。

第91章 国家考察团(下)

  由于上午闭馆, 占地1200平的科普馆显得静悄悄的。

  一行人从装潢大气的序厅进入,一眼就看到了正中的‘花间集科普馆’六个大字,用鲜活的植物和色彩绚烂的干花打造而成,别具风格。

  后面的生命树也逐渐展露, 两根粗壮的树干直达天花板, 数千年的银杏古树与轩辕柏茂盛的枝叶向外延伸, 一半金黄、一半苍翠, 铺满了整个序厅的上空。

  毕景辉和几位研究员看到时视线不由得一顿,站在原地愣了好几秒, 这才快步进入两侧的电梯,前往三楼。

  但脑海中仍在回想刚才的一幕。

  明明知道是3D立体效果,可所展现的逼真程度依然让人产生错觉。

  电梯速度很快,只听‘叮’的一声,便到了三楼。

  电梯门打开, 一行人首先看到的是实验室。

  白色的舱门厚重且极富科技感,密封性良好,仿若古代坚不可摧的城墙,沉重地矗立在众人面前,将两个空间隔开, 无法听到里面发出的任何声音。

  透过上方半透明的玻璃墙,叶教授等人能大致看到内部干净整洁的实验区、以及一台台摆放于台面的高端设备。

  实验室内部,蔡博士正带领数名研究人员忙碌,有条不紊地进行试验。

  这是——!

  毕景辉和几位研究员全都愣在当场, 目露震惊。

  这是就是花间集的实验室??!!

  虽然还未进去, 但眼前高科技的配置, 偌大的实验区, 以及里面隐隐看到的高端实验设备……

  完全超乎了众人的想象。

  “叶教授、毕园长, 我们到了。”叶晗的声音打断了一行人的思绪。

  叶教授等人站在门前,舱门处的智能系统进行身份认证后,自动从中央打开,在他们进入后又快速闭合,发出一声沉重的声响。

  舱门之间不留一丝缝隙,连一只蚊子都飞不进来。

  实验室内蔡博士等人听到动静,急忙起身迎接,看到叶教授的时候心情激动。

  他们没有想到自己也能见到本人,原本以为只有郁思明这位项目负责人才有机会与这种大佬接触,如今亲眼得见,无疑是一种惊喜。

  于是很快围了过来。

  叶教授的目光环顾一周,在一台台精密的仪器和中央巨大的屏幕上掠过,心中讶异、却并未展露,笑着道:“考察团只是来参观,希望不会因此耽误你们的工作。”

  “不会,当然不会。”蔡博士忙道:“您能来我们都感到非常荣幸。如今团队的研究已有初步成果,正在讨论一些细节。”

  郁博士也在旁边,示意研究员尽快整理好达尔文兰及其他兰花的相关资料,一会儿很可能用得上。

  这边叶教授几人正在交流寒暄,其他研究人员看着眼前一排排干净整洁试验台、以及摆放在台面上的高端精密仪器,眼中流露出十足地震惊。

  因为他们实在太熟悉了。

  这不就是、这不就是…他们所在的中科院研究所配置的高端设备仪器么?!

  像这款透射电子显微镜,项目前几天还用到过,型号一模一样。

  花间集作为一个私人植物园,居然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配置相当!!

  这在付庆元等人的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些设备的珍贵程度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

  国家级实验室有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操作细则。

  每名研究人员刚接触实验室时,都被叮嘱过小心使用这些设备,尤其是几台核心设备。

  它们造价极高,使用的时候务必注意操作、及时清理,每隔一段时间需进行保养和检查。

  万一出现折旧损耗之外的其他问题,他们谁也负担不起。

  中科院研究所人才济济,共有300多名科研人员,20余个专攻各种领域的项目组。

  国家斥巨资打造了三个重点实验室和7个专业研究平台,配套设施为最高等级,投入巨大。可纵然国家财力强大,也不可能给每名研究人员配备的价值上千万的设备。

  在研究所,他们往往一个项目组共用一套设备,甚至某些高端仪器需各项目组轮流使用。

  这种情况对于各大实验室来说十分正常,能保证设备的最大利用率和产出,避免设备处于空闲状态。

  然而在这里,付庆元数了数,瞳孔微缩。

  花间集居然配置了整整5套高端精密设备!!

  可他们的研究人员只有8个人……

  那岂不是随便怎么使用都可以。

  实在是太奢侈了!

  饶是他们这些中科院的天之骄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也不由得为花间集的大手笔而感到震惊。

  不仅如此,花间集所配置的设备全都是最新型号。

  其中一名研究员翻看了一下植物基因测序仪,发现是去年下半年刚出的第三代,而他们实验室用的还是十几年前的第二代。

  就像手机的使用,大部分人不会一出新款式马上更换,何况是价值百万的设备。

  除非出现无法挽回的故障、折旧严重,否则不可能轻易更换。

  但不可否认的是,新一代产品无论从精度、操作性等方面均超过前者,不然更新换代的意义何在?

  从这方面来看,花间集的设备,居然比国家实验室的型号都要先进!

  !!

  几名研究员倒吸一口凉气,被这个结论弄得心神俱震,半天都无法回神。

  一个私人植物园,他们原本以为连专业的实验室都不会有;结果人家不仅有,还达到了国家级实验室的级别,并且所拥有的设备比国家实验室都要高端!

  简直无法想象。

  付庆元看着周围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和崭新的仪器设备,各种复杂的情绪在心里交织,脸色难看。

  花间集只有这几名科研人员,一套高端设备足够了,却有五套设备、500多平的标准实验室——

  这是对资源的浪费。

  然而这种想法不过是在掩盖他的内心的酸意和挫败。

  付庆元自诩中科院的天才,毕业后历经千辛万苦才进入国家植物园,有幸跟在叶教授的身边做项目,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是他非常自豪的一点。

  对于花间集植物园,他承认在某些方面是很厉害,但再厉害也与国家植物园差了不止一个等级。

  然而,他以往的骄傲都在此刻被打破。

  他自己都没有享受过如此优渥的工作条件,花间集的研究人员却轻而易举的享受到了!

  不啻于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他脸上。

  付庆元看着郁思明与叶教授交谈甚欢的模样,想起自己看到对方时,用一种略带轻蔑的姿态臆想他沦落私人植物园,一时间尴尬得想要钻入地缝,脸上也火辣辣的。

  什么叫沦落?

  在这样宽敞整洁的工作环境工作、随时使用高端的实验设备、还有各种珍贵的植物样本可供研究,是每个研究人员都向往的环境。

  这叫沦落?

  即使是他都没有这个待遇。

  而且从这位师哥接待考察团来看,在研究团队地位非同一般,应该是项目负责人一类。

  想到这里,付庆元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研究所人才济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他带项目,可能几年、可能十几年、也可能根本没有位置。

  这样一对比,那点优势荡然不存。

  ……

  毕景辉站在一排排干净整洁实验台前,已经完全懵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3页  当前第1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0/3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