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_分节阅读_第58节
小说作者:檀幽筑梦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970 KB   上传时间:2023-10-24 12:52:58

  叶晗看着它叶状茎上满满的花苞,几乎每个叶子都有,至少四五百个,不知道今晚能开放多少。

  但一定会非常惊人。

  晚上7点40分,柳思媛和孙雅来到花间集的2号口处排队。

  很多游客比她们来的还要早,自发排成了四列长队,都是迫不及待前来欣赏昙花一现的,W市本地人居多。

  7点55分左右,前方的队伍开始动了起来,因为限制了预约人数,所以并不十分拥挤,两人跟着队伍进入园内,刚好在晚上8点。

  进门后,两人一眼就看到了伫立在不远处的展览温室。

  好近。

  巨大的半球体建筑伫立于地面之上,像是蛰伏沉睡的远古巨兽,宏伟壮阔,穹顶比7层楼都要高。

  交错的银色钢架在夜灯的照耀下散发着金属所特有的冷芒,有明亮的灯光从温室中散出,透过全玻璃的幕墙能看到隐约的绿色及假山等布景。

  哪怕还没进去,光凭外观就给人一种震慑感。

  “走,我们快点过去。”柳思媛已经迫不及待了。

  两人随着人流进入,一进门就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暖意。

  孙雅把外套脱掉,只穿着短袖T恤。

  吹在脸上的微风虽然带着温度,但并不干燥,似春风拂面,让人觉得很舒服。

  柳思媛看到了门口的睡莲池,一下子停住了脚步。

  池中漂浮着上百株长出叶子的睡莲,有活水从旁边的假山孔洞引出、斜斜往下流淌,沿着池壁落入水中,浮动起轻缓的水波,小小圆圆的莲叶随着水波轻轻晃动。

  “好漂亮啊。”

  不看昙花,光这个水景她都能看好久。

  睡莲池的正中是几株处于盛开状态睡莲,和一般的睡莲不同,是金色带着橘色的颜色,十分少见。

  它们的花型紧凑,层层花瓣贴在一起,似盛满花香的高脚杯,带给人与众不同的新鲜感。

  【耐寒睡莲新品种‘灿锦’,大花型,荣获耐寒睡莲评比‘优等’,由W市研究院研发。】

  旁边有游客看到了水池旁的介绍牌。

  “哇,是新品种。”

  “怪不得之前没见过。”

  “真好看,多拍几张照片。”

  现在昙花还未盛开,而且那边全都是人,不少后来的游客就近欣赏起周围景色来。

  ……

  孙雅两人欣赏完睡莲池,立刻去找心心念念的昙花,然后一下子呆住了。

  就在她们右侧的十几米处,地面被60公分的围栏围了一圈,围栏内部垫上了土壤,长着浓密的蕨类植物,上方则是格外宽阔的昙花墙。

  一百多盆昙花被‘镶嵌’长约三四十米的墙面上,高低错落有致,茂密的叶子从半空垂落下来,挡住了花盆、覆盖了整个墙面,构成了一副巨大到几乎看不到边界的植物墙。

  “我的老天!这么多昙花,得有多少啊。”

  “难道昙花是从墙壁里长出来的?”

  “不是,绝对不是。我见过,是长在花盆里的。”

  然而即使知道不是,众人还是免不了被这种场景所迷惑,神色难掩惊讶,这就是昙花墙所带来的视觉效果。

  “开了,开了,昙花开了!!”

  “昙花一现——”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游客们全都朝着那个方向涌去,然而还没等到过去,又有人发现了一株花苞开始绽放的昙花,大声喊道:“这边,这边的昙花也开了!”

  “不用过去了——”

  孙雅两人本以为又要感受推搡拥挤的场面,结果听到之后,大家不再蜂拥而去,而是停在原地,找寻最适合的角度观察这一奇景。

  柳思媛也仰头看了过去。

  虽然开放的昙花并不在她们的视线正中,但因为高度的原因,依然能够清晰的看到。

  如同电影极慢极慢的镜头,一株高达1米有余的大叶昙花,缓缓翘起了叶状茎末端20多个花苞,外围带着一点橙色,像是一个细长的花束。

  然后,最外一圈细长的花瓣如长须一般缓缓张开,幅度越张越大,露出内部洁白的花瓣。

  稍宽一点的花瓣也随着外圈开始绽开,越往里越饱满,轻盈羽毛,洁白如雪,层层花瓣在人们的注视下,一点一点的从中心打开,似清冷的美人在月光的照耀下轻轻拉开面纱,吸引了人们的全部目光。

  一时间,没有人说话,所有的游客都屏息看着眼前的场景,拿出手机或者专业的相机拍摄这难得一见的奇景。

第34章 昙花·夜游(下)

  柳思媛两人被这种从未见过的景色所吸引, 一时间没有缓过神来,直到发现别人都拿出手机拍摄,才反应过来,从口袋中掏出手机。

  由于太过激动, 手机差点从柳思媛的掌心滑落, 被她飞快地接住, 心跳声砰砰作响。

  这个景色确实要拍下来。

  太难得了。

  柳思媛踩在身后的石阶上, 高高举起手机,眼角的余光瞥到了不少人的摄影装备。

  手机只是最常见的, 很多人脖子上挂着专业的相机,正不断调整着镜头对焦,神色专注。

  更夸张的站在最前方的几位年轻人,不知道是专业的摄影师还是爱好者,直接架着三脚架过来拍摄, 足见对‘昙花一现’的重视。

  昙花开放的过程是很慢的,不像视频剪辑过的只有一两分钟,往往要持续一段时间。

  但亲眼看到的感觉和视频中完全不同。

  柳思媛能看到昙花最外的一圈细长花瓣如令箭般张开,不断往外伸展,直到扩展到90度, 呈现放射状在外围‘张牙舞爪’的支棱着,像是里面花瓣的保护伞。

  她能看到灯光下昙花花瓣的质感,如羽毛般轻盈,洁白清透, 瓣尖微微向内弯曲, 一叠叠的拢在一起;她能感受到昙花这种仙人掌科的植物独有的生机与活力, 体验到‘昙花一现’独特的美。

  这都是在视频中无法体会到的。

  即使她现在用手机拍摄, 拍到的也只是二维镜头下的画面, 远远没有亲眼看到那么鲜活与真实。

  最让她惊讶的是,昙花真的很大。

  根本不是她想象中的优雅精致,而是具有仙人掌科植物的特性,与小巧搭不上边。

  而且它的花是长在老叶(叶状茎)上的,叶状茎的末端长出数根侧枝,上面生有小刺,然后是包裹的花苞,好神奇。

  柳思媛一边举着手机、一边从手机外看向一点一点张开的漏斗状的昙花。

  现在仅张开了不到一半,但她觉得全部张开后要比自己的手掌大得多。

  她的判断确实没错。

  最先开放的这两株昙花是常见的大叶昙花,叶子较为粗大,开花的数量不算多,但花型极大,相当于两只手掌托起的大小,花.径可达25-30公分,带来极强的视觉效果。

  就在两株昙花在众人的拍摄下慢慢绽开的过程中,又有一株昙花抬起了从叶状茎下方垂落的花苞,从细密的枝叶中伸出,外围细长的花瓣开始向外打开。

  “天哪,快看那边,又有昙花开了——”

  有人不经意间的一瞥,看到右侧又有一株昙花开放,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呼,手指朝那个方向指去。

  周围的其他人也都看向那个方向,有些游客惊得长大了嘴巴,纷纷议论起来。

  “天哪,这才进来半个小时,已经有三盆昙花开了!”

  “不知道今天能开几株?”

  “这可是昙花一现!我走了什么好运,居然一下子看到三次,怎么也得许个愿。”

  “票价太值了,呼,这次来花间集绝对来对了。”

  ……

  展馆中的游客都在为这难得的奇景而兴奋不已,拍照声连绵不绝。

  他们是这里的第一批游客,原本心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毕竟昙花一现不可控,有些养花人苦苦等了多少个日夜都没等到它们开花。

  然而眼前的场景远远超乎大家的期待,昙花一现的景象不仅出现了,还同时出现三株!

  让每一个来参观的游客都大饱眼福。

  前方开了昙花,挤在中间的人群纷纷往前走去,道路一下子宽阔许多,不再像刚才一般拥挤。

  一部分后来到达的游客,也能从入口处的睡莲池过来,近距离的观赏昙花了。

  柳思媛两人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寻找更合适的位置进行拍摄。

  “小雅,这里!你看这里有个石阶。”

  柳思媛发现花间集的布景非常人性化,特意在步行石两侧用宽大的石头做了加高,方便她们更好的欣赏‘昙花一现’的美景。

  身后不远处是高达十余米的假山和瀑布,耳边能听到水流落下的声音,有白色的水雾沿着水池氤氲散开,带来一阵湿润和凉意,如同置身在山涧溪流之中。

  好舒服。

  柳思媛闻着空气中淡淡的草木香,深深为这里的环境感到沉迷。

  这次盛开的是孔雀昙花。

  它的叶片退化,只剩下肉质较厚的叶状茎,从末端生出的白色花朵花瓣全都是细长状,绽开的幅度极大,外围的两三圈花瓣几乎都超过了90度,中间的花瓣也不会合拢在一起,而是分开而立,宛若盛放的白菊。

  细长的花瓣根根直立,展现出傲然的特征。

  虽然不如一般的昙花那么柔美优雅,但花瓣细长,同样美不胜收。

  很多游客都在拿设备拍它,孔雀昙花‘花’如其名,骄傲而美丽。

  叶晗在监控室看着盛开的昙花笑了笑,这只‘小孔雀’确实做到了让众人惊艳。

  不少游客都在为它摄影,想必心里一定很开心吧。

  三株昙花依次绽开,数量有70余朵,形态各不相同,却都是那么洁白美丽。

  在灯光的照耀下轻轻撩开神秘的面纱,将清冷的面容展示给众人,宛若月下仙子降临,带给游客们绝佳的视觉效果。

  就在众人以为今晚的昙花已全部绽放时,位于昙花墙正中央,墙面高处的最大、最为繁茂的小叶昙花有了动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3页  当前第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3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