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分手吧,我要考哈佛!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470 KB   上传时间:2020-03-13 20:22:13

  杜岳:“……好。”

  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个《十三亿糖尿病患者都有救了》,谢书尧脑海中突然灵关一闪,她打开了世界健康卫生组织的官方数据统计网页,查了一下糖尿病患者的普查数据,这么一看,也有点心惊。

  华国糖尿病患者的总人数现在已经上升到了一亿三千万左右,若是放眼全世界的话,糖尿病患者已经突破了十亿大关的节点,接近全球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了。

  就算人参皂苷-JT实现了量产,但也无法满足这么大的市场供应啊!

第54章 第五十四站

  ‘人参皂苷-JT’的缺口, 该如何补全?

  这个问题摆在了谢书尧的面前。

  其实答案很简单,既然从纯天然的人参中提取出来的‘人参皂苷-JT’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 那就只能人工合成了。

  但像‘人参皂苷-JT’这种固醇类化合物, 合成的难度相当高,极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谢书尧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一个比较稳妥的合成思路,最终只能将计划分为两步走。

  一步是去寻找‘人参皂苷-JT’的替代品,或者是人参的替代品,诸如易于人工培育的党参、西洋参之等,看这些人工种植的参类之中能不能找到‘人参皂苷-JT’;

  另外一步,则是继续寻找‘人参皂苷-JT’的合成方法。

  两手抓,两手硬。

  -------------------------------------

  《science》与《nature》位列学术界的两大顶刊,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对于所有京大医学部的教工来说,只要能发表一篇《nature》,哪怕仅仅是个讲师,都可以直接聘为副教授,可到了谢书尧这儿, 京大犯了难。

  发表这篇文章的人还是个本科生啊!

  难道直接将本科生聘为副教授?这是不是有些荒唐了些?

  京大领导班子开了个研讨会, 最终将对谢书尧的安置方法敲定下来——修改谢书尧的培养方案, 由‘本-硕连读’直接更改为‘本科直博’, 免去学士学位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的工作量,在谢书尧修够相应学分的基础上, 只要谢书尧能达到博士毕业的要求, 随时准许谢书尧申请毕业, 只要谢书尧答应留校, 那就为谢书尧直聘副教授。

  京大领导班子将这个决定同孙主任说了,问孙主任的意见,他们本以为孙主任会答应得很痛快,没想到孙主任直接把他们精心讨论出来的安置方法给否定了。

  “你们纯粹就是想多了,拿出来的安置方法半点吸引力都没有……再者,我给你们透个底,我和小谢商量过,本硕连读是她同意的,但博士阶段,她没有留在国内继续做的打算。”

  “这么和你说吧,小谢已经同哈佛大学生物医学系那边的皮埃斯教授已经联系过了,博士阶段去哈佛大学生物医学系读。至于之后回不回国发展……这个我不确定。”

  人事部的领导有点傻眼,“哈佛大学生物医学部的皮埃斯教授,这名字听着有点耳熟……难道就是一六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孙主任无奈地摊手,“没错,就是他,我和他的关系还不错,在他获得诺贝尔之前,就有邀请他来医学部这边做过几次讲座。”

  “老皮很欣赏小谢在医学领域展现出来的天赋,已经答应小谢了,小谢到了哈佛之后,只需要做出一个系统的成果出来,就能申请毕业,他绝对不会卡。”

  “小谢连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都已经确定了,是人体微生物系统与癌症发病机理,可能还会涉及到癌症的后续治疗等等,我不大清楚她会做到哪个程度,但以她出成果的速度,毕业肯定不是问题,有老皮的人脉在,她在医学界的前途不可限量。”

  人事部的领导这会儿急了,“你的意思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我们留不住?”

  “这谁能说得准,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些。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凭咱现在拿出来的诚意,别说是小谢,我都得仔细掂量掂量。”

  国内医学界有诸多山头,京大学派、协和学派、东北学派、西北学派等,各有长处,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顶梁柱撑着,一旦顶梁柱想要换个环境跳个槽,那极有可能就是一个学派的覆灭。

  京大医学部确实不错,能算是坐稳了国内头把交椅,可像谢书尧这样**文就如同喝水吃饭般简单的人,就算去了四大学派中实力最弱的西北学派,估计也能将这个学派给扶起来。

  这就是人才的力量。

  若是一个科研机构留不住人才,那这个科研机构就算曾经再辉煌,曾经有再多的荣光,那也将日落西山。

  京大要主办‘计算药学’学术会议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国内国外,如果这个会议仅仅是京大举办的,那可能最终就会演变成只有少数外国友人参加的国内学术研讨会。

  可这个会议的主办方是《science》编辑部,京大仅仅是承办,《science》编辑部的主编还给国际知名的学者都发了邀请函过去,邀请这些专家共同检验‘计算药学’——这门新生的学科。

  那些专家学者怎么可能不来?除非他们不打算给《science》投稿了。

  京大紧急创建了报名网站,并将字斟句酌写好的邀请函给国内医药学界的同行发了过去,在谢书尧的个人介绍那一栏,还不忘将谢书尧发表的论文详细罗列了出来。

  京大的本意只是嘚瑟显摆一番,结果就给自个儿招来了饿狼。

  坐镇金陵药科大学的徐康院士亲自下载了谢书尧发表的论文,一篇一篇看完,直接就给金陵药科大学的校长办公室打去了电话,“谢书尧这个人,值得挖!我们学校刚创办了生物制药这个学科,但一直都物色不到合适的人,我觉得这个谢书尧合适。不是请她过来念硕士念博士,而是直接把人留在金陵药科大学,绑上我们的大船。”

  “老李,你听我说,未来三十年里,传统药学一定会走下坡路,相反的,生物制药定会迎来新一波的发展高峰期。这样的人才,我们绝对不能错过。我们可以全资资助她出国深造,只有一个要求,拿到学位之后,回金陵药科大学任教。生物制药的学科带头人就定她了!”

  金陵药科大学的校长名叫李勤,是行政系统空降来的,研究的是行政管理,他最是重视这些院士们的建议,一听徐康院士这么说,他立马就查了谢书尧的资料,然后问,“是不是有些太过年轻了……”

  徐康院士当场就喷了过去,“年轻怎么了?金陵药科大学缺那些中老年教职工吗?缺的是能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成果的学者!年轻点更好!这么年轻就能在这种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那证明天赋无限,等她往后的积淀再多了些,指不定能抱回什么奖项来。”

  “人人都说搞科研最开始是拼努力,拼到后面才是拼天赋,我觉得这纯粹就是狗屁!有天赋的人搞科研,那简直就是开着火箭,没天赋的人搞科研,那就是骑着牛车……能比么?”

  “老李,你听我的,我看人很准,现在就去挖,说不定现在想挖都挖不倒了,我担心京大医学部那边的老孙不放,因为我看这谢书尧发表的文章里都有老孙挂的名字。老李,关键问题千万别拎不清,我们现在挖人才是为了拼未来!”

  “你想想,这么年轻的一个学者,研究出来的东西都值得《science》编辑部邀请国际医学界的专家跑来首都一趟,是不是未来不可限量?她那篇文章能让与《science》有合作的那么多的学术编辑都拿不定主意,这证明她提出的观点相当新颖,而且目前为止还没人能找到可以驳斥她论文的地方,可靠性起码有七成!”

  “要是论证会开过之后,国际医学界的主流都承认了她的研究成果,那就代表着一个新的学派崛起了,而且还是和药学相关的,到时候,你觉得会有多少橄榄枝递给她?”

  徐康院士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到时候可就不是和国内的高校争了,国外的高校也不会放过这么一个人才的,你看看她的那篇论文……算了,你看了也看不懂。”

  挂断电话,徐康院士有点怅然,他本身是不太看好这次‘挖墙脚’的,因为不管是地缘优势还是人才培养力度,金陵药科大学能给谢书尧的,京大医学部都能给,而且京大医学部能给谢书尧更多的资源。

  只是还想试试,万一就挖成功了呢?挖到就是赚到,就算挖不倒,那也不会亏什么,

  -------------------------------------

  谢书尧哪里会知道自己仅仅是发表了两篇文章,就将国内医学界的水给搅浑了?

  她挺喜欢京大医学部的环境,也挺喜欢生物医学国重的环境,孙主任对她也很好,算是有知遇之恩。

  目前的她,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提升自己上。

  顾兆丰教授已经催了她很多次,让她赶紧将打算申报的课题研究方案提交上去,第十四个五年攻关计划马上就要开始了。

  谢书尧考虑了很久,最终敲定下三个课题来。

  《病理图像精细化分析算法研究》

  《癌症发展分期的生物组学标志物检测算法研究》

  《图论算法在生物网络数据上的应用研究》

  有别于常规的癌症研究课题,谢书尧这次想从机理上研究清楚癌症全阶段的发展过程,结合当下流行的一些大数据技术来进行研究,最终实现肿瘤生长状况体外检测、实时监测以及对症下药的目的。

  把这三个研究方案写好交上去后,顾兆丰教授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傻眼了。

  这都是些什么?

  他想要的是让谢书尧针对某一种癌症,或者说是某一种癌症的某一种表现形式来进行对症的研究,像是研究‘人参皂苷-JF’和‘人参皂苷-JT’一样,搞出几种特效药来啊!

  谢书尧写的这些研究方案确实不错,反正顾兆丰教授自己是看不懂的,感觉挺高大上,但是与他打算申请的大课题牛头不对马嘴!

第55章 第五十五站

  顾兆丰教授有心想同谢书尧说一下这几个研究方案都不行, 可他又担心谢书尧觉得是他挑事,苦思冥想半天, 他决定委婉地同谢书尧提一提。

  “小谢, 你这些研究方案写的都挺好,在国际上也算是前沿中的前沿,热点中的热点了,未来大有可为。但有一个小问题,你的这些研究方案和我打算申请的研究课题有点不搭边……”

  “我们是医学部,主要研究的还是偏向于临床医治与用药这些。我想让你申请课题,其实是想让你将临床用药这方面搞一下突破,你知道的……我们这些常规的科研人员平时都是搞一搞临床数据分析、讨论一下癌症的致病机理这些,涉及到新药与特效药的研发,主要还是看药学工作者,可药学工作者里懂医学的人少之又少,你算是个特例,你看要不要将这方面的课题给扛一扛?”

  谢书尧有心想说一句‘你们搞临床数据分析也不行啊, 手里拿着4个T的数据, 结果生产出来的文章勉勉强强才有个二区的质量, 对于那些数据的挖掘深度根本不够’, 可她担心被顾兆丰教授给爆锤,只能把这句相当欠扁的话给咽回了肚子里去, 然后明智地点头。

  “行, 顾教授, 我听您的安排。要不这样吧, 您那边先把项目给申请下来,到时候哪些部分需要我来贡献力量,直接给我分配工作就可以,我尽全力配合。只是可惜了我的这三个研究方案……不知道给搁置到什么时候。”

  顾兆丰教授提议,“要不你去找找老孙?三个课题一下子申请下来有点不太现实,你先从生物医学国重这边申请一个下来,等一个做完之后,再申请另外一个。”

  “我听老孙说你打算提前毕业,那正好,一篇当成是硕士论文来做,一篇当成是博士论文来做,另外一篇当成是博士后的研究课题来做,所有经费都从生物医学国重这边走,三个课题做完,你的书也就念到头了。”

  顾兆丰教授的提议确实不错,谢书尧认真考虑了一下,最终决定将这三个课题都暂时搁置到一边去,等她什么时候熬出头,能够自己申请课题了,到时候再做三方面的研究。

  原因无他,这三个项目都涉及到了学科交叉的问题,需要消耗的经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若是从生物医学国重的财政项目中走,怕是孙主任都得承受不小的压力。

  就在谢书尧打算暂时搁置这三个项目,尽快让自己毕业的时候,金陵药科大学的李勤校长找到了谢书尧,与谢书尧在京大旁边的一处咖啡厅了约见了个面。

  “谢书尧……同学,我这样称呼可以吧。”李勤校长脸上带笑,给谢书尧点了最贵的咖啡。

  谢书尧道:“李校长,您喊我小谢就行。”

  李秦校长开门见山地问,“那我就倚老卖老了。小谢,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得上我们金陵药科大学,有没有去我们金陵药科大学任职的打算?”

  “在来之前,我们就内部决议过了,你现在手里的文章不少,还有一篇已经录用的《nature》以及在审的《science》,以及三个炙手可热的药物专利,你已经满足金陵药科大学人才引进的绝大多数条件了,只是学位上,还略微有所不足,不过这不算问题,金陵药科大学向来都是不拘一格求人才的,如果你同意来我们金陵药科大学,我们可以给你特聘的待遇,解决金陵市一百三十平米住房一套,科研启动经费三百万。”

  其实在李勤校长托关系单独约见的时候,谢书尧就猜到了李勤校长的目的,只不过她没想到李勤校长会这么直接。

  而且开出的条件,她无法拒绝。

  她不缺金陵市一套一百三十平米的房,缺的是三百万的科研经费。

  可要是让她丢开京大医学部这边,她还有些舍不得。

  “李校长,这三百万肯定是有条件的,对吧。”谢书尧问。

  李勤校长喝了一口咖啡,大概是那咖啡不对他的口味,他皱着眉头将咖啡杯放下,点头道:“当然,这三百万肯定是有要求的,比如说发表十篇二区及以上的文章等等,为金陵药科大学培养两位博士生、四位硕士生,以及组建一个相对成熟的研究队伍。这些对别人来说,或许很难,但对你来说,应该不算是问题。”

  “地缘问题呢?我的意思是,可以异地办公吗?不瞒您说,我的家已经安在京城了,而且我平时搞研究的话,经常会往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跑,我去金陵容易,但有些东西是搬不去金陵的。”

  李勤校长也笑了,他还真没办法在金陵将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给复刻出个一模一样的来。

  仔细想了想,以谢书尧现在的年纪,让她去开个讲座或许没问题,但若是让她担任一门课主讲老师的话,怕是就会有点强人所难,而且李勤校长觉得,谢书尧多半是朝着‘研究型岗位’去的,谢书尧不论是去金陵药科大学还是留在京城这边继续搞研究,其实没太多的区别。

  有问题线上联系,实在有什么需要见面才能说的事情,那就从金陵坐高铁到首都来,或者是从首都坐高铁往金陵去,一共也就四个小时的车程,根本不算费事。

  至于说培养博硕士这点,可以从学校层面来展开合作,由京大医学部和金陵药科大学共同开展一些合作项目,再制定一些联合培养的名额出来,到时候将金陵药科大学的学生塞到京大医学部就好了。

  李勤校长在心里已经接受了谢书尧所要求的‘异地办公’,但脸上还是表现出一副相当为难的样子,最后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

  “行,只要不耽误研究工作的展开,异地办公也可以。对了,有个事情得提前和你说一下,你要是愿意全职来金陵药科大学,研究经费的问题绝对不需要你来操心。三百万经费花完之后,你也可以走人才专项培养的项目,继续申请科研经费。”

  李勤校长又向谢书尧抛出一个重磅炸弹,“金陵药科大学有一个与京大医学部不一样的地方,京大医学部人才济济,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资源肯定不会太多,但金陵药科大学的话,资源上略微比京大医学部要差一些,但我可以给你保证,只要你愿意来金陵药科大学,并且来了之后还能保证现在这样的研究劲头,我们举全校所有院系之力来推举你向上爬。”

  “此外,金陵药科大学还有一点是京大医学部没法儿比的,那就是我们的院系更多,对人才的容纳空间更大,京大医学部可能会束缚你的发展,金陵药科大学绝对不会,如果你来的话,我们可能会适应你的发展。”

  “就比如说你提出的那个‘计算药学’理论,徐康院士十分看好这套理论,打算等京大这次会议开完之后,就同上面申请成立计算药学专业了,如果你来,我们不仅可以设置计算药学研究组,还有可能直接申请计算药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规模可能无法与京大医学部的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相比,但也请你相信,在药学研究上,京大医学部只是一个系,而金陵药科大学是一整个学校。”

  谢书尧点头道:“但您可能不知道,我的本专业是基础医学,还是偏向于医学研究的,药学研究只是医学研究到一个临界点之后,我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后续性研究。”

  李勤校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分手吧,我要考哈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