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分手吧,我要考哈佛!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470 KB   上传时间:2020-03-13 20:22:13

  想当初人参皂苷的项目完成之后,她有心从顾兆丰教授的大项目中申请几个小课题,都被顾兆丰教授给否定了,理由是与主要研究方向不一致,然而当金陵药科大学将她特聘为教授之后,顾兆丰教授主动替她将这方面的一整个课题都拿了下来,还申请了两个癌症相关的医学项目。

  没能力的人为了二三十万的横向都会愁到脱发,有能力的人只会因为项目多到做不过来而苦恼。

  谢书尧就属于后者。

  金陵药科大学对她有知遇之恩,在职称上帮了她一把,她就绝对不会将金陵药科大学弃置到一边去,这叫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谢书尧想了想,又给李勤校长编辑了一条短信发送过去:

  “李校长,您看可以不可以从金陵药科大学选择几位有兴趣转博的硕士生,让他们到京大医学部来联合培养,我在京大医学部这边有独立的研究室,也有两个博士在跟着我做人体微生物环境与代谢组的研究,但我在京大医学部这边没有招生资格,这两个博士都是其它导师借到我课题组来帮忙的,如果金陵药科大学这边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我可以去同京大医学部商量,实在不行的话,我可单独为这两个博士租房,让他们安心在京大医学部搞研究,若是他们有事需要回金陵药科大学,我也可以从项目中为他们报销来回的差旅费用。”

  李勤校长回短信的速度很快,“小谢,你有没有什么性别要求和性格要求?”

  谢书尧想了想,招一个女博士进来的话,如果无法在校内为这个女博士提供住宿,而是让人家来回跑的话,可能不□□全,而且她要租房也是租一套两居室,给两个博士落脚,男女混住有点不太好……拿定主意后,谢书尧回复道:“最好是两个男生,品性要好,需要吃苦耐劳,最好是有研究基础,在硕士期间就发表过学术论文者优先。”

  李勤校长将谢书尧的要求转发给了徐康院士,徐康院士当天就从自个儿的团队中筛选出两个有意向转博的硕士出来,问那俩硕士的意见,“现在咱们这边有两个跟着谢书尧教授做项目的名额,你们有没有想法?”

  那俩硕士有点懵,“徐教授,您说的做项目,是说做硕士学位论文吗?”

  如果是做硕士学位论文的话,他们肯定不答应,哪怕在院士团队里得不到院士的亲自指导,那也是为院士打工的科研狗,谢书尧的简历虽然漂亮,但与院士这个水平还是差了不少的。

  而且他们已经在院士团队中干了两年,研究的内容也基本已经定型,要是跟着谢书尧去做项目,说不定得更改硕士论文题目,那风险太大了。

  徐康院士道:“不是去做硕士学位论文,而是去攻读博士学位。实话实说,我每年只能招两个博士,轮到你们的时候,名额早就不够了。”

  “谢书尧教授是咱们学校的特聘教授,科研能力十分强,每年都有两个博士招生的名额,她从今年后半年就可以招生了。”

  “你们应该听说过下谢书尧教授的名字,虽然年轻,但做出来的科研成果却是相当过硬的,那么多篇论文,都是一区高水平SCI,在《nature》和《science》这种顶刊上都发表过文章,跟着她做研究的那两个硕士生,人手也是好几篇一区文章,比咱们这边的很多博士都厉害。”

  “而且谢书尧教授手上的项目非常多,前阵子刚刚批复的十四五国家重大研发专项中,谢书尧教授拿到手的项目共七个,合计一亿两千多万的经费,你们如果关心这方面的话,应该会知道,咱们学校经费上亿的研究员,只有我一个,这还是因为我的团队比较大,将近两百余人,而谢书尧教授的团队还在刚刚搭建……这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个机会。金陵药科大学本身是比不上京大医学部的,如果你们能在京大医学部跟着谢书尧教授多出一点成果,发个十篇八篇的一区文章,国内所有开设药学的高校,基本上是随便进吧!”

  那两个硕士还有些拿不定主意,徐康院士让他们回去再考虑考虑,不知道这消息怎么就传到那些正在为博士后出站而努力脱发的博士后耳中。

  博士后之间的竞争多么激烈啊,**文,出基金,赢者上,败者滚……这些人知道**文有多么困难,故而更加清楚谢书尧团队能够猛猛地发表一区高水平学术论文有多么难得。

  那些有读博想法的硕士在听到风声之后,也纷纷请出各自的硕导来找徐康院士说情,

  一大帮人主动找徐康院士来申请这个机会,徐康院士起先还有些不大乐意,他有点担心金陵药科大学的‘新生代科研狗’都被谢书尧给挖走,可是转念一想,这些人都是要留在金陵药科大学的,同谢书尧的关系越好,就越能将谢书尧牢牢地捆绑在金陵药科大学的船上,值得!

  等那两个硕士做好决定,打算撸起袖子跟着谢书尧大干一场的时候,却被徐康院士告知,“不好意思,竞争挺激烈的,当时你们不同意,消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传了出去,现在已经报满人数了,你们要是有读博想法的话,建议去尝试联系一下其他博导。”

  机会就是这样,它有可能降临在你头上,但不会一直都降临在你头上,若是你没能及时抓住,那谁都不能怪,只能怪自己。

第77章 第七十七站

  谢书尧同金陵药科大学的李勤校长说了这件事后, 回头就给孙主任发了一条微信, 问孙主任‘联合培养’的可操作性。

  孙主任直接拨了微信电话过来,“小谢, 你打算在金陵药科大学那边招生了?计划招多少个?”

  “打算招两个, 金陵药科大学那边有项目得推进, 总得找几个人来做,还有就是十四五的那些课题,就凭我、包萌和杜岳,三个人根本玩不转, 包萌和杜岳还得做与他们毕业论文相关的研究,读博的前两年或许有时间帮我做课题, 后两年就得忙自己的大论文了, 我得找几个人帮忙一起分担项目的工作量啊!不然就凭我一个人做的话,还不累死?”

  孙主任脱口而出,“你可以从京大医学部找人来做啊……”

  “我在京大医学部哪有招生资格?”

  谢书尧反问了一句,“孙主任,我和金陵药科大学的李勤校长已经商量过了,这两个博士生是肯定会招的。如果京大医学部这边答应联合培养, 那最好,我让他们过来报道就行,如果京大医学部不答应联合培养,那我只能自己想办法给他们解决住宿问题, 至于吃饭的话, 学校食堂可以手机支付, 这都不是事儿。最主要的是,我得和您说一声,往后他们得去生物医学国重那边的研究室,到时候可能得录入一下指纹,不然他们连门都进不了。”

  孙主任道:“这不合规矩啊,生物医学国重这边有很多项目都是保密级别很高的国家研发计划,要是泄露了一些信息,这责任谁都承担不起。”

  谢书尧想了想,她也不愿意引火烧身,便道:“那就算了,我在外面租一个办公场地吧,不能给生物医学国重这边添麻烦。”

  “孙主任,那就这样吧,我得去联系办公场地以及这些人安家落户的住宿问题,就不同您多说了,有什么事情开学后再聊!祝您新年愉快!”

  挂断电话,谢书尧赶紧联系陈杭,让陈杭帮她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陈杭刚在首都开了智学教育的分公司,对于租办公场地这种事儿,他挺有经验的。

  陈杭连犹豫都没犹豫一下就答应了下来,连带着租房的问题都顺带着揽了过去。

  被挂断电话的孙主任却有点懵。

  谢书尧这是什么意思?

  生物医学国重这边给解决不了研究室的问题,她就不打算来生物医学国重了?还要直接去外面租一个办公场地?

  是不是谢书尧也不打算来生物医学国重这边了?

  谢书尧还真是这么想的。

  等办公场地和住房租用的事情都办妥之后,谢书尧找李勤校长要到了名单,然后又同杜岳和包萌说了一声自己打算换个研究场地的事情,将那办公场地的位置给杜岳和包萌发了过去。

  杜岳和包萌这会儿正在经历读博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迷茫与彷徨阶段。

  刚拿到研究项目的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觉得自个儿博士论文题目不过尔尔,简单得很,甚至还觉得自己有提前毕业的可能,但是随着对论文题目了解的深入,他们就发现这个论文题目里处处都是坑,有一种瞎猫吃刺猬——无处下嘴的感觉。

  要是有谢书尧在研究室里盯着,杜岳和包萌心里还能多少有点底,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找谢书尧来商量,可谢书尧跑去京大医学部附属医院实习三个月不在,好不容易等到实习结束,谢书尧又打算在学校外头租用办公场地……杜岳和包萌听说谢书尧已经在金陵药科大学那边开始招生,租用的办公场地也是为那边的学生准备的,心态立马就崩了。

  谢书尧这是放弃他们俩了啊!

  他们俩是孙主任的学生,只是挂到了谢书尧的项目组帮忙,谢书尧带他们俩发表论文,那只能算是情分,现在人家有了自个儿的学生,可不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他们俩了么?

  杜岳和包萌商量了一下,决定主动出击!

  谢书尧不是给他们租用的办公场地地点了么?他们就早早地过去,每天都蹲守在那儿,他们就不信谢书尧真能撇下他们俩不管。

  事实证明,人都有念中央戏精大学的天赋,谢书尧只是客观陈述了一下自己打算在首都租一个办公场地来安置金陵药科大学那边的学生,并没有说自己就再也不回生物医学国重,也没有说自己就不管杜岳和包萌了,没想到却被别人误解成这样。

  杜岳和包萌是谢书尧亲手带出来的,不管是看文献还是写实验方案,与谢书尧的想法都高度契合,谢书尧还指望这两人在十四五的项目上扛大旗呢,怎么可能撇下这两人不要?

  危机感作祟,杜岳和包萌一开学就去了谢书尧租用的办公场地那边,距离京大医学部只有地铁站一站的距离,方便得很,这两位到的时候,金陵药科大学来的那些博士与博士后还在高铁上。

  杜岳和包萌打定主意要给谢书尧留下一个‘勤奋努力刻苦踏实’的科研狗形象,到了办公场地之后,主动将还没收拾干净的屋子收拾出来,挑了两个向阳临窗的工位坐下,开始默默地看文献。

  谢书尧先是去京大医学部附属医院将实习报告拿了,同谢仁老教授、霍廉主任、郭巧蓁医师以及许多在这边认识的朋友道了别,这才去了租用的办公场地。

  “诶呀,你们已经过来了?”

  看见闷头看论文的杜岳和包萌,谢书尧还挺惊讶的,惊讶之余,也有点惊喜。

  这两位都是她的左膀右臂啊,能帮她分担不少的事情,尤其是实验方面,她根本没有时间亲自去做实验,只能交给杜岳和包萌来,这两位是她亲自带出来的,做实验的态度十分严谨,要是把实验交给其它的人来做,谢书尧还有点不放心。

  万一那人给她随便修改数据,或者是用PS来更改数据结果,那该怎么办?

  包萌将提前冲好的咖啡给谢书尧端过来,问,“大佬,新的一学期,有什么安排?”

  谢书尧走到自己的工位上,把电脑掏出来,连上网络,发了两个EXE文件给包萌和杜岳,道:“你们俩都把这两个程序给安装一下,之后就作为咱们课题组内部交流用的小型科研系统,后续有什么实验安排、研究安排,我都会挂到这个小型科研系统中去,同样,要是有什么账目上的问题,我也会在这个小型科研系统中说。”

  “咱们团队的人一下子变得挺多,用□□、微信这种传统的沟通工具有些不大方便了。对了,你们都记得用微信号绑定一下自己的科研账号,之后我在这个小型科研系统里发布了什么消息,你们的微信都能收到提示。”

  “你们俩待会儿把自己确定的实验方案上传上来,记得指定接收人是我,不然就成为团队内部公开发布了。还有就是我让你们准备的开题报告,也应当准备得差不多了吧,一起上传上来,我先看看。”

  “还有就是十四五项目的实验方案,我已经敲定下来了,你们可以去做实验了,还是原来的要求,实验做完之后,谁做实验谁就能用数据,我给你们指定论文题目,谁发表出来算谁的,如果在我指定的题目之外,你们有别的想法,也可以提出来,用那些数据去写论文。要求只有一个,发表的文章最差也得是二区。”

  杜岳和包萌一听谢书尧给他们安排了个明明白白,立马就放心了。他们不怕谢书尧给他们安排活儿做,怕的是谢书尧对他们不闻不问、不理不睬。

  二人飞快地安装好谢书尧发过来的EXE程序,注册好之后,谢书尧给二人开放了管理员授权,顺带着提了一句,“智学教育那边的论文格式修改后台端口也已经接入到这个系统中来了,之前给你们开放的那两个账号已经完成了数据迁移工作,你们只需要在这个系统中绑定一下两个账户就可以,之后只要在这个小型科研系统中修改论文格式就好了。”

  将文件给二人发过去,谢书尧开始动手准备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

  这是她本硕连读的最后一个学期,所有学分已经修够,只差将硕士论文写好并通过答辩,然后就能去申请硕士学位了。

  谢书尧与李勤校长越的是只要两个博士,但李勤校长给谢书尧递过来的名单却是两个博士、四个硕士以及七个博士后,一共十三个人。

  李勤校长说那些博士后就是来找谢书尧交流学习的,并不需要谢书尧给安置地方,可谢书尧还是为这七个博士后准备了工位,等这些人都到了之后,直接让人来了办公场地这边。

  谢书尧同那十三个人介绍,“这楼是家用和商用都可以的两用楼,你们住的地方在十三层,就是咱楼顶上的楼顶上,很方便,都是四室一厅两卫的房子,门卡已经准备好了,自己搭伴入驻就行,房租我来掏,吃饭的事情自己解决。”

  “办公用电脑的话,我都已经同科技城定制好了,一人一台塔式工作站,还有必备的打印机,我也已经定好了,估计明天就能送到。待会儿让杜岳和包萌带你们熟悉一下我们这边用的科研系统,都注册好,回头交一份自己的研究计划上来,看完之后再商量具体的事情。工位足够,自己找个工位坐下吧。”

  那些人赶紧坐下,从行李箱中掏出电脑来,杜岳开了个微信面对面建群,将所有人都拉到群里之后,将EXE程序给粘了进去,然后挨个儿教那些人注册好,开放了授权。

  谢书尧已经将杜岳这三个月里写出来的两篇小论文给看过了,她将杜岳喊过去,道:“你的这两篇小论文写的都不错,将这种新的数学方法引入到了降糖模型中去,很有想法,也很有意义。但这个数学模型还是有一定缺陷的,我待会儿把修改意见发给你,你看着小修一下,没什么问题的话,这篇发《医学前沿》吧。”

  “你的第二篇小论文存在一个逻辑上的缺陷,需要去补做实验,我将改进意见也给你提了,你回生物医学国重那边把实验给补做了,加入进去。TUG那边的主编前几天还给我发邮件约稿,我暂时没时间写,到时候推荐你这篇论文过去。一个星期内搞定,有没有问题?”

  杜岳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下来,“没问题,实验测试经费走哪个项目?”

  人参皂苷的项目已经结题,没有支出的项目经费也都已经财务收回去了。

  谢书尧想了想,用十四五的经费做人参皂苷的研究不大合适,便翻出金陵药科大学来人的名单来,找到一个与制药相关的博士,名叫秦海,道:“秦海,你同杜岳一起去做这个实验吧,测试经费从金陵药科大学那边的项目中走。秦海,你跟着杜岳学一下,尽快上手。”

  “徐康院士说你是跟着我读博的,我希望你尽快敲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你自己做不了决定,那就只能由我来给你指定研究方向了。”

第78章 第七十八站

  谢书尧给了这些金陵药科大学来的博士、博士后一周的缓冲时间, 这一周里, 由他们自由熟悉这边课题组的项目,一周过后,这些人就将正式加入到项目的研究中来。

  这一周同样是给这些博士与博士后在生活上的熟悉时间。

  至于刚到首都就被谢书尧指派去跟着杜岳做实验的秦海, 他只是一个特例。

  金陵药科大学来的博士与博士后本以为全国高校都一样,研究人员虽然有压力, 但不至于太累, 按‘九九六’的要求走下来,就算搞科研的心再佛系,也能做出自己想要的成果。

  毕竟搞科研并不是纯粹的体力活,它更考验一个研究人员的心志与毅力, 需要研究人员保持一往无前的气势, 也需要研究人员对于那些不了解的东西保持足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可加入到谢书尧的团队中来之后,这些博士与博士后都发现是自己‘井底之蛙’了。

  跟着谢书尧搞科研与在他们原先的研究团队中搞科研,完全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

  别的暂且不说, 像谢书尧这样, 上手就直接丢了一百篇外文文献让他们一周内看完的导师,金陵药科大学是绝对找不到的。

  谁能吃得消啊!

  博士与博士后还好, 有一定的看文献功底,那四位硕士就变得弱小无助还可怜了, 可怜兮兮地去找包萌和杜岳‘取经’, 得到了杜岳的真传。

  杜岳拿了一个本子交给那四位硕士, “这是当初谢教授给我们讲该怎么看论文的时候, 我记的笔记, 你们拿去看吧。”

  “刚起步的时候,确实要难一些,多花时间去看、去学,练一段时间,看文献的速度就快起来了。我们当时跟着谢教授看文献的时候,两百多篇文献,一个月就看完了,后来看文献的速度就提升了,主要是熟练度也跟着提升了。”

  “看得多了,遇到问题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想,该怎么写了。”

  别说是这四位硕士,就是那些博士与博士后,对杜岳都是相当佩服的。

  这才刚读博士一学期的时间,人家手上已经捏了五篇一区SCI高水平文章,还有两篇已经写好,只需要按照谢书尧的要求修改好就能投出去了,目标还是TUG这种医药学界的顶刊,许多博士后出站都不一定有这个水准,而人家才博士一年级,往后还有三年多的时间来精心雕琢成果。

  那四个硕士捧着杜岳的笔记本,就如同是捧着《圣经》一样,那些博士、博士后也纷纷过来拍了照片,打算学一学杜岳看文献的方法。

  包萌悄悄问杜岳,“你把方法都交给他们,不怕他们超过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分手吧,我要考哈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