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分手吧,我要考哈佛!_分节阅读_第83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470 KB   上传时间:2020-03-13 20:22:13

  “医药高等研究院将来可能会承担一些国家的科研课题,也会面向高校、科研院所来开放一些科研课题,号召一些有能力的研究团队进来,共同突破医药学领域的难题。”

  徐康院士明白谢书尧的意思了,不过他还是给谢书尧指了一条路,“你也可以尝试着申请一些国家特批项目,比如说重点药物研发计划等等,在面对欧洲、北美等这些医药研究大国,我们国家还是存在很明显弱势的,很多药物都是高价进口的。”

  “之前吧,国家一直都在催我们,让我们尽快研发这些药物,可药物哪是说研发就能研发出来的?要是真有那么容易,我们怎么会被人卡着脖子这么多年?”

  “那几年,上面的人只要一开会,就绝对会催我们,连着催了好多年,一点进展都没看到,我觉得他们心凉了,也就懒得催了。”

  “直到计算药学出现,我才看到了一些曙光。小谢啊,你这次拿下这个奖,算是给我们国家的医药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如果你带头搞,我觉得欧洲和北美那边给我们头上戴的这紧箍咒极有可能就摘掉了。”

  “要不咱俩写个项目申请书,直接交到科技部、卫生部和教育部去,看能不能啃下一块大蛋糕来?”

  谢书尧皱眉问,“能啃下多么大的蛋糕?”如果是几个亿这种小钱钱的话,她就懒得费那个事了。

  徐康院士挑挑眉,“一个院士和一个诺贝尔奖得主联手申请项目,怎么着也得几百亿吧。我们你们……我看那京大、清大一年的科研经费都有五六十亿呢,你这个项目打算干个四五年,不得申请个两百亿经费?”

  谢书尧吸了口气,在自己的腰包与国家的财政资金面前,她充分认识到了自己是多么的贫穷。

  “好,那就向上面申请项目吧。徐院士,您在这个行业待的时间长,能列一个我们国家急需要用药的单子出来吗?我研究一阵子,写到项目申请书中去,我把项目申请书写好之后,您看看有什么需要添加的,再由您来补充敲定。”

  这话正合徐康院士的意,他乐呵呵地说,“那就拜托给你了,你写这方面的项目申请书,肯定比我在行。”

  医药高等研究院的发展方向确定下来之后,谢书尧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十四五的结题申请中去。

  时光如梭,当初刚拿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她还没有从京大医学部毕业,是借着金陵药科大学的特聘教授这个称号以及顾兆丰教授的力挺,才得以拿下项目。

  当时的研究组也仅存在谢书尧自己以及包萌和杜岳,一共三人。

  现如今,她的研究团队已经扩充到了三十人以上,每人每年写七八篇论文,也是好几百篇文章了,有些人写论文的速度特别快,比如秦海,简直就是疯狂输出,一年写了将近四十篇论文,如果谢书尧不是每篇论文都看过,她都得怀疑秦海是不是疯狂灌水了。

  三年的论文总成果都已经汇总好了,谢书尧看着七百多篇论文,满心都是成就感。

  其它项目就算叠加起来,都不一定能发表够她们课题组这论文的数量,还有那些已经授权的药物专利。

  对照着科技部下发的各种项目结题验收材料,谢书尧将需要准备的材料一一罗列出来,让手下暂时没急事的硕士和博士把材料一一捋顺,放在她的办公室,然后就同科技部的人打了电话。

  她想再把项目验收的时间给提前一下,最好是挪到诺贝尔奖领奖之前,到时候她领完奖之后,直接飞去美国把哈佛的工作给做个结尾,再飞回国就是过年了。

  科技部的职员接到谢书尧的电话后,哦哦啊啊了一阵子,然后一脸懵逼地放下电话,用十分悲壮的语调同他的同事们说,“谢书尧又要申请提前结题了,她希望我们在一周之内去验收项目所有材料,说她们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他的一个同事说,“你拒绝不就好了?”

  那个人的眼睛瞪大,一手指着自己的脸,问,“你觉得我的脸有那么大吗?诺奖大佬的要求,你让我拒绝?”

  “你觉得我像是疯了的样子吗?”

  “所有人都不敢给那个医生报仇,这狠人直接拎着手术刀剖了两百五十刀,我们家剁肉丸子馅儿都用不着这么多刀!”

第130章 第一百三十站

  纵然是在年底这种相当忙的节骨眼上,科技部的人都相当捧场地派来了验收团队以及财务审计团队。

  验收会议是在医药高等研究院最大的多媒体会议室中开的。

  谢书尧亲自操刀做了PPT,还让学生将当初的任务合同书复印了二十份,给所有前来参加验收的专家各自发了一份。

  有意思的是,科技部找的专家都是谢书尧的老熟人。

  十二个教授里,有十一个教授都是京大医学部的,另外一个教授则是与谢书尧在H6N9项目上有过合作的霍荣恩教授。

  谢书尧粗通编程,将汇报PPT做出了花样来。

  站在汇报台上,谢书尧一身气度,侃侃而谈。

  “本次汇报是十四五的结题汇报,一共涉及到的研究经费是一亿两千余万,因为时间原因,我将所有的汇报内容都糅合在了一起,具体讲到每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会同大家说明具体对应的任务是在哪本任务合同书的哪一页。”

  “任务合同书中约定的课题三项,专题十二项,研究任务四十九项,我汇报的第一个内容是癌细胞的多项表达,针对这个课题,我们研究团队一共进行了如下研究,建立了癌细胞的经验表达模型,课题组产出的论文如下,当初约定的任务为七篇论文,实际完成篇数是十二篇,达标。”

  “……”

  谢书尧每在台上汇报完一个项目,台下的老教授们就会哗啦哗啦地翻一通材料。

  四十九项研究任务全部汇报完,谢书尧端起水杯来喝了一口,润润嗓子,用动画的形式开始展示自己课题组完成的论文以及专利。

  最不要脸的是,谢书尧还开了‘咔咔咔’的音效。

  论文与专利联合放在一起,都有将近八百张图片了,平均每秒钟弹出两张图片,这一页PPT都弹了将近四分钟。

  台下负责验收的那些老教授面无表情地看着那一页PPT,眉心跟着有节奏地一跳一跳。

  等所有图片都弹完,谢书尧才开口说,“我们的研究团队一共发表七百九十六篇SCI文章,全部都是一区,其中《science》十八篇,《nature》二十一篇,《cell》二十七篇。已经授权的全球专利共十四项,完全达标。”

  “七百九十六篇SCI文章,篇篇都是一区……”霍荣恩教授在嘴里嘟囔了好几遍,最后道:“他妈的,人比人,简直没法儿活了!”

  谢书尧汇报完之后,负责验收的专家学者就站到了一边,开始给出评分。

  科技部来的那些人全都动手开始检查材料,负责审计的人也开始拿着经费预算书和财务的各种材料进行对照。

  谢书尧则是同京大医学部来的那些教授叙起了旧来。

  顾兆丰教授同谢书尧,“距离结题还有两年呢,你就把十四五项目给做完了,让我们这些人压力山大啊……接下来打算做哪些领域的研究?有接到新的项目了么?”

  谢书尧摇头,“目前打算向科技部那边申请一个项目,但是还在写项目申请书。如果科技部不给的话,我就自筹经费来做,肯定闲不下来。”

  顾兆丰教授道:“诺贝尔奖得主要申请项目,科技部会不给?除非你张嘴就是狮子大开口。不过我想,你的口碑放在那儿,就算你是狮子大开口,科技部的人也不会拒绝。为了三亿两亿就拂了你的面子,不值得。”

  谢书尧笑了笑,没敢说出她打算申请的那个项目经费预算的具体数额,她怕说出来吓着顾兆丰教授。

  负责验收项目的专家学者在听完报告会之后,麻利地签了字,然后同谢书尧以及金陵药科大学这边颇负盛名的几个大教授约着吃了个饭,然后便返回京城去了。

  科技部来的人以及相关的审计人才还得做将近十天的实质材料审核工作,谢书尧没再招待这些人,而是忙着写立项申请书。

  到了这种‘大动作’的节骨眼儿上,就越发能看出她当时设置这个科研系统的好处了,只要是她看过的论文,输入关键词进去,就可以很快速地将她阅读文献的所有相关笔记都调用出来,她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词句顺序,那一大段笔记就能派上用场。

  谢书尧没日没夜地连轴干了一星期多,总算将立项申请书给搞定了。

  她将立项申请书中的研究内容又看了一遍,最后补充了一个‘仪器设备研发’的项目进去。

  有些研究内容可能会用到一些很高端的设备,甚至可能出现现有的设备无法满足实验要求的情况,这就需要研制新的设备了。

  没有成熟的设备,那就自己造嘛!

  把立项申请书给完善好,谢书尧将电子版走了专业渠道提交了上去,然后又同科技部的来人当面说了一声。

  等一切事情办完,已经进入了十二月,谢书尧带着包萌、杜岳、秦海等课题组的成员飞往斯德哥尔摩。

  诺奖晚宴的前一天,一群人在斯德哥尔摩转了一圈,吃了当地的特色美食。

  谢书尧走南闯北惯了,对于拍照发朋友圈发微博这种事情并没有太大的**,但包萌不一样,这还是包萌第一次走出国门,而且她还是作为诺贝尔奖得主的科研团队成员而来。

  包萌认真地拍了一张照片,一句话都没配,发到了朋友圈,但她悄悄加上了定位。

  懂的人自然懂她来斯德哥尔摩是干什么,不懂的人……可能觉得出国行就超级牛逼!

  切换到渣浪微博账户上,包萌用的还是那张图,但她加了四个字,“谢谢谢导。”

  包萌的微博早就被她的本科室友给爆了出来,有许多沙雕网友扒到包萌的微博后,还动过让包萌给他们代购生发膏的念头,可惜包萌将私信箱设置成了免打扰模式,一般情况下,她连评论区都不会看,只会上来分享一些生活日常。

  如今的包萌已经是一名科研圈网红了,她用自己的微博向网友展示了一个中不溜科研狗的日常生活。

  除了看文献、做实验、写论文之外,她也会和普通人一样,约上三五好友去吃个海底捞,找个小姐妹一起去看电影,或者是来一场蓄谋已久的旅游,她甚至还会在研究室内diy一些稀奇古怪的下午茶,比如用研究手法来配置一种奶茶或咖啡,如果味道不错的话,她还会给网友分享配方。

  坐拥几十万粉丝的包萌发了这条微博,等于是提醒网友,没多久,网友就十分给力地将热搜给顶上去了。

  领奖的过程并没有什么惊喜,谢书尧认识到了好几位国际学术界的大佬,她虚心地找那些大佬要了联系方式,让她惊讶的时候,很多其它领域的学者也都主动来同她打招呼,甚至还有不少人拿着WeChat过来想添加谢书尧为好友。

  谢书尧一一加了那些人,对照着那些人的名片给了备注。

  等她挤出人群找到包萌和杜岳等人时,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这些搞物理、搞化学的人都加我微信干什么?”

  包萌的注意点很明显跑偏了,“教授,这些外国的学者也喜欢用微信吗?”

  谢书尧点头,“确实是,WeChat是微信的海外版,作为即时通讯工具,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很高,不过国外的学者一般情况下只会在日常聊天的时候用WeChat,遇到正经的事情,他们还是喜欢用email。”

  杜岳认真思索谢书尧的问题,为什么那些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也都来找谢书尧加微信。

  秦海抖了个机灵,“谢导,他们占据你的一个朋友圈位,会不会是因为你的医术很好,之后万一得了什么病,找你总比找那些普通的医生好一些?”

  谢书尧:“……”

  杜岳:“……”

  包萌:“……”

  十分有可能!

  一个医生的影响力大小,主要看她的医术高低。

  谢书尧就属于那种医术很高的人。

  当然,谢书尧与一般的医生不同,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谢书尧属于研究型医学人才,只针对某种医学问题进行研究。

  对谢书尧的了解比较深的话,这些人就会明白,谢书尧对于医药领域真正的贡献在于‘制药’上,她对于攻克癌症似乎又一套十分独特的理论,借助计算药学的工具,总能找到治愈癌症的特效药。

  如果对谢书尧的了解特别深的话,那才会知道,谢书尧在治病救人上同样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方面。

  这些诺奖大佬或者准诺奖大佬来加谢书尧的微信,也只是人之常情。

  谁不想让自己多活几年?

  在癌症发病率这么高的今天,能认识一位在治愈癌症上有特殊技巧的医生,绝对是十成十的好事。

  告别了热情的斯德哥尔摩,谢书尧带着杜岳、包萌与秦海等人转机去了哈佛大学,她同自己在哈佛的同事开了个庆祝party,最终向哈佛递交了访学辞呈。

  哈佛大学生物医学系的系主任据说是打算带着他孙子去度圣诞假,没再同谢书尧有任何的扯皮,摇着头地给谢书尧签了字,然后便匆匆忙忙地走了。

  他早就已经预见到这一天了。

  谢书尧听到了系主任最后的叹息声,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她对哈佛是有感情的。

  她在这里完成了博士论文,也渡过了漂洋过海来避难的一年。

  哈佛就像是一个避风港,总是以最包容的姿态欢迎她、接纳她。

第131章 第一百三十一站

  谢书尧一行人回到国内时,已经是一月中旬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页  当前第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分手吧,我要考哈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