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顾道长生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睡觉会变白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26 MB   上传时间:2019-02-21 11:50:00

  “打架也是一种缓和方式,你不懂。”

  姑娘说着,就轻轻一甩胳膊,那青蛇水一样的滑落在地,不解的看着主人。

  “你在家也憋坏了,就放你一天假,明天我来接你。”

  “咝咝!”

  青蛇一听,乐得顿时装成狗,屁颠屁颠的围着主人打转。待对方同意后,才身子一扭,摇摇摆摆的游向林丛。

  顾玙一直觉得很神奇,不禁问:“它怎么就能听懂呢?”

  “它听不懂,但能理解我的意思。我这门驭蛇术,对蛇的灵性要求极高,不然收了也只是玩物,没多大用处。”

  小斋继续往下,边走边道:“我师父有一条白蛇,陪了她三十年,她故去的时候,那蛇仍有寿命,但自己钻进火堆,最后也死了。”

  “倒是忠义可敬。”

  顾玙叹了声,又惦起一事,问:“对了,你住的那个村子在哪儿?”

  “长白山下,松江河。”

  “长白山?”

  他一怔,原以为就在盛天附近,没想到还是邻省的,又问道:“你师父就收了一个徒弟?”

  “嗯。”

  姑娘摘了片树叶,拿在手里把玩,道:“她年岁不大,始终一个人住,只有那条白蛇陪着。我在她身边呆了七年,之后回到盛天,每年少有相见。高中的时候更忙,直到临终前才见了一次,感觉很凄楚。”

  “是啊,没有妻儿陪伴,终究孤苦。”

  “妻儿?”

  小斋回头瞥了一眼,笑道:“我什么时候说她是男的了?”

  “呃……”

  得!那货尴尬的要死,老老实实的闭上嘴,只闷头行路。

  话说俩人出了荆棘林,转至半山腰,就已经到了安全地界,现在这条野径,更是顾玙挑货上山用的,熟的不得了。

  所以他们也不急,晃晃悠悠的走着,天色刚黑了一点,正好下了山。

  周遭还是那么冷清,没什么人家,只有那个老鳏夫的小院,孤零零的戳在对面。俩人背着包,胳膊和腿上带着一道道的划痕,脚下是坑洼不平的土路。

  此处比山中更静,市区的喧嚣完全被掩盖,闻不到一丝热闹。

  走着走着,只觉天光愈暗。顾玙抬眼望去,见那穹顶如墨,倾盆笼罩,只一轮明月孤悬在夜空之中。

  他忽问:“你说,上面有仙人么?”

  “上面只有石头和石头坑。”小斋也抬着头。

  “那我们现在,在干什么呢?”

  他有些不确定,这历史长河千年演变,如今科学这么发达,单单一个登月计划,就把所有的大神话轰杀干净。

  “我们?”

  小斋却毫不犹豫,笑道:“当然在开创未来啊!”

  …………

  他们下山之后,便找了家诊所简单处理。幸好那荆棘没有毒,涂了药水也就OK了。

  顾玙之前没有订房,因为不知啥时候能结束,这会才跑到酒店,要了一个标准间。俩人都不怎么饿,直接上楼。

  他在走廊等了一会,小斋先进去换了身衣裳。

  白T恤,宽松的休闲裤,踩着两只凉拖。她个子那么高,腿又长又直,皮肤也好,但从不露腿,不穿丝袜,更没有勒得紧紧的打底裤。

  顾玙见了几次面,下装就没有短到膝盖以上的。

  而此时,俩人正坐在沙发上,这一天算是有惊无险,回到人世间,心情都很放松。随便聊了几句,小斋就拽过背包,翻出那几份资料,道:“你先看看,然后再说。”

  “这什么?”

  他接过一瞧,先注意到了红笔标注,问:“这个是时间?”

  “嗯,我按时间分成了四个阶段。”

  “哦……”

  他点点头,便捧着在灯下细读。

  那第一份文稿,从年代上看,应是两千二百多年前的先秦时期。而文稿开篇的第一句话,就令他心中一跳: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顾玙不禁抬头,看了看小斋。姑娘握着自己的白瓷杯子,一口一口的喝着水,视而不见。

  他想问,又生生忍住,继续往下。

  ……

  话说小斋梳理的,是整个道法体系的发展脉络。

  我们现在一提起来,就是全真、正一两派,全真修内丹,正一修符箓,似乎别无他法。其实不然,在唐以前,很少有关于内丹的记载。

  小斋以先秦为线,划分了第一个阶段,称为上古时期。其中又包含两部分,春秋前和春秋后。

  春秋前没有仙道的说法,只有人道。天行天道,地行地道,人行人道。天地因人而生,大道为人所用。

  人道有四种,真、至、神、圣。

  真人超脱三界,可立身永恒,坐视宇宙生灭,后世称为天仙。

  至人在天地之内,超脱寿限,能长生久视,后世称为地仙。

  神人形神俱妙,虽未必免于夭亡,然得寿千百,后世称为神仙。

  圣人提携精气,养形全生,可尽人寿,后世称为人仙。

  另有一种特殊的,修元神而不死,可白昼显形,化物为身,有地仙境界,无地仙之体,后世称为鬼仙。

  而到了春秋后,仙道兴起,人道衰落,部分失传,部分隐入民间,又分散到仙家手中。两相杂糅,从而衍生出一系列道法,如剑仙法、阴仙法、存神炼气法等等。

  这个时期,修炼仍以肉体长生,形神俱妙为上。

  此部分的资料甚少,小斋只是旁证引用,猜测居多,但她着重说明了一点:所谓大道至简,上古修士的修炼方法极其简单,绝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第二个阶段,是一千七百多年前,叫古仙时期。

  道法进一步衰败,辟谷和食气成了修行的主要手段。有道经记载:“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多力而悍,食谷者智而不寿,食气者神明不死。”

  另有典籍描述:“该人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又能结气不息,身不动摇,状若死人,可至百日半年。”

  简单讲,就是不吃东西,以天地灵气为食。

  虽然较上古衰弱、繁琐,但仍属正统。修行者可寿命数百,容貌年轻,少有老相。大能者,可肉身成圣,白日飞升,连至鸡犬升天。

  而同样的,也是这个阶段,外丹术开始渐渐冒头。

  外丹,即炼丹术。有《太清金液神丹经》三卷,强调唯有服食金丹,才能与天相毕,长生不老。

  这种论调,就与人道的体系完全相悖。

  但更奇怪的是,到汉末时,有个叫魏伯阳的家伙写了本《周易参同契》,首次系统阐述了内丹、外丹理论。

  不仅如此,他还将内丹之外的一切道法,皆斥为异端,称其“悖逆失枢机”,是不得长生的旁门小法。

第六十四章 抽丝剥茧(2)

  丹,是单的意思。

  道家讲究一,一就是单,单也就是丹。这其实是个逐渐演变、包装的过程。

  所以道家讲的结丹,是指身体内气达到一种圆润充盈的程度,可去除病气,延年益寿。

  再比如元婴,是指返璞归真,凝聚全身元气,化成一个纯能量体的自己,就像初始婴儿一样。

  但是呢,经过后世曲解,结丹就变成了一颗有形有状的大号玻璃球,元婴就变成了一只蹦蹦哒哒的小人儿。

  纯属扯淡。

  咱们再说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他讲究内、外丹兼修,以身体为鼎炉,在自己体内养气,然后外服金丹,便可成仙。

  这与当时的主流相悖,所以写出来之后,并未引起大规模的重视。

  同样的,也是在汉代,道家开始往道教、道门演变,出现了天师道,以及一些散乱组织——小斋统称为古仙派。

  第三个阶段,是一千年前,叫变革时期。

  汉之后,便是修行最强盛的几百年间。魏晋时的主流,变成了外丹、食气两术,内丹隐而不彰,在民间秘传。

  此时将修士分为三等,据《仙经》记载:“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所谓尸解仙,就是弃肉体而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升天。有典籍称:“该人尸解于京师,数日启棺,惟有一杖。”

  这便是其中一种,杖解术。当然了,尸解是比较低等的,后来渐渐摒弃。

  再往后,就到了隋唐,钟离权、吕洞宾、陈抟、张果等一大批修士,开始研究内丹法,并加以补充、完善。

  外丹和食气突然断档,内丹盛行,并有取代一切道法之势。《周易参同契》被奉为丹经之祖,众多门派也开始繁衍发展。

  第四个阶段,是五百多年前,叫近古时期。

  内丹术已经大一统,门派之争成了主旋律。北方创立了全真道,丘处机为蒙元讲道,被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

  同时,为应对全真道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

  从而形成了北有全真、南有正一的大格局。不过后来张伯端立南宗,归于全真,全真一时风头无量。

  此时的内丹道法极为完善,并提出“阳神”,以及“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化神返虚”这两套被大吹特吹的理论。

  不过,这却是道教最后的辉煌,此后只有三丰道人昙花一现,便彻底衰落。

  ……

  总的来讲,体系大概如下:

  上古时期的特点,是讲究肉体长生,形神俱妙。古仙时期略差,但也很注重肉体修炼。这两个阶段,根本没有内丹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8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7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顾道长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