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儒道至圣_分节阅读_第89节
小说作者:永恒之火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6.3 MB   上传时间:2019-07-26 18:20:20

  方运想了想,道:“我小时候经常去河边……”

  “我知道了,是悟道河?”冯子墨笑着问。

  “是的。”方运只好说。

  于是冯子墨就把方运在小河边多次悟道的事情告诉董知府,周主簿早就知道。

  “等方运从书山下来,两位可愿一同前往悟道河?”

  “必然同往!”

  方运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只能顺其自然。

  三人又嘱托了几句,方运不好意思问:“三位大人,我可以要回我的那篇经义吗?”

  三人失笑,周主簿道:“你们看看?我就说这个方双甲……不,方五甲舍不得他的亲笔文章。方运,你难道就不想想,史君那么重要的人物,现在经常要去妖界……咳咳,为何要亲来?”

  “为了我的经义?”

  “当然。”周主簿笑道。

  董知府道:“那篇经义将会放到圣院,供诸位大儒体悟。”

  “啊?”方运一脸的难以置信,他知道自己的经义很特别,让大儒关注不算什么,可让大儒“体悟”,这里面的意义就不同了。

  “啊什么啊?快回去准备一番,明日拜圣后就要登书山,你今日可不要胡天胡地,别以为考上秀才就可以放松!”董知府道。

  “哦,三位大人告辞。”方运转身离开,一边走一边思索,想不明白自己的经义为什么会值得大儒学习。

  想了一会儿,方运隐约明白。

  “不是我的能力比大儒强,而是我所接受的资讯太丰富。论圣道我还要不断摸索,但论时代的大道、世界的走向,我却要比许许多多的人看得更清楚。或许,这才是最适合我的圣道。”

  方运心里不断思索着属于自己的圣道,而在这个时候,他的才气在源源不断增多。

  离开文院后,方运和众人去酒楼吃了一顿饭,因为明天要上书山,所有人都没喝酒。

  方运晚上回家没有熬夜读书,而是早早睡下,养精蓄锐。

  上午的文院静悄悄的,随着一百位秀才鱼贯而入,文院的寂静被打破。

  一百位身穿深蓝色秀才服的秀才们进入文院中的圣庙,一起祭拜众圣,得第二次才气天降。

  方运乃圣前秀才,所以这是第四次才气天降。

  才气由三寸提高到了四寸,而文宫、文胆等每一个地方都被才气洗礼,变的更加强大。

  “我虽然是秀才,但文宫已经远比普通举人强大,文胆也超过新晋举人,若是能经过书山淬炼,恐怕直逼进士。但比起半圣弟子颜域空还是有差距,毕竟对方有半圣亲自教导,而且已经历经两次书山。等我考中举人,文胆必然能跟他一比!”

  最后,方运看向自己的才气,和别人烟雾状的才气不同,他的才气如水,经过才气天降,才气越发凝实。

  “不知道这才气能发挥多大的威力。”

  才气天降之后,除了排名前十的秀才,其他所有人包括考官都离开圣庙。

  “轰……”

  圣庙的大门关上,方运十人仍然位于圣庙之内。

  方运静静地看着圣庙里供奉的众圣,除了孔子和六位亚圣,其他人都只供奉排位,有的已经死了,有的依旧活着。

  最后,方运的目光落在陈观海的排位上,那排位有些旧,仿佛在预示着什么。

  方运收回目光,却发现童黎在看着自己,此刻的童黎毫不掩饰眼中的恨意。

  “我不会让你顺利攀登书山!”

  “哦。”方运随口一句,气得童黎无处发泄。

  突然,整座圣庙暗下来。

  方运顿感头脑眩晕,身体不适,仿佛失去了平衡,独自在虚空之中飘荡。

  不等方运有所思考,黑暗散去,光明重现。

  这里已经不是圣庙内。

  天空挂着红彤彤的太阳,散发着温暖的光芒,远处高山起伏,河流环绕。

  近处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碧绿的草地一望无际。

  这是一个无比优美的地方,每一处都让人感到无比舒服,给人一种舒服到骨头里、魂魄里的感觉,想要一辈子留在这里,永世不离开。

  不过,这个世界也有瑕疵。

  十国共有大小不同的九十州,最大的一州堪比整个景国,而最小的一州只有半个江州大。

  九十州有八百余府,每府取十人,外加众圣世家的弟子,更有近万名秀才出现在这里,满地都是。

  这些人看着像是这个世界的瑕疵。

  方运最先醒来,四周查看了好一会儿,其他人才陆续醒来。

  方运环视四周,这些人都很陌生,单看衣着和外貌,天南海北,似乎什么地方的人都有。他们十分警惕,没人乱动。

  就在这时候,前方最近的一座山峰出现变化。

  那本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山峰,但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山路、台阶、凉亭、花园等慢慢浮现,最后山脚、山腰和山顶各出现一座阁楼。

  山脚之下有一条长河,长河上面浮现十条只能供一人通过的独木桥。

  “过桥者,胜!”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一股奇风伴随着这个声音从山上吹下,吹到河岸,吹到众人。

  方运只觉寒风扑面,像是初冬的风,吹在身上有些凉,但也有些舒服。

  “啊……”三丈开外那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突然发出惨叫。

  方运警惕地看向那孩子,就见他急忙朝远离那座山的地方跑去,想让奇风离他远一些。

  方运四处望去,发现有大量的人承受不住奇风的吹拂向远处跑去,别说登书山,连过河都做不到。

  许多人疼得哇哇大哭,甚至有人疼的昏过去,而另外一些人似乎处于巨大的痛苦中,都在咬牙坚持。

  “我怎么不疼?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我现在是神念还是完全带着身体进来?”

  方运慢慢向那座山和独木桥走去,但超过一半的人不敢向前走,奇风太强大了。

  很快,四五千人聚集在十座独木桥前。

  这里的奇风更加猛烈,许多人疼得不停地叫着,不断有人受不了而后退。无论这些人怎么喊叫怎么疼痛,都没有受伤流血。

  方运依然不觉得疼。

  很快,方运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咬着牙出现在左前方,童黎。

第116章 书山下

  童黎抬头看了方运一眼,发现方运没有痛苦之色,眼中闪过一抹惊骇,随后低下头,方运看不到他的神情。

  这时候,一个眉毛极浓的青年大声道:“若我所猜不错,这风应和那圣墟的奇风相似,不伤人身,只伤文宫文胆,看来我们只是心神意念进入这里,并非身体。书山同圣墟和学海不同,大家不需要争夺,只需要做好自己即可!望诸位圣道之念坚定,不要被名利坏了仁义之心,免得日后无法凝聚文胆。”

  “可是墨家新秀墨半知?”一人问。

  “正是在下。”

  “久仰大名,在下许小年。”

  “原来是农祖许家才子,半知见过许兄。”

  方运暗中观察这些半圣世家的人,发现他们远比其他人更加镇定,似是有微痛但能忍耐,少数一些人甚至面不改色,好像很享受这奇风吹拂。

  突然一人道:“我兵家之人以正合、以奇胜,不灭心中之勇,诸位,我先踏十桥之一,献丑。”

  “孙兄勇冠书山,佩服!”

  许多人纷纷称赞,没有丝毫的讽刺之意,哪怕与半圣孙家有旧怨的卜子世家的人也一言不发。卜子即子夏,是孔子最出名的弟子之一,曾在《论语》中出现,论在圣院地位丝毫不下于兵圣孙武。

  孙膑乃兵圣孙武后裔,少年时非孙家嫡系,家境平凡,曾与魏国庞涓一同学习。

  后因孙膑进步神速,庞涓嫉恨于他,派人砍掉孙膑的双脚,并在孙膑脸上刺字。孙膑忍辱逃亡,并改名为‘膑’,记住自己双足被砍的耻辱,精研孙子兵法,并在成翰林后进入孙子世家,借孙子世家和齐国之力伐魏。

  孙膑手持《孙子兵法》攻入魏国,在马陵之战杀死庞涓,天下扬名。

  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孙膑在伐魏的过程中杀死魏国许多卜子世家的人,当时卜子已经封圣,正闭关来不及阻止,出关后亲见子孙死亡,无比悲痛。

  卜子虽是孔子学生,但性格勇武偏激,封圣前被许多孔子门生攻击偏离儒家。卜子以半圣之身前去孙子世家,也以圣言训斥孙家众人。

  若孙膑服输,两家之事或可平息,但孙膑受辱多年,死不低头,怒斥卜子不公,责问卜子他双足被断时半圣为何不来。

  卜子再次呵斥孙膑,被孙家人当成耻辱。

  两大半圣世家就此结下仇怨,绵延至今。

  两家并非如孟子和荀子之间是圣道之争,随着时间推移仇恨渐淡,可仍然在暗中比较。随着千年不战之约结束,孙子世家又是兵家魁首,势力极大,已经隐隐压过卜子世家,但卜子乃孔子亲传,根基依旧稳固。

  那孙家之人昂首挺胸,奇风临身丝毫不惧,隐隐有大将之风。

  一人低声称赞:“孙继宗不愧是兵家亲传,他虽然没有文胆,但恐怕已经凝聚出文胆漩涡。你们看他,如此勇武无畏,已经去过圣道文府。唉,咱们和众圣世家就是不能比啊。”

  “我们恐怕也只能在这里见见这种大人物,等出了书山,他们几乎会一直在圣院或家族学习,学成后就去杀妖灭蛮,或者去那些传说中的地方镇守,世间难闻其名。这些人,从小就有自己的圣道方向,从小就可参悟先祖圣文,不像我等要不断积累文名、四处游历慢慢成长。”

  “他上桥了。”

  方运抬头看向孙继宗,只见他踏上独木桥,一开始毫无异样,才走了几步,他身上的衣服被奇风吹得更厉害,而他的脚步也慢了下来。

  独木桥长十丈,桥宽一尺。

  孙继宗走到一半的时候,身体轻轻摇晃了一下,但他还是坚持前行,最后在狂暴的奇风中安然渡过独木桥。

  过了独木桥,便没了奇风。

  孙继宗转过身,冲众人一拱手,向第一山第一阁走去,颇为潇洒。

  方运觉察到孙继宗身上的傲气,不过他的傲气不是纨绔子弟的盛气凌人,甚至也不是恃才傲物,而是纯粹为自己的理想而骄傲,为自己的牺牲而骄傲。

  方运点点头,心知这人离开书山后,就会去那传说中的地方为人族镇守,除非特殊情况或去圣地,否则一生都不会回来。所以无论众圣世家出过多少千夫所指的罪人,只要有这些真正的众圣后代在,十国子民就永远不会厌恶众圣世家。

  “若是有机会,我一定要去那里历练一番,那里才是人族精华之地。据说李大人也曾在那里历练三年,方才成大学士。可惜那里除非战事吃紧,否则不会招外人进入,避免任何意外。”

  方运心里正想着,发现许多人已经开始自信地向独木桥走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9页  当前第8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9/20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儒道至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