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104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首先回到我们的国产大豆扶持战略上,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粮食安全依然是以粮食产量为纲,主要作为油料的大豆的地位下降。在东北,作为粮食主产区,政策导向上必然会偏向于种植玉米,因为同等面积的玉米产量高于大豆产量,农民也乐于选择前者。”

  齐政颔首,这个无法反驳,前世的历史清楚地证实了这个趋势。

  “在大豆单产水平短时间内得不到太大提升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大豆资源优势,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培育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要强化大豆生产与精深加工的科学研究,开发新型大豆食品,推进大豆制品规模化生产。”

  陈建章分析道,进口大豆榨油之后的豆粕,理论上可以用来加工各种豆制品,但在实际操作中,进口大豆需要从政府取得许可证,要备案大豆的用途,被批准的都是大豆直接进榨油厂,然后豆粕送去做饲料。

  国产大豆在榨油方面的成本是很难跟进口大豆比拼的了,既然拼不过,就要转变思路——那些看不清形势的头铁娃,只会在市场浪潮中被淹没。

  对国产大豆而言,虽然国内油用大豆竞争力弱,但国产大豆蛋白含量高啊,又是非转基因,不是只有国人才排斥转基因的,日、韩和东南亚邻近国家都更青睐于我们的非转基因大豆。

  即使在欧、美等地及其他发达国家,人们首选的也是高价格的非转基因大豆食品和大豆油。

  “因此,国产大豆应在高营养、纯天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绿色大豆系列产品,其国际市场前景广阔。其中大豆蛋白是高端大豆产品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它的加工也是大豆精深加工中最具潜力、最有前途的领域,其产品的市场容量亦不可小觑。”

  “那么现在问题又回到绿色大豆的发展上了!怎样发展好绿色大豆业呢?”

  “实验室微生物组的这三个成果无疑是给我们找到了突破口。”

  说到这,齐政也大概跟上了他的思路。

  果然,陈建章目光灼灼,“我们在东北大豆主产区建立联合基地吧!”

  “建立大豆生产加工基地、畜禽养殖基地和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基地按照企业需求种植生产适销对路的专用特用大豆;以优质畜禽养殖集中区消化豆粕等健康饲料,转化豆企产品;将畜禽和东北闲置的农作物秸秆发酵利用,产出生物质能源和有机肥,反哺绿色大豆种植……”

  齐政眨眨眼,看着滔滔不绝的陈建章,无语。

  只能说,不愧是未来的工程院院士种子——实验室那群挂逼们只是搞出了一些了不起的东西,他们的老大直接将这些东西提升到影响嘉谷甚至是影响整个东北的战略地位,简直是牛叉。

  齐政还只是着眼于大豆种植基地,最多加上个畜禽养殖场,就是原先嘉谷在东北的大体布局了。

  陈建章呢?他的方案是以秸秆能源化为纽带,连接大豆生产加工和畜禽养殖,构成一条能覆盖大东北的完整的生态循环链。

  听起来貌似也不怎么石破天惊是吧。

  但只拿最关键的秸秆能源化来说好了,为什么说秸秆能源化的附加值最高呢?

  看它的产出,生物燃气加上有机肥,这两者都是绝对的高附加值产品。

  那么对东北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不敢说翻天覆地,但面貌焕然一新是很有可能的。至少天空可以恢复湛蓝了,黑土地可以更加肥沃了——这两点恰恰是当前东北农业科技主攻的当务之急。

  对嘉谷本身来说呢?经此布局后,嘉谷甚至是从农企进化成了一家能源企业,对标国际的话,那就是ADM了——一家最像石油商的粮食企业。

  仅仅将东北的闲置玉米秸秆利用起来,每年就能得到至少200亿立方沼气。无论是用于燃气还是发电,都是绿色的可再生能源。

  以前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到。

  没有实验室的最新成果,最关键的秸秆能源化根本无从谈起——其中超级白腐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又是最最关键的。

  终端产品(主要指沼气)竞争力不强是影响秸秆气化能源利用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而产品竞争力不强又受限于秸秆转化为沼气的效率。

  在秸秆转化为沼气的过程中,多种非产甲烷细菌和产甲烷细菌混合共同发酵完成四个阶段水解作用发酵作用产乙酸和氢作用产甲烷作用。

  水解是第一步,也是当前限制秸秆转化为沼气的一个桎梏。

  天然状态下的秸秆由纤维素、木质素及部分蛋白质等组成。由于天然木质纤维素结构的复杂性,进行生物转化的难点在于如何高效将它降解成为可发酵糖。

  之前就是缺乏对农作物秸秆这种天然木质素、纤维素完全降解的高活性菌株。

  超级白腐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一桎梏,使得农作物秸秆的水解过程加快成为了可能,后续的发酵和产甲烷也能同步提升,投入产出的效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

  说好的种大豆呢,怎么重点进化到生物质能源生产了?

  即使是齐政,对此也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呀!

  ……

第160章 用爱发电?别逗!

  事关嘉谷发展战略的调整,齐政没有马上做决定。

  他施施然回到嘉谷总部,才召集公司高层,讨论东北“落子”策略。

  “大豆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将养猪场开到东北”不用多讨论,很快就通过了。

  众人争论的重点,就在于要不要开发生物质能产业?如果是要,又应该以什么姿势进军生物质能产业?

  陈建章作为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主推者,肩负着说服众人的责任。

  “生物质能产业以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垃圾等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为原料,使之无害化和资源化,将植物蓄存的太阳能与物质资源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堪称循环经济之典范。”

  “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经过我们的初步统计,全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约为6亿吨,其中废弃和燃烧的至少占了40。”

  “秸秆资源的浪费,实质上是耕地、水资源、劳动力、化肥和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浪费。作为一家有志于建立生态农业标准的企业,我觉得嘉谷不能视而不见。”

  王昱业毕竟是从能源行业出来的,又是作为公司的负责人,他对于陈建章描述的美好前景完全忽略,直指关键点“无论产业发展空间再广阔,生物质能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进程中,成本居高不下都是最大阻力。在如今生物质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尚未被完全突破的情况下,我们有什么竞争优势?”

  陈建章反驳道“如何将生物质原材料经济高效地转化为更有价值的生物基材料和生物乙醇等生物能源,是降低成本的技术关键难题。但幸运的是,我们实验室在关键核心技术如原料预处理、酶制剂的研究上,获得了新的突破,能实现生物质资源的高效、高值的利用。”

  王昱业摇摇头“这只是实验室基础研究上的突破,关键技术耦合呢?配套设备研发呢?只有在工程技术上全面突破,才能切实地降低成本。”

  “否则的话,生物质新能源目前只能作为主流能源的补充。同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其研发和利用成本高企,无疑需要额外的补贴、税收优惠才能赢利或生存。但目前国家在研发、财政、金融、市场等扶持政策间是缺少配套的。”

  目前,秸秆气化能源的市场主要受到来自电、天然气的影响。

  后两者是居民生活主要选择的能源,由于使用方便,居民依赖程度高。而且两者属于特殊商品,价格是受到国家高度管控的,能享受到国家在财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

  与常规能源相比,沼气发电、生物燃气配套政策明显不足。

  陈建章当然知道成本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是,“只有进入工程应用阶段,才能通过不断的改进,突破技术瓶颈,真正将成本降下来,不是吗?我们已经有了领先优势,不主动投入的话,什么时候才能完善全套的生产工艺?”

  王昱业还是摇头,科学研究就是用钱堆出来的,而钱永远都是不够的。

  现在嘉谷也算家大业大,方方面面都要用钱。

  将希望寄托在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取得突破的生物质能产业上,反正他是不赞成的。

  战略部丁显则是倾向于适度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但他也有疑问。

  “技术突破上实验室是否有信心就先不说,但目前困扰秸秆利用企业的问题之一是秸秆的长期稳定供应。”

  “由于秸秆来源分散且密度低,其收集、储存和运输难度大、成本高,难以形成稳定的供应链条,必然会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这又要怎样解决呢?”

  秸秆的能源化利用,肯定是工厂化的生产,因此,秸秆收获后都需要将秸秆搬运到工厂。

  但是,秸秆一般质地疏松,不论何种运输工具都是得不偿失。最尴尬的就是,运输费用甚至会在秸秆的本身价值之上。

  不过陈建章是有备而来的,当然不会被这个问题问倒“欧美发达国家收获后的秸秆处理基本上是采用机械化打捆的方式处理。在我国,除了一些大的国营农场,对大多数农村来说,这种方法是无法实现的。”

  “但可以参照这个思路,将秸秆就地加工,固化成型为可以实现长途运输的秸秆颗粒,以解决运输的瓶颈问题。”

  “这就要求最好有小型便捷的加工设备,集切碎、调质、固化成型为一体,方便农民操作加工。但据我了解,这样的设备是能满足的。”

  “最后就是运营模式了,可以由公司向农民租赁设备;或者在当地设厂,就地加工;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法,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齐政一手托腮,兴致勃勃的看着陈建章“舌战群儒”。

  应该说,在座的都是精英,看问题的角度十分全面。

  齐政承认他们的质疑都是很有道理的。

  现在,人们对生物质能产业的看法是“前途是光明的”;再过十年,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又十年后,生物质能产业依然是“潜力无限的新兴产业”。

  总的来说就是,永远在路上,前途在远方。

  虽然全世界各大国都不惜重金和人力,投入到新能源的研发中;逐利的资本,也如鲨鱼嗜血般闻风而动,争取把握住这场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

  但新能源的赚钱机会大多数是倚靠财政金融对行业的支持和补贴,真正能把产业做起来的,一个都没有。

  事实上,如果不是实验室有了突破,再加上齐政对灵阵在微生物的应用上有一定的信心,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否了陈建章的建议。

  能源行业关乎国运,更关乎人类。

  一个产业的成熟,尤其是新能源产业的成熟,很多时候,需要面对的,甚至都不是技术上的问题。

  但如果连企业连看到技术突破的可能性都没有的话,再说什么“用爱发电”,那就是搞笑了——生存永远是第一要务。

  现在嘛,齐政有些赞同陈建章的一个观点——“我们已经有了领先优势,那就值得投入寻求更大的突破了。”对于齐政来说,科学研究除了用钱堆出来,还可以用灵阵堆出来。

  综合众人的意见,齐政最终做出决定“还是试点先行。我们在东北还是以海仑市地区进行初步的营运试验,结合大豆生产基地和生猪养殖基地,以观后效。”

  这是最稳妥的决定,即使是最不看好生物质能产业的王昱业都能接受——这样亏也亏不了多少。

  至于陈建章,面对着齐政加大研究投入的承诺,也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决定。

  讨论完这个话题,齐政就问道“那么,对于嘉谷即将参加的农博会,大家有什么看法不?”

  ……

第161章 组团参展

  春城国际农业博览(交易)会,创办于2000年,并逐渐发展为全球第一大农业博览会。

  春城博览会上,展示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展、农产品、食品展销、检验检测设备展、农林水牧渔机械展等,是国内规模最大、农业科技水平最高、参展人数最多的农业博览盛会。

  为了体现参展企业和产品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春城农博会对参展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坚持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经过三年的发展,嘉谷已经成为岷省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旗下也有多款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地方名牌农产品等称号,总算具备了参加春城农博会的资格。

  这也是嘉谷第一次参加大型的农博会,旗下各农业项目的负责人无不蠢蠢欲动。

  鹿园的王老就仗着老资格,率先定下了鹿产品的参展名额“我们鹿园今年可算出头了,也是时候到外面闯出点名气来了!”

  林江镇今年的养鹿业迅速发展,梅花鹿存栏数同比去年增长了一倍,个体养鹿户增至千户,全镇梅花鹿数量达到4万头。

  全镇年产鹿茸约35吨,年产鹿副产品达到800吨,鹿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鹿业经济已经成为林江镇名副其实的特色经济主导产业。

  林江镇鹿业以嘉谷鹿园基地为核心,在王老的带领下,鹿产品加工设备、加工工艺都有极大的进步。

  鹿茸加工方法已由过去的水煮为主然后风干、烘烤而转变为现在以远红外微波烘烤为主,水煮为辅;同时围绕鹿产品开发应用,研制出鹿血酒、安神补脑口服液、骨生长因子营养液等系列保健产品,对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都有着明显功效。

  目前鹿产品的销路,还是集中在国内市场。王老显然是想通过这次农博会,将鹿产品销往海外市场——春城农博会主要吸引了东盟十国以及日韩等国家的外国采购商参展。

  这没说的,鹿园预定了一个名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1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