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119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会议室中,齐政坐在正对门的首位上,左侧是嘉谷总经理王昱业,他的下首是集团公关营销部的张泽宏,再往下,又有隶属于嘉谷实验室的陈建章,隶属于集团战略部的丁显,以及集团的财务部表姐陈灵珊。

  王昱业的对面是嘉谷农业公司的负责人谢开济。

  他的下首是嘉谷农业(美国分公司)的负责人卢志威以及嘉谷美国对冲基金的姜平。

  自卢志威和姜平以下,分别是嘉谷食材配送公司和嘉谷粮油公司的负责人钟华志、嘉谷农牧公司的李东亮、嘉谷乳业公司的杨业和清源啤酒公司的何长川。

  共计7家公司是嘉谷集团的绝对控股子公司,另外还有嘉谷投资的美国魔爪食品饮料公司和紫星药业公司,因为隶属于战略投资,且都不参与经营,根本就未被邀请。

  加上列席和做记录的员工,会议室里坐了二十来号人,攒动的人头让房间热闹无比,添上一杯茶和几把瓜子,简直就是过年了。

  等人齐了之后,齐政才轻轻咳嗽一声,道“我们开始吧。”

  会议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今天主要有两个主题。其一是集团搬迁。我知道大家都对现在的办公环境怨念甚深,所以在这里,我先简单说明,集团总部是肯定要搬迁的了,我跟王总已经决定要买一块地,用来建一栋总部大楼,目前已经开始选址了,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公司总部不会在岷省!”

  齐政说完,见到国内的管理人员都面露喜色,不由得感慨国人的置地渴望。

  “总部搬迁是确定的了,前置工作也已经启动了。而因为目前公司的业务繁多,在搬迁之前,公司内必须整合资源,协调理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减少重复损耗,提升业务发展质量和增加效益。”齐政没有在搬迁这个话题继续讨论下去,转而说道,“这就是今天的第二个主题,要练好内功,才能进一步出击。”

  会议室里众人都严肃起来,整合公司资源对大家来说是切身利益相关的,没有人不关心。

  “首先,鉴于我们嘉谷多元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战略,集团决定将公司业务划分为五大板块农业基础生产、粮油食品加工、商贸与推广服务、金融和风险、生物工业。”

  “集团总部将在这五大业务板块的基础上,协调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联合发展。”

  “农业基础生产是嘉谷不能舍弃的老本行,旗下将主要有三家公司嘉谷农业公司、嘉谷农牧公司,以及即将成立的嘉谷农资公司。”

  说到这,齐政看了谢开济一眼,接着道“嘉谷农业公司将主要负责农作物的生产种植,包括粮食果蔬种植、油料种植、竹木花卉种植和药材种植等。因此,嘉谷目前的茶香稻种植、牧草种植、啤酒花和啤酒大麦种植、大豆种植、人参种植等,都归属于嘉谷农业公司。”

  谢开济大声应下“是!”

  齐政早就跟他沟通过,简单来说,以后集团的所有种植类项目,都交由嘉谷农业公司负责,而农业公司也只需要专注于“种地”这一基础生产,将其他业务都剥离出去。

  嘉谷农业公司的地位特殊,甚至可以说是集团前身,谢开济干脆利落的同意,也就奠定了整合的基础。

  “至于嘉谷农牧公司,将专注于禽畜养殖。嘉谷目前的生猪养殖、奶牛养殖以及特种养殖,都移交给农牧公司负责;而生猪以及鸡鸭的宰杀和销售业务,都要剥离出去。”齐政转头对李东亮说道。

  李东亮紧绷着脸,将生猪的销售权让了出去,农牧公司的利润肯定会降低一大截,虽然将奶牛牧场并入了农牧公司,但奶牛牧场还需要不断的投资,都说不上究竟是赚了还是亏了。但这是公司的战略部署,他也只能点头。

  齐政不是不知道李东亮的纠结,不过今天在场的人,尤其是各子公司的负责人,肯定会有人得意有人不爽,但最终都要服从大局安排。

  “至于新生的嘉谷农资公司,将接手嘉谷目前的种业基地、有机肥生产销售和农机设备租赁服务等业务,专注于农资生产和农资服务,既服务于嘉谷体系子公司,也服务于嘉谷的合作方农户或合作社。负责人将由杜为民担任。”齐政对列席会议的杜为民点头。

  荣升为一家公司的负责人的杜为民笑容灿烂,大声道“好!”

  ……

第186章 嘉谷再整合(下)

  “接下来,是粮油食品加工板块……”

  嘉谷乳业的杨业和清源啤酒的何长川抬起头来。

  “这一板块旗下将规划两家公司嘉谷粮油肉食公司和嘉谷食品饮料公司。”

  “嘉谷粮油肉食公司将主要聚焦粮食、油脂、肉蛋等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嘉谷目前的大米加工基地、油脂压榨厂以及屠宰场都并入粮油肉食公司,同时‘仙茗大米’这一品牌,以及即将创立的食用油品牌,也都整合进粮油肉食公司。”

  齐政严肃道“嘉谷粮油肉食公司是将集团的粮油食品送上老百姓餐桌的执行者,这也是集团的核心业务之一,责任重大,负责人暂由总经理老王兼任。”

  这是早就说好的,王昱业欣然接下。

  然后,齐政将目光放在杨业和何长川身上,“嘉谷乳业公司和清源啤酒公司将整合到嘉谷食品饮料公司,形成专业的品牌产品和服务组合,共享营销渠道,降低成本,杜绝浪费。”

  杨业和何长川都是面无表情,从一家独立子公司被整合到食品饮料公司,他们相当于降了一级,内心肯定是不爽的。

  尤其是杨业,一手建立的牧场被剥离出去了,虽然可以集中精力发展乳制品生产和销售版图,但内心总是不舍的;现在又被整合到食品饮料公司,虽然经营权利不算被剥夺,但肯定没有之前的自由了。

  不过两人也明白,从集团角度考虑,两家性质相近的食品公司整合起来,共享营销渠道,确实能减少重复投入,提升业绩。更何况,胳膊也扭不过大腿不是?

  齐政清楚他们的状况,但是整合总归是免不了的。无论是乳业还是啤酒,都处于开拓市场的阶段,营销投入可以说是最大的成本之一,齐政估计,没有五六年的时间,这两家都是很难直接为集团贡献利润的。

  但在打造全产业链的过程中,即使短期内会面临亏损或业绩下滑,也必须在粮油、食品加工领域,做一些长远的产业战略布局。而要完成这样的布局,就不能要求企业在短期内一定要获利、赢利。

  接下来就是“商贸与推广服务”板块了。

  “这个板块将成立一家新公司嘉谷国际商贸公司,同时将目前的嘉谷食材配送公司并入其中。嘉谷国际商贸公司将以粮食仓储和贸易为主要业务,构建物流网络为大宗商品交易奠定基础,比如现在最重要的进口大豆采购。嘉谷目前的仓储和运输车队等物流资产,都将整合到其中。这家公司由老钟你来负责。”

  钟华志点点头,面露笑容。

  新成立的嘉谷国际商贸公司的地位可比之前的食材配送公司高得多,当然,责任也重得多。从“国际”两个字就可以看得出,这将是集团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打造的重要角色。

  齐政继续整合,金融和风险板块同样将成立一家新公司嘉谷资本公司。刺客基金作为金融投资部并入其中。

  齐政对集团的最大金主刺客对冲基金没有做太多的要求,毕竟姜平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齐政只是要求姜平抽调部分人手,协助嘉谷国际商贸公司组建风险管理部,对大宗商品贸易进行套期保值。

  姜平轻松地答应下来。

  剩下的生物工业板块,包含了紫星药业的中药研发和嘉谷的生物质能工程,要么是战略投资,要么是还在研发中,对他们以及嘉谷实验室,齐政都只是重申了财务纪律,要求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

  整合方案确定下来后,并不等于就完事了。

  业务的剥离,权限的归属,管理的改善……整个集团内部都是争论不休。

  半个月里,董事会议就召开了十多次,不断的协调关系后,嘉谷集团的几大业务板块才梳理完成。

  随着内部的整合梳理完成后,嘉谷集团目前实力和野心的差距,也就一目了然了。

  嘉谷希望把全球化产业链建立起来,把全球质量最好、价格最低的粮食等农产品,用最有效率的物流、加工和服务,形成消费品,供应到所需要的消费者,从而成为具有真正竞争力的国际化粮商。

  但现实的情况是,嘉谷在国内倾力打造的全产业链,最多只能算获得形式上的完整,远远称不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因此,整合后的嘉谷集团,没有骚包地四处出击,而是继续内敛地进行精细管理。

  齐政对管理知之不深,无论是他所学的专业,还是前世的失败经历,对于一家几百人的公司的管理来说,都谈不上有多少帮助。

  但齐政深受后世互联网思维的影响,同时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有一点比现在大多数的企业家先进——他知道现代企业管理,极简主义才是王道。

  越简单,效率越高。人类的本能中,最大的快乐来自于尽量少的抉择以及尽量有创造力的自我突破——选择困难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

  所以,极简主义的管理方式,才是最符合人性的。

  那种讲究形式主义,会议一个接着一个,活没干完,会还一直在开;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流程却一大堆;项目还没完成,报告却已经写了一堆……的状态,一向是齐政所鄙视以及尽量避免的。

  但嘉谷集团随着人员增加、业务增加,使得管理活动逐步增加,管理复杂度也增加。各种关系的交织,使得各种沟通、协调数量呈现几何级增长,工作复杂度也增加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推行极简主义式的管理,在与王昱业沟通后,齐政在集团内部主动“放权”。

  经营权都下放给各大子公司;而总部的部门也不再是“纯管理”的部门,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的审批者,而是一个让沟通流畅、让责任承担、让资源配置优化的组织者。

  同时,齐政还花巨资引进oracle集团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精细的库存管理、各部门的高效率协同沟通——在这个年代,已经是数字化管理的典范了。

  04年就在嘉谷的一系列整合中悄然度过。

  充满希望的05年就这么到来……

第二卷 :何日承平如画里

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决心(上)

  新年过后,嘉谷的总部驻地基本确定。

  隔壁江南省的安市赢得了嘉谷的青睐。

  “第一轮评选时,说什么我也想不到嘉谷总部最终会选择落地安市。”王昱业对齐政如是说道。

  齐政略显得意地说道“可不是,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的夹击下,不起眼的安市差点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了,要不是我慧眼识珠啊……”

  在国内,大多数雄心勃勃的创业者和管理者,公司总部可选择的地方除了北、上、广、深,顶多再加上杭城、长安、金陵等几个为数不多的二线城市。

  嘉谷的高层刚开始也是同样的想法。

  越往外走,越是看了天下,就越发觉得南开市甚至岷省的“狭小”。

  如果是大鹏鸟,不会只在一角天空展翅;如果是真龙,不会只在一处深潭潜伏。

  齐政知道,自己和嘉谷集团迟早要走出来,根据实际发展需要设置总部,同时淡化地域性,不做南开嘉谷、不做岷省有道,而是做中国嘉谷。

  岷省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在交通上是一大劣势;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不适合做大企业的总部——尤其是人力资源。去年出于发展的需要,嘉谷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招聘,结果岷省的人力资源劣势暴露无疑,优秀的人才不是北上长三角,就是南下珠三角,本省根本留不住。

  但一线大城市真的好吗?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都位于大城市,其中总部位于首都的就占了一半。

  不像美国,不少大企业在选择总部时对小城镇情有独钟。沃尔玛总部设在一个只有不到三万人的小城本顿维尔;“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帝国总部设在一个内陆小城;微软公司的总部设在雷德蒙德市,美孚石油总部设在欧文市——两者的名气小得基本听都没听说过。

  当然,这也有国情上的差异。

  经过多年的城镇化过程,美国的城乡基础设施差别已经不大,很多在大城市能满足的条件在小镇也能满足。而且更重要的是,小城镇与“大城市病”基本绝缘,大城市缺乏的优美自然环境在小城则随处可见。

  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足不出户即可“运筹电脑之前,决胜万里之遥”。

  但在我国,优质教育和医疗等资源大多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所以,大城市生活成本这么高,生活压力这么大,大家骂归骂,却没看见几个真正逃离“北上广”的——不是不想逃,实在是无处可逃啊。

  在国内的小地方,年纪轻的,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不了;年纪大的,医疗保健的问题解决不了,你说谁还愿意去小地方工作?

  嘉谷目前所在的普诚县甚至是南开市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地方。

  但北上广深,水太深了,三六九等让人不自在。

  齐政更希望的嘉谷总部所在地,可以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但要有现代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又能最大化地融合进自然环境,草青树绿,花开鸟飞,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象;如果再加上地方的人情深厚,地产便宜,而大城市又在一两个小时的车程之内,那就更是别无所求了。

  当然,想的倒是挺美,但如果有这样的地方,那简直是天堂了。

  直至江南省的安市进入齐政的眼帘。

  ……

  安市在国内最多只能算一个三线城市。

  那么是安市环境优美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1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9/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