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122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嘉谷商贸则能通过建立保障收益机制,采取订单收购、销售的方式或“公司+农户”等方式来加强合作,稳定优质粮源。

  嘉谷粮油公司要整合稻谷加工企业,实行集团化生产经营,凭借规模化优势才能实现更高的附加值;并通过大力实施名牌工程,推动市场竞争力,在大米行业创造一线品牌,占据终端消费市场。

  “嘉谷今年的目标,是在稻谷行业的占有率上,跻身前十。所以,这要靠诸位通力合作了。”齐政最后道。

  “在粮食加工贸易领域,谁能控制住优质的原粮、原料,谁就具备市场竞争力。所以,我们是时候进军各鱼米之乡了!”

  ……

第192章 鱼米之乡的忧与喜

  说起“粮仓”,我们就会想起金黄的谷穗,丰收的喜悦;说起“鱼米之乡”,那就代表着衣食无忧、幸福安宁的乐土。

  但家处鄱阳湖平原的董启军对此一点都不赞同。

  鄱阳湖平原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了,平原上稻田、菜畦、鱼塘、莲湖纵横交错,是江南的“粮仓”和棉花、油料、生猪等生产的重要基地。

  现在是春耕,拥有六十亩耕地的董启军却是愁得慌。

  没错,这边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貌似日子很美好。

  但在作为农民的董启军看来,也就那样了,是有吃有喝,但发财甭想,一不小心还欠了一屁股债!

  国家“粮仓”的名头听起来让人自豪,但当事人就不一定乐在其中了。

  主要在于,鄱阳湖平原大量的耕地和粮食生产任务,使得它在发展经济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就拿他来说,算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了吧,但那又怎么样?粮食不值钱,种粮食是越种越穷!

  为什么会这样?

  除了农业产值根本比不上工业等原因之外,还有其他诸多原因。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国家政策向工业、城市倾斜,导致农村承受了很多经济压力,比如统购统销,这就不说了。

  像是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些传统的鱼米之乡,因为区位优势和政策驱动,粮食产量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都在减少,这就意味着产粮任务愈发集中于其他的“粮仓”。

  而近几年来,粮食不断增产,价格又被国家平抑——粮价飙升是会影响社会稳定的。这样一来,粮食的消费区是处于主动地位,而生产区则陷入被动。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方面,粮食主产区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或工业都受到了制约。而另一方面,粮食消费区则可以放手批土地搞工业,或者发展经济作物种植;这是怎样一个不公平?简直是等于粮食主产区变相承受了工农业剪刀差。

  如果说上面的理由,董启军这样的农民只是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可能不是非常理解,那么以下的问题就是切切实实的体会了。

  众所周知,粮食增产要靠地里的氮磷钾。

  但是自然界里补充氮磷钾的机制不多——金坷垃也没法吸收地下两米下的氮磷钾不是?最终只有地表那一层的营养是可用的。

  所以农民只能靠人工不断补充才能保持土壤肥力,堆肥什么的周期太长,效率高还得是用化肥。

  所以在中国有了大规模生产化肥的能力之后,粮食产量才有了长足进步。很多小清新一提化肥都觉得是有害无益的东西,肯定是吃饱了撑得。

  然而化肥的作用也是有边际效应的。

  简单来说就是长期施用化肥,就会出现化肥施用量增长很快,粮食产量增加相对较慢的局面——近几年来,董启军水稻耕种的化肥施用量至少增长了六成多,水稻产量则仅增产四成多。

  更令他心慌的是,一方面为了增产,就要施用更多化肥的情况,使得种粮成本进一步被推高;另一方面,化肥的滥用,造成了耕地的土壤板结,多余的化肥流入地表或地下径流,在鄱阳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这是他能看得见的污染。

  除了环境隐患以外,农村负担也相当重!

  除了产粮和其他农业产品,农村还要付出很多贡献和牺牲。

  现在的人可能对“三提五统”比较陌生,对上世纪末的各种农村税费也并不熟悉。

  但董启军是直面这种沉重的负担多年了——税收好歹有法可依,费用罚款则没轻没重,“一税轻,二税重,三税四税无底洞”就是说的这一现象。就更不用提计划生育的罚款了,“扒房牵牛”不是只停留在口号上。

  像国家“粮仓”这样的地方,谁都靠不上,一面要守住耕地红线为全国一盘棋做贡献,一面也要拼命挤基础工业用地并吸引客商前来落户。

  对于国家来说,由于稳定低价的粮食是必需的公共服务,产粮区的粮食生产任务自然是重要的利益诉求;

  对于产粮区地方政府来说,产粮区的粮食生产任务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执行并不坚决;

  对于董启军这样的农民来说,由于粮价大起大落,种粮收益得不到保障。产粮区的粮食生产任务执行的积极性也不高,而且还会有环境隐患。

  三方博弈,真的太难了!

  但最难的还是底层的农民!

  不过今年,农民董启军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先是试行了取消农业税和各项农村繁杂税费的善政,而且据说国家已经在立法,从明年起,延续千年的农业税将被正式废除!

  不是农民都体会不到曾经的心酸和艰难。

  多少农民至今都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今年伊始,又有另一个好消息传来,从今年起,国家实行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年提高价格!

  这对于他这种种粮大户来说绝对是好消息!

  以前可没有托市收购政策,像是去年,水稻收购价格就下跌,简直是惨啊。

  像他这样,每年都是收完庄稼后给农资钱,去年因为水稻卖不出去,农资欠款达几万元——种粮的周转资金,包括购买农资、耕种费用、地租等,主要是靠卖粮款,如果粮食卖不出去,后续周转将难以为继。

  舍不得低价卖的就只有压在手里,但是不卖粮食就没钱花,更别说还债了。

  眼看着春耕就到了,本来今年董启军都不知道还种不种水稻了——种的话就要继续打白条,但是今年的稻谷如果还是去年那样的行情的话,真的是连着两季的钱都没法还了。

  但是不种田的话又能干什么呢?

  现在好了,有国家的托市收购政策,起码不怕亏本了,仔细算算,还是有不错的收益的,似乎又可以继续种田了。

  今年的好消息还真是不少,董启军还在畅想,如果还有其他的好消息,也赶紧来吧,老农民都饥渴难耐了!

  ……

第193章 这么好的事?

  “有公司要来包场了!”

  这个消息传遍了鄱阳湖平原附近的大小村庄。

  嘉谷农资公司在当地的据点被前来咨询的农民们围得水泄不通。

  大家拉着嘉谷农资的工作人员,七嘴八舌地问着自己关心的问题。

  “大家不要担心,我们不是过来抢工作的,也不是来抢市场的。对,地当然还是你们的地……”

  “我们主要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辐射当地发展现代农业。不懂?简单来说,我们公司向你们农户介绍先进的种植经验,同时解决市场问题,帮助建立起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就是说,你们种植的水稻都由我们回购。”

  “没错,你们的稻谷卖不出去?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了。只要跟我们合作的,公司建立了回购制度,将大家种出来的稻谷收购回来加工,给你们带来直接实惠。你们有收入,就有钱给孩子交学费,给老人看病……我们公司的目标,就是靠良好的经营使大家收入稳定,生活有盼头……”

  嘉谷农资的工作人员唾沫横飞地向农户们介绍着嘉谷的合作方案。

  围观者议论纷纷。

  等到水稻种植大户董启军闻讯赶来时,只能站在外围向其他农户打听状况。

  有熟人就向他介绍“这家叫嘉谷的公司,说是可以给我们融资,融资你知道吧?其实就是借钱,不过这个借钱主要通过易货贸易来完成的。”

  “也就是说,在我们种植水稻的时候,他们为我们种子、化肥和农药,然后等水稻收获的时候,农民以稻谷来偿还。”

  “价格?他们承诺绝对会高于国家的最低收购价,具体还要看品质,签合同的时候会有具体约定的……”

  “碰上灾害水稻歉收还不上怎么办?他们说了,只要继续合作,可以顺延到下一季,不算利息;而且下一季他们还会同样种子、化肥等。另外也有保险,如果不放心,也可以买一份保险,有一定的保障……”

  董启军听得眼都直了,“有这么好的事?我怎么觉得不太靠谱啊?”

  他的熟人眉飞色舞地说道“怕什么?说到底,又不用你砸钱进去。如果是天灾造成歉收,怎么都是亏本的,如果跟他们合作了,亏也亏不到我们身上!我看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且,好事还不止这些呢……”

  实际上,嘉谷是仿照四大粮商控制大豆的策略,在国内主粮产区“兴风作浪”。

  比如在巴西,四大粮商就是通过提前向巴西农民大豆生产所需的资金、农药、化肥,甚至包括后期运输等手段,牢牢地控制着巴西大豆的产销链条。

  同样,买与卖从来都不是嘉谷主粮战略的重点。

  嘉谷意在整合水稻价值产业链,建立集水稻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全程科学化种植推广与服务、稻谷加工仓储贸易物流等三大核心业务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其中,嘉谷农资的定位很明确它就是打先锋的。

  虽然这边是国家的“粮仓”之一,但当地的水稻品种多且杂,农民的生产水平也良莠不齐。甚至有的农民为了省钱,水稻种子都沿用前几年水稻的果实,种子没有经过科技研发进行提纯复壮,造成其品种质量衰退,杂质变多,抗性差。

  不仅如此,在田间管理这块也存在问题,在嘉谷集团与当地政府进行考察交流时,有关部门就指出,近年来在种业技术、农机化管理等方面的投入都有限,当地政府也希望引进龙头企业帮助提升水稻生产能力。

  嘉谷农资公司就是带着与当地相适应的实用技术、良种、农机具而来的。

  为了得到更好的粮源,嘉谷农资主要抓好两点

  一是选择品质较好的水稻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二是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

  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即根据水稻测土配方建议种植户施肥,能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还有秸秆还田——在嘉谷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收获后留下的水稻秸秆可以就地粉碎还田,既疏松了土壤,又能降低化肥的施用量。

  这两项技术在仙茗大米水稻的这三年种植中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推广,可以说是效果显著,也是嘉谷农资公司的拿手好戏。

  此外就是机械化的推广了。

  董启军的熟人就对他说“老董,前几年你感到最为困难的,不就是‘双抢’时节劳动力严重匮乏和农业机械紧张的问题吗?如果你跟嘉谷合作,这个困难基本就不是问题了,嘉谷可以协调劳动力和农业机械,帮你抢收水稻……”

  董启军闻言怦然心动,在之前几年种粮有较好收益的时候,为了能长远地解决“双抢”时节机械紧张的问题,他就想购置农机了,打算利用这两年的部分种粮收益购买一两台耕地、收获方面的农业机械。怎料这两年风云突变,水稻价格大起大落,农机没购置到,倒是欠了一屁股债。

  如果跟嘉谷合作后,不用再为收获时劳动力紧张的问题烦恼了,他倒是觉得不赖。

  事实上,面对收获季节气候的不稳定性,以免大面积的水稻作物因收割、晾晒不及时而造成损失,嘉谷打算在当地投资建设集粮食烘干与粮食仓储一起的粮食烘干中心,不仅为自家粮食收储增加效益,也为周边种植户解决了收粮存储难题,做到育秧、栽插、治虫、耕作、粮食烘干、技术指导等一条龙服务。

  最后就是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了。嘉谷在自家的仙茗大米水稻种植上对病虫害尽量做到绿色防控,使用的生物防护、生物农药等措施,不过因为成本问题,在这边大面积地推广暂时是不用想的了。

  但经过科学的指导,至少也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每亩农药成本预计能下降一半左右。这样做不仅有效控制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维持了良好的稻田生态环境,而且也提高了稻谷的品质和种植效益。

  董启军的熟人最后感慨道“除了这些,对于合作的农民,据说嘉谷还会帮助困难地区的村民兴修水渠、铺设水泥道路,改善村民出行条件,为贫困户更加优惠的资助等等。老实讲,如果是真的,我还从没见过这么有良心的公司。”

  董启军对此也是交口称赞,刚好他村子里的道路也是年久失修,如果能得到大财主的资助,这波合作不亏。

  “那么,就只剩一个问题了,嘉谷推广的良种是什么?产量高不高?如果产量不行,就算他们保证收购也不划算!”董启军一脸严肃说道。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1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