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152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当他说完这个所谓的“对赌协议”时,齐政瞬间就知道高盛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说白了,高盛的这个对赌方案,终究还是为了曲线入股嘉谷农牧旗下的生猪养殖子公司。

  而且,不愧是国际金融大佬,看看高盛设置的指标,明显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复合年增长率可不是一般的年增长率,简单来说,三年内100的复合年增长率,意味着三年后的营收要达到现在的八倍。

  毫无疑问,高盛与嘉谷一样,对未来几年的猪肉市场行情是看好的。

  但行情究竟好到哪种程度,就见仁见智了。

  嘉谷养猪场如今年出栏90万头的规模,按照今年的猪肉行情,加上固定资产投资,估值顶天了也都达不到2亿美元——从这个角度看,高盛的曲线入股实际上是绝对的溢价了。

  如果嘉谷农牧接受了高盛的融资债券,第一年的年增长率达到100肯定不成问题——将养殖规模翻一番就成了。但后两年就要看行情了。这一点齐政明白,高盛同样明白。

  那么,从高盛设定的指标可以看出,他们的预估是,未来三年,猪肉嘉谷会处于一个缓慢抬升的行情,嘉谷农牧的生猪养殖营收的复合年增长率可能达到50以上,甚至可能达到70,但是很难保持100的复合年增长率。

  所以高盛的目标,始终是嘉谷农牧的旗下生猪养殖场30的股权。

  摸清了高盛的底线后,齐政没有当场发表意见,只是说要考虑一下再给答复。

  胡志立很是理解,善解人意地告辞离开。

  ……

  离开后的胡志立坐在车里,想了想齐政的态度,露出稳操胜券的微笑。

  齐政没有在第一时间内拒绝,就说明他动心了,进一步说明嘉谷对猪肉行情的看好程度高于高盛。

  但只要嘉谷肯对赌,就达到了高盛的目标。

  当然,高盛不是慈善家,跟嘉谷的对赌计划是经过投资部精心的分析设计,只要嘉谷入坑了,大概率能得到嘉谷养猪场的股权。

  不过,就算嘉谷农牧三年内保持100的复合年增长率,赢得对赌的胜利,高盛也谈不上太大的损失。

  哪怕是保持150的复合年增长率,高盛也不过是将2亿美元白白给嘉谷用五年而已,对于家大业大的高盛来说,五年的利息根本不放在眼里。

  高盛的可怕,不在于它的强势,而是它能够容忍与宽容短期交易的损失,但它的宗旨是长远的贪婪。

  只要嘉谷尝到了融资的甜头,后面高盛的机会就来了——总比现在嘉谷集团抱成一团,不接受任何投资要来得好。

  没有人能一直是赢家。更何况,嘉谷集团旗下的那些优良资产,在高盛看来,迟早都要谋求上市的。

  充当中国公司io的承销商并从中收获巨利是令高盛最心动的交易。而嘉谷集团无论是海外上市还是海外并购,都是高盛最喜欢的客户。

  当然,那是长远的考虑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提高高盛对中国生猪产业链的影响力。

  老实讲,高盛对中国的养猪业看好是不假。但在中国,单独的养殖风险很大,养殖业不是越大越好,而必须根据地区的情况采用适度规模的养殖方式。投资人要进入此行业,需要有相关的产业链作为依托。

  高盛在有了双汇和雨润的肉类加工企业以及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后,向上游收购养殖厂已无后顾之忧。

  加上对原材料期货市场一定的把控力度,产业链的依托可谓完整,所以他对嘉谷养猪场这样产销完善的上游企业,甚至是想全资收购——奈何齐政肯定不给他这个机会。

  胡志立暗暗在脑中盘点着计划的推进。

  高盛目前对养猪业上游的渗透还是战略投资,在企业上市或被并购后都可以套利退出。

  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资本,控制养猪产业链,并不一定是在国内赚钱,还可以通过对产业链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在海外获得相应的收益,如原材料的收益,或出口产品的收益等。

  最直接的就是猪饲料。高盛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对大豆、玉米及豆粕的价格拥有不弱的影响力,同时对参股的生猪养殖企业施加影响力,可从中获取相应的利润。

  “不管怎样,资本总是会胜利的。”胡志立得意道。

  ……

第248章 赌可以,要听我的

  高盛的对赌协议,在嘉谷内部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不得不说,有一点被高盛掐准了,嘉谷集团目前对资金的渴求,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集团的资金也不是无穷无尽的,要兼顾旗下各公司的投入,又要为未来布局,今年的资金链条已经开始紧绷起来。

  尤其是嘉谷农牧。

  嘉谷农牧今年的任务重啊——万头牧场计划好歹有集团总部的投资和地方银行的贷款支持,能顺利推进;但要同时兼顾集团的养猪场扩充计划,资金方面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主要是今年的生猪行情实在低迷,多数养猪户们一直亏本经营,嘉谷农牧虽然不至于亏本,但营收上受到影响是必然的——养猪场连贷款都不好贷。

  因此当齐政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时,嘉谷农牧的李东亮首先表态有条件地赞同。

  “04年,猪肉价格有所上涨,大量养殖户增加产量,以至于今年出现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很显然,新一轮猪周期开始了。”

  猪价呈现典型的周期性变化,一轮周期大概持续4年左右。过往经验显示,猪价主要由生猪供给决定,而供给又主要由养殖利润驱动。

  当生猪养殖利润下降、进入持续亏损时,部分产能退出、生猪供给减少,进而带动猪价修复;随后养殖利润上升,又引发产能扩张、生猪供给增加,猪价再度下跌,养殖利润下降,如此循环。

  李东亮就说道:“未来两三年,猪价必然会出现反弹。如果有充足的投入,我有把握取得一份金光闪闪的业绩。我觉得可以对赌,但是高盛设置的对赌指标有点高,最好能通过谈判适当调低点……”

  战略部的丁显摇头说道:“高盛也不傻,他不可能同意一个我们能轻易达成的对赌指标。2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是16亿元啊!都能把嘉谷农牧的养猪场全资收购了。即使我们赌输了,高盛债转股也不过要求30的股份,哪怕再经过三年的发展,也算是溢价入股了,说出去谁都得说高盛厚道。”

  “如果猪价上涨比较理想,我们赌赢了,相当于得到一份无息贷款。高盛明摆着是要用钱来诱惑我们,要求30的股份,也没有踩到我们的底线,高盛确实是有能人!”

  在场众人都默默点头。

  高盛如果要求对赌更多的股份,嘉谷可能毫不犹豫就拒绝了。但30的股份,不至于让嘉谷翻脸,但又如鲠在喉。

  至于入股,说实话,嘉谷能入股其他公司,高盛自然也能入股嘉谷的子公司。

  如果忽略掉齐政的灵阵加持,通过出让股份融资发展对于民营公司来说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更何况,生猪养殖公司不过是嘉谷集团子公司的子公司,外来资本入股对集团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当然,如果发展的好好的,谁也不想转让股份,但嘉谷农牧现在不是缺钱么?

  “高盛同样看到了这轮猪周期的机会。而且国际资本在投资方面更加现实,更懂得通过资本与产业的结合获得超值利润。”王昱业不太赞同这种对赌,在他看来,企业踏踏实实发展,哪怕慢点,但更稳当。因此他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高盛的曲线入股。

  “我国处于养猪行业的企业普遍比较小,实力比较弱,国外资本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能很快介入,不多的资金就能控制终端市场,这是机会所在。”

  “由于生猪养殖及加工业集中度不高,即使大规模或大范围的收购也轻易不会构成垄断。最明显就是我国前三大肉类加工企业占全国的总市场份额仅为37,如高盛对双汇的收购及雨润进行参股,也不会形成垄断。但是,生猪养殖及消费的区域性,却足以使其在局部地区获得价格上的控制力或影响力。”

  “高盛如果入股了我们嘉谷的养猪场,他们在岷省、江右省和江南省一线对生猪产业链的影响力势必会进一步加强,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关系全球经济命脉的几大行业领域,如能源、金融、矿产、电讯等,我国对资金的进入尤其是外资的进入都保持了高度警惕,并高度关注产业安全问题,唯独农业,国家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开放态度,很多在该行业的并购对外资基本上没有任何门槛限制。但我们作为行业龙头,不能忽略外资的图谋!”

  说到行业安全的问题,大家都沉默下来。

  嘉谷对外资一向敬而远之,甚至在大豆危机中扛起过狙击外资的大旗,现在讨论着接纳外资的问题,确实有点不太得劲。

  齐政的手指有节奏地瞧着桌子,一边听着众人的意见,一边调动自己记忆中明后两年猪肉市场的起落做参照。

  可以看出,众人觉得最理想的结果也不过是达到100的年复合增长率,没有人觉得能达到150。

  但齐政知道,嘉谷是有机会将高盛的这笔融资白白用几年的。

  齐政想了几分钟,心里有了决定。

  他轻咳一声,吸引了几人的注意力,说道:“高盛想要和我们对赌,可以,但是具体怎么赌,还得听我的。”

  ……

  等再次会见胡志立时,齐政首先开出了自己的条件:“胡总,我可以接受与高盛的对赌,但是具体条件要做一些调整。”

  胡志立先是一喜,然后坐直了身体:“您说。”

  齐政平静地说道:“以嘉谷农牧旗下的生猪养殖子公司40的股权作为抵押,但是高盛要提供3亿美元的低息融资,而且这个期限缩短为两年。”

  “如果两年内,嘉谷农牧的生猪养殖营收的复合年增长率低于120,融资债券会自动变为可转换债券,高盛可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生猪养殖子公司40的股权。”

  “如果生猪养殖营收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20,这笔融资性质不变,高盛要免除这笔融资所有的利息,还要允许嘉谷延迟两年偿还!”

  齐政主动调高了对赌指标,胡志立眼中精光一闪:“看来齐总对生猪的行情信心很足啊!”

  ……

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货大会

  胡志立能担任高盛投资东亚分部的总经理,无疑是极精明的人。

  他听完齐政的条件后,立刻问道:“齐总这是觉得猪肉价格会在明后两年内暴涨,并在两年内达到最高点?”

  齐政主动将复合年增长率的对赌指标提升到120,并且缩短到两年,自然是觉得嘉谷有机会赢下赌注。只有出现他所分析的这种情况,才能解释齐政的信心所在。

  齐政也不否认,点头应是。

  商品的价格判断,一百个人有一百个说法。胡志立不会因此影响自己的判断,但齐政的态度太过坚定,以至于他出言试探道:“齐总的信心这么足,是发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状况?”

  此言一出,胡志立的心里一跳。

  按照常理,猪周期会如期而至,猪肉价格必然会上涨,但是这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的行为,在高盛的判断中,猪肉价格会在后面三年稳步抬升,但涨幅不会太过惊人。

  唯有一种情况出现,才会导致猪价暴涨,那就是出现大范围的猪瘟。

  胡志立马上追问道:“是哪里出现了猪瘟的苗头吗?”

  齐政佩服胡志立的敏感,但淡定地摊手道:“不是。如果有这样的苗头,相信高盛不会比嘉谷知道得晚,不是吗?”

  胡志立仔细想了想投资部最近追踪的生猪市场调研,确实,没有任何相关猪瘟的情报,这才放下心来。他对高盛的信息收集能力很有信心,这么重要的情报,如果嘉谷能得到,高盛不可能会忽略。

  那么齐政的信心究竟有何凭仗?

  胡志立就意味不明地提醒齐政道:“齐总果然敢赌。连续两年120%的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你是在赌猪肉行情大热……如果猪肉价格没有发生如您所愿的暴涨,嘉谷养猪场40的股份就要落入高盛之手了。”

  “但是如果如我所愿,嘉谷相当于能得到一笔几年期的巨额无息贷款,极大补充嘉谷农牧的现金流。相应地,高盛也要承受几年的利息损失和通胀损失……”齐政一边反击一边腹诽:我可不是赌博,我就是知道猪肉价格会暴涨。

  齐政不轻易参赌,但逢赌必作弊。

  今年年初的猪肉价格确实是虚弱不堪,但很快,一系列“黑天鹅事件”接踵而至。猪瘟确实爆发了,还爆发了两次,导致生猪存栏量不足,货源紧缺;而08年初,天灾也爆发了,给生猪市场的恢复踹了一脚;再加上国际大宗商品如玉米等火热行情的助推,物价上涨……可以说,多方因素,才制造了未来两年猪肉价格的高企。

  胡志立感受到齐政强烈的信心,没有多说什么,回到对赌本身:“齐总提高了融资额度,却缩短了对赌年限,这让我有点为难啊。”

  齐政淡淡地一笑道:“但我也提高了抵押的股权和对赌指标不是?在我看来,按照你们设置的对赌指标所体现的市场行情判断,对赌期限是两年还是三年,其实根本没有太大的区别,不是吗?既然如此,我敢提高赌注,你们为什么不敢接受呢?”

  齐政一番话说得胡志立哑口无言。

  主要是齐政说得在理。

  高盛既然判断猪肉价格是稳定上涨,那么同样产量的猪肉销售,根本就不可能达到100的增长。至于产量规模的扩大,这么说吧,生猪养殖是一个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仔猪到生猪出栏需要经历70天的保育期再加上4个月的育肥期,合计期间在6个月左右;如果是从母猪算起,从补栏4个月大后备母猪到商品猪出栏,更是历时约14个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1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