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163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现在国内的乳业市场稳定持续增长,嘉谷乳业的发展更是迅猛。

  但与其他乳企能通过争夺各地奶源,实现快速扩张不同;嘉谷乳业在齐政的要求下,只能埋头自建奶源,一步一个台阶地扩张。

  自建奶源当然是正确的做法,有利于在品控上做到极致——嘉谷乳业之所以能这么快打开局面,品质上做到极致的乳制品是最重要的因素。

  但奶源的增长跟不上嘉谷乳业的需求增长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杨业。

  “第四和第五个万头牧场快要建设完毕了,明年嘉谷乳业的原料匮乏问题将得到极大的改善。”齐政对此安慰道。

  杨业丝毫没有觉得安心:“我看难。牧场建成后也不是马上就能产奶的。更何况,明年嘉谷乳业的发展势头估计丝毫不减,牧场的产出能不能满足新增的需求都是一个问题。原奶的产能短缺状况,我估计在后面很多年里都很难有太大的改善。”

  杨业的这番话,既有对原奶匮乏的担忧,也有对嘉谷乳业发展的强烈信心。

  齐政的信心当然只会更充足。

  用不了多久,国内乳业风云变幻。在行业地震中,以嘉谷乳业的全产业链掌控模式,发展势头不但不会中断,反而很可能会迎来大爆发。

  那时,嘉谷农牧的牧场产能,再翻几番估计都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但是牧场就是这样,尤其是万头牧场,投入巨大不说,还需要一草一木地建设,如果效率低点,从选址到出奶花费两三年时间一点都不奇怪。

  灵阵能加速牧场的建设,但终究不能凭空变出一个牧场。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杨业情绪高昂地向齐政汇报道:“我们实验室培育的新一代紫花苜蓿,结果真的是令人振奋……”

  ……

  岷省与江南省的交界处,嘉谷的第一个大型牧场。

  这是三个已建成的万头牧场中配套设施最完善的一个牧场。

  昔日荒芜的盐碱地,经过几年的持续治理,已经变成了万顷良田。

  海边,茂密的海防林如同一道绿色城墙一般,牢牢地保护好背后的牧场免受暴风海浪的侵袭;超过十万亩的草场一片翠绿,如同一张厚厚的地毯铺设在蓝天白云之下。

  嘉谷牧场的周围一般都建设有配套草场,实现种养结合;但其他两个已建成的万头牧场,配套的草场无法满足牧场草料所需,还要从美国运回来的牧草补充。

  唯有这个牧场,因为配套种植面积近二十万亩,不但种植紫花苜宿,还种植了玉米,基本实现了饲料的自给自足。

  同时这边还是嘉谷实验室的牧草培育基地,以及嘉谷乳业最先进的牛奶检测实验室所在地。

  齐政和杨业两人首先参观了草场。

  “这边种植的都是新一代的紫花苜宿,按照实验室检测,它的营养价值、生长速度远比普通的苜蓿以及其他牧草要高得多,这也就意味着嘉谷牧场单位面积所能承载的奶牛数量将会有所提升。”杨业看着郁郁葱葱的牧草,满心喜悦地介绍道。

  对于一个从养牛起步的乳业界专业人士来说,虽然牧场划归嘉谷农牧管理,但牧场所取得的每一分进步,他都感同身受。

  所谓“新一代的紫花苜宿”,就是由实验室精心挑选培育,经过灵阵几年的滋润后,终于发生了“进化”的紫花苜宿品种。

  正如杨业所说,它的生长速度更快,营养价值也更高。当然,生产管理上也要更精细。

  在牧场领域之中,养牛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养牧草,只有种出顶级的牧草,才能培育出好牛。

  按照国际惯例,一英亩(约六亩)草场大概能够承受2-3头奶牛,但是种植了新一代紫花苜宿后,嘉谷牧场能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倍,这使得嘉谷牧场真正拥有了聚宝盆的潜力。

  杨业笑眯眯地说道:“我们不需要从头建设一家牧场,只需进行部分扩建,就能将牧场目前存栏15万头奶牛的规模,扩充到容纳25万头的规模。”

  这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齐政闻言也笑逐颜开。

  当然,给了杨业和嘉谷农牧这个信心的,是嘉谷牧场自投产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疫情。虽然杨业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所在,但不妨碍他知道这是其他竞争对手永远无法比拟的竞争道:“既然这样,三个投产的牧场可以适当地增加奶牛养殖密度,而且,也顺便为后面的牧场做储备。”

  杨业笑了:“跟我想到一起去了。我跟李总已经沟通过,在现有的三个牧场里,开辟出专门区域,为后面的牧场做好奶牛储备。这样一来,只要第四个、第五个牧场建设好,马上就能让奶牛入场,快速出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齐政很满意,下面的人不等不靠,能把事情做到前面,是他最欣赏的工作态度。

  看完了草场,齐政例行带着杨业去了嘉谷乳业设在这边的牛奶检测实验室。

  和欧美的情况很大不同,欧美的牛奶实验室是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而国内的乳企一般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实验室进行质量检测。

  嘉谷乳业的检测实验室,是花费巨资打造的,拥有全球最先进和完善的检测设备。所有来自嘉谷牧场的牛奶都要取样送到这边,经过严格的检验,包括奶温,感官,脂肪,蛋白等几百项检验项目,合格无误后才允许上市。

  检测实验室的负责人告诉齐政,实验室每天可以检测上千个样本,但整个实验室只有十名技术人员,因为得益于高度自动化的检测设备。

  实验室最大的工作量是检测原奶。

  首先要检测的是细菌数。因为温度一上升,细菌数就会变化,所以从牧场里取样的鲜奶,首先检测这一项。

  然后是通过红外测试检测牛奶的蛋白、乳脂、乳糖含量,这是整个牛奶检测中最重要的3项指标,也是牛奶中含有的最重要的3项物质。

  琳琅满目的检测项目,是因为嘉谷乳业采用了最严格的品质要求。实验室甚至研发了一项检测技术,能从牛奶的检测中,知道这个牧场的奶牛们有没有在草原充分放牧,享受足够的阳光和青草。

  虽然作为技术盲,齐政听完后也没弄清楚是如何检测到的,但实验室的专业程度可见一斑。

  除了对集团本身的原奶和乳制品进行检测外,实验室还在齐政的要求下,对市面上的大多数乳制品,进行分批次抽样检测。

  “我们自身的产品不必多说,百分百合格。但世面上的很多乳制品,就一言难尽了。”

  “在我们的抽检中,抗生素残留是最常见的现象。抗生素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防制疾病或用作饲料添加剂,不可避免地造成抗生素在牛奶中的残留。其他乳企的产品中,主要残留为青霉素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及β-内酰胺类……”实验室的负责人介绍道。

  齐政略微皱眉。

  其实,集团内对齐政要求抽检其他品牌的乳制品表示过不解——这不应该是质检部的工作吗?

  但齐政坚持己见,在04年的“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后,以知己知彼的理由说服了嘉谷乳业的管理层,坚持投入对其他品牌的抽检。

  齐政真正的目标,毫无疑问就是三聚氰胺了。

  齐政知道“毒奶粉事件”是在08年爆发,但问题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埋下的。不过起点是什么时候,他无从可知。

  往牛奶里“加料”是行业的潜规则,嘉谷乳业自建奶源,很少与散户接触,因此很难从源头上发现问题。齐政只能采取最笨的方法,对市面上的乳制品进行定时抽检。

  嘉谷乳业实验室可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室,检测蛋白质只采用最简单的办法。目前实验室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能检测出牛奶里的具体成分,三聚氰胺也无可遁形。

  齐政要求实验室定时提交检验报告,齐政也从不落下,虽然有其他大大小小的问题,但目前还没有发现三聚氰胺大规模添加的影子——想想也是,到08年才集中爆发,应该是07年前后才慢慢添加的,否则早就有婴儿吃出问题了。

  随着时间节点的临近,齐政对此也越来越关注。看着送到的新一批抽检的其他乳企产品,齐政有种感觉,平静的日子估计不会太多了。

  ……

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里的外资

  齐政的预感正确与否有待验证,但在这种多事之秋,外资的插脚让乳业局势变得更加混沌。

  恒天然第四次找上了嘉谷乳业,这次甚至是恒天然的首席执行官亲自出马。以表尊重,齐政接待了他。

  作为新西兰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世界上第六大的乳品巨头,恒天然在华一直默默无闻。

  在中国乳品市场上,恒天然是一位耐得住寂寞、不轻易下手的“玩家”。

  在九十年代中国乳业第一轮投资拉开序幕时,国际乳业巨头卡夫、帕玛拉特等都纷纷带着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前来大施拳脚,而恒天然却选择隔岸观火,不为所动。

  恒天然的袖手旁观策略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卡夫、帕玛拉特都在这一轮投资中掉进坑里,在本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的乳企的围剿中,纷纷挫败,不得不铩羽而归。

  形势如此复杂,恒天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的乳品企业们从幼稚走向了成熟,自己却依旧没有准备好如何与中国本土的乳品企业展开正面的交锋。

  它将自己定位在产业链的上游,为本土的乳品企业提供原料乳粉。在国内进口的奶粉中,有70%来自新西兰,而其中的60%是由恒天然提供的。

  然而,进口只占据了中国乳品市场10%的份额,随着中国乳业市场规模持续地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扩大,恒天然再也找不出仅仅满足于进口商角色的理由了。

  世纪之交,恒天然终于决心拿出真金白银投资中国乳业了。在考察了伊力、猛牛等国内乳品企业之后,恒天然最终看中了以加工奶粉见长的山鹿集团。

  恒天然延续着其一贯的谨慎风格,其投资山鹿集团的谈判整整花了五年多时间。

  原本的历史上,两家最终达成了一致,恒天然在去年底就应该投资入股了山鹿集团。

  但嘉谷乳业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进程。

  相比于跟国内其他乳企发展模式没有什么不同的山鹿集团来说,一力自建奶源、大兴土木建设大型牧场的嘉谷乳业,无疑更合恒天然的眼光。

  无奈襄王有梦,神女无心。

  恒天然三次找上嘉谷乳业,意图投资。但它抛过来的媚眼,都一律被嘉谷乳业无视了。

  受此影响,恒天然投资山鹿集团的进度也放缓了,至今尚未落定投资对象。

  恒天然这次出动了ceo,在齐政看来,大概是最后一次尝试了。

  “费里尔先生,我不明白,在新西兰放养三四百万头奶牛的恒天然,明明可以靠着资源禀赋悠然自得,为何却偏偏来中国累死累活地圈养奶牛呢?”齐政摊手问道。

  恒天然ceo安德鲁·费里尔坦白道:“因为在新西兰本土,虽然奶牛数量规模庞大,但放养模式对水、资源及环境的压力也很大。对于增加存栏量,当地环保主义者一直存在反对声音。”

  “这也导致了新西兰原奶的生产放慢,且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相反,中国目前是一个非常活跃、有潜力的市场,理所当然会被选为了恒天然在新西兰之外优先发展的市场。”

  齐政笑了笑:“费里尔先生,恕我直言,虽然很感谢恒天然看重我们嘉谷乳业,但我看不出跟你们合作有什么好处?”

  安德鲁·费里尔忙不迭摇头道:“不不不,您不能这么说。在我看来,在嘉谷乳业自建大型牧场的带动下,中国乳业正在面临一场革命。而我们恒天然,在牧场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储备,包括管理、经验、技术知识等,我们双方合作,是天作之合。”

  齐政对此则不以为然,恒天然在新西兰都是采用放牧模式,与嘉谷的集中圈养模式是两码事,能给嘉谷的帮助其实有限。

  安德鲁·费里尔滔滔不绝地说道:“何况,我知道嘉谷乳业为了建设牧场,背负了不少贷款,接受我们的投资,能大大地减轻嘉谷乳业的资金压力。”

  齐政不为所动:“很遗憾,嘉谷乳业的负债率完全在可控范围内,暂时不需要外来投资。”

  安德鲁·费里尔一咬牙:“我们恒天然,愿意出资15亿美元,买下嘉谷乳业10的股份。”

  齐政诧异地看了一眼安德鲁·费里尔,也就是说,恒天然对嘉谷乳业的估值,达到了15亿美元,这可比前三次估值提升了不少。

  但齐政还是摇摇头:“嘉谷乳业背后有嘉谷集团的支持,暂时不缺发展资金。费里尔先生,我对你们的执著很感动,但是只能说声抱歉了!”

  “……”

  面对油盐不进的齐政,安德鲁·费里尔很是头痛。

  过去的十年,可以说是中国乳品行业的“黄金时代”,乳制品生产倍增,消费日趋成熟。恒天然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中国乳业市场上的真正玩家之一。

  但其他外资在华市场的频频失败,向恒天然警示了中国乳业市场的复杂性,令恒天然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在华的发展战略。

  恒天然一直在密切注视着中国乳业的发展,最终决定在合适的时机选定本土的行业巨头作为合作伙伴,直接分享行业整合后的胜利果实,而投资方式也将由其他外资的直接实业经营变为资本参股。

  山鹿集团还好说,接受投资的意愿比较强烈;但恒天然更加看好的嘉谷乳业,根本不给任何下手的机会。

  恒天然面对的情景,好像是一个外国人对着一盘香喷喷的中国菜,却不知道如何使用筷子。

  安德鲁·费里尔继续试图打动齐政,但齐政保持无动于衷,最终双方还是不欢而散。

  齐政没有在意,眼看着有五个大型牧场在手的嘉谷乳业大势已成,岂可让外资轻易摘果子呢?如果不是为了避免和恒天然的交恶,影响到后面有可能在新西兰的投资,齐政都懒得搭理安德鲁·费里尔。

  ……

  不出齐政所料,ceo出马都被他拒绝后,恒天然放弃了对嘉谷乳业的追求,很快就与山鹿集团敲定了合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1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3/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