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183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王昱业摇摇头:“现在,最关键的是打通交通和恢复电力。我们能做的其实有限……”

  交通和电力确实是关键点,而且是相互影响的。

  大雪压断电缆导致电网中断,电气化列车因此无法开行,又使电厂急需的煤炭无法运抵,人员、物资流通受阻,正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公路和机场的冰封,使铁路的困境更加凸显。

  交通依赖电力,电力又依赖能源,能源又依赖交通……

  齐政没有言语,他看向南方,心里思忖,也不知道前段时间的布置能起多大效果?

  ……

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灾

  2008年的这个春天,严寒和冰冻足以使得近亿民众处于窘境之中——断电断水、通讯中断、供暖终止、物价飞涨、出门受阻,基本的生活条件都难以得到保障。

  抗灾如抗战。

  军情处处告急,但整个战役最关键的战斗,在两个关口:一个是让电力起动因断电而瘫痪的电机火车和正在焦急等待电煤的大大小小发电厂;一个是恢复贯通南中国南北运输的两条大动脉: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

  前者需要电力工人抢救损毁的电网设施,尽快恢复正常供电;后者需要人民子弟兵清理冰雪。

  战士们在冰雪里不惧困难,电力工人不分昼夜地抢修,正是这些抗灾英雄,以生命的力量坚守岗位,以点滴之为汇聚成磅礴之力。

  湘省。

  作为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湘省的电网输变电设施大面积覆冰,电力供应受到严重影响。其中80的输电塔地处偏僻地区,抢修难度非常大。

  全省还有数万名电力抢险队工人,日夜奋战在积雪覆盖的高山上。

  这些抢险队队员,多数是电业系统的普通工人,甚至,其中多半是“合同工”,平时可以说是生活在这个两极分化社会的最底层。但当持续的雪灾给湘省输电线路造成严重破坏的时候,为早日恢复供电,他们义无反顾地出征了。

  因为暴雪已经阻断了濒临瘫痪的交通系统,车辆无法通行,很多抢险队工人只能依靠步行,通过肩挑背扛,将重达几十几百公斤重的设备运上山。

  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中维护电网,辛苦不是外人所能想象的。饿了,忍着;渴了,吃雪解渴。

  但是,没有一个工人退缩,他们时时刻刻都绷紧了神经,冒雪奋战在第一线。

  而随着越靠近越省方向的电网检修,抢险队工人们惊喜地发现,电网的受损情况比想象中还要轻。

  有些地方,还下着大雪,但明显可以看到电线上面几乎没有覆冰,输电塔上不过薄薄的一层覆冰,这就着实有点迷了。

  但没有人有空思考,现在是争分夺秒的时刻,怎么说这都是好事——电网修复进程徒然加快。

  而这样的情况,在越省、岷省也多处可见。

  京珠高速越省北部路段,千余名官兵清除道路冰雪,疏导滞留车辆。奋战两昼夜后,他们发现,前方本应冰坚雪厚的路段,冰雪已经大部分融化,已经允许车辆通行了。

  一边下雪,一边融化,神马情况?

  这是升温了?仰头看着飘雪的天空,也不像啊!

  有些疑惑,但更多的是惊喜。

  管他丫的,研究天气是气象学家的活儿,这意味着高速公路的贯通将大大提前,这才是他们的任务。

  这就是齐·幕后救灾英雄·政的布置了。

  “丹心照日阵(三阶)触发,主火系,范围:方圆250公里。效果:凝光,聚热。能使天光广凝,焚火熔热。”

  这是齐政去年学会的新灵阵。

  “丹心照日阵”的主要功能其实是聚光聚热,当然它本身也可以输出热量,只不过这样一来,灵阵可存在的时间就不长了。

  齐政布阵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而且还是寒冬,当然没有什么热量可聚,因此都是靠灵阵本身发热——刚好运行一两个月后就烟消云散,连撤销都不需要了。

  灵阵是好用,但想要覆盖整个南方简直是天方夜谭,只能有所选择。

  齐政基本是应用在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两条大动脉上。

  如果还有人可以感应到灵阵,就会发现,在京珠高速公路上,散布着一串“丹心照日阵”,尤其是在高速出入口处,出现的概率最高。

  至于京广铁路,“丹心照日阵”更多落在靠近越省的沿线——不但铁道不结冰,附近的输电设施也得到较好的保护。

  受灾面积太大了,齐政倾尽全力也只能照顾部分印象中受灾较严重的区域。

  在灵阵的暗中支援下,多地抢险进程加速推进。

  而另一边,嘉谷集团也率先拉开了对受灾群众的支援行动。

  因为交通阻塞,大量旅客滞留火车站、机场等地,面临着物资匮乏的困境。

  这时嘉谷体系在南方的仓储物流体系就发挥作用了。

  通过与战略伙伴永惠生鲜超市的沟通,嘉谷体系从南方各地的仓库中,抽调永惠超市采购的物资,主要是矿泉水和方便面等食品,免费供应给就近的火车站或机场。

  而在雪灾较为严重的地区,物价暴涨,嘉谷体系从冷库里调出冻猪肉、果蔬等,以正常的价格投放市场,保障民众所需。

  其后王昱业宣布,将通过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向我国雨雪冰冻灾区捐款2000万元,用于购买物资、援助灾民等救灾事宜。

  受嘉谷集团影响,社会各界也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支援灾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正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抗雪灾。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到1月30日,回家之路开始慢慢好转,许多人在经历艰难的旅程后终于回到了家。

  1月31日,从六天前因雨雪堵塞的京珠高速公路重新贯通!近12万辆被困车辆、4万多名滞留旅客重新踏上归途。

  第二天,随着电力的恢复,京广铁路所有列车恢复运行,这标志着遭受大雪冻雨灾害严重影响的京广铁路运输秩序也终于恢复正常。

  与印象中对比,两者恢复运行的时间至少提前了四五天。

  齐政有些欣慰,在这样的大范围天灾中,自己终究是起到了一点作用,减少了一些损失。这就足够了,毕竟,他虽然能开开挂,但不是神。

  交通贯通后,人和物资都开始流动,这场战争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而从2月5日开始,恶劣气候的势头开始减弱,虽然还有多地受灾严重,但压抑在民众心头的忧虑,终于可以消散……

  2月17日,除夕。

  虽然有许多地方许多人还在水电和物资供应不足中度过,但整体的情况比预料的要好。

  今年春晚,最大的亮点应该是6分钟赈灾板块。赈灾朗诵是春晚的新加节目,但却在短时间内聚集了众多明星参与演出。当然,该环节的感人之处并不在于有多少明星大腕,而是背景大屏幕中灾区的真实画面。

  其中,几个镜头给了嘉谷体系——嘉谷大力支援灾区的画面清晰可见,这无疑是对在雪灾中行动最快、赈灾力度最大的嘉谷的赞赏。

  嘉谷体系也再次用实际行动表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一时举国上下交口称赞。

  ……

第307章 嘉谷的情报网

  嘉谷能在新年伊始得到官方赞誉,算是在这注定风云变幻的一年开了一个好头。

  天灾已过,紧接着各地都进入了灾后重建。

  在这场特大雪灾中,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高达178亿亩,即使是嘉谷体系,也有部分过冬作物如牧草等被冻伤,幸而损失不大。

  而养殖场更是因为提前做好了防护工作,安然无恙地度过了雪灾。但各地的养猪场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连人都被冻成狗了,哪里还有精力顾得上养的猪呢?

  “因为雪灾突然来袭,尤其是受灾最严重的南方地区,冻死了几百万头仔猪,现在不但是猪肉价格再创新高,仔猪更是出现了天价,在越省、湘省、岷省等地的仔猪居然能卖到1000元一头!”在新年过后的碰头会上,嘉谷农牧的李东亮首先汇报市场行情。

  这个价格一出,众人都倒吸了一口气。

  前年仔猪是什么价格呢?100元三头甚至五头。去年即使遭受猪瘟疫情,仔猪的价格倒是跟着猪肉价格同步上升,但顶天也就每头两三百元,由此可见雪灾给养殖业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李东亮紧接着说道:“因为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充足,我们嘉谷养猪场的仔猪资源过剩。现在的问题是,猪肉行情也大热,我们是选择扩大养殖规模呢?还是将仔猪投放市场?”

  这似乎是一个幸福的烦恼,不管怎样都是大赚。

  但战略部的丁显并不这样认为。

  “我建议现在趁着行情大热将仔猪出售,毕竟,按照现在的仔猪价格,卖一头仔猪的利润甚至都能赶得上一头生猪了。至于扩大规模,这正是我要提醒的——别看猪肉价格还在上涨,但其实已经潜藏着巨大的后市风险了。”丁显语气平静地说道。

  按照如今仔猪的天价,嘉谷出售一头仔猪赚得还真不比卖一头生猪来得少,毕竟仔猪的成本更低。但李东亮顾不上这点,他更在意丁显所说的后市风险。

  齐政代他问了:“老丁,具体怎么说?”

  丁显将几份资料递给大家,然后解释道:“去年,猪肉价格暴涨,为了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国家连发七道‘金牌’,通过保险、免税、补贴等形式保障养殖户的利益。许多业外资本也是在这个时期看到了生猪养殖利润的高企,以及政策对规模养殖的支持趋势,开始一哄而入。”

  “去年初的猪瘟疫情其实在5月就基本得到了控制,但农业部7月才出面公开疫情以及生猪死亡情况,既滞后又不够详细,直接误导了广大养殖户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判断,国家随后的一连串补贴措施的发布和实施的时间过长,实际上导致了生猪补栏泛滥。”

  “这次雪灾是意外,仔猪是被冻死了不少,但市场上的生猪存栏量其实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我这里有几个数据……”

  “也就是说,最多再过几个月,生猪将大批出栏,届时供需关系将会彻底翻转,猪肉价格将会无可避免地下降,我们能大赚特赚的也就是前几个月了……”

  李东亮面色有些凝重。

  战略部给出的资料中有各省生猪存栏的基本数据,也有各地补栏的大体数据,可以看出丁显的分析有理有据。

  这样的话,现在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确实不是恰当时机,相当于是高点入局,但是眼看着就是低谷了。还不如将仔猪出手,趁着市场疯狂的时候落袋为安。

  齐政平静地看完资料,赞许地看了丁显一眼。

  从国家政策出台的滞后性可以看出,国内生猪市场其实缺乏一个高效的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系统,从而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生猪存栏的变化趋势,向养殖户提出补栏和停止补栏的重要预警——毫不客气地说,目前国家对生猪市场信息的掌握程度还比不上嘉谷战略部。

  这都有赖于战略部旗下齐政大力建设的信息部。

  这个信息部其实就是嘉谷的“情报局”。

  商业情报其实没有常人想象中那么玄乎,对企业来说,惊心动魄的间谍战不是他们想要的,商业间谍也不是飞檐走壁的侠客。搜集大量信息,再花大价钱请一些社会行为分析学之类的专业人士,对情报进行分析探讨,其实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欧美日的大企业,用的都是这样的体系——以搜集公开消息为主,再对公开消息进行分析,往往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历史上的格林斯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他还不是美联储主席,而是一名打工仔的时候,他对二战期间的美国飞机行业进行了分析,竟而通过公开资料,得到了美国工业用铝、工业用橡胶等等具体数据,和五角大楼储存的一模一样,当年就惊出了美国将军们一脑门的冷汗——实际上,他就是做了一个模型,然后填上数据。

  现代商业情报就是同样的套路。

  情报的作用毋庸置疑。做生意很多时候就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岛国企业家中流行一句名言:“情报就是金钱”。因此岛国的大财团都具备超强的情报能力。

  据统计,像微软这些企业的情报系统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率在17左右,而像三井这种贸易财团则是以信息为最终的经济效益,其情报就是整个公司的命脉。

  虽然嘉谷集团目前靠的是产品而非贸易,但作为有志于成为国际大粮商的粮企,无论在上游资源端的控制或下游销售端的构建上,都需要准确的情报为决策做依据。

  现代信息技术使情报传递和收集的成本大幅下降,但是商业情报体系的建立和情报人员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建立起来的。

  现在的国内企业,正在沉迷于赚钱,还没有升华到经济的程度,更不用说枯燥无为的情报分析了。就算是有,也只是临时抱佛脚的情报收集,对情报的投入少得可怜。

  嘉谷的情报体系,就规模来说,那是远胜于国内的一众大大小小的企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1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3/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