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186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陈建章微笑着解释道:“我们养殖的这种浒苔,其实是变异品种。它的自体繁殖是可控的。”

  “嗯?”姚建益惊诧地瞪大了眼睛。

  陈建章娓娓道来:变异浒苔的来源其实也是阴差阳错,某天实验室里一位技术人员异想天开,想要利用海藻的快速生产特性培育含紫杉醇等生物抗癌产品,但是经过一番诱变后,抗癌产品自然没有任何进展,反而筛选出了一批变异的浒苔品种。

  变异浒苔的,必须经过红豆杉提取物的刺激诱导才会发生自体繁殖,这不就是可控了?

  “我们做过充分的实验,变异浒苔在普通的海洋环境下生长,度过生长期后,没有红豆杉提取物的诱导,根本无法繁殖,所以丝毫不用担心变异浒苔会造成生态灾难……”陈建章耐心地解释道。

  齐政心里暗笑,不消说,这肯定是实验室里“九转涅槃阵”的锅!但是这点特性好哇,可以说大大推进了变异浒苔的商用进程。

  要知道,为了得到变异浒苔养殖项目的批准,嘉谷实验室提供了最完备的实验证明,还因为嘉谷的名声以及打着“改善海洋环境”的旗号,才得以获批。即使这样,苏省海洋局还时刻保持着密切的监测。

  姚建益也是来得急,才没有关注到嘉谷提供的资料,此时听到解释后不由得啧啧称奇。

  这么说的话,人家嘉谷还真的不是头脑发热的。姚建益也是干脆,意识到自己误会后,马上向齐政两人道歉。

  齐政摆摆手:“听说姚教授对浒苔也有深入研究,不妨参观一下我们的浒苔养殖,以便提供一些意见?”

  姚建益当然求之不得,一口应下。

  “我也知道,浒苔虽然在‘聚沙成塔’后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但也存在着有利的一面。浒苔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其中铁含量在我国食物营养成分表上记载为我国食物之最……嘉谷是用浒苔生产什么产品?”

  齐政说道:“主要用于生产海藻有机肥。”

  姚建益略微皱眉,他直言不讳道:“我曾针对浒苔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进行过成本效益测算。在不考虑浒苔资源供给季节性与加工利用周期性等情况下,按照现有生产工艺与技术设施能力,如果仅生产海藻有机肥,很能负担得起浒苔在打捞、运输、加工、生产等处置环节的成本吧?”

  齐政微微一笑,示意他先参观。

  在养殖场收割了成熟的浒苔后,紧接着又是进行下一批次的栽培。

  嘉谷在苏北海边建立了专门的海藻育苗场,变异浒苔在育苗场经过诱导繁殖后才将幼苗移出栽培。浒苔的栽培是采用比较先进的浅海浮筏式栽培法,主要的是用浮绠绑着海藻苗网帘悬浮在海水中进行栽培——浒苔是必须有附着物才能更好生长。

  这种栽培法使海藻悬浮水中生长,可以任意调节水层,使光照强度更适合浒苔的光合作用,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

  第一天,养殖区还是稀疏的绿色。

  第二天,绿色明显加深。

  第三天,原本蔚蓝色的海水已经变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原”。

  第四天……

  姚建益目瞪口呆地看着变异浒苔以20的日增长率快速生长,强烈的光合作用在藻丝里产生气泡,从而浮满隔离网内的整片海域。不到一周,变异浒苔积累的生物量即增加了上百倍。

  “这……这……”姚建益难以置信地指着眼前仿佛铺在海面上的绿毯,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陈建章耸耸肩:“变异品种,海水富营养化,温度还行,疯长起来就是这么蛮不讲理。”

  “……”

  良久,姚建益长舒了一口气:“幸好变异品种的繁殖可控,否则的话,爆发起来简直是一场灾难!”

  陈建章笑道:“现在的话就是利国利民了。”

  姚建益用力点头。

  别的不说,看看养殖成本,除了人工和运输成本外,嘉谷都不需要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苏北海域他还不清楚吗?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极高!嘉谷养殖的变异浒苔,就这么疯狂生长,一茬接一茬地收割,那产量,简直了……

  不过他最看重的还是变异浒苔的生态功能——嘉谷海藻养殖场特意选择了潮流畅通的海区,通过检测很容易发现,流经上万亩的“海洋牧场”后,海水的含氧量增加,营养盐类物质大为下降,也就是说,海水被大大“净化”了。

  “利国利民啊!”姚建益不禁又强调了一次。

  可不就是为了利国利民吗?齐政暗想道。

  “青竹百灵阵(三阶)触发,主木系,范围:方圆250公里。效果:润泽,生长。生物处于阵中,恍如初生,蓄养紫华,勃然而长。”

  “碧波清华阵(三阶)触发,主木水系,范围:方圆250公里。效果:清水,引流。能使泉水清净,引流违行。”

  海藻类的生长速度本来就快,加上“青竹百灵阵”的润泽促生,疯长起来连姚建益都被吓到了。

  “碧波清华阵”布置在这就不是为了清净水源了,主要是为了引流——齐政引来了黄海方向极度富营养化的海水,而造成海区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氮和磷,刚好能满足变异浒苔的生长所需。

  按照变异浒苔全年可收,每月至少可收两茬的状况,上万亩的“海洋牧场”估计能得到上百万吨的浒苔,这其中“净化”的海水又有多少呢?

  齐政不敢保证今年黄海的“绿潮”不会爆发,但他可以保证,即使爆发,规模也肯定比不上历史同期了。

  ……

第313章 为作物加“营养餐”

  为了追踪研究浒苔的商业化前景,海洋学家姚建益请求继续参观海藻有机肥的生产和应用。

  齐政和陈建章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的请求,并由陈建章带他参观。

  在苏北的海藻有机化肥厂。

  明明进入的是有机肥生产厂,闻到的成品却有一股淡淡的腥味。

  当姚建益知道嘉谷采用的是先进的生物发酵法工艺技术路线,不由得在内心暗自估量嘉谷实验室的技术底蕴。

  海藻肥可加入秸秆或豆粕作为混合物复配,1吨的海藻原料大概可发酵成11吨的海藻有机肥。

  姚建益不知道嘉谷生产有机肥的成本,但从陈建章的态度来看,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当然,除了成本,他更在意的是肥效。

  具体肥效就要看应用了,陈建章先带他到嘉谷在苏省的有机肥应用合作示范点。

  嘉谷农资为了推广展示有机肥的效果,在各地筛选了一批种植户作为合作示范点,苏北的绿园农业合作社就是这样一家合作户。

  走进绿园合作社的设施农业园区,园区内有100多个大棚,全部种植西红柿。

  参观几个大棚后姚建益发现,绿园合作社大棚内的西红柿与一般种植户的确实有些不同,西红柿秧苗长得更好、果实颜色更光滑。

  这些西红柿正是施用了嘉谷农资的有机肥料。

  据绿园合作社理事长介绍,嘉谷的有机肥使西红柿外观上更好看,口感也特别好,深受收购者和消费者的欢迎。“我们使用有机肥种出来的西红柿,比使用普通肥料种的西红柿每斤贵几毛钱,还是大受消费者喜欢。”他告诉姚建益和陈建章。

  姚建益在品尝了这种西红柿后,都惊喜地说“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当然,重点还是考察海藻肥的功效。

  说起这个,绿园合作社理事长笑得合不拢嘴。

  “新型海藻肥不但弥补了传统有机肥施用量大、肥效慢的不足;而且,还能显著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

  研究显示,太阳给大地送来光的能量,植物接收量只有1左右。再加上大棚的影响,太阳光照又被阻隔掉了30,造成了温高光低,所以大棚果蔬往往味道不好。

  “不用补光,施用新型海藻肥就可将光能的转换效率提高,使植物的接收能力达到35,既能增产又能提质。”绿园合作社理事长说道。

  面对姚建益怀疑的目光,陈建章确认道:“新型海藻肥不仅具有光能利用的独特性,还具有无机肥的速效性、菌肥的生物活性、微量元素肥的多效性、增强植物抗逆性等特点……”

  一边的绿园合作社理事长笑眯眯地附和,施用新型海藻肥后种植的西红柿,维生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都有明显变化。

  在临走前,绿园合作社理事长更是拉着陈建章,询问新型海藻肥的价格以及何时投放市场,因为经常会有农户到试验棚参观学习,也希望施用新型海藻肥云云。

  ……

  参观完海藻肥在大棚蔬菜种植的应用后,两人又来到了嘉谷的水稻育苗场。

  春耕在即,嘉谷农业的水稻育苗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陈建章告诉姚建益,嘉谷一直以来都摸索着水稻施肥的关键参数——过去施肥就是“一炮轰”,前期的秧苗分叉多、看起来长势很旺,但到了结实期,成穗率却很低。前期“虚胖”的掩映下,最后农户们常常是“笑苗哭稻”。

  但是现在嘉谷体系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能根据水稻作物的目标产量、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土壤肥力,以及当季的需求量等指标,初步测定水、肥的供给量。

  “就像人的一日三餐,早餐、中餐、晚餐要定量,吃多了会虚胖,吃少了又会营养不足。而新型海藻肥的投入使用,不啻于为水稻提供了丰盛的‘营养餐’。”陈建章将姚建益带到海藻肥试验区,介绍道。

  只见施用了海藻肥的培育田内,水稻苗长势更加均匀整齐,茎秆健壮。

  陈建章看着茁壮生长的水稻苗,轻声说道:“如果按照之前我们实验室的小规模实验,种植我们的‘嘉籼1号’水稻和使用海藻肥,妥妥的实现‘吨产田’。最关键是,海藻肥是一种极为神奇的有机肥,能有效减少肥料用量15左右,节水、减药20以上。”

  姚建益面露惊色,忍不住追问道:“海藻肥真的能有这么大的增益?”

  作为海洋学家,可不算外行人了,他深知这15的“减肥”以及20的节水、减药,能带来多大的生态效益。

  陈建章毫不迟疑地点头:“海藻肥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与大多数农药、化肥混合使用,并具有一加一大于二的增效作用。”

  “以农药为例,由于海藻肥中多糖的存在,在与大多数农药混用时具有较强的附着力,可显著提高药效,延长药效期。”

  姚建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陈建章轻轻抚摸着水稻苗,感慨道:“你知道的,在育种专家的心中,一棵理想水稻应当是茎秆粗壮,分蘖数量合理,每个分蘖上都能长出大穗,粒大而饱满。找到这样一株‘尤物’,是全世界水稻育种专家孜孜以求的梦想。”

  “虽然这样的水稻品种可遇不可求,但施用新型海藻肥,能让水稻的茎秆更粗壮,穗子更大、谷粒更多,而这些都是高产最重要的性状。”

  “所以,怎么样?海藻肥的肥效还算可以吧?”

  “……太可以了!”姚建益淡定不能。

  他不仅仅惊叹于海藻肥的巨大潜力,还惊叹于嘉谷的发展潜力。

  此前吧,虽然嘉谷体系备受媒体赞誉和推崇,但包括他在内的很多没怎么跟嘉谷接触过的行内专家其实对嘉谷是不以为然的。

  现在挂羊头卖狗肉的公司还少吗?在他看来,嘉谷在炒作宣传上确实做得不错;但是齐老板宣扬的生态理念,大概只是一个好听的口号而已。

  但就如今短短的接触来看,完全推翻了他的固有印象。

  嘉谷体系在生态理念上的实践,远比他想象的还要深入。

  真的是小觑天下英才了,姚建益默念道。

  陈建章不知道他的所思,招呼他道:“走吧,再带你去看看另外一些更可以的成果。”

  ……

第314章 与绿肥绝配的“吃盐牧草”

  陈建章和姚建益回到了苏北,这边有嘉谷的盐碱地改良试验田。

  苏北这边的滨海盐碱地多是中重度盐碱地,如果用传统的治理盐碱地方法,主要以水利工程改良为主,大水漫灌和巨大的排碱渠是主要形式,至少需要5~7年脱盐、洗盐时间不说,效果也不明显。特别是一旦失去了大水漫灌,盐碱地再次泛盐碱,会让土地重回盐碱地。

  而嘉谷的改良试验田,是通过投入海藻肥和耐盐碱牧草,实现荒地变良田。

  因为之前没有大规模养殖海藻,实验生产的海藻肥不多,因此改良试验田也不大,只有十亩大小。

  不过从现场来看,改良效果有些出众啊!

  试验田内已经长满了葱葱郁郁的紫花苜宿,长势喜人;而周边的盐碱荒地就可怜了,稀稀拉拉长了不多的几棵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1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6/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