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226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面对嘉谷稻米油这样强劲的对手,岛国老牌日清、筑野、boso等米油企业正集体降价,企图用价格战抵抗嘉谷稻米油进入岛国市场……”

  哈哈哈,就想问岛国米油协会会长现在脸疼不疼。

  “itqi评委、国际顶级名厨艾伦在对嘉谷稻米油评价时表示:好的油就是不掩盖食物本身的味道……”

  “法兰西美食协会会长表示:口感清冽的嘉谷稻米油,拥有比橄榄油更高的烟点,这意味着它不仅代表着东方味道,还为西餐烹饪提供了更健康的选择。”

  “嘉谷稻米油继在岛国上市并引发轰动后,又打开了美国及加拿大的大门,这对于中国粮油突破海外壁垒提供了模板……”

  厉害了我的油!

  “嘉谷粮油首倡成立国际稻米油大会,称稻米油将逐渐开始代表亚洲,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同美洲的大豆油、欧洲的橄榄油、俄罗斯的葵花籽油等代表性食用油品类一样,逐渐形成全新的世界食用油格局。这吸引了众多亚洲国家的关注!”

  卧槽,感觉嘉谷在下一盘大棋啊!

  ……

  很多时候,国外的认可是国内消费的风向标。在嘉谷稻米油屡次被海外市场选择后,国内的嘉谷稻米油初次亮相就迎来了快速发展态势。

  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对健康、对品质的要求更高,所以嘉谷稻米油价格虽然偏贵,但在节日消费高峰期,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当然,嘉谷粮油的声名大噪,不仅仅是稻米油,旗下所有产品都受益匪浅,销售额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倍。

  其他粮油企业这下不单单是眼红了,简直是掉进醋缸里了。

  在调和油遭受转基因“大棒”的打击之时,他们纷纷将目光放在了特种油脂开发上面。

  金龙鱼火急火燎地推出了“植物甾醇玉米油”,大打植物甾醇降低胆固醇的功能牌;福临门也紧随其后,高调宣布推出同类产品,并且植物甾醇的含量比金龙鱼更高。

  还有二线企业推出的什么双料高油酸调和油、破壁花生油、甚至是快餐用新型煎炸油等……

  然并卵。

  在得到国际认可、代表着高端消费的嘉谷稻米油面前,它们都是渣渣。

  掌握了独家技术,嘉谷粮油暂时拿下了国内高端食用油领域的一个制高点。

  与此同时,嘉谷粮油与国粮集团对怡雅通的争夺也尘埃落定。

  在强大的产品实力面前,怡雅通选择了嘉谷粮油,双方达成合作协议,从西南市场开始起步并逐步扩张。

  按照双方协议的市场目标,怡雅通会在3个月内构建起组织框架,租办公室,任命销售总监,组织招聘设置岗位,建立运营制度。

  此前在西南各大销售网点,嘉谷粮油分销市场份额偏低,怡雅通组织的市场调查表明,单单在川省,一些小型粮油店多达1500家,如能覆盖其中1000家,将是非常可观的市场份额。

  嘉谷粮油将通过怡雅通共建网络,直接将产品推送到超市、连锁店、个体粮油店等各种类型的消费终端,趁着目前形势大好的机会,从益海嘉里的分销渠道上“虎口夺食”。

  中国食用油市场新一轮的“攻城掠地”已经展开。

  ……

第395章 要打脸的节奏?

  嘉谷稻米油的新鲜上市,掀起了我国食用油市场新一轮的健康风暴!

  走出国门载誉而归的同时,在国内也荣膺多项业界殊荣。

  国家公共营养与发展中心认定嘉谷稻米油为“营养健康倡导产品”;嘉谷粮油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荣获“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得到了行业和国家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嘉谷粮油被中国粮食协会指定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示范企业”,并获得“放心粮油”称号;江右省水稻综合加工基地更是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国家水稻加工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

  带着这一系列的褒奖,齐政连同王昱业联袂来到嘉谷粮油在国内最大的水稻加工基地之一——江右省水稻综合加工基地,犒劳为国内食用油家庭又添新成员的团队们。

  嘉谷粮油在江右省投资的加工基地其实是一个水稻循环经济的“试验场”,共有4座不同的加工厂——稻米加工厂、稻米油精炼厂、谷壳发电厂、谷壳灰生产白炭黑的工厂。

  “投资一个普通的粮食加工厂500万就够了,但投资这样一个综合工厂通常要数亿。”基地负责人方博热情地接待了两位莅临的大佬,“水稻循环经济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成本门槛很高,从观念、技术到市场都是新的,此前从未有人走通过,所幸的是,我们成功地趟出了一条路。”

  其实,这个加工基地前后合计投入了12亿元,作为负责人,方博压力很大,这可不仅仅是要求加工出稻米就行了,要将一颗稻米“吃干抹净”,正如他所说的,这在国内是一条前无来者的道路。

  当然,没有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也无法开创研发生产稻米油的先河,更别提率先吹响了“稻米油·油中真黄金”的号角,打响了稻米油生产的攻坚战。

  ……

  炼油车间内,庞大的先进设备占满厂房,这一头“吃”进成堆的米糠,另一头“吐”出糠粕和米糠毛油。接着,富含植物蛋白的糠粕被转入烘焙车间制作饲料,毛油则被输送到精炼车间制成高档精品食用油。

  这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米糠油深加工项目,年产近6万吨稻米油,粮油资源综合利用率可达99%。

  从来没有成功是随随便便的。嘉谷稻米油得以成功下线,最大的功劳当然还是研发团队。

  哪怕手持灵阵,齐政也从不会忽视科研人员。事实证明,灵阵再神效,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初级产品,进一步的高端加工还是要靠科研人员们那一颗颗聪明的脑袋。

  稻米油的研发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嘉谷粮油与多所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并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在这里,待遇最高的是科研人员,环境最好的地方是研发部门。上百人组成的研发团队中,60%具备高级、副高级职称,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执行会长、大学教授何彦名列其中。

  当然,何彦对于嘉谷粮油提供的研发便利也很满意。

  “米糠是座‘富油矿’!”说起稻米油,何教授滔滔不绝:“在稻谷加工中,米糠是最宝贵的副产品,稻谷加工出糠率平均为8%左右,米糠含油率约15%左右。这是在不与粮食争地的情况下,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堪称不种田的‘种田’!”

  正是因为如此,在得到嘉谷粮油的盛情邀请下,何教授担当起了嘉谷稻米油研发的重任。

  嘉谷实验室向来效率出色,成立了稻米油研发团队后,要钱给钱,要人招人。没有参考?嘉谷粮油千方百计从国外搜集样品,并收购了一家国内的米糠深加工配套企业;产品升级要砸大钱?木事,该砸就砸,咱不心疼……

  说实话,何教授从来没有做过这么“舒服”的产学研合作。而他的回报,就是解决了嘉谷稻米油生产最关键的问题。

  要知道,米糠本身特性极不稳定,在6个小时内不进行压榨处理,就会酸败变质,无法用来加工稻米油。多少稻米油研发团队就是被卡在这一步。

  何教授带领研发团队经过反复实验改进,开创了“分散保鲜、集中制取、集中精炼”的全新稻米油产业链生产模式,可以最快在6小时内实现米糠原料保鲜和萃取出稻米油。

  对于这种有功之臣,齐政左手金钱,右手荣耀,无往而不利。

  ……

  在产品展示厅,齐政还看到油酸、糠蜡、黑酸、硬脂酸等产品。“这都是从油渣中提炼出来的宝贝。”方博说,油酸可以做高能化工燃料和洗涤品,糠蜡可以生产高端化妆品,黑酸可加工成防水涂料和油漆,目前这些产品供不应求。

  在这个基地里,米糠毛油可以提炼出30%的化学品,产值却占到近50%。别看投资大,以目前的稻米油以及相关产品的热销程度,不出两年就能收回投资。

  方博对此信心满满地接口道:“我们现在发展势头很好,出乎想象的好,产品供不应求,现在是生产忙不过来……”

  齐政和王昱业相视一笑,他们最清楚不过了。嘉谷稻米油海内外市场的反馈都极好,现在光收到的稻米油订购保证金就达3亿元,还有很多嘉谷粮油已经不敢收了——就是因为产能不足。

  齐政不禁问道:“目前加工基地还能进行产能扩张吗?”

  方博想了想,认真道:“产品线倒不是大问题,关键还是原料供应。我们基地已经在半径200公里的范围内,配置卫星工厂,米糠及时地源源不断地被送往这里,集中制油和集中精炼。”

  “目前稻米油的原料还是来自我们集团的‘嘉籼1号’品种,而周边的‘嘉籼1号’水稻已经饱和了,也就是说,原料供给受到了限制。”

  齐政思考片刻,说道:“如果技术上没问题,也可以考虑收购其他大米企业的米糠,自己充当生产商的角色。毕竟,土地和米糠资源并不发达的岛国,大多数原料就是从东南亚国家进口,在国内精炼的……”

  当然,一般米糠和“嘉籼1号”品种米糠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一般的米糠含油率约15%左右,而嘉谷培育出的“嘉籼1号”品种,米糠含油率达到了23%,而且营养成分更充足,这也是嘉谷稻米油能力压岛国同类产品的关键所在。

  “不过,可以考虑形成不同的产品档次嘛!”齐政自信地说道:“我们集团自产的原料当然是最优质的……”

  “咳咳……”王昱业突然打断了齐政的“自卖自夸”,将刚刚收到的一份消息递给齐政。

  “我们的‘嘉籼1号’水稻受到了重金属污染?”

  艾玛,齐政的脸色差点挂不住了,还没夸完自家的产品呢,这是妥妥要打脸的节奏?

  ……

第396章 嘉谷的镉大米阴影

  这是嘉谷成立以来首次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管理层的极大重视。

  “我们在江右省双木县合作推广种植的十万亩‘嘉籼1号’水稻,目前检测出镉含量超标,污染原因未明……”在会议上,王昱业首先通报了“大米重金属污染事件”。

  众人都知道镉大米的危害。

  镉在人体内富集后,会引起慢性中毒,使骨骼的代谢受阻,造成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一系列症状,进而导致骨软化症,周身疼痛,被称为“痛痛病”。

  而这还只是其中较严重的一个危害。

  公关部负责人张泽宏首先皱眉道:“我们的水稻种植基地明明没有靠近矿山,周边也没有什么重金属企业,怎么会检测到镉超标了呢?”

  嘉谷实验室大佬陈建章解释道:“镉污染大部分来自开矿,但不一定需要直接靠近矿山和工业区。比如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镉,即使距离远,也可能会通过大气沉降落到农田中。此外,一些肥料中也含有重金属镉……”

  “事实上,我们实验室一直保持全国性的土壤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尤其突出。”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换言之,我国受污染土壤约占全部采样土壤的1/6。而镉、汞、砷三类重金属的污染,在长江以南地带较为严重,江右省概莫能外。”

  嘉谷高层都知道,实验室大手笔的土壤抽样调查是逼不得已。毕竟,随着嘉谷农业版图的扩大,尤其是主战场在长江以南,土壤污染危害事件频发,一不留神极易将自己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矿山的大量开采、化石能源的全面应用、金属冶炼工业的极速发展,而环保措施并没有同步控制有害重金属向环境的排放,导致数十年间重金属大量进入土壤中……

  为了避免“毒地开发”,嘉谷在土壤检测方面投入巨大,但现在看来,终究还是无法逃避伤害。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正是因为有了完备的土壤检测体系,这次的“镉大米污染”才在水稻收获之前,就被检测出来了。

  齐政揉揉额头,苦笑道:“以前我们的种植规模小,可以选择避难而过;但如今,随着我们的种植基地遍布全国,迎难而上已经不可避免了。”

  大米的安全性与其生态环境高度相关。

  以前嘉谷种植基地大多选择环境优美的地区。一方面,这些地区重金属源较少,另一方面有机肥在肥料施用中的比例相对较高,有机肥的安全性也较高,土壤也不易板结等等。

  嘉谷也保持着绿色种植模式,虽然每年为了培肥外加的物质不少,但多是有机肥,土壤越来越肥沃,却越来越安全。普查数据显示,嘉谷种植基地内土壤的镉含量很低,平均含量仅仅0.053毫克/千克。

  然而铁一样的事实证明,只要还在同一块土地上,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我们应该庆幸,是我们自己提前发现了镉大米的存在,起码掌握了主动权,而不是等到上市后被其他人检测出来……”王昱业倒是保持着冷静。

  战略部丁显看完检测报告,迟疑着说道:“……其实,这批大米镉标准不过是0.21毫克/千克,相比于国家标准0.2毫克/千克,只能说是轻微超标,不是不可食用。要知道,同样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岛国和湾岛地区,它们的大米镉限量是0.4毫克/千克……”

  齐政严肃地挥手打断了丁显的话:“不用多说,哪怕是超标了一丁点,不合格就是不合格,我决不允许任何不合格的产品从我们手上流向市场,做农业和做食品的,千万不能忘了肩负的责任!”

  他明白丁显的意思。世界上对大米中镉含量的限定标准并不统一。我国与欧盟的标准一样,都是每千克大米镉含量不能超过0.2毫克;而联合国食品准则委员会的规定是每千克大米镉含量不超过0.4毫克即可。

  但齐政毫不含糊。

  在他看来,我们国家之所以执行相对严的大米镉标准,是因为与国际上标准宽的国家饮食结构不同,大米是我国居民膳食镉的主要来源。出于保护国民健康考虑,控制大米镉含量几乎能控制国人一半以上的镉膳食暴露。

  作为有志于成为国内粮商龙头的嘉谷,在相关的标准上只能更严,而不能含糊过关。

  “这批污染大米回收后,能作为饲料和工业用途的就按照用途处理,该销毁的一律销毁,到时我要亲自监督。”齐政不容置疑道。

  十万亩“嘉籼1号”水稻,产量超过五万吨,因为已经和合作社签订了采购合同,自然不能毁誉不要;但收购后又不能上市,相当于嘉谷承受了双向的损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2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6/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